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778章

大唐第一少-第778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冰月,你先暂时留在营中,本侯去前线看看。”玄世璟说道。

    “侯爷不可。”秦冰月连忙阻拦。

    玄世璟笑了笑:“放心吧,若是为安全的事儿担心,大可不必,前线可是有六七千人呢,难不成还保护不住本侯?冰月你早些歇息吧,女孩子可不能太熬夜,而且,前线是战场,尸横遍野的,也不适合你去。”

    说完,玄世璟便起身出了营帐。

    玄世璟的营帐外有副将十二个时辰轮值,方才玄世璟让备马的时候离开了一个,因此,现在玄世璟的营帐外就只剩下一个副将了。

    “本侯一会儿会出去,你与另外一人今夜不必值守了,回去休息吧。”玄世璟说道。

    “是,侯爷。”

    不一会儿,离开的那个副将遣来了马匹,玄世璟翻身上马朝着营外奔去。

    从山下到山上,被岷州军开辟出一条小路,容下一人一骑妥妥的,只是骑马的速度却是慢了下来,但是比人的腿脚,还是快上许多,因此两边传递消息的斥候,便是骑马来往。

    骑着马到了山脚下的那条路,远远的玄世璟就看到正在清理战场的岷州军。

    而外围的岷州军看到玄世璟之后,纷纷行礼。

    “侯爷!”

    玄世璟朝着对自己打招呼的人点点头。

    战场中央正在督促将士打扫收拾的庞觅和高峻见到玄世璟到来,连忙迎过来。

    “侯爷您怎么亲自过来了?”高峻迎过来问道。

    “听到斥候的消息,忍不住,就过来看看,睡不着啊。”玄世璟笑道。

    听到玄世璟如此回答,庞觅和高峻两人也善意的一笑,的确,这一仗打的很漂亮。

    “敌人全都在这儿了?”玄世璟问道:“伤亡如何?”

    “伤亡还未来的及统计,至于这些吐谷浑的人,被围拢之后就没有逃出去的,但是激战之中,不知道有几人逃离了战场。”庞觅说道。

    “恩,这个无妨,我已经让高源带着斥候在战场周围防范了,此战定不能让一个人逃回去。”玄世璟说道。

    庞觅和高峻相视一眼,点点头。

    “侯爷,这些吐谷浑的俘虏怎么办?”庞觅问道。

    这一仗是打完了,但是战争过后剩下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说,如何处理这些战俘。

    当中有受伤未死的,有打到最后主动投降的。

    pr,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千零六章:围城() 
高句丽和百济被灭国之后,这里就成了大唐的熊津,薛仁贵就在这边,不断的经营着这一块地方,开垦荒野,把荒地都变成了良田,收成上来了,税收自然也就有了,都护府建造的粮仓被堆得满满当当的,这才成了他们攻打新罗的资本。

    一边消耗着熊津这边的粮食,一边从大唐中原地区调度粮草过来。

    不管怎么说,准备要充足,即便是最后用不了再运回去,或者书囤积在熊津这边,宁滥勿缺,这就是打仗。

    “现在若是新罗人出城背水一战的话当然好,但是奈何新罗人不愿意啊。”李恪无奈笑道。

    实在是先前新罗人被他们给打怕了,打仗的手段层出不穷,还有火药这等利器,一旦炸开,最惨烈的,连个尸体都找不到,新罗人能不怕吗?

    但是现在城中的新罗人不知道,程处默和李恪军中的火药早就已经用尽了。

    不过即便是知道了,他们也不会出城迎战了,实在是怕了,他们现在只想想办法把使节送出去,然后到长安,求和,哪怕付出再多代价都成,只要新罗不亡国,总有一天能恢复过来了。

    金家还想要坐在新罗的王位上。

    若是新罗亡了,那他就成了亡国之君,而亡国之君的子,可不好过,看看高句丽和百济的国君的下场就知道了。

    不,高句丽那个时候是泉盖苏文掌权,他算不得国君。

    但是没有国君之名,也已经有国君之实了。

    “真是想不通,如今大半个新罗都已经被咱们给打下来了,他们还龟缩在城中,还有什么意义?”程处默撇了撇嘴说道。

    “这不一定,他们还在想别的办法呢,这几天不知你发现没有,他么开始试图要出城,似乎是想要送人出来。”李恪说道:“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应该是想派遣使者与咱们接触,而后让使者到长安城去,请和。”

    “然后呢?”程处默问道。

    “请和之后,若是长安那边同意了,这仗自然就打不下去了,新罗也就不会亡,咱们打下来的城池,他们自然会换回去,到时候新罗除却损失一些钱财美女什么的,城池还是他们的,土地还是他们的。”李恪说道。

    用金银钱财换取城池,长安那边多半会同意的吧?即便是太子下不同意,朝中的大臣也会劝说他同意的。

    “这不成!”程处默摇了摇头说道:“既然已经打下来了,哪儿有再还回去的道理,咱们把金城打下来的话,那金城当中的东西,自然也是大唐的,还用他们去换?”

    程处默这话说的就很有思想了,打下金城,这才是对大唐利益最大话。

    这样的话,新罗亡国,三韩半岛彻底改名叫做熊津半岛,全都划分到熊津都护府之中,到时候,恐怕熊津都护府也要改名了,从河北道独立出来,改为熊津道了。

    大唐十三道变成十四道,这是开疆拓土!贞观朝的又一次重大的开疆拓土的行动。

    “那咱就在他们的使者逮到机会行动之前,把金城给拿下来。”李恪说道。

    他也乐意看到新罗亡国的结局,他作为一个王爷,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带兵出征,若是能为大唐立下功劳,那是再好不过的,至于太子猜忌什么的,李恪对于李承乾,还是有信心的,如今,李承乾在那个位子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谁也动摇不了,他乐得做个贤王,若是需要,他可以带兵出征,若是没有战事,他辅佐太子上朝理政,将来也能青史留名。

    “那咱俩得想个好办法才成。”程处默说道。

    程处默作为主将,围着金城,既想将金城拿下来,又不想让自己手底下的将士损失太过严重,所以,还是老路,想办法,智取。

    也只能好好的想办法,强攻金城,代价太大。

    或者他们在这里继续围着,打消耗战,或者是等新的一批火药送到他们手里,这样的话,强攻进城,就多了几分胜算,少了几分损失。

    程处默和李恪在打新罗的时候一路推进,而薛仁贵则是在后方,占领了城池之后,开始善后,然后调度大军的粮草,平定战后地方上那些不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刚打下来的新罗的那些地方,时不时的就会有叛乱,然后薛仁贵在后面忙着平乱。

    可以说这边有了薛仁贵,所以推进才能这么顺利,薛仁贵对于熊津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至于刘仁愿,接到刘仁轨的消息之后,就开始带领着自己麾下的水师朝着倭国出发,刘仁愿也觉得,攻打倭国本土,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不能错过。

    所以刘仁轨一邀请,他就去了。

    当然,他是从白江口那边过去的,在路上也遇到了倭国的使者,没有打理他们。

    从登州到卑沙城,再从卑沙城到白江口,再从白江口到倭国,或者是从新罗到倭国,海面上的航线都是有定数的,这是无数的人走过的航线,开辟出来的航线,所以在海面上遇到的几率,还是大的,而且刘仁愿的水师人数也不少,浩浩dangdang的,当倭国使者的船发现他们,肯定是要靠近他们寻求帮助的。

    在见到刘仁愿的水师船队之前,他们已经当了几天的野人了,在小岛上过了几天“孤岛求生”的子。

    刘仁愿避开了他们,这让倭国的使者彻底的绝望了,他们只能一边不停的找小岛停靠补给,一边沿着熟悉的航线朝大唐出发,使者可不敢忘了自己肩膀上的使命,可以说倭国的存亡,就担在他的肩膀上了。

    在海面上航行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终于登陆了,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是哪儿,只能cao着一口不怎么流利的大唐话,跟当地的百姓问路,而后找到驿站,寻求帮助,往长安出发。

    大唐这边的驿站对于外国来的使节还算是客气的,也帮着倭国的这些人前往长安。

    pr,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千零七章:长安的使者() 
从登州到长安,有大唐驿站的帮助,倭国的使者在路上紧赶慢赶,大半个月的时间,终于赶到了长安,住进了鸿胪寺之中,每天都上折子想要见大唐的皇帝陛下。

    “河边使者,现如今我们陛下是不理朝政的,朝中的一切事务,都是太子殿下在主持,要不,您就去见太子殿下吧。”鸿胪寺的寺卿对着河边麻吕说道。

    “你们太子能够决定这场战争吗?”河边麻吕问道。

    在他的印象当中,太子即便是再怎么掌权,都是皇帝在背后操控,如今大唐两边都在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怎么可能是太子在朝中独揽政事,而皇帝陛下对朝政不管不问呢?

    所以他是直接想要见大唐皇帝的。

    大唐的皇帝,李二陛下,在后宫之中连自己家的大臣都不怎么见,又怎么可能见倭国的使者呢?

    “本官说的可都是真的,信不信,使者大人自己掂量着吧。”鸿胪寺的寺卿见河边麻吕这个态度,干脆也不与他多说了。

    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看你可怜巴巴的,给你指条明路,自己不走,要是倭国那边出了什么事儿,也就只能怨你们自己了。

    鸿胪寺做的就是接待外使的事儿,以往他们觉得,外使到大唐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圣人教诲,但是接触的多了,也就是说,这行干的久了就知道,来的客不全是好客,有可能还是恶客。

    这些年大唐强势,来的大多都是好客,所以鸿胪寺这边,也是拿出自己该有的仪态礼仪来招待他们,他们对咱们客气,咱们也对他们客气,大家客客气气和和美美的,挺好。

    但是你的态度要是不端正了,对不起,跟你客气客气也就得了,不伺候。

    真拿着大唐当自己家呢,这么不客气。

    河边麻吕见鸿胪寺的寺卿对自己这般态度,心里也知道自己这是一不小心得罪人了,自己实在是太过着急了。

    想要去找那位寺卿道歉,但是河边麻吕现在实在是腾不出什么空来,他现在脑子里心里想的全是怎么制止大唐对倭国的这场战争,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自己遇到的那支船队,是不是已经到了倭国本土了?是不是已经打起来了?

    刘仁轨送信的速度可比河边麻吕到长安的速度要快多了,刘仁轨占领了太宰府之后,奏报送到了登州之后,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就是为了赶在河边麻吕到达长安之前让朝中的人知道这个消息,让他们与河边麻吕谈起来,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

    或者说,拖一拖时间,他和刘仁愿两人,能拿下倭国更多的地盘。

    占便宜占够了之后,再停止这场战争,大唐将会在这场战争之中赚得盆满钵满。

    与河边麻吕一同住在鸿胪寺之中的还有吐蕃到长安的使节。

    吐蕃的使节算是比较幸运了,因为有文成公主的“家书”傍身,住在鸿胪寺之中的待遇不错,还见了李承乾一面,谈论了一下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战争。

    李承乾给他的回应就是,他需要再考虑一番。

    所谓的考虑,就是要向吐蕃提条件了。

    战争是你们挑起来的,现在想不打就不打了,那大唐的损失找是谁说理去?

    李承乾这是要打算敲竹杠了。

    这样的行为,若是一国之君想要做,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李承乾自己没顾忌,他不是一国之君啊,所以,敲竹杠要趁早,下手要快准狠稳。

    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吐蕃的使者在鸿胪寺之中也在思索大唐可能提出的条件,思索吐蕃是否能满足大唐提出的条件,或者是,如何跟大唐讨价还价。

    这会儿的鸿胪寺之中住着的番邦使者,就只有倭国和吐蕃两国的使者,这两国的使者的目的也都一样,就是为了想与大唐停战。

    终于有一天,两国使者在鸿胪寺的后花园溜达的时候,邂逅了。。。。。。

    河边麻吕在鸿胪寺之中等了约莫有四五天的时间,宫中终于传出了旨意。

    大唐太子李承乾在宣政殿召见河边麻吕,让河边麻吕赶紧收拾利索进宫。

    河边麻吕心里也记着那会儿鸿胪寺的寺卿跟自己说的话,现在的大唐,所有的政事都是太子在处置,不管如何,先见了太子再说,说不定太子真的有权利停止两国之间的战争呢?

    所以河边麻吕接到旨意之后赶紧收拾利索,乘坐着马车到了龙首原上的大明宫,进了宫,在太监通报之后,进入了含元殿之中。

    “外使河边麻吕拜见大唐太子殿下。”河边麻吕进了宣政殿之中,恭恭敬敬的朝着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现在是太子,人家是大唐的储君,将来就是大唐的皇帝。

    “外使免礼。”李承乾直着腰板儿坐着,目光直视着河边麻吕,朗声说道:“外史来长安已经有个四五天了吧?在鸿胪寺住的可还习惯?”

    李承乾一上来并没有与河边麻吕说两国战争的问题,而是礼貌性的问候了一番,他已经知道了刘仁轨率领着大唐的水师船队拿下了太宰府,现在正准备和刘仁愿一起,拿下倭国太宰府所在的那座岛屿。

    所以李承乾也想拖时间,给刘仁轨和刘仁愿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前两天,一向不怎么理会朝政的自家父皇难得派人给自己传了个口信,就只有四个字。

    倭国银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