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758章

大唐第一少-第758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季辅见到了玄世璟脸上的不动声色,也没有大喜大悲的模样,心中暗自猜想,他对文学院的学生竟然有如此自信,相信他的学生能够考中进士吗?

    “玄公觉得,文学院的学生有这等成绩,可还符合玄公的预想?”高季辅问道。

    “只能说还好,毕竟他们是文学院成立以来,走出来的第一批学生,不管是好还是坏,算是给文学院的学生立了一个标杆,这算是一个好的开头吧,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说,也只能说他们勉强达到了我的期望。”玄世璟说道。

    “勉强?那玄公觉得,如何才能让玄公满意呢?”高季辅疑惑道。

    文学院的学生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还不满意?十七个人,中了十一个,就仅仅只有六人落榜,这还不满意?

    当然,玄世璟也知道会试这种事儿,就跟升学考试一样,没有百分之百的升学率,怎么说呢,作为文学院第一批被教导出来的学生,他们的身上,多多稍稍都是承载着玄世璟的希望的。

    因为有希望,所以才会想要有更好的成绩吧。

    不过现在也很不错了,学生们都很努力,只是会试这事儿,在题目上,肯定有擅长的,有不擅长的,有临了发挥好的,也有发挥不好的,十七中十一,这成绩放出去,绝对能傲视整个大唐所有的书院了。

    高季辅借着于志宁的事情,要来文学院,这当中也是有文学院学生成绩的因素在当中,高季辅作为吏部的官员,孜然比外面的人更早知道会试考生们的成绩。

    

第九百五十七章:高季辅的善意() 
也正是因此,所以高季辅对于这个庄子上的书院是充满了好奇,恰巧他又被牵连进了于志宁的事情之中,因此便向李承乾请愿,要到书院这边来,他也知道,于志宁不会一直在书院里待下去,他也不会,所以这一趟过来,也只是想要来花一些时间,花一些心思,来了解书院而已。

    作为吏部的侍郎,他肩膀上的任务,就是为大唐将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地方去,若是文学院教导出来的学生,真的能够称得上是人才,对朝廷有用,有利于朝廷,那他支持文学院也无妨。

    所以说,高季辅这是因公来书院的,也是要来考察书院,若是书院真的入了高季辅的眼,那么,书院在朝中,无疑会再多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

    最近这些日子,朝堂之中关于文学院的话题又被提起来了,所以高季辅才决定如此,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作为书院的先生,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越来越好,不追求最强,但求更强,十七人参加会试,进士及第十一人,这固然是个可喜的成绩,但是落榜的那六个人,也依旧让人担心啊。”玄世璟笑道。

    那六个人过了乡试,但是却是在会试之中失礼,那他们接下来的路会怎么去走呢?一旦从书院毕业之后,书院就不会再去管他们今后如何了,他们都是普通庄户出身的孩子,还会再等两年,而后卷土重来吗?

    这样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吧,毕竟都只是临门一脚了,结果这一脚踢偏了。

    虽然一次失利,但是两年以后再试一次也是可以的,会试的考场之中,还有不少三四十岁的人呢,书院的学生这才多大?

    他们还有拼搏的机会,就是不知道他们家里能不能负担的起。。。。。。。

    这年头读书也是个烧钱的事儿,因为第一批书院的学生享受了书院不少补贴,所以说,他们的家里还是供得起的。

    “虽然那六个人没有中进士,但是过了乡试,安排在府衙县衙之中做个小吏还是可以的,以后若是有了资历,有了成绩,也有升迁的机会,做官嘛,也并非就只有去考进士这么一条路,朝廷开科取士,两年一度,每两年就选出那么二三十个人来,对于整个大唐来说,这哪儿够,今年是个例外,进士及第的有四十多个。”高季辅说道。

    进士不是入朝为官的唯一的一条路,但是其他的路对于寻常人家出身的人来说,还是去考进士比较划算。

    至于高季辅说的熬资历,没个十年八年的能出头?即便是出头了,在县衙之中,也不过是要从一个文吏,再往前走一步而已,从小吏到县令,都是一个难以迈过的坎儿,谁知道要用多少年,可能是三年五年,也可能是十年八年,更有甚者,一辈子都过不了那一道线。

    不过,学生从学院毕业之后,也该是他们自己去决定自己人生如何走的时候了,从一开始,书院的先生就不会强制他们去做什么,只是给他们中肯的建议而已,选择权完全在他们自己手里,毕业之后,他们手中的选择权也就更多了,学院的人不可能为他们操心一辈子。

    “不过书院的学生能拿到这样的成绩,总归是好事。”玄世璟笑道:“听说高大人也要倒是书院这边来了。”

    “嗯。”高季辅说道:“也不妨实话告诉玄公,此次也是在下主动向殿下请命到书院这边来的。”

    “哦?不是因为于志宁大人的事情吗?”玄世璟问道。

    高季辅摇了摇头:“不,我是冲着书院来的。”

    果然。。。。。。玄世璟看向高季辅的眼光慎重了起来,高季辅见玄世璟如此看自己,笑道:“玄公且听在下说完再防备在下也不迟。”

    玄世璟点点头,示意高季辅说下去,高季辅来书院目的不纯,这玄世璟能猜到,但是他没想到他能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这就很有意思了,高季辅他想要干嘛?

    “此次文学院的学生在会试之中,取得的成绩很是斐然啊,如此成绩,足以让朝中的衮衮诸公更加侧目,文学院的名声,也会因此而声名远扬。”高季辅说道:“在下在这个时候到书院,玄公应该觉得这是件好事。”

    听高季辅这话,应该是偏向书院这边的?但是玄世璟还是拿不准,不能因为高季辅的三两句话,就放下戒备心,现如今的书院,不是玄家的,也不是玄世璟一个人的心血,庄子上的书院汇集的人很多,因此,书院能有几天,是整个书院里的人共同的心血。

    “高大人不妨直说。”玄世璟说道。

    “在下来书院,其实很简单,就是想仔细的了解了解书院,在下是吏部的官员,而书院又是为朝廷培养人才的地方。”高季辅说道:“这样说的话,玄公明白了吗?若是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真的对朝廷有大用处,那书院就有存在的价值,书院现如今虽然有陛下和殿下撑腰,但是想要安稳的发展下去,朝中的那些人的态度,也很重要不是吗?事情总是要一步一步的来,在下就是来率先迈出这一步的。”

    高季辅的这话意思也很明显了,他就是代表吏部来考察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的,若是书院真有那么好,那对书院印象改变的不仅仅是高季辅一个人,还有可能是大半个吏部。

    “看来吏部之中,还是有不少像高大人这般开明之人。”玄世璟笑道:“若是高大人是为此到书院来的话,那书院这边,热烈欢迎高大人的到来,正好,于志宁大人的事情,也颇是让在下头疼,有高大人在的话,在下也能放心一些。”

    说起于志宁,高季辅也是无奈一笑,早年间高季辅也是在东宫待过,与于志宁在东宫还是同僚呢,对于于志宁的了解可比玄世璟还有萧瑀和高士廉更深刻,任谁都知道,于志宁在这个时候去怼太子。不但得罪太子,还让陛下难做,可偏偏他就这么做了。

    

第九百五十八章:似曾相识() 
他还以为,现如今的太子,是老老实实的在东宫接受诸人教导的太子呢。

    “于大人做的的确不对啊。”高季辅叹息道:“只是于大人他就是那副脾性了,而且,关于太子,关于现如今的形式,宫中的态度一直都是暧昧不清,也难免下面的人难做。”

    这倒是不假,不过总不能一直都这样,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玄世璟也觉得,李二陛下是时候该做出一个决定了。

    是亲自再带着大唐走一步,还是交托给太子,而后看着太子和一帮朝臣,推大唐再上一层巅峰。

    一步和一层,亲自来,还是用一副老父亲模样的慈爱目光看着发展。如何选。

    李二陛下也在后宫之中带待了大半年了,一直都没什么确切的消息,朝臣么也摸索不准,现在玄世璟也猜不到,李二陛下到底是想干什么。

    不过现在这个情况,让玄世璟想起了满清的时候,乾隆皇帝传位给嘉庆,弄出了一出传位不传玺的闹剧。

    难不成,他玄世璟要见证,李二陛下也玩出这么一出闹剧来?

    如此的话,李二陛下与乾隆还真是有些不一样,乾隆皇帝是把位子和名头给交出去了,而李二陛下是留住了位子和名头,把权利给交出去了。

    不过,终究是闹剧。

    “这样的局面,总不能一直这般持续下去,会有改变的。”玄世璟笑道:“高大人可去书院里看过了?”

    高季辅摇了摇头:“还未曾,这庄子上的书院管的实在是太过严格,在下在门口被拦下了。”

    “哈哈哈哈。”玄世璟爽朗一笑:“这也是为了学生们好,虽然现在学生们参加会试之后,就等同于从书院里毕业了,但是现在书院里还有学生在上课呢,平常时候也是如此,外面的人想要进书院,没有书院里的人的同意,是进不去的,走吧,高大人,我带你进去,既然来了,以后还要在书院待上一段时间,就好好参观参观书院吧。”

    既然高季辅是来考察书院的,而且是抱着对书院有善意的心来书院这边,玄世璟自然是要欢迎,他相信,庄子上的书院一定会让高季辅耳目一新,如此一来,书院在朝中,就会多一些支持者。

    路要一步一步走,事情要一件一件的解决,书院的名声虽然传出去了,但是书院本身对于朝廷的那些官员来说,他们没有来过书院,不了解书院,书院对于他们来说,有些神秘,在他们心里,难免会把他们不了解的,未知的东西给妖魔化,但是这也无妨,那就给外面的人好好展示展示书院就是了,而高季辅,便是充当先锋的角色。

    书院肯定是要走这一步的,而高季辅的到来,便是帮书院在这一步上,铺好了平坦的大路,高季辅说的也没错,他的到来,对书院来说,是一件好事。

    玄世璟也不怕高季辅在书院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书院里有那么多先生呢,虽然大多数都是单纯的学问人,但是可还有从官场上退下来的呢,高季辅若是在书院里耍什么心思,书院里的先生也不会看不出来的。

    所以玄世璟对于高季辅进书院,在书院待上一段时间还是放心的。

    高季辅也了解于志宁,两人是要一同进书院的,如此的话,于志宁身边儿有个高季辅看着的话,也是件好事,玄世璟还担心于志宁一下子从朝廷要员成了无官职的闲散人员,被打发到书原来,心里会不平衡呢,显然,有高季辅的话,至少于志宁心里也不会这么别扭。

    虽然两人来书院的目的不一样,但是有人陪着总比他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来要好,若是只有于志宁一个人,玄世璟还真怕那位倔强的大人去钻牛角尖,万一在书院这边郁郁而终了,那书院这边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这就是人的心里问题了。

    同样是两个杀了人的犯人,一同去法场被砍头,两个人都会很平静的迎接死亡,若是到了法场,结果当中一个人被赦免,那另外一个人就会发疯。

    在玄世璟的带领下,高季辅进了文学院,这会儿外头虽然热闹,但是文学院之中的气氛与外头是截然相反的,书院之中依旧很平静,书院的学生们也在安安静静的上课,不似外面那般喧嚣。

    会试之后,第一批学生便宣告毕业,现在榜单也出来了,中了进士的学生,在惊喜过后,会回到书院,收拾好他们的东西,等先生们将他们的毕业证书颁发给他们之后,他们就会在学弟们羡慕的目光下,离开书院。

    而那六个落榜的,玄世璟没法去猜测他们的心思如何,反正相对于考中的人来说,心情肯定是不会太好,应该只能黯然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回家之后,再谋出路吧。

    这世上就是如此,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悲伤,酸甜苦辣,这就是生活。

    “书院之中与外头,就像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一样。”走在书院之中,高季辅感慨道:“上一次有如此闲情逸致,已经不记得是什么地方了。”

    玄世璟也回以一个微笑:“书院是个好地方啊,应该说,书院是世上最干净最轻松的地方了,看看书院里的学生就知道了,还未曾受到过多的世俗的沾染,不像外面的,更不像朝廷。”

    “这倒是实话。”高季辅笑道。

    身在朝廷,身在官场,太认同玄世璟的这话了。

    “等到将来,他们毕业之后,有的人会像今年毕业的学生一样,考中了进士,将来入朝为官,那时候的他们再想起当初在书院的日子,也希望他们的心里,能够保持有一份纯粹。”玄世璟说道:“这也算是我的一点儿小小的希望吧。”

    人的心,要是完全被玷污了,成了黑色的,那他身处的位置越高,危害就越大,玄世璟不希望书院走出来的学生用他们在书院学到的本事,去祸害一方,只要心里有底线,有那么一块纯粹的地方,即便圆滑,即便狡诈,那也是为了生存,为了留在那个位子上造福百姓,这可以原谅。

    

第九百五十九章:初衷() 
“玄公创办这书院的初衷是什么?”高季辅问道。

    “初衷?”提起这个,玄世璟笑道:“起初不过是想让庄子上的孩子能够有个读书的地方罢了,但是,有了书院就得有先生啊,那个时候仔细想想,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恰巧,高士廉大人身体欠佳,不适合再在朝中劳累,我就把高士廉大人给请过来了,那时候在庄子上教书,也不是什么累人的事儿,就当是在庄子上修养吧,而且,教书育人,也是功德一件,高士廉大人也就应下了,后来随着书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