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961章

大唐第一少-第961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的晋王妃跟着李治搬到了十六王宅之中,在这大宅子的小院子里,为李治生下了儿子,取名李忠。

    自从进了这十六王宅之后,李治也想了许多,或许日后这般,他的父皇终有一天,念及父子之情,将自己放出去,说不定。。。。。。。

    他为儿子取名‘忠’字,也是在向李二陛下表心意,若是能触动李二陛下,那他也就不必像现在这般,在这十六王宅之中过这般日子了。

    李治看了看在床上守着孩子的王氏,心里涌出一股愧疚,王氏自从跟了他之后,就没有过过几天好日子,刚刚成亲,自己心里装着别人,冷落了王氏,后来在封地的时候,王氏跟着自己提心吊胆,到最后,还来了这十六王府。

    原本自己的父皇念及王氏怀孕,准许他不入十六王宅,在原本的晋王府当中安心养胎的,但是王氏却毅然决然的跟着他。

    因为王氏说,孩子出生,不能没有父亲的照看。

    李治也明白,这不过是王氏想要与他同甘共苦的借口罢了。。。。。。。

    虽说如此。。。。。。。只是不知道仍旧在感业寺的武姐姐如何了。。。。。。。

    李二陛下处置武媚的事,没几个人知道,而感业寺当中几乎都是先皇的妃子,整个寺庙都十分封闭,几乎没人能够进去,所以武媚的事儿,也就封闭在那个小圈子里了。

    感业寺当中的尼姑都是从后宫出来的,能活到先皇去世,都不是简单的人物,有些事,自己心里清楚就好,想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想要活命,须知祸从口出。

    到了傍晚,李治的房间门被人轻轻敲响。

    “谁!”李治坐在桌旁,冲着外面喊道。

    “殿下莫要声张,小人是来给殿下送信的。”外面的人压低了声音说道。

    李治皱了皱眉头,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了房门前。

    “夫君,外面是何人?”王氏坐在床上问道。

    李治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是既然来了,总要见见才是。”

    王氏闻言,将床帘放了下来,遮住了她与孩子。

    李治所居住的院落十分简陋,房间就这么一个,所以也顾不得什么失礼不失礼了,将床帘放下,李治在卧室外的正厅见人,外头的人也是看不到王氏和孩子的。

    李治见到王氏将床帘放下,这才打开房门,见到房间外面站着一宅子内小厮打扮的中年男子。

    “你是何人?”李治问道。

    “殿下,可否入内说话,有重要之事,与殿下说。”那人说道。

    李治上下打量了这人一番,将人请进了房间。

    “进来吧。”李治让开了身子。

    “多谢殿下。”那人抱拳说道,随后看了看四周,闪身进入了李治的房间。

    李治关上房门,转身走到桌前坐下,对着那人说道:“有什么话坐下说吧。”

    那人听从了李治的话,坐在了李治对面,随后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殿下,这是我家公子拖小人带给殿下的,还请殿下过目。”

    “你家公子?”李治好奇,他都已经沦落到这个模样了,还有谁会记得他这个从来就没有受到过重视的皇子?

    虽说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李治还是接过了那人给他的信,将信拆开,仔细的浏览了起来。

    信是李安俨写给李治的,信里面也说了李安俨愿意投效他,而且在两三年前的时候李安俨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令人心动的机会() 
“李安俨。。。。。。。。他怎么会选择我?”李治看向那人问道:“你家公子也是奇怪。”

    “如今殿下的处境,相信我家公子一回,又有何妨。”那人说道:“公子既是忠心投效,外面也有公子等人帮您联络。。。。。。。”

    “一切都掌控在你家公子手中,我也只不过是你家公子想要的一个名头罢了,是也不是?”李治虽然现在落魄,但是脑子没有坏掉,李安俨一切都准备好了,为什么现在才来投奔自己,自己现在不过是个一无所有的皇子不是吗?

    准备了这么久,当初怎么不见李安俨来找自己呢?

    而现在,最有可能的便是李安俨看重的,只是他的身份,他现在的状态,觉得自己无法拒绝他的条件。。。。。。。

    “公子如何想的小人不知,小人只是替公子送信罢了,至于殿下如何做,小人也无法干预。”那人说道:“信已送到,小人不便再此久留,告辞。”

    说完,那人起身,打开房门,探出头去四下张望了一番,随后离开了李治的房间。

    李治坐在那里,手里仅仅的攥着李安俨给他的亲笔信。

    这是个机会,但也是份危险,要如何选择?

    不得不说,对于李安俨信上所说的,李治还是比较心动的,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的对自己的父皇已经失去了信心,连李忠出生,宫中都不曾派人来过问,他的余生,还会有机会离开这十六王宅吗?

    “夫君。。。。。。。”听到外面人已经走了的动静,王氏从床上下来,来到李治身边。

    “唉~~~”李治叹息一声,将手中的那封信放在桌子上,右手食指弯曲,不断的敲击着那封信。

    “夫君可是为难了?”王氏轻声问道。

    李治点头:“是啊,现在有个机会摆在面前,一个很让人心动的机会,只是这机会,前路艰难,踏错一步,便是灭顶之灾。”

    “妾身看夫君这般,定然是心动了吧。”王氏说道。

    “心动啊。”李治笑道:“你我二人,困在这大宅子,虽不缺衣少食,但这毕竟不是个好地方啊,原以为父皇母后仍旧能顾念一丝骨肉亲情,可是,连忠儿出生,宫中都没有过问,莫说过问了,连一丝一豪的消息都没有,着实让我心寒啊。”

    李治承认,他心动了,至于李安俨图谋什么,无非便是高官厚禄,权利财富,若与李安俨联合,真能事成,李治可以满足他!

    李治没有李安俨,他可以等,可以缓缓图之,但是李安俨没有李治,一辈子都不可能成事,因为他名不正,言不顺,不是李唐皇室!若是没有李治,李安俨准备的再如何充足,也不过是做些无用功。

    李安俨是被东宫裁撤下来的官员,朝廷不会再重用他,太子不会再让他回东宫,他就只能在外头闲散着,游手好闲。

    李治也有自己的打算,若是抓住这个机会,成了,则后半生屹立在权利的巅峰,若是不成,大不了就是被发配到其它地方,总比圈禁在这十六王宅里要好的多。虽然一切都是李安俨在准备,掌握在李安俨手中,可李安俨还不是要发誓效忠自己,事成之后,他李安俨,仍旧是一条狗,一条李家的狗,一条他李治的狗。

    “夫君如何去做,妾身不多做干涉,若是夫君想去做,觉得能成,妾身只有在夫君身后,全力支持夫君。”王氏说道。

    无论是李治还是王氏,都还年轻,从心底里都不愿在这十六王宅庸庸碌碌的度过他们的下半生。

    既然机会摆在眼前,那就值得放手一搏。

    若是失败了。。。。。。。王氏和李治不约而同将目光放在了床上正在襁褓中熟睡的婴儿,至少后继有人了。

    孩子的父母或许可以在这大宅子之中老死,可是孩子不行,孩子的父母可以抓住机会放手一搏,即便是失败了,获罪了,可是孩子不行。

    但若是成功了,等待着的孩子,将会有光明的未来,宽阔的道路。

    这也算是李治为了自己的孩子做出的努力了吧。。。。。。。

    “好!”李治点头,原本死气沉沉的李治,再次回到了当初意气风发的时候,有了李安俨在外面帮着谋划,有了帮手,成了一半了。

    李治心里也明白,现在整个长安城,甚至整个大唐,都已经将晋王李治给遗忘了,正好,这样的话,李治在这王宅之中谋划什么,只要不闹出事情来,谁都不会知道,然后再等到时机成熟,一鸣惊人!

    挡在李治面前的有三人,一个是当今太子李承乾,还有魏王李泰,这两个是他的亲哥哥,另一个就是李恪,即便是太子倒台,还有魏王,还有李恪,若是三人都没了竞争太子的资格,那李治,势必将重新进入朝堂诸臣的眼中。

    只因为他是嫡出的皇子!

    朝中的大臣们连李治被贬到十六王宅的真相都不知道,只是知道李治在就藩期间犯了错,被玄世璟带回长安,接着就被贬了,朝臣们怎么向大理寺打听消息,奈何戴胄那老狐狸就是不开口。

    皇家也没脸大到将儿子和老子的女人私通的事儿昭告于天下,所以李二陛下这是下了封口令了,这老子还活着呢,就被儿子给戴了绿帽子,这哪儿成。

    事情决定了,李治反而不着急了,无论如何,主动权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既然说考虑一番再回应李安俨,那过几日,那联络自己的人,一定会再登门拜访。

    玄世璟带着学生们回了庄子上,从长安城回来的一路上,这些孩子们的情绪一直很高涨,玄世璟带他们见识了一个以往从来未曾见到过的世界,或许,这一下午一节课所学到的东西,比之前两三天学到的都要多,而且都是实实在在摆在自己眼前的真正的、活灵活现的东西。

    回去的路上,玄世璟没有坐在车厢中,而是坐在了外面,旁边高峻驾驶着马车。

    “公爷,看来那些孩子都很高兴呢。”高峻笑道:“这多亏了侯爷您啊。”

第四百二十五章 人各有志() 
“即便是现在不带他们去,等到将来他们长大了,仍旧会去见识长安的繁华,只是现在与以后不一样,自然效果也就不一样了,见识过长安的繁华之后,告诉他们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想要见识更多,开拓更宽广的天地,那就暂时好好读书吧,两年之后,有人会接触更广阔的天空,有人会局限于长安,或许有人,仍旧留在这庄子上,不努力,一切都是空谈。”玄世璟说道:“就如同之前的锦衣卫,若是当年他们在庄子上不好好练功,不努力的接触别的东西,去学习,他们也不会被我调到长安来,终其一生,都不会步入官途,最多也只是跟着商会去走南闯北罢了,但是现在呢?他们个个都是官身,去过辽东,立过军功,只要他们愿意,高官厚禄朝廷不会吝啬,他们接触过长安形形色色的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这比之商队护卫如何?”

    “自然是好的。”高峻笑道:“从公爷儿时,属下就发现,侯爷与寻常人不同。”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咱们当年估计可是长安城勋贵当中最穷的一家了。”说起这个,玄世璟哈哈大笑,他也猜到了他那个便宜老爹玄明德的来历了,只是在大唐混着混着,把自己的命给丢在这儿了,还真是倒霉。

    虽说子不言父过,但是玄世璟对玄明德的认同感,确实不高,唯一一点要感激玄明德的是,他给现在的自己打下的基础,但愿当年葬身玄武门的玄明德,能够回老家吧。。。。。。。虽然,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祈愿罢了。

    当年,玄世璟也想着,人重活一回,好好享受享受,可是那时候的家,他享受不起来,有封地,有庄户,大灾之年连绵不断,四岁那年,大唐连长安周边的百姓都吃不上饭,潞州的生意不好做,府上的仓库里都能跑老鼠。。。。。。这种情况下,玄世璟如何视而不见?

    “天佑玄家啊。”高峻感慨道:“玄家就只有公爷这么一个后人,所幸,公爷很有出息,很厉害。”

    玄世璟笑了笑:“你可别夸我了,聪明的孩子可容易早夭,若是当年我不那么聪明,或许也就不会遭那样的劫难了不是。”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公爷历经劫难,这往后剩下的,不就是源源不断的福气了嘛。”高峻说道。

    “我说高峻,行啊你,这么多年我还头一次知道你这么能说会道,怎么,今儿个没喝酒,喝了蜂蜜了?”玄世璟调侃道。

    “嘿嘿,属下这说的这都是实话。”高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马车车队背对着夕阳朝着东山县庄子上行驶,到了庄子上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那些锦衣卫们驾着马车将这些孩子悉数送回家,这才回了自己住的地方。

    玄世璟回了宅子,厨房里给他留了晚饭,热了之后送去了书房。

    “夫君今日带着庄子上的孩子们去长安,感觉如何?”秦冰月问道。

    “好不错,不过这些孩子平静下心思来,怕是还得用上个一两天,就看老师还有萧相公如何引导了。”玄世璟笑道:“估计明日去书院,老师会与我说起这问题吧。”

    “说起来,夫君将这些孩子带出去,也是无意间给这些孩子立了一个小目标。”秦冰月笑道:“见识过长安的繁华,与庄子上一对比,这些孩子将来,都是向往长安的吧。”

    “人各有志,到了一定的地步,反而并不在意长安那等喧闹之地,就像你家夫君我,又或者是老师,还有萧相公,反而喜欢这风景优美而质朴的东山县。”玄世璟说道:“这些孩子的未来不应该被安排,而是看他们自己,能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

    “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像夫君这般豁达的。”秦冰月感慨道:“夫君始终是与他人不同的。”

    玄世璟被秦冰月说的这话弄的一愣,随后笑了笑:“或许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说玄世璟的意识来自千年之后,可无论是千年前还是千年后,玄世璟的骨子里,流的都是炎黄子孙的血,皮骨皆是华夏人,所以,也没什么不一样的。

    “倒是在长安遇到的一个人,让我有些介意。”玄世璟说道。

    “谁?”

    “杜荷。”

    “杜荷?”秦冰月好奇道:“夫君与杜荷又有什么过节,而且往常,从来没有听说过夫君与这杜荷有过来往啊,最多也就是在宫中参加家宴的时候能够见到一面。”

    “是啊,可是杜荷偏偏就把他自己的遭遇,全都记恨在我身上,我也没办法啊。”玄世璟笑道:“你说这气人不气人。”

    玄世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豁达,无缘无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