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762章

大唐第一少-第762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也是,这么说来,反正利益这一块儿,是不会有人动了。”李泰笑道。

    这也算是一点儿好事儿吧。

    天下熙熙攘攘,为名为利,这样一件事,名利都占了,他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身为皇室中人,本就不会与世家站在同一处的,又怕什么得罪人。

    自己的皇兄亲,还是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世家亲?

    “对了,作坊开起来之后,先给庄子上的书院印上几批书,急用。”玄世璟笑道。

    既然有这门路,何不给书院找些便利,也方便方便书院的学生,这样一来,最先受益的,就是庄子上还在读书的学生了,因为读书的成本可就降下来了,虽然对于书院来说,作用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学生的家里来说,还是能省则省的。

    在一个学生身上,可能这笔钱看不出什么来,但是庄子上的书院,有多少学生啊。

    “你啊。。。。。。”李泰见玄世璟又想到庄子上的书院去了,无奈一笑,说道:“成,以后作坊起来了,不管什么时候,都先尽着你书院那边,不过这活字的费用,作坊那边就无需给工学院了吧?”

    “这些东西可都是工学院的学生不辞辛劳弄出来的,你堂堂一个王爷,忍心克扣人家这点儿钱财?”玄世璟反问道。

    李泰摆了摆手:“得,本王就应该拿了东西直接走,就不跟你提这事儿,还能省下一笔银子呢。”

    “那殿下您可想多了,好歹您是工学院的院长啊,怎么能损公肥私呢?这可是拿着学生们的成果去赚钱,这钱您赚得要是觉得踏实的话,那就不用出这钱。”玄世璟笑道。

    李泰笑了笑,这点儿钱,他堂堂一个魏王还是出的起的,方才与玄世璟,两人之间也不过是些玩笑话罢了。

    “一开始原以为你提出来的这个活字印刷会有多难呢。”李泰笑道:“这么一试验,也不说难,只是为何前人未曾想到呢?”

    “缺少探知的精神啊。”玄世璟说道:“再就是朝廷不重视。”

    对于这个,工学院的学生已经在身体力行的践行着了,只是不管是思维还是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书院的学生一代一代的进来,一代一代的离开,前人为后人打下基础,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一边巩固一边开拓,这才是工学院存在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单纯的只是为大唐培养优秀的工匠。

    其实中原大地的百姓,从来都不曾停止前进过,至少在明朝,他们都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只是后来满清入关之后,一步错,步步错,一直到西方的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国门。

    可笑的是当权者在被大炮惊醒之后,仍旧以为这是在做梦呢,觉得自家国祚绵长。

    “朝廷不重视?”李泰问道。

    “是啊,你觉得,朝廷重视工匠吗?重视工匠们弄出来的东西吗?”玄世璟笑道:“朝廷对于工匠的奖赏制度,王爷不会不知道吧?”

    李泰点了点头:“这我知道。”

    “所以呢?民间的工匠,费劲巴力的弄出新的东西,少则三五年,多则耗费一生的功夫,有的甚至要几代人的传承,弄出来之后,朝廷的反应呢?十几两银子就给打发了,若殿下是工匠,殿下觉得,甘心吗?划算吗?”玄世璟说道:“殿下在工学院也有几年的功夫了,工学院之中的工匠如何,外面的工匠如何,一对比,就知道了,工学院的学生在研究出有用的新的东西之后,学院的奖赏如何,殿下也知道,所以相比较起来,高下立断。”

    工匠的技术得不到重视,这就是朝廷的锅,说什么士农工商,人家原本提出这个概念,是囊括天下百姓的,并不是要给人排个等级,结果后人曲解成这个模样,也是醉人。

    “这个问题以前早就说过了,现在又这般直观的展现在咱们眼前,朝廷也的确该反省了,尤其是工部,像个吸血的虫子一样,一开始是吸工匠的血,现在有了工学院,又开始吸工学院的血,但是没办法,工学院不属于朝廷,没办法给工匠职位,所以工部的诸多名头,对于工匠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玄世璟无奈笑道。

    工部向工学院的工匠伸出橄榄枝,给官职,给钱财,虽然到了工部,钱财可能没有在工学院里赚得多,但是多少工匠都奔着官职去了,因为可以光宗耀祖,有个好名头,一旦衣锦还乡,那就是村儿里一颗耀眼的星星啊。

    人要脸,树要皮,电线杆子要水泥,窗户有纸,炕有席,宁愿肚子受委屈,不让面子过不去。

    这是多少人的内心写照?

    工学院钱多,工部有官职,钱少,但是工学院的人,还是大多选了工部,要让自己的面子上过得去。

    “那现在这种情况,有得改吗?”李泰问道。

    “殿下是工学院的院长啊,自己想。”玄世璟说道:“往后我还忙着呢。”

    什么事儿都指望着他来,那他还不得累死,工学院存在的时间比庄子上的书院都要久,发展也是日益成熟,玄世璟早就放手了,没道理一把抓,他也忙活不过来,而且,这不大唐东面西面都不太平嘛,玄世璟哪儿来这么多闲工夫给李泰出主意。

    李泰这人又不傻,就是懒。

    不然能这么富态吗?

    “得,我知道你这个公爷是个大忙人,不麻烦你了,反正以后,你有的是要用着工学院的地方,到时候,哼哼。”李泰不怀好意的看着玄世璟笑道。

    bq

第九百六十八章:迫在眉睫的战争() 
    “算了,不就是办法嘛,等我想到了派人给你送信。”玄世无奈说道。

    别说,要是大唐真要打仗,工学院这边,得出不少力气,至于工部那边,虽然工匠大多数也是工学院出去的,但是玄世不太想跟那边的人打交道。

    去了之后人家跟你打官腔,这谁受得了,寻常时候也就罢了,万一真打起来,有扯皮的功夫还不如多干点儿别的事儿。

    李泰这个小心眼儿啊。。。。。。。

    玄世理解了李二陛下的意思,三省的几位大臣也明白了李二陛下的意思,李承乾自己也知道他父皇的意思,好歹是父子,所以有些事情,外人不可道也,人家父子心里清楚。

    所以,即便是玄世回到庄子上之后,长安城这边,关于吐蕃还有熊津和倭国的消息也源源不断的送到了玄世的手中。

    这样的意思很明显了,那就是太子需要玄世的帮助。

    李承乾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在没有李二陛下插手的情况下面对这样的一场即将到来的战争,还有可能是东面西面一起开打,同时对付三个国家。

    新罗虽小,但是不可小觑啊,这些年跟在大唐后面屁颠儿屁颠儿的,发展的也不错,尤其是大唐平高句丽和百济的时候,新罗就在一边儿跟着吃肉喝汤呢。

    玄世觉得,新罗这就是吃饱了撑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胆子肥了,敢觊觎熊津的地方了。

    这一点玄世倒是真没想这么多,他没有想过,现在新罗国内一片升平,人多,地方小,想要发展,却是三面环海,不盯着熊津的地方还能盯着哪儿,倭国?还不如着眼熊津呢。

    所以,新罗发展起来了,想要扩地盘,就一定会与大唐有摩擦,就如同第二个高句丽一样。

    不然先前高句丽四百五十万的人口就靠着岛上那点儿地方养活?所以高句丽才不断的侵蚀大唐的领土。

    从源源不断的消息来看,新罗和倭国已经是穿一条裤子了,那位齐明天皇已经解决掉了国内的争端,野心膨胀之下,也想对大唐动动刀子了。

    那位女天皇能够复辟成功,一个中大兄皇子对于她来说,也就不值得一提了,否则,她又怎么会重新坐在天皇的位子上,而不是中大兄皇子继位呢?

    松赞干布死了之后,吐蕃的内部矛盾也是愈演愈烈,早先禄东赞还有借口拖着,说等到松赞干布的葬礼结束,新的赞普继位的事宜结束之后一切再谈,现在拖着的借口也没有了,想要转移矛盾,就只能打仗了,借着打仗,将那些反对他的吐蕃贵族全都送到战场上去,至于他们是死是活,禄东赞就不管了,一方面借着打仗把他的政敌都给弄死弄残废,一边从战争之中获取利益,等到他在当中捞够了好处不想打的时候,再派人到大唐求和,将一切祸事的起源都丢在那些战败的贵族身上。

    说白了就是甩锅。

    好处也有了,锅也有人背了,禄东赞也是好算计。

    “玄公,听说新罗和倭国已经开始调动兵马了。”刘仁愿说道。

    刘仁愿也被李承乾召见进宫嘱咐了一些事情,临出宫之前,李承乾还告诉刘仁愿,若是有什么需要商议的,可以去找玄世。

    “但是始终还没打起来不是吗?”玄世说道:“人家再怎么动,没打起来,咱们这边都不能有什么太激烈的反应。”

    说实话,有时候玄世还真讨厌“师出有名”这四个字了,明明人家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但是大唐这边,不管做什么,都必须得偷偷摸摸的在暗中进行,不然就是“有失大国风范”。

    “那应该如何应对呢?”刘仁愿问道。

    刘仁愿现在虽然在朝中,但是在半个月之前,他的位子又被调动了,人在朝中,但是调派到了兵部,依旧是掌管水师。

    “熊津那边,薛仁贵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肯定会做出防范的,至于水师这边,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时刻准备着,等着太子殿下一声令下,就能立即开拔。”玄世说道:“一切都只能防范,而且,这场战争正式的任命都还没有下来,三省那边虽然在讨论,但是没有明确的旨意下发,咱们能做的,也不多。”

    一切都只是商议,玄世与李承乾不断的商议,李承乾与朝臣商议,兵部这边,与刘仁愿商议,刘仁愿与玄世商议。

    若是现在玄世人在长安,保不齐他在道政坊的宅子,每天都要迎接兵部的客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一代的将领到了现在这年头,以他们的年纪,断然是不能再领兵出征了,就像程咬金一样,这都多少岁了,一把老骨头,再上战场,那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大唐是真的没有人了。

    年轻一代的将领,能拿得出手的,就这么几个,玄世又是当中的佼佼者。

    当然,若是侯君集想要加入到这个行列,那侯君集肯定是辈儿大的。

    但是要用侯君集,可要谨慎了,那可是个有“前科”的,即便是太子的老丈人,太子想要启用侯君集,那三省的大佬们也不会同意。

    “对了,三省那边,商议出什么来了吗?”玄世问道。

    因为有李二陛下的暗示,所以三省的朝臣们对于这件事情,一改往日的作风,变得勤快团结起来了。

    要是这个节骨眼上不帮太子,小心往后太子记仇。

    “倒是有些眉目了,不过也只是提名,玄公自然在当中,还有卢国公的大公子,程处默将军,也有提议吴王殿下的,再就是军中其它的一些年轻人,虽然房遗爱大人现在在户部,但是此次的提名之中,也有他,毕竟当初也是从军中出来的,而且房遗爱大人本身,其实也算是武人。”

    也算是军中一脉,只是这话刘仁愿不好明着说。

    “就这些?”玄世问道。

    “还有刘仁轨大人。”刘仁愿说道。

    bq

第九百六十九章:半夜急召() 
第九百六十九章:半夜急召 第1/1页

    “刘仁轨?”玄世璟一愣。

    刘仁轨在平定了高句丽的战争之后高升,而后被调到了朝廷中央做官,往后不管军中的大事小事,就再也没有让刘仁轨去插手了,这么冷不丁的,又把刘仁轨给放出来了?

    并不说刘仁轨这人没能耐,相反,刘仁轨这人能耐很大,至少在军中,带兵打仗,也是赫赫有名的一员将领,帅才,但是刘仁轨这人吧,有点儿小心眼儿。

    这在军中可不是什么好毛病啊。

    刘仁轨的圆滑,一点儿都不像是军中出来的汉子,倒是更像朝堂里那些推诿扯皮的老狐狸,这也是玄世璟单纯就军人的眼光去看,看不上刘仁轨的缘故。

    不过,刘仁轨的圆滑也没错,在朝为官,为什么不能圆滑?不圆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吗?

    “玄公为何如此惊诧?”刘仁愿问道。

    刘仁轨的军事才能也不差,不但不差,反而可以说是他们这些人当中,打仗最有经验的一个了,当然厉不厉害,他与玄世璟之间也没法对比,但是刘仁愿觉得,除却玄世璟之外,在三省给出的提议名单之中,刘仁轨是能够拔头筹的。

    “没什么,只是刘仁轨大人在长安也闲了几年了,突然说要带兵出征,有些惊奇而已。”玄世璟笑道。

    说是闲散,但是还真没闲着,把精力都放在跟李敬玄的斗争上面了。

    刘仁轨回到长安之后,便一路走到了尚书左仆射的位置,原本与李敬玄之间就谁也看不上谁,原先是李敬玄压着刘仁轨一头,现在好了,两人都在朝堂上,这斗的那叫一个旗鼓相当啊,这要是搁在后世,那些小姑娘们都能脑补出三四百万字的长篇耽美来。

    但是玄世璟知道,他们两个之间,就是单纯的看不上,跟耽美没关系。

    搅基那也得发生在有颜值有才华的两个人身上,至于刘仁轨和李敬玄。。。。。。。玄世璟只觉得自己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刘仁愿和玄世璟两人曾经一同出征过台州,拿下了台州,所以两人之间也是有这样一份情谊在的,不然刘仁愿也不会这么大大咧咧的来找玄世璟商议这些事儿,现如今的刘仁愿在朝中,还是属于一个不上不下的位子,但是玄世璟就不一样了,虽然官职被削了,爵位还在呢,往后官职总会回来的,但是现在在大唐想要拿爵位可不容易,所以大唐的爵位含金量也是越来越高了。

    大唐开国时期,李渊分出去的爵位可不少,那时候爵位不值钱啊,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朝廷不会再轻易的把爵位给封出去,不但不会封出去,反而开国时期分出去的爵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