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905章

大唐第一少-第905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家之人修养心『性』,这心『性』便是放在第一位的,从出家伊始,所读经书,皆讲规避五毒,贪、嗔、痴、慢、疑,如今你人在译经院,且将自己放在长安城佛寺圈子之外去看,佛学虽在长安发扬光大,但是极速的膨胀,带来的,便是消不尽的五毒,莫说世人,便是寺庙中的僧侣,可曾完全抛却凡尘,完全绝了五毒?出家人五毒不绝,与俗世之人,又有何区别?”

第二百九十一章 噩耗(上)() 
“可是这长安城中的寺庙,总归是佛的门脸,如今却成了这个样子,那人们心中的佛,是不是也会变了模样,变了味道。”辩机说道。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世人爱荣华,我却不待见,名利总成空,我心无足厌。”玄奘双手合十,念出了一段《弥勒菩萨偈》中的话语。

    辩机低头不语,若说佛门书籍典故,他是知道不少的,如今自家师傅用如此浅显的典故来开导自己,这恰恰也说明,自己的心虽然一心向佛,但是对于佛,却达不到师父那般坚定,对于自己心中的佛根,仍旧不够深,如此,再博学、读再多的经文,也不过是虚无缥缈,没有根,无法扎在心里。

    玄奘与辩机说的一番话也的确是点明了辩机,外面对于佛的看法无需强求,无需去改变,只要自己心中有善,那便是佛,心中有佛,无论是否在寺庙,都是在修行,无需将“佛”禁锢在一座小小的寺庙当中。

    “且让万事随缘,无论是荣誉也好,灾祸也罢,一切皆有因果,他们种下了因,自然也要尝到果,所谓因果循环,便是如此。”玄奘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徒儿似乎有些明白,但是似乎还有些想不通透。”辩机如实说道。

    “无妨,慢慢想,为师在这译经院也停不下多长时间了,过些日子,便上书陛下,请求回少林寺,潜心译经,不理俗事,无论为师是否在你身边,你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去践行,去理解你心中的佛。”

    “师傅要走?”辩机惊诧,在长安好好的,为什么要回嵩山呢?

    “长安城终究是个是非之地,但是这等红尘俗世,终是对我心干扰甚多。”玄奘说道。

    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么清高,多么高尚,多么的不近凡尘,长安太过繁华,环境太复杂,人太吵嚷,即便是他一心想要避开,但是却万事不由得他,所以干脆回嵩山少林,环境清幽,更加能平静下来,去翻译带回来的经文,去阅读这些自己潜心纨绔带回来的书卷。

    玄奘从天竺回到长安,随着长安城的佛寺的宣传,名气是越来越大,每日慕名前来拜访的人也是也是越来越多,尤其是过年那会儿,原本以为转过年来,也就能清闲下来了,但是完全没有,虽说长安城佛寺遭了朝廷的封查,但来译经院拜访的人却是越来越多。

    寺庙暂时不能去了,信徒干脆就到玄奘这里来。

    毕竟玄奘可是李二陛下亲自接见过的得道高僧,这总不能有假吧?

    这也是为什么玄奘生出了想要回嵩山少林寺的心,他自己是无欲无求了,但是不代表别人也是,环境吵杂,而翻译经文这工作需要静下心来,他也不想在房间中坐着才提起笔来,院子中的人便敲门禀报说外面谁谁谁求见。

    若说见,这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若说不见,多数来译经院的都是有身份的人,他玄奘不过是个普通的出家和尚,吃罪不起。

    惹不起,干脆躲开就好了。

    “徒儿也想和师傅一起,回嵩山。”辩机说道。

    玄奘点点头:“嗯,你心思纯净,也不宜在这浮华名利之地长久的待下去,待为师禀明了陛下,你便与我一同离开长安吧。”

    长安城佛寺的这一场劫难也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毕竟朝廷也只是逮着寺庙侵占土地、非法招收和尚这两点去查抄,对于那些正常被捐献到寺庙的钱财,朝廷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就拿了人家的香火钱,三省六部不屑于背负这样的骂名,李二陛下更不想背负这样的骂名,这一下子,朝廷收回了不少土地,寺庙名下的土地都被官府规范了一遍,加上该补交的税款,一个子儿也不能少。

    寺庙名下有正儿八经的土地,但是却大多都荒废着没有耕种,有香火钱足够吃穿,谁还要去『操』心劳力的去种地?

    寺庙合法的土地朝廷有言在先,不必交税,但是剩下的,朝廷可没说免了你的税,所以长安城的大多寺庙,又多了一条罪名,逃税。

    仅仅是寺庙被强制补交的税款,就让户部的人做梦都能笑醒了。

    从这来看,寺庙这是攒了多少家底儿藏在庙里头,难怪庙里那些慈眉善目的和尚一个个的都油光满面膀大腰圆的呢。

    这天玄世璟从书院回到自己宅子上,刚进门,便有宅子里的丫鬟来寻自己,说晋阳在书房中等他。

    这又是发生什么事儿了?玄世璟匆匆忙忙感到书房,却看到晋阳和秦冰月都在书房当中,晋阳的眼眶红红的,整个人梨花带雨,眼泪到现在还往下淌呢。

    “这是怎么了?”玄世璟见状连忙走到两人身边问道。

    “夫君,长乐姐姐她。。。。。她去了。。。。。。”晋阳带着哭腔说道。

    什么?!玄世璟也是一惊,虽然知道长乐公主的身子不好,但是这也太突然了,莫说晋阳这个当亲妹妹的,便是玄世璟听了,心里的滋味儿也难以形容。

    “方才长安城那边派人送了丧报过来,这会儿估计宫中也知道了。”秦冰月说道。

    玄世璟将晋阳揽在怀中,轻声安慰道:“节哀顺便吧。。。。。。”

    现在这个样子,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晋阳了。

    其实如果是按照他所熟知的历史,晋阳也是从小体弱多病的,但是现在,晋阳好好的在自己的眼前,所以对于长乐公主卧病在床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他也没怎么在意,只是今天却猛然间听到长乐公主去世的消息,他心里不安的是,现在晋阳看上去好好的,是不是身体也有什么看不出来的『毛』病隐藏着。。。。。。

第二百九十二章 噩耗(下)() 
玄世璟越是想,越是不安,看来得找时间让孙道长过府一趟了,趁着现在孙道长仍旧在长安,赶紧过来替府上的人把把脉,有什么『毛』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玄世璟承认,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害怕过,长乐公主的去世给他敲响了警钟。。。。。。

    他也知道,原本历史上的晋阳公主是先天不足,本来长孙皇后在怀晋阳的时候,自己身子『毛』病就不少,所以生下来的晋阳,完全继承了两口子的病,顺便还发展出了别的症状,十二三岁的年纪就早夭了。

    十几年前玄世璟在陇西的时候,那会儿与袁守诚在一起学医的时候,经常讨论长孙皇后的病症,袁守诚说长孙皇后的病无法根治,只能长年累月的调养,于是玄世璟与家里来往的时候经常从陇西弄一些珍贵的『药』材托人带进宫给长孙皇后,顺便将袁守诚的方子给带过去了。

    长孙皇后本就一直在调理身子,按照袁守诚的方子调理之后身子也是好多了,怀了晋阳,这才没有给晋阳落下什么先天『性』的不足,后来晋阳出生之后,从小就跟着师父读书习武,偶尔跟着太子一起上课,大多数的时间都跟在李二陛下身边儿,得到了最好的照顾。

    要说人的身体,也是跟人的情绪有不少关系的,晋阳从小就是顺风顺水,整个皇宫里的人没人敢忤逆了小公主的意思,从小到大被宠着长大的,天天都是开开心心的,未出阁的时候皇帝皇后两口子疼爱着,身边儿的几个兄长疼爱着,现在嫁给玄世璟,有玄世璟疼着宠着,也没有那些悲天悯人的情绪,身子骨儿自然健朗。

    到了现在,晋阳也没有什么犯病的征兆,所以玄世璟平日里也将心放在了肚子里,长乐公主这一下子却是将玄世璟给惊醒了。

    玄世璟自己也是学过医的,抓起晋阳的手腕,认认真真的开始给晋阳诊脉。

    晋阳被玄世璟的动作弄的也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

    “妾身一切安好,夫君不必紧张。”

    玄世璟仍旧没有放开晋阳的手腕,仔细的诊脉。

    而晋阳的身体,也的确没有什么『毛』病。

    “过两天我会让孙道长到府上来,给府上的人挨个诊脉,以后每年一次,及早发现,及早诊治。”玄世璟说道:“长乐公主这一去,的确是惊醒了我,包括你们,我身边儿的每一个人,都要健健康康的生活下去,因为你们对我来说,都是无可取代的重要!”

    玄世璟的话掷地有声,也能反应出他现在心里是有多紧张。

    生老病死谁都会有,但是玄世璟想要尽可能的,尽最大努力的,让身边儿的人多陪伴他一些时间,这就是他的贪心吧。

    “夫君,丧报已经送到了府上,咱们府上是不是也要安排安排了。”秦冰月问道。

    长乐公主是晋阳的亲姐姐,如今长乐公主一去,晋阳悲痛不已,根本没有心思去管这些事儿了,甚至说,她至今都不想去面对这个消息,而剩下的这些事情,也只能由秦冰月来代为打理。

    “嗯,人去了,咱们要过去看看,让下面的人准备些东西,明儿个长孙府布置好灵堂之后,咱们便登门吧。”玄世璟说道。

    玄世璟一边说,一边抚慰怀中的晋阳,明天去长孙府,对她来说,肯定又是一个坎儿吧。

    晋阳没有见到长乐公主最后一面,这或许会成为她一生的遗憾吧。

    长乐公主去世的消息传到了宫中,整个皇宫之中的气氛都十分的诡异,宫女太监无论是说话还是走路,都不敢太大声,李二陛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坐在甘『露』殿,久久没有反应,而长孙皇后,直接悲痛的晕了过去,立政殿当中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李二陛下在甘『露』殿里刚刚缓过神儿来就听立政殿里过来的小太监说皇后娘娘晕过去了,便赶紧起驾带着德义前往立政殿。

    长孙皇后怔怔的坐在床沿上,双目无神,虽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但那可是自己的亲女儿,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虽然知道女儿身体不好,缠绵病榻有些时日了,但是这一走,走的实在是突然,突如其来的噩耗啊。

    “陛下驾到~~~”立政殿外传来德义的高喝。

    长孙皇后一脸憔悴,在身边儿宫女的搀扶下从床沿上起身,起来之后,宫女赶紧替长孙皇后整理了衣裳。

    就这功夫,李二陛下大步流星的走进了长孙皇后的内殿,见到了面容憔悴的长孙皇后。

    “臣妾参见陛下,陛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赎罪。”

    “都这个时候了,别撑着了。”李二陛下走到长孙皇后身边儿,小宫女很识相的让开,李二陛下搀扶着长孙皇后,回到了床边,让她坐了下来:“消息朕也听到了,虽说心痛,但是逝者已矣,观音婢你也要保重自己的身子,长乐那孩子从小身体就不说好些,这些日子一直缠绵病榻,太医传回来的消息你也知道,心里早就也应该有个准备了。”

    自己的女儿去世,李二陛下也是悲伤,可是悲伤又能怎样?人还是去了,留不住,或许一切都是天意,他是父亲,也是帝王,心里除却装着自己的女儿之外,还要装着天下,他也只能勉强自己,不要去过分的悲痛。

    但是勉强是一回事,自己心里的感觉能够骗得过他人,却是骗不过自己。

    “一切都太过突然,臣妾没去想,也没敢想。。。。。。”长孙皇后说道,说着说着,也是红了眼眶,泪水刷的一下就掉了下来:“长乐这孩子也是福薄,这才多大的年纪,就。。。。。。”

    李二陛下坐在了长孙皇后的身边,伸手轻拍长孙皇后的后背:“一切都是命啊,朕虽是天子,说是有福气的,可是朕的福气,朕的气运,却是连自己的女儿都护不住。”

    两口子坐在床边神伤,而此时的长孙府邸,也已经是一片缟素,灵堂搭建了起来,长乐公主的棺木也被抬进了灵堂。

第二百九十三章 陪葬昭陵() 
长孙无忌看着自己儿媳『妇』儿的灵堂,情绪复杂难明,他是长辈,自然不用穿白衣,也只需在腰间系上百绸就是了,长孙冲一身白衣,站在灵堂里,看着长乐公主的棺木怔怔出神,神『色』之间难掩悲伤,旁人却是猜不到他这会儿在想些什么了。

    大半天之后,宫里头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也缓过神来了,德义带了李二陛下的圣旨来到了长孙无忌府上,着令长孙无忌好好『操』办长乐公主的身后事,顺便看长孙冲丧妻可怜,给他升了官,做了中书秘书监,这算是进了三省了。

    长乐是皇家嫡出的公主,身后事断然不会寒酸了去,除却长孙家『操』办之外,李二陛下也敕命鸿胪寺卿韦挺为丧事监护正使、鸿胪寺少卿崔仁师为丧事监护副使来主持丧事,圣旨上也说了,要将长乐公主陪葬昭陵。

    隔天一早,长孙家的大门就一直敞开着,不断有人前来祭拜,长乐公主与长孙冲成亲十三年,自嫁为人『妇』之后,在长安城也有自己的圈子,如今长乐公主薨,这些昔日的故友也要来祭拜一番,除此之外,还有长孙冲的圈子,长孙无忌的同僚等。

    家里有人去世,礼仪上也该过来一趟。

    玄世璟和晋阳带着东西,也到了长孙无忌府上,虽说两家在朝堂上谁也不怎么理会谁,过去还有些过节,但毕竟死者为大,长乐是晋阳的亲姐姐,夫妻两人来祭拜,长孙家也是以礼相待。

    两人走进灵堂,上了香,祭拜行礼,跪坐在一边的长孙冲和两个孩子还礼。

    见到长乐公主的棺木之后,晋阳一时之间再难忍住,再次流下了泪水。

    出了灵堂,遇到了长孙无忌,玄世璟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