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815章

大唐第一少-第815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李承乾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又是一阵交头接耳。

    李承乾就看着他们在下头窃窃私语,也不多言语,含元殿之中,皇帝的宝座坐北朝南,安立于整个大殿最高的地方,只要目光往下边儿这么一扫,面前的景象,下头的大臣,尽览无余,朝臣们在下头有个什么小动静,坐在这个位子上,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不管是着急,慌乱,疑惑,为难,清清楚楚的都能被李承乾收入眼帘。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钱庄关乎的也不仅仅是国库,钱庄更是关乎到大唐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国库中的钱财,乃是百姓赋税,收入国库之中,钱庄亏百姓的钱,国库再拿着百姓的赋税去填补钱庄,如此算来,百姓两头亏,此事,当严查,严办。”这个时候,于志宁站了出来。

    “老师说的是啊,虽然如今大唐强了,大唐小富了,但是不能忘本啊,咱们的本是什么?是这天下的百姓!”李承乾喝到:“钱庄,呵呵,真是胆子大了啊,钱庄是朝廷在背后操办,竟敢有人将手伸到钱庄里去!”

    “臣有罪。”

    李承乾的话音落下之后,朝堂上,郑家的家主便出列,跪了下去。

    “郑爱卿。”李承乾嘲讽一笑:“洛阳城钱庄一事,便是你们郑家人伸的手吧?好一个郑家啊。”

    “陛下息怒,郑家郑钧,乃是臣之家弟,当初分家之后,便在洛阳安家落户,与长安城这边,素来没有什么来往,其在洛阳之所作所为,臣亦是痛恨之极,只是以往,臣是一点儿都不知道他在洛阳竟然能做出如此胆大包天之事啊。”

    郑家家主的这番话,谁听了都知道,他这是在为自己开脱,为郑家开脱,但是旁人却是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反驳他。

    没办法证明郑家本家与这件事儿没关系啊,旁人手里没账本,没证据,这话如何说?

    “推的倒是干净啊。”李承乾感慨道。

    他早就料到郑家会用丢车保帅这一招,这也不新鲜,换谁都会这么做,一个郑钧对于整个郑家来说又算的了什么?为了家族,该牺牲的时候就得牺牲。

    更何况,钱庄的事儿的确是郑钧干的,郑家,以前是受益人,事发之后就是“受害人”了,这两者之间的转变,郑家玩儿的可溜。

    “臣所言句句属实,望陛下明察。”

    “是不是属实,你心里有数,朕心里也有数。”李承乾说道:“朕在这朝堂上所言,若是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也就不会与诸位爱卿说了,而是要派人去洛阳查探,但是如今呢?人已经派出去了,但是却不是去查案的,而是结果这件事的,临安,将账本交给户部的大人。”

    “是。”临安应声道。

    临安抱着一摞账本,走了下来,来到户部尚书跟前,将账本给了户部尚书。

    “户部,这些账本,都已经有人给你们算清楚了,钱庄的亏空,查抄了洛阳郑钧的府邸之后所查封的财产数额,都有记载,根据这账册上的记载,查抄郑钧的产业,即便是再加上洛阳县令的财产,都不够这账本上的亏空,数额所差甚大,至于剩下的钱去了哪里,朕也不会再此多说。”李承乾说道:“等到朕召集许敬宗从洛阳回长安的时候,一切就全都知道了,虽说郑钧和洛阳县令已经在洛阳城就地处决,但是洛阳钱庄的事情,还不算完。”

    “陛下圣明。”

    朝堂之上,群臣再次行礼。

    甭管这话从他们嘴里说出来有几分真情,几分假意,这些李承乾都不会去在乎,他在乎的是,既然洛阳钱庄亏空了这么多钱,这些钱,怎么着都得从罪魁祸首的身上找补回来。

    国库不是生钱的地方,凭空变不出真金白银,亏了这么多,哪儿有放过他们的道理,郑家这么大的一家族,可富着呢。

    “另外,洛阳县令的缺现在是空出来了,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举荐?”李承乾问道。

    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李义府的推举()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李义府的推举 第1/1页

    这次洛阳钱庄的事情,李承乾处理的干脆利索,之后才跟朝堂上的大臣们说起这件事,倒是让许多不知情的人一时之间有些换不过劲儿来,他们这才知道这件事,眼下就要重新安排洛阳那边的官员了。

    这节奏也太快了,跟不上,跟不上。。。。。。

    与此同时,朝中也有不少人因为这件事儿而心惊胆战,郑家这次是栽了,下一个会轮到谁?钱庄要是真的彻头彻尾的查起来的话,自己能不能逃脱得了。

    地方上的钱庄被伸手,这背后关系到不少朝廷官员,所以现在他们也是人人自危。

    “陛下,臣以为,应当从翰林院之中,挑选人手,前往洛阳。”吏部的人站了出来。

    李二陛下在位的时候,大唐流行京官外放,就是让长安城之中的优秀官员,到地方上去做事,现如今翰林院之中是些什么人?大多都是通过科举考上来的人,没有什么当官经验,就先让其进入翰林院之中,待上个三五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一旦外头有官位的空缺,就可以从中挑选出人来补上。

    吏部的人如此说,倒也是中规中矩,因为向来规矩如此。

    不过现在具体的提名都没有敢站出来推荐的,以往到了这个时候,可是朝堂之上的世家们最为活跃的时候,但是现在,一个个的却都是缄口不言。

    对于他们来说,现在可不仅仅是郑家正在风口浪尖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在风口浪尖上的就是他们了。

    现在谁都不敢说,要推举自家后辈,或者是跟自家有关系的人往皇帝面前现眼了,所以在吏部的人说出这句话之后,朝堂之上,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陛下,臣以为,翰林院赵俊,可担当洛阳县令一职。”

    翰林院赵俊,贞观二十六年科举进士,东山县文学院学子出身。

    这也正是合了李承乾的心意。

    “既然李爱卿推荐赵俊,便让赵俊去洛阳吧,三省拟旨送上来。”李承乾说道。

    “是。”三省拟旨的官员应声道。

    站出来这位李大人,叫做李义府,他的态度可比许敬宗要明显的太多了,就是忠实的做皇帝身边的人,尽忠于皇帝,只要得到皇帝的信任,他的仕途就顺了,至于其他人,他可以在百官朝臣之中左右逢源。

    李义府的人品不多说,但是办事的能力还是有的,不但有,而且还让皇帝很是看重他的办事能力,否则他这个李猫,也不会朝中混出东西来。

    李义府捉摸着李承乾的心思,还真让他给捉摸出一些东西来,所以今天在朝堂上他就站出来提议让赵俊去洛阳做这个洛阳县令,李义府深谙为官之道,所以在朝中混的是如鱼得水。

    虽然他的性子和一些事情被朝中的大臣不断的病垢,但是始终是屹立在朝堂上,地位稳固,这就是因为他懂得让皇帝高兴,皇帝高兴了,肯定不舍得把他弄出朝堂。

    于志宁和李义府站出来,站在了李承乾的身边,暂时还没有让长安城之中的各个世家的人往深处去想这件事儿,现在他们脑子里想的,还是如何让手底下的人从钱庄把手抽出来,免得到时候影响到家里,这可不是个小事情,得慎重对待。

    等到了退朝之后,有的人去找了于志宁,也有人来找李义府,都是想打听打听关于这件事情皇帝的想法,旁人或许猜测不到,但是他们两人,今天在朝堂上完全是站在皇帝那边的,所以朝臣们觉得,他们两个人是不是知道一些事情,至少,比他们知道的要多,所以他们想要打听一下风声如何。

    “李大人,今儿个在朝上。。。。。。。”

    “张大人,我可是什么都不知道啊。”李义府说道。

    “那里大人为何提议翰林院的赵俊啊?”那位张大人问道。

    “这不是规矩吗?大唐各处所缺的官员,都应当由翰林院里的大人补缺,吏部的人不也是这么说的嘛。”李义府说道。

    “李猫,咱俩平日里的交情可不错,这回你可不能糊弄为兄。”李义府的身后,撵上来一个人,凑到李义府面前说道。

    “怎么可能糊弄你们呢?我就是这么随便一点,就点了个赵俊,说起来,翰林院之中,我就只记得这么几个人,另外几个人,多多少少跟郑家都有些联系,你们想啊,今天上朝的时候,陛下对这件事的态度,就洛阳的县令的人选,还能再选与郑家有关的人吗?这不是往火堆里跳吗?所以就只有个赵俊了,这回是算他运气好罢了。”李义府说道。

    “真的?”

    “当然是真的,小弟也不能骗兄弟你啊。”李义府笑道。

    至于为什么点赵俊,这当中的原因,李义府当然不能跟他们说,这事儿说出去了,万一陛下追究起来,到最后倒霉的不还是他嘛,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为的是获取皇帝的信任,把皇帝的事儿给弄砸了,还信任个屁。

    反正这事儿对他和他身边儿这位没什么影响。

    至于其它的,李义府才不管他们的死活呢。

    平日里与他不对付,看不起他,这个时候知道低声下气的问事儿了,早干什么去了,整日还要看你脸色。

    玄世璟与长安宫中一直都在互通有无,钱庄的事情事关重大,所以四百里加急的信件传递起来也从来不惜马力。

    头两天长安城发生的事情,几近隔两天就能传到洛阳城来,虽说不比八百里加急跑死人,但是这个速度也是足够了。

    当玄世璟接到长安城的消息看过之后,也只是微微一笑,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赵俊是文学院出来的,在翰林院熬了几年之后,现在终于能外放出来了,洛阳县令,这样一个官职,能够让他发挥在书院之中所学到的东西,也挺不错的。

    许敬宗来洛阳城,但是他的脚程没有长安城来的信使快,所以玄世璟接到长安城那边的信的时候,许敬宗还在路上呢。

    阅读网址: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家书() 
    “陛下让许敬宗到洛阳城来,是要来接替夫君在洛阳城的事情吗?”晋阳说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笑道:“接替是肯定的,但是认真说起来的话,许敬宗应该是来背锅的。”

    “背锅的?”晋阳不解:“事情不是已经结束了吗?”

    “是啊,事情已经结束了,但是现在郑家应该还不知道这事儿是谁在背后撺掇的吧?”玄世璟笑道:“没有目标的话,谁在这时候来洛阳,做后续的事情,谁就容易被郑家给盯上。”

    “皇兄为何又将许敬宗给拖进来呢?”晋阳还是有些不明白李承乾的用意。

    “可能是因为许敬宗这个人吧。”玄世璟笑道:“许敬宗这个人,做人,为官,不管是哪一方面,不好,也不坏。”

    “这样有什么不好吗?朝中多少臣子,不都这样?”晋阳说道。

    朝中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坏人,应该说,当官儿都是这样,要是你真的成了老好人,官做不大,做不长久,就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哪个是干净的?即便是他本身是干净的,那他的家人呢?他家的下人呢?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的,难道就真的找不出一点儿毛病?

    他们的这些亲戚的有毛病是为什么?还不是一个“势”字?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个道理了。

    但是许敬宗和别的官员,还是不一样的。

    他是真的贪,为了钱,能把女儿嫁给南边的土著,长安城圈子里都知道他贪,但是他贪归贪,却是能办事儿,能为皇帝办事儿,而且事儿办的也漂亮,得了皇帝的欢心,所以位子稳的很。

    这次许敬宗被派遣来洛阳,玄世璟自己捉摸着,李承乾应该是要试探一番许敬宗这个人,看看能不能放手去用。

    “许敬宗这个人与旁的大臣还不一样,他比旁人更奸诈。”玄世璟笑道:“你也知道吧,许敬宗为了钱财嫁女儿的事儿。”

    晋阳点头:“这我知道,此事在长安还传了好长一段时间呢。”

    “这件事也成了别人病垢许敬宗的一个点了。”玄世璟笑道:“那时候陛下知道许敬宗贪,现在你皇兄也知道许敬宗贪,但是知道归知道,既然知道了许敬宗的性子,知道了他的弱点,那就可以利用嘛,许敬宗这个人还是有本事的,有什么本事,办什么事儿,陛下需要许敬宗这样的人。”

    “但是别人也会知道吧,不会利用吗?”晋阳说道。

    “所以啊,陛下把许敬宗派到洛阳,就是想要看看许敬宗的态度,要是洛阳的事儿办的没有让陛下满意,那许敬宗在朝堂上的路,也就走到头了,许敬宗这种聪明的人,他应该知道该怎么做,所以,我倒是觉得,以后许敬宗的好日子要到了。”玄世璟笑道。

    晋阳也知道,用人之道该当如是,但是知道许敬宗的为人,再想想朝堂,心里还是挺不是滋味儿的,也难怪之前自己的父皇一直说,身为帝王,要有一颗藏污纳垢的心。

    要是连许敬宗这种可以用的人都容不下,还容什么天下呢?

    “咱们也是时候要离开洛阳了,我可不想等许敬宗到了洛阳之后遇上咱们。”玄世璟笑道。

    “嗯,妾身这就吩咐下头的人去收拾东西。”晋阳应道。

    玄世璟已经能够猜想的到,等许敬宗到了洛阳之后,会有多少世家之中的人来洛阳联络他。

    至于许敬宗,估计能够从中收取到不少的好处,至于收到好处之后朝廷会不会知道,朝廷怎么知道,这就是李承乾想要看的东西。

    这对于许敬宗来说是一桩考验。

    洛阳这边的事情也都已经处理完了,郑钧的宅子被查封了,所查抄出来的财产都已经装箱贴了封条,由军队的人运送到长安城,没入国库。

    至于发配的人,也都已经上路了。

    一时之间,洛阳倒是有点儿天朗水清的意味了,就是不知道等他们走了,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