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715章

大唐第一少-第715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世璟出宫,去了哪儿,李承乾心中大致也知道,长安城中待了这么长时间了,肯定是回庄子上去了,若是连这些都猜不透,李承乾这个太子也是白当了这么多年了。

    “东宫那边的事情,都处理完了吧?”李承乾问道。

    “正是,玄大人是处理完了事情之后才离开的。”陈冲说道。

    “很好,本宫知道,你跟在玄大人身边也有一段时日了,感觉如何?”李承乾问道。

    既然是玄世璟看好的人,觉得能够培养,有前途,李承乾自然也留意了这个陈冲,到现在为止,这个陈冲,倒是中规中矩的,表现也不错。

    “回殿下,承蒙殿下与玄大人看重,这些时日,臣跟在玄大人身旁,着实学到了不少。”陈冲说道。

    “学到东西就好,这两日玄大人会暂且离开,东宫那边的事情,本宫暂且就全都交由你去处理了,莫要让本宫失望,明白吗?”李承乾说道。

    “是,臣遵太子旨。”陈冲拱手道。

    太子让自己总领东宫事务,这边是对自己的莫大的看重了,也就是说,自己已经进入了储君的眼了,将来只要自己规矩,肯努力,前途定然不止于此。

    东宫的事情不算复杂,如今太子又不在东宫之中,东宫里的官员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省事,只要处理过这段时间的事情,也就给太子留下了好印象。

    这几天自己一定要打起万分的精神来,陈冲自己在心中暗戳戳的提醒着自己,这可是自己仕途上的转折点啊。

    机会已经摆在自己眼前了,可一定要珍惜才成。

    宫中这边也是有条不紊的处理这一切汇集到宫中汇集到宣政殿的事情,朝堂离开一个玄世璟,也并非转不起来,因此,玄世璟也算是忙中偷闲,回庄子上一趟。

    骑着快马出长安,往东山县庄子上走,到了庄子上,也是刚过了午后四刻的时候,本就在长安城没有用午饭,回到庄子上自己的家中,一进大门就让门房去厨房吩咐,弄些吃的送到他房间里来。

    门房也知道,自家公爷这个点儿回来,肯定是没用饭的,饭点儿在路上早就错过了。

    晋阳和秦冰月对于自家夫君这个时候回来,也是惊奇。

    不是应该在长安住上好一阵时间吗?回来的比料想之中要早的多。

    玄世璟在自己房间吃饭的时候,晋阳和来到了房间之中,孩子暂且是由奶妈带着。

    “听下人说夫君回来了,妾身就来夫君房间这边瞧瞧,果不其然啊。”晋阳笑道。

    玄世璟也吃的差不多了,放下碗筷,笑道:“在长安住了这几天,正好空闲下来,就先回来一趟看看,家中如何?”

    虽然夫妻两人一直通信,但是信上写的,总不如亲耳听的来的踏实。

    “一切安好。”晋阳回应道。

    “澈儿呢?在奶妈那里?”

    晋阳点了点头:“嗯,午饭吃过之后,刚刚睡下。”

    既然儿子睡了,玄世璟也就不打算再去打搅儿子了。

    “父皇的身体如何了?”提起李二陛下的身子,晋阳的面色之上染上了一层忧愁,玄世璟一回来,晋阳得到消息之后急匆匆的来到自己夫君的房间之中与自己的夫君见面,也是想知道自己的父皇的身体情况。

    “太医诊治过,说是操劳过渡,你也知道,大唐现在各方的事情也不少,许多大事,陛下亲力亲为,桌子上的奏折都快成山了,能不累吗?现在陛下把事情都交给了太子殿下,自己在寝宫之中养着呢,也别太担心,没什么大事儿。”玄世璟说道。

    这操劳过渡,在寝宫休息两天也就缓过来了,如今李二陛下最重要的是要将自己的身子养好,至于那些政事,太子处理的不也不错吗?

    而且这两天,李二陛下也丝毫不过问太子政事处理的如何,摆明了这是要放权于太子啊。

第八百四十一章:回家依旧忙碌() 
第八百四十一章:回家依旧忙碌 第1/1页

    李二陛下想要做什么,玄世璟心里想猜测,但是猜测的结果他不太敢相信,更是不敢说出口,早知道,当年李二陛下为了这皇位,付出了多少,虽然在这位子上坐了二十五年了,但是说放权,放开这个位子?会这么容易吗?

    太子也都三十好几了,到了这个年纪,从去年的事儿可以看出来,李承乾展现出来了对于那位子的渴望,对权利的希冀,父子局,让玄世璟这个外臣,心惊胆战。

    现在玄世璟还不知道,这两天李承乾在宣政殿坐着,都已经成了佛系太子了。

    得不到的,才向往,得到了,就不值钱了,李承乾现在缺什么?除却那个名头,他什么都不缺,李二陛下放给他足够的权利,太子做朝,原本住在东宫就好,但是李二陛下让李承乾住进了宣政殿,宣政殿在新宫之中是什么地位?相当于原先长安城太极宫中的甘露殿。

    李二陛下如此做,李承乾心里也应该有点儿数了。

    “妾身心里啊,一直就记挂着父皇母后的身体,母后倒还好些,这么多年了,一直在后宫之中养着,平日里宫中太平,也无需操心许多事情,这么多年过来,身子养的也跟寻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了,但是父皇不一样啊,整日里操劳国事,耗费心神,即便是寻常时候,太医开些滋补的药给父皇,让父皇调理着身体,但也抵不住这么经年累月的劳累啊。”晋阳无奈道。

    虽然知道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是也没办法不是,李二陛下是皇帝,皇帝不操持国事,大唐会走下坡路,走来走去,会亡国,李二陛下又是个勤勉的人,也是个胸怀大志的人,让他放下国事不去操劳,而在深宫之中养身体,估计比杀了他还难受。

    也就是现如今,李二陛下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能再这样了,才让李承乾上。

    反过来说,连李二陛下自己都知道自己身体不适合操劳国事了,这说明什么,李二陛下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要么,继续像以前那样,喝着最贵的补药,熬着最晚的夜,这样下去,鬼知道李二陛下能坚持多久,要么,不理会朝政,安安心心的在深宫之中养身体,就是心里惦记着事儿,日子虽然轻松,但是心里的滋味儿不太好受罢了。

    暂时眼前来看,李二陛下是选择了第二条路,也是出乎玄世璟意料的一个选择。

    玄世璟还以为李二陛下为了自己的“大志”和“理想”会不辞辛劳,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将命都给搭上呢。

    那是玄世璟想像之中的李二陛下,也是早些年的李二陛下了,若是这事儿搁在十几二十年前,李二陛下或许会如此,但是现在,似乎没有这个必要。

    李二陛下选择在宫中养着,心里也是有自己的想法,他想亲眼见证,大唐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

    从无到有,从有到富,从弱到强,从强到更强。

    “现在可以稍微放心一些,陛下在宫中养身体,朝中的事情,都是太子殿下在处理,这回回来,你家夫君我也算是忙中偷闲了。”玄世璟笑着安慰道:“一会儿我先去书院那边看看,回来之后若是澈儿醒了,我再去看看澈儿。”

    晋阳点了点头。

    自家夫君现在在长安忙于政事,再加上现在自己的父皇在宫中修养,太子哥哥坐朝理政,用到自家夫君的地方就更多了,回来一趟也是不容易,而且,即便是回到庄子上,也没有丝毫空闲。

    若说现在玄家最大的财富,不是玄世璟的爵位和封地,也不是长安城钱堆带领的商会,而是庄子上的书院,现在书院虽然与朝廷有了些关系,但是仍旧还没有被朝廷所“归纳”,因此名头上说起来,这还是玄家的私产,想要书院被朝廷认可,就看学生们毕业之后的成就吧。

    有了成就,才会被朝廷看重,书院归朝廷,也顺理成章。

    这会回来,看看自己家里,家里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能够让玄世璟记挂的就是书院那边了,今年兵学院那边是刚开始开设水师的课程,先生就只有李元祥一个,自兵学院开学之后,玄世璟也就没到书院这边来过了,也不知道如今兵学院是个什么样子。

    当然,外观和内里的装饰是不会变的,他想要了解的是如今书院里的学生如何了,还有李元祥在书院里教书,情况怎么样,这才是玄世璟所关心的。

    好歹李元祥也是千里迢迢从封地到长安,随后到这庄子上来“工作”,从一个锦衣玉食的王爷,成了艰苦朴素的先生,从一个反面教材,变成了积极向上的模范标兵,这种转变,玄世璟乐见,李二陛下也乐见,李元祥封地之中的那些官员更乐见,现在就要看看李元祥转变的结果了。

    总归该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吧?说起来,玄世璟也挺好奇的。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知道玄世璟是算赤,还是算黑,太子与玄世璟走的近,成了佛系太子,江王李元祥与玄世璟关系不错了,变成了书院教书的佛系王爷。

    但是玄世璟本身与“佛”是过不去的,这就很有趣了。

    去后院儿见过娘亲王氏之后,玄世璟骑着马离开了玄家,朝着书院那边去了。

    书院周围这片儿地方,也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书院里头的格局已经是那样了,一时半会儿不会动,但是随着书院的知名度增加,慕名前来报考的学生的人数增加,庄子上一些有生意头脑的人,会在书院休沐的日子,在书院的周围摆些小摊,学生们休沐日出门想要买些什么东西,肯定是尽着近处来。

    现在书院的规矩就是要求学生必须住校,方便书院统一管理,即便是东山县本地庄子上的学生,也要求住在书院之中,当然,比外地学生好一些的是到了休沐日可以会家,反正来来回回花费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时辰呢。

    阅读网址:

    

第八百四十二章:兵学院() 
这才过了入学的日子没多久,书院外头还是有不少人,平常时候书院是不让外人随意进出的,但是止不住外头的人对书院好奇,还有就是一些学生的家长,孩子进了书院之后,怕自家孩子刚进书院,缺这个缺那个,因此从家里过来,给孩子送些东西,提前在书院外头或者是庄子上等着,要么等着书院孩子傍晚下课,要么就是等休沐日。

    因此,书院从牌坊开始,里面是一个模样,外面是一个模样。

    玄世璟骑着马直接从牌坊这条路进入了书院的范围之中,今天他回来,到这书院这边来,主要就是想去兵学院看看。

    往后用得着大唐水师的地方可多着呢,正是因为重视,所以玄世璟在这方面也花费了不少心思。

    玄世璟回到庄子上的时候本来就已经过了中午,下午到了书院这边的时候,也正是学生们说上课的时候,兵学院的最新一期的学生,比上一批学生要多出不少,一来文学院那边招生十分严格,两百人能考上的,几乎也就只有三十多个,其余的明德书院出来的学生,也大多都会在庄子上的其它两处学院或者是长安城的工学院做个选择,决定到底是要读哪一处学院。

    不过兵学院这边,也不是想读就能读的,也是要经过考试才能进兵学院,只是兵学院相比于文学院来说,更侧重学生的兵略与身体素质,身体素质不好,兵略不好,兵学院这边照样不收。

    兵学院这边是为大唐军队培养中层人才的地方,至于普通士兵,外头的人只要身世清白,直接从军就是了,连书院都不必经过。

    而进入兵学院的条件之一,也是要身世清白,父辈或者是祖辈是大唐军户的学生优先。

    至于若是学生是家中独子的,进入兵学院,需要经过家长的同意,虽然现在是太平年头,但是也不是百分百没有仗打,如今当兵也是个高风险的高危行业,从书院到军营之中,也并非是去过安稳日子的,可要想清楚了才行。

    迄今为止,兵学院之中还没有学生说是家中独子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唐也还没有轮到家中独子去当兵上战场的地步。

    骑马来到兵学院的大门口,玄世璟从马背上下来,大门口的一独臂老者迎了出来,从玄世璟手中接过马缰。

    玄世璟点头示意,之后便进了兵学。

    如今兵学院之中的仆从,大多都是须发皆白的模样,有的断了手臂,有的还是瘸子,平常在书院做些打扫收拾的活计,但是书院之中的人,却是没有人敢小看这些老人,这都是当年从战场上杀出来的。

    这些人放在别处,或许会被人看成累赘,但是这里是兵学院,这些老者,都是当年守娘子关的老兵。

    这些老兵,年轻的时候从军,中原乱了十几年,等到了仗打完了,也过了娶妻生子的年纪,后来他们的主帅也病逝了,一直在娘子关守着,那里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故土,有太多的东西在那里。

    后来李二陛下的一道旨意,他们才来到东山县,那么多老兵,军中不适合他们再待下去了,朝廷也不能不给他们一个交代,毕竟都是为了大唐流汗流血的人,朝廷不能放任不管,早些年让他们到东山县庄子上,也算是给他们寻了一个安稳的养老的地方。

    不过打了大半辈子的仗,他们闲散不下来,也不想就这么被玄家养着,总想做些什么事,前些年身子骨儿还可以,能做些稍微累一些的活计,现在不成了,因此,玄世璟才将他们都给安排到了兵学院之中。

    这里,最是适合他们不过。

    玄世璟一路往书院里头走,一路遇到在书院之中做杂务的老兵,见到玄世璟之后,纷纷停下来打招呼。

    “公爷。”

    “参见公爷。”

    玄世璟也都一一点头回应。

    来到了书院先生们的书房,书房之中只有李孝恭一人在。

    “这是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啊,从书院开学之后,就没见到你的人了。”李孝恭笑道。

    “我这也是在走王爷当年的老路啊,朝中的事情,王爷应该知道有多麻烦。”玄世璟无奈笑道,说着,便坐在了李孝恭的对面。

    “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