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797章

大唐第一少-第797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焙颍簿鸵磺俣嗷В拉Z从安北都护府回来,李承乾登基,直接给涨了七百户的食邑,在国公的这个圈子里,也算是高的了。

    看看皇家的那些外戚,最少的食邑,就只有五十户。

    食邑这种东西,也是跟你在朝中的地位,在皇家人眼中的地位有关系的。

    至于玄世璟的两千户食邑,就是如此了,现如今,玄世璟在朝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皇家人眼中,更是自己人,玄世璟可是如今太上皇李二陛下最疼爱的女儿,晋阳公主的驸马爷,跟太子还是发小来着,关系能不亲近吗?

    所以,两千户的食邑,羡煞旁人。

    “那就好。”听到玄世璟的两千户食邑,李二陛下也没说别的,就只是点了点头,一个大臣的食邑是多是少,李二陛下自己心里有数,外臣食邑最多的,就是李靖他们几个了,现在玄世璟也拿到了跟他们数量一样的食邑,也不为过,就看玄世璟以往的功劳吧,配得上这两千户的食邑,更何况与皇家还有这样一层关系在里头了,说得过去。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从李二陛下开始,就对玄家十分宠信器重了,现在皇帝的位子上换了一个人,照样是如此,大家心照不宣,除却君臣,人家还是亲戚呢。

    不过皇家的亲戚多,这也是常态了,朝中随便拎出一个在外有名头的大臣,往上上下三辈,不管远近的话,都还能跟皇室沾上点儿亲戚关系。

    皇家孩子多,今儿个娶过来,明儿个嫁出去的,再稀松平常不过,但是皇家的孩子也分受宠和不受宠,就拿着李二陛下来说,同样是他的儿子和闺女,有的就得他的喜爱,有的连他这个当爹的都没印象,这就分出个三六九了。

    且说玄世璟的食邑两千户,玄家原本就是贞观朝的新贵,长安城周边的那些地方,早就成了朝中老一辈的勋贵的地盘了,当初李二陛下也是没什么地方给玄家了,于是就给封在了东山县,离着长安城大老远,但是好处就是,地方足啊。

    

第一千零五十章:院长的新人选() 
一直到现在,东山县是繁华了起来,也是带动了旁边的庄子,朝中有些人想沾光,借着东山县的便利,于是就打起了东山县周围的土地的主意,但是朝廷捏的还算是紧,没有乱把地方封出去,另外,当初东山县开集市,开码头之后,便有一批商人投机取巧,在东山县的周围,从百姓的手里,购置了一些土地,而后靠着东山县的便利来发财。

    不过,要是朝廷给玄世璟改食邑的话,范围划到他们那儿了,地当然还是他们的,但是他们所赚取的钱财,或者是收成的粮食,都要按照一定的税率来上缴到玄家的。

    至于不在他们名下的地,玄家要是想做点儿什么,有朝廷的食邑封赏在,没人能阻止得了玄家。

    就像现在,玄世璟要腾地方给太后建作坊,谁敢阻止?就算是皇帝李承乾到庄子上,不还是要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礼?

    说的好听天下是百姓的,但是到底说的算的,还是有权势的。

    “不知母后觉得,新建作坊的话,规模需要多大?”玄世璟问道。

    “若是只目前来看的话,宫中裁撤人数百十余人,但是每三年,宫中都会裁撤人手,既然有办法安置的话,我也希望地方自然是越大越好。”长孙说道。

    “如此的话,儿臣心中便有数了。”玄世璟说道。

    并非是说安排宫中裁撤的这些人,有多少人就要安排多少人,有的人从宫中出来之后,手中有些钱财,想要自己经营些营生,有的年纪还不算太大的宫女,出来之后,勉强也能找个人家嫁出去,

    太后的意思就是,尽量往大了整,就算今年足够了,往后也还是要往里头安排人的,而且,如今市场上货物紧缺,正好抓紧供应。

    这两口子可不在乎钱赚得多赚得少,要知道人家背后可是内务府,内服务就是掌管宫中皇家花费的地方,也就是说,内务府是皇家的小金库,李二陛下即便是退位做了太上皇,内务府也是他的钱袋子,还会在乎一个作坊赚取到的钱财吗?

    将来安排到作坊这么多人,可不仅仅全都是去做织工的,皇庄那边便是产销一条龙,那么庄子上这边的新作坊,肯定也是如此了。

    可没有人敢有这么个胆子,从皇家嘴里抢肉吃,从皇庄低价进货,而后在市场上比原来太后定的价格再翻上几翻卖出个高价格来,要是被抓住了,虽然不是什么罪过,但是得罪太后,有好果子吃吗?

    “璟儿啊。”这时,李二陛下开口了:“近来舅舅跟朕说了一件事,说若是朕闲来无事有兴趣的话,可以到庄子上的书院里去教教学生,你觉得如何啊?”

    李二陛下说的舅舅,就是高士廉了,高士廉是长孙家兄妹的亲娘舅。

    “儿臣觉得,老师的提议,挺好的。”玄世璟拱手说道。

    李二陛下心里也应该猜到了这当中肯定有玄世璟的主意,所以才当着玄世璟的面儿这般问他。

    这又不是什么坏事,没必要怂。

    “挺好的?你觉得朕一个天子,去书院里教书,挺好的?”李二陛下问道。

    “陛下,您现在不是。。。。。。。退休了嘛。”玄世璟说道。

    “退休?这词儿倒是新鲜,退休,朕还真是退休了。”李二陛下笑道。

    这个词并不难理解,退下来,休息,退休。

    “父皇,天下的士子,皆是大唐朝廷的储备人才,包括庄子上书院里的士子也是如此,文学院学生治国,兵学院学生安邦,工学院学生兴业,医学院学生治病救人,这些人,一旦从书院之中出来,无论走到哪儿,对大唐都是有莫大的帮助的,而老师提议陛下到书院之中教书,当中好处,即便儿臣不多说,父皇也应是知道的。”玄世璟说道。

    李二陛下一边听玄世璟的话,一边抚须点头。

    高士廉提出来的这件事,李二陛下也的确慎重的考虑了,而且高士廉还提起一件事,就是让李二陛下来做文学院院长的事儿。

    高士廉不管是年纪还是身体,都已经到了不得不退的年纪了,庄子上的书院这么多年了,高士廉是看着书院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但是,他没有力气去陪伴着书院继续走下去了。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即便是当初高士廉在朝堂上急流勇退,来到庄子上一边教书一边修养,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该来的始终都还是会来的。

    高士廉趁着现在还有一把力气,已经开始为自己离开书院之后的事情做准备了。

    文学院院长的位子谁来接?眼下庄子上不就有一位吗?

    高士廉觉得,由李二陛下来接管,再合适不过。

    李二陛下从一个皇帝,退位成了太上皇,到了庄子上,若是接手了文学院,又成了一位院长,那也算是应了李二陛下闲不住的性子了。

    闲散日子过上一段时间,终究是会腻的,高士廉也算是给李二陛下找了个“出路”

    文学院出来的学子,大多是要从政,这样的一个资源把握在太上皇的手里,也就无需担心其它那些有的没的了,若是换了别的人来的话,皇家难免要担心一番,出来学生都算是院长的门生,长此以往,积累下来,是不是会早就新的势力巨大的世家大族,对朝廷构成威胁呢?

    要是李二陛下接管了文学院,这些事情就都不是事情了。

    一来是能够避免这样的问题,二来,李二陛下能够亲自培养帝国未来的人才,这是一个优势,李二陛下虽然退位了,但是他们父子两个人对于帝国的未来的走向掌控意见是一致的,按照这个路子,去培养适合大唐的人才,为了大唐着想的人才,能把大唐往前带的人才,可比世家大族教导出来的人要更合适帝国未来要走的路。

    大唐从上到下,风气开放是一回事,世家以家族为本为先的理念还是不变的,而书院要培养的人,便是要打破这个理念,以国家为先,这是民族气节。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提醒() 
李二陛下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这些事儿他岂能想不到?他心中早就已经定了主意了,现在在玄世璟面前提起这件事,只是想臊一臊玄世璟,但是玄世璟脸皮厚,胆子也大,直接就在李二陛下面前借坡下驴顺手推舟了,一番话说的是有理有据,让旁人无法反驳。

    就他说的那些好处都摆在眼前呢,就等着李二陛下伸手呢,就这么简单,李二陛下会不伸手吗?

    不会。

    “如此看来的话,朕的还真是要去书院了,哪怕是做个教书先生。”李二陛下笑道。

    教书先生也好,院长也好,李二陛下去书院,这件事看来是已经定下了。

    “陛下,于大唐有利啊,而且,陛下也闲散了这么长时间了,想来陛下自己也都快闲不住了吧?”长孙轻笑道:“这往后啊,陛下就去书院教书领俸禄,妾身呢,就在庄子上开作坊赚钱,或许,以后咱们就用不着内务府了呢。”

    玄世璟一听,好嘛,这两口子在庄子上倒是玩起经营生存游戏了。

    “是啊,成,就像观音婢所说的这般吧。”李二陛下笑道。

    自从李二陛下退位之后,对于长孙说的话也是听之任之了,以前做皇帝的时候,忙着国家大事,现在退休了,就是要享受天伦之乐才是。

    “父皇英明。”玄世璟拱手赞颂道。

    “少来拍马屁,虽然朕不能插手朝廷里的事儿了,但是朕还是要给你提个醒,现在承乾也已经继位有一段时间了,一切都已经程爱落定了,关于钱庄的事情,也是迫在眉睫了,书院这边,朕可以为你们坐镇,但是钱庄的事情,你得给朕弄明白了,知道吗?”李二陛下提醒道。

    “是,儿臣明白。”玄世璟应声道。

    李二陛下怕玄世璟把这事儿给忘了,所以今天话已经说到了这里,就顺带着提醒他这件事儿。

    玄世璟哪儿敢忘,这几年在庄子上的书院下血本,不就是为了以后做打算吗?

    而钱庄的事儿,也的确是该查了,这个时机,刚刚好。

    新皇继位没多长时间,威势尚在,但是这段时间呢?李承乾又在皇位上坐的稳稳当当,无人敢撼动,所以说,眼下就是时机。

    玄世璟从李二陛下的府邸之中出来,回到了自己家里,晋阳这时候正好领着两个孩子外出,在大门口遇到了玄世璟。

    “夫君。”

    “兕子,这是要和澈儿去哪儿啊?”玄世璟问道。

    “外边儿天气不错,正好妾身也有空闲,就带着两个孩子出去转转,虽然天气冷,但是两个孩子穿的厚,多活动多动也挺好的,也不能整天闷在家里,对身体不好。”

    “说的也是,正好,我和你们一起吧。”玄世璟说道,说着,便上前牵起了安安的手。

    “爹爹抱~~”安安伸手说道。

    “安安现在已经是大姑娘了,爹爹可抱不动了。”玄世璟笑道,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还是弯腰把安安给抱起来了。

    “爹爹。。。。。。。”儿子玄澈可怜兮兮的看着玄世璟。

    玄世璟蹲下身子:“来,爹背着一个抱着一个。”

    也好在玄世璟是习武之人,怀里抱着一个半大孩子,背上背着儿子,虽然沉了些,但是玄世璟却是乐在其中。

    ”夫君慢着些,别累着。”晋阳说道。

    “放心吧,你家夫君我还娘轻着呢。”玄世璟笑道。

    两口子在前面走,玄家的下人则是带着东西跟在后头。

    冬天外面没有什么好玩的,玄世璟就带着两个孩子和自家媳妇儿直接去了田里。

    孩子在府中养的娇贵,又大多数是晋阳在教导,这个年纪,能做的事情不多,要是玄澈再长大一些,说不定晋阳就亲自教导他骑马射箭了,但是现在不行,小孩子,正在长身体,多锻炼一些是可以的,但是伤了根本可就不值当了。

    后面跟着的玄家的下人带了不少东西,毕竟是玄家的主母还有玄家的小姐少爷出行,自然是要准备万全。

    “回去给我取弓。”玄世璟吩咐道:“送过来,再从厨房带点儿调料过来。”

    “是。”

    “夫君要打猎?”晋阳看着玄世璟问道。

    “天色还早,一会儿啊,咱们就打个野味儿,在外面烤着吃,我来做。”玄世璟说道。

    “那妾身就先带着安安去捡些树枝什么的,一会儿就看看夫君的身手了。”晋阳笑道。

    “好,保不叫你失望。”

    很快,下人把玄世璟的弓和刀取了过来,交给了玄世璟。

    晋阳也带着孩子拾树枝回来了。

    “夫君。”晋阳见到玄世璟都收拾利索了:“夫君现在进山吗?”

    玄世璟摇了摇头:“无需进山,这田野里,也有不少好东西啊,到了冬天,有些兔子啊、野鸡啊会出来刨食,要是咱们运气好的话,想要打个野味儿,很简单。”

    玄世璟拿上了弓,在田野之中不断的搜寻着。

    前两天刚下了雪,自家宅子里的雪被下人打扫的干干净净的,但是田里的雪可没有完全融化掉,仍旧能看到一块一块的洁白。

    玄世璟往前走了一段距离,而后迅速弯弓搭箭,一箭射中了一直白色皮毛的兔子。

    这兔子趴在雪地里,要是它不动弹,还真挺难发现它的。

    有了收获,玄世璟也收了自己的弓箭。

    提着兔子回去的时候,玄澈见状,迎上前来,抓住了玄世璟衣服的下摆。

    “爹爹好厉害啊。”

    “玄世璟将兔子交给下人去收拾一番,蹲下来笑道:“澈儿想不想和爹爹一样厉害啊。”

    玄澈点了点头:“想。”

    “那日后澈儿再长大一些,就跟着师傅好好学习武艺,好不好?”玄世璟蹲在自家儿子面前问道。

    “好,澈儿一定要和爹爹一样厉害,不,澈儿要比爹爹更厉害。”玄澈握紧了自己的小拳头说道。

    “好,澈儿以后只要认真去学,一定比爹爹更厉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