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786章

大唐第一少-第786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若是这种改进过的织布机被草原上的部族得去呢?”李二陛下问道。

    “民间的商人觉得这桩买卖有巨大的利润可以赚取的话,这门买卖,他们就不会让胡人插手。”玄世璟说道:“毕竟,若是胡人插手之后,他们可就赚不到钱财了。”

    “你的意思是,大唐的商人,不会让胡人做这笔买卖?”李二陛下问道。

    “正是,被改进过的织布机是属于工学院的,即便是织布机要往外卖,也是工学院在往外卖,卖给谁,不卖给谁,工学院还是能控制的住的,而且,每一批机器卖出去之后,都会做个登记,买主,数量,即便是胡人通过一些渠道买到了织布机,第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会不会用的问题,即便是会用,那么第二个问题,他们的东西能够卖到大唐吗?大唐的商人允许他们抢他们的买卖吗?最能吃掉这些东西的是大唐,而不是草原上的胡人。”玄世璟说道。

    大唐的消费市场可不是草原上的胡人能够比较的。

    大唐有这一批改进的织布机,从草原上得来原料,做出来的东西,也是最先供应大唐内部,也就是内销,至于草原上的人,想要把东西卖到大唐,那也要看看大唐买不买账,大唐的商人允不允许草原上的胡人侵蚀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利益。

    就算最不好的结果出来了,不是还有朝廷吗?朝廷可以做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外来加税之类的,一旦对他们加税,那他们的价格肯定要上去,而大唐本土的商人没有这样的担忧,价格稳定,百姓们肯定要选便宜的。

    反正,这织布机改良之后,可不是用来便宜胡人的。

    听到玄世璟这般说,李二陛下也就稍微放心了。

    “如此的话,就试着去做吧。”李二陛下说道。

    “多谢陛下,多谢皇后娘娘。”玄世璟拱手道。

    “要本宫出力的话,璟儿你可想好了要给本宫什么好处?”长孙皇后笑着看向玄世璟问道。

    这个问题。。。。。。。话说回来,这个事儿做好了,对大唐可是有大好处的吧?怎么还要好处?

    虽然这么想,但是玄世璟可不敢这么反驳长孙皇后。

    “要不,工学院那边免费为皇后娘娘提供二十台改进过后的织布机?”玄世璟试探着说道。

    “二十台?璟儿是不是有些小家子气了?”长孙皇后说道。

    “皇后娘娘有所不知啊。”玄世璟开启了自己倒苦水的模式:“一样新的东西被学生研究出来,上报给工部,工部那边给的赏钱,也就十几贯,这十几贯钱够做什么的?连买材料的钱都不够,所以书院里的学生做研究,买材料,包括学生研究东西研究出成果,全都是书院自己掏腰包在往上填,前期买材料就是一大笔花费,成果出来之后,对学生的奖赏最少也是几百贯,总不能让学生们废寝忘食鼓捣出来成果之后,毫无所获吧?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真的弄出来对百姓有好处,对大唐有好处的东西,书院从来不吝奖赏,就说这织布机改良之后对大唐的好处,陛下和皇后娘娘觉得,值多少钱?”

    玄世璟这么一问,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都答不出来。

    毫无疑问,织布机改良之后,对于大唐来说,在对待草原上来说,这是无价之宝,其价值不可估量。

    这样一件东西,从学生手中买过来,要花费多少钱?谁也说不出个价钱来。

    “诚然,这东西放在不同的地方,价值也不尽相同,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年头,不管是什么事情,付出的与回报总是成正比的,学生付出了,肯定是要得到的,而书院付出了,也不能做赔钱买卖不是?”玄世璟说道:“所以这事儿,还真不是臣小气,二十台改良过的织布机,可不是个小价钱呐。”

    说起来,不管玄世璟如何在帝后面前狡辩,即便是他说的都有道理,都是正理,但说起来,书院这边还是赚的,且不说以后卖改良过的织布机能得来的钱财,就是让长孙皇后给织布机代言,负责推广这事儿,二十台改良过后的织布机,实在是太值了。

    后世做广告请明星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这年头,手工业大多都是妇女在做,整个大唐女人地位最高的是谁?长孙皇后!

    这种国民度可不是后世的那些小明星能够相比的,这可是国母啊。

    国母劝农桑,有了名声,还有了真正的实惠,虽然这改良过后的织布机不算是农桑,但也是手工行业,能促进大唐手工行业的繁荣兴盛了,也是功德一件。

    “歪理一大堆。”长孙皇后没好气的说道。

    “是是是。”玄世璟连连应声:“皇后娘娘,如今这工学院,可还是魏王殿下在打理,是魏王名下的学院呢,您就忍心让自己的儿子做赔钱买卖?”

    魏王李泰,那可是长孙皇后的亲儿子呐,跟他这个女婿兴致可不一样。

    一个女婿半个儿,李泰可是真正的儿子。

    “这小子,观音婢,你是说不过他的,想要从这小子手中占便宜可不容易。”李二陛下听玄世璟这般说,哈哈一笑,劝说长孙皇后还是接受事实吧,占不到便宜的,能白得二十台改良过后的织布机已经算是不错了。

    “陛下说的是,这小子,从小就精细,还油嘴滑舌的,不过,倒也真是有本事。”长孙皇后说道:“好,就依你说的,二十台改良过后的织布机,尽快送到皇庄去。”

    “是。”玄世璟拱手应声道。

    皇室在长安城郊有一处皇庄,那皇庄原本管的是天家的农耕,每年春天的时候,皇庄的作用就出来了,现在二十台改良过后的织布机送到哪里去,估计皇庄要成为长孙皇后的作坊了。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被秀了一脸() 
至于地点为什么是皇庄那边,一年到头皇庄那边的活儿并不多,整个皇庄也就管理天家的那一亩三分地的农作物而已,至于皇庄的人手,大多都是宫中出去的,比如说宫里年龄大了的宫女,出宫之中没有地方可去,长孙皇后就将她们都安排在皇庄那边,干些养蚕织布的活儿。

    正好皇庄那边有这样一批人手,改造过后的织布机送到皇庄去,就让从宫里出去的那些年纪大的宫女去做这活计,也算是给了她们能够吃饭的差事。

    获利肯定还是皇家的,到最后进入内务府,但是这些做手工活计的,可是根据利润多少,有足够的月俸的。

    而且,改良过后的织布机在皇庄,织造出成品,获利之后,皇庄那边的规模一定会进一步扩大,到时候能够吸纳更多宫里的老人,这样宫中也不必为人事安排而费脑筋了。

    宫中有些人,十几岁的时候就进了皇宫当差,当他们在离开皇宫之后,都已经年纪大了,嫁人都困难,至于养活自己,在宫中这么多年,除却伺候人之外,他们或许什么都不会,在宫中做事这么长时间,积攒下来的钱财,又能养活他们多长时间,一旦钱财用完了,又没有能赚钱的手段,下场可想而知了。

    所以有时候宫中的人喜欢收点儿小贿赂,大家都是见怪不怪的。

    愿意出手给的,那也是有求于人,更不会说什么了。

    只要长孙皇后肯出面为这改良过后的织布机来做个榜样,那么织布机所织造出来的东西,百姓就能够迅速的接受,至少在今年冬天之前,就会有相当数量的百姓能够用上羊毛织造出来的东西,经过一个冬天,这些百姓就知道这玩意儿的好了,而后一传十十传百,大唐的市场就这样被打开了。

    “九月初八的事儿,承乾与你说过了吗?”李二陛下问道。

    李二陛下突然提起这个,玄世璟有些诧异,但还是点了点头。

    “往后,大唐就交给承乾了,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了,朕这一代人,乱世见过,沙场见过,太平也见过,但是走到今天这一步,终究是年纪大了,老了,与其步履蹒跚,倒不如换上干干脆脆的年轻人来。”李二陛下感慨道。

    这样的一个帝王在玄世璟面前感慨,让人能够感觉到英雄迟暮的那种悲凉,只是看着李二陛下仍旧坚挺的身姿,这样的悲凉,却是被冲淡了不少。

    帝王之中,还真难得有像李二陛下这样在权利方面提得起放的下的。

    或许是因为大唐改变得太多,太子李承乾改变的太多,这宫中改变得太多了吧。

    所以李二陛下也改变了。

    又或者,李二陛下怕当初出现在他身上的那一幕出现在自己儿子辈的身上,所以趁着现在还有一把子力气,退了,在暗中可以再看上几年,要是有苗头的话,至少他还有那个能力能够出手。

    李二陛下自己也知道,在大唐皇位的传承上,他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所以,他也想纠正过来。

    想要纠正,总要付出代价,这代价或许不算大,但或许也不算小了。

    在他还有能力的时候,告别那个位子,对于李二陛下这样从年轻时候就心怀壮志,而且有能力有手段的人来说,可能下决定是很困难的吧。

    不过一旦下了决定,连日子都选好了,他就没有反悔的余地了,也不会再后悔了。

    做过了就是做过了,这种事儿不能像魏征的墓碑一样,推了还能重新立。

    玄世璟躬着身子站在帝后面前,没敢插话。

    “所以啊,在你庄子上先给朕准备一处住处。”李二陛下说道。

    “陛下打算在九月初八之后到东山县庄子上去住?”玄世璟诧异道。

    “父皇,宫中不好吗?”李承乾听到李二陛下这么说,也赶忙说道。

    李二陛下摇了摇头:“宫中的确很好,条件好,吃穿住行都很好,但是朕打算去宫外,过过寻常人过的日子,带上你母后。”

    长孙皇后听到李二陛下这般说,看向李二陛下的眼神都快柔成一汪水了。

    “年轻的时候啊,朕曾许诺过你母后许多东西,只是那个时候世道乱,朕整日在外征战,你母后呢?就在家带着你们兄弟几个,有时候一年到头啊,朕与你母后都见不了几面,更别说许给你母亲的东西了。”李二陛下说道:“这后来啊,朕做了皇帝,每日又有了操劳不完的国事,那时候大唐穷啊,不但穷,四周还都是觊觎大唐的敌人,朕废寝忘食处理朝政,把大唐周围的那些不怀好意的人都打回去,可是干什么都得用钱啊,结果你母后,就算是当了皇后,还是跟着朕吃苦受穷,现在好不容易大唐走到这一步了,内务府也有钱了,朕也能抽身了,当初朕对你母后说过的话,也该践行了,朕不想这一辈子,对得起百姓,对得起大唐,对得起朝臣,对得起儿孙,但是却对你母后,怀着愧疚。”

    李二陛下说这些话,长孙皇后在一旁听着,已经开始抹眼泪了。

    她的丈夫是皇帝,是大唐之主,她从来没有奢求过他会像寻常人家的丈夫一样,身处在一定的位子,就会牺牲掉一些东西。

    他们两口子是皇帝和皇后,就注定要失去一些普通的夫妻之间的乐趣,可是这么多年来,风风雨雨,两口子也相互扶持着走到了现在。

    “儿臣明白了。”李承乾应声道。

    玄世璟一把年纪了,都儿女双全了,还在宫中被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秀了一脸的恩爱,也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应声,然后等回到庄子上之后,去为他们准备。

    但是,李二陛下总不能一直都住在庄子上吧?九月初八一过,人家可就是太上皇了啊。

    “好了,都退下吧。”李二陛下说道。

    “是。”李承乾和玄世璟拱手行礼之后,退出了长孙皇后的寝殿。

    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水涨船高() 
在寝殿门口,要往宣政殿走的路上,李承乾也是颇为感慨。

    “不知道以后我是不是也能像父皇这样。”李承乾说道。

    “如何?”玄世璟问道。

    “像父皇这样,能够扛起大唐,让大唐更辉煌,膝下的儿孙,远离争斗,到了老了,有一个知心体积的伴侣。”李承乾说道。

    “现在陛下的日子虽然让人羡慕,但是想想早年间,陛下在年轻的时候经历过的,也就知道,今天陛下所拥有的,都是曾经的积累,至于别的,殿下可莫要忘了,殿下生在天家,过了九月初八,殿下就成了陛下,殿下的儿子,将会走上殿下曾经走的路,皇室之中没有斗争,说破了天也是不可能的,至于伴侣,怎么,殿下觉得太子妃不好吗?”玄世璟笑道。

    玄世璟提到太子妃,李承乾也不知该怎么说,只是心中感觉,他与太子妃之间的感觉,始终不像是他父皇和母后之间那样。

    到最后,李承乾只能归于时间,或许是夫妻两人之间还没有经历过岁月的长河的沉淀吧。

    至于侯氏。。。。。。。侯氏因为他父亲侯君集的事情,在东宫之中,分位始终没有提上来,而且以后,也没有提分位的可能了,她与李承乾之间,也不过是空有夫妻之名罢了,而且,相比于太子妃来说,侯氏只能算是李承乾的妾室。

    李二陛下于九月初八退位的事儿并没有隐瞒,反正太史局和礼部现在已经开始筹备了,而且这事儿也瞒不住,没有隐瞒的意义,瞒着作甚?等到了九月初八好吓人一跳吗?

    没有必要。

    而李二陛下打算退位的事儿,传到了大唐的各个地方,各个地方的官员反应也不尽相同,有惋惜的,有敬佩的,还有就是没什么感觉的,反正这两年来不都是太子在主持朝政吗?现在陛下退位成了太上皇,改变的事情也不过就是太子坐在那个位子上名正言顺罢了,其余的也就没有什么别的了。

    当然,还是有一小部分人比较慌的,那就是之前撺掇李泰上位,撺掇李恪上位的那些人。

    虽然没有撺掇成功,但是一定程度上是得罪了李承乾,现在人家要登基坐殿了,万一秋后算账怎么办?他们的仕途会不会就这么完了?不过虽然撺掇了,但是不也没成功吗?但愿太子殿下的心胸能够像陛下那般宽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