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713章

大唐第一少-第713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臣惶恐。”李承乾闻言,连忙拱手行礼,连称不敢。

    一个太子,皇帝还活着呢,把自己当成皇帝,以皇帝的身份处理国事,李承乾心里还是忐忑的很。

    “挺起胸,抬起头!让朕知道,朕的儿子不是个软蛋,让朕觉得,自己没有托付错人。”李二陛下说道:“明白了吗?”

    “儿臣明白了。”李承乾应声道。

    父子两人在这偏殿之中说了不少话,外人是无从得知的。

    约莫两刻钟之后,外头的太监提着食盒走了进来,将食盒放在了桌上,李承乾起身,让那太监先退出殿外,自己则是将食盒里的东西都收拾出来,端了粥,走到李二陛下床前,亲自服侍李二陛下喝粥。

    在床上昏睡了一天,李二陛下也是腹中空空如也了,这会儿醒来,胃口也还算好,一口气将一大碗粥都喝了下去,待回复了些力气,才在李承乾的搀扶下,坐在了桌子旁边。

    李二陛下和李承乾,吃了一些,吃的不多,但也饱了,让人将东西收拾之后,李二陛下也就让李承乾先回去了。

    一些话该说的也都说了,不管说不说,李承乾都会尽力的去处理朝政,而李二陛下觉得,自己也的确该好好修养修养了。

    从前都是老毛病犯了,卧床不起,昨儿个多吓人,直接晕倒在了宣政殿,是累的狠了才如此,这让李二陛下心中也真是升起一股子力不从心的感觉。

    是不是自己真的该歇歇了?

    李二陛下也想歇歇,但是他觉得,不是时候,至少现在,他什么都放不下,放不下朝政,放不下百姓,放不下整个大唐。

    李二陛下对天下万民的责任心,若是能稍微少一些,也就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劳累了。

    只是若是没有了责任心,李二陛下也就不是李二陛下了。

第八百三十六章:太子坐朝() 
次日清晨一早,李二陛下依旧在宣政殿的偏殿之中休息,一大早天刚刚亮,长孙皇后就带着太监宫女到这边来陪着李二陛下了。

    而李承乾,在长孙皇后过来之后,则是先回了东宫,正儿八经的悉数一番,换上太子的朝服,在贴身太监和侍卫的陪同下,来到了含元殿。

    虽然李二陛下醒了,但是今日坐朝理政的,仍旧是李承乾。

    玄世璟一身朝服,站在含元殿之中,站在同僚朝臣之中,静静的听着朝臣奏事,静静看着李承乾将事情一件一件的处理妥当。

    朝臣们对于今日太子坐朝理政,还是有些好奇的,只是前车之鉴,不该问的少问,不该在宫中打听的,少打听。

    清早起来德义到李二陛下身边的时候,就被李二陛下派来了含元殿,宣布李二陛下的口谕,自然是说太子坐朝这件事情。

    德义给出了答案,群臣也就释然了,至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自己搁在心里头猜测一番就是了,不可以说出来,不可以拿出来,不可以讨论。

    朝中最大的事情,还是关于钱庄完善的事情,后续林林总总,琐碎的事情多的很。

    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被朝堂上的诸多公卿所重视,李承乾这个太子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虽然如今这些事儿都要交到李承乾手中处置,但是李承乾也不是什么新手,处置起来,也是一板一眼,规规矩矩的,更何况,李承乾的身边还要玄世璟。

    若说这大唐对新改革的货币和钱庄谁最了解,除却户部的人就是玄世璟了。

    此事可是玄世璟提出来的,还为户部写下了洋洋洒洒数十页的操作流程,玄世璟能不熟悉吗?

    既然熟悉,上手做事就简单多了。

    以往是玄世璟懒,不喜欢理会这些事儿,自己出个主意,有人忙前忙后的跑腿落实,这是玄世璟想要的。

    但是现在情况不是特殊吗?正主儿在偏殿修养身体,李承乾当政,玄世璟作为太子詹事,东宫属官,自然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尽了自己的职责。

    因此,现在李承乾坐朝,玄世璟就要帮李承乾出谋划策,帮李承乾踏踏实实的做事。

    为人臣子,当替君分忧。

    “诸位大人,有本早奏,无本,便退朝了。”

    朝堂之上李承乾与朝臣商议过事情之后良久未有人站出来,德义也就站出来了,若是没有事儿的话,今天的早朝也就可以到此为止了。

    一时之间,含元殿之中鸦雀无声。

    “如此的话,退朝吧。”李承乾说道。

    德义点了点头,站到台阶前,朗声宣道:“退朝~~~”

    “臣等恭送太子殿下。”

    在朝臣的恭送下,李承乾从台阶上走了下来,离开了含元殿。

    早朝退了,玄世璟仍旧是去了东宫,不过李承乾反正一时半会儿是回不了东宫,怎么说都得去李二陛下那里溜达一圈儿,将今天的事情与李二陛下说一说。

    从德义代传的李二陛下的口谕之中能猜测到一二,李二陛下怕是又身体抱恙,龙体欠安了,不然好端端的也不会让太子坐朝,毕竟现在有一堆的事儿压在宣政殿的书案上呢。

    而且,昨天不是还在商议东边新罗和倭国还有西边吐蕃的事情嘛,这事儿虽然离着波及大唐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按照李二陛下的性子来说,若非不得已,断然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撂挑子”的。

    想要知道李二陛下到底是怎么了,老老实实的在东宫等着就是了,李承乾肯定得回东宫。

    此事不对外臣说,但是李承乾不会隐瞒玄世璟,玄世璟除却外臣的身份之外,也是大唐的驸马爷,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就算玄世璟攀高枝儿,那也算李二陛下的半个儿子。

    越是这个时候,李承乾那边,也越是离不开玄世璟的支持。

    李承乾仍旧是太子,朝中的老臣从辈分上来说,都高着呢,只要李承乾不坐上那个位子,在这帮老臣面前,依旧得规规矩矩的,守着礼节,因此,李承乾那边,也是有些施展不开。

    只有玄世璟,与他平辈,从一开始,就是他的得力帮手。

    果不其然,玄世璟在东宫的书房,等到了李承乾。

    李承乾进了书房就看到玄世璟正坐在一侧的小案后,手里捧着一本书,看的正起劲呢。

    玄世璟听到动静之后,抬起头,见到了李承乾,放下手中的,起身迎接。

    李承乾见这架势,连忙摆了摆手,笑道:“这里又没外人,就别这么多礼数了。”

    李承乾进了书房之后,也就放下了一些心思,这一放松,神态之间的疲惫就显露出来了。

    也是,昨儿个一整宿都没睡好,今天一早还要坐朝理政,处理早朝大臣们提出来的事情,不累才怪。

    如今的李承乾,心里也是有一定的压力的,尤其是昨天夜里与李二陛下说过话之后,更是感觉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那沉甸甸的分量,这是与以往的感觉不相同的。

    “殿下看上去,不是很轻松啊。”玄世璟说道。

    李承乾笑了笑:“我知道你想问什么,父皇的身体确实出了点儿问题,从昨天上午开始就一直在宣政殿中修养,不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太医诊治过了,操劳过度罢了,估计也是要修养上一段时间了。”

    玄世璟点点头:“原来如此,看殿下神态之间,尽显疲惫,昨儿个一晚上也是在宣政殿的偏殿度过的吧。”

    “是啊,一宿都没怎么睡,一大早母后带人过来,我才匆匆回东宫换好衣服之后就立马去了含元殿。”李承乾说着,打了个哈欠:“这边还有一些事情,你先帮我处理着,我去内室小憩一会儿,实在有些累了。”

    “嗯,去吧,这边交给我就好,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等你醒了再处理也不迟。”玄世璟说道。

    玄世璟这么说,李承乾也放心下来,去书房的内室休息去了,玄世璟则是在外头,替李承乾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第八百三十七章:奏折() 
到了这个时候,玄世璟这官职的权限才真正的显现出来,太子詹事,这东宫之中处理政事,太子是一把手,他这个詹事就是第二把手了,太子不在,东宫这边的事情,便是他来统领,便是太子的老师于志宁,在东宫,也是受玄世璟的节制。

    于志宁在东宫之中的职位也不过是个太子左庶子,受李二陛下的旨意,平日里做的最多的,便是教导太子,更正太子,在做事方面,他管不着玄世璟,反而在东宫有些事情,玄世璟能够节制的了他。

    这是个奇怪的圈儿,玄世璟受太子李承乾节制,而李承乾呢,又受到于志宁的节制,于志宁又被玄世璟卡一下。

    只因于志宁特殊的身份,那就是太子师。

    对于李二陛下的身体,如此反反复复,玄世璟也早就见怪不怪了,因为现如今的大唐,早就跟历史上所记载的大唐不一样了,从自己出生封侯的那时候,就已经不一样了,因为原本的大唐,连他“爹”这个人都没有,也没有什么贞观二十五年!

    可是现在呢?怕是史官和起居注上会重重的记上一笔,贞观二十五年,帝体抱养,于大明宫宣政殿偏殿修养,太子承乾临朝。

    真正到了玄世璟要着手处理政事的时候,看着书案上一摞摞的奏折,玄世璟一一查看,仅仅是大理寺上奏上来的,便有十几封。

    玄世璟这才想起来,狄仁杰现在在大理寺闹腾着,开始翻案呢,大理寺的那些陈年旧案,全都给翻出来了,凡是涉及到朝中官员的案子,案子翻了之后,都要写奏折上奏到宫中,而这些奏折,除却时态非常重要的要送到李二陛下的手中批阅之外,其余的,都送到这东宫来了。

    如今李二陛下这一病倒,送到宣政殿和送到东宫也就没什么两样了,都是要太子处理,都是要玄世璟这个太子詹事一同处理。

    看着眼前的这些奏折,玄世璟咂了咂嘴,早知道就别让狄仁杰翻案翻的这么着急了,如今到好了,事情都堆在一块儿了,但是不处置也不成,大理寺那边还等着呢,那些官员,该抓的都抓了,都在大理寺的牢房里等着处置呢。

    犯案的高官到现在没查出几个来,大多都是高官府上的下人,再就是长安城一些品级不高的官员,真要是查到了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狄仁杰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证据确凿之后肯定会由大理寺请圣旨捉拿。

    毕竟,狄仁杰也不过是个五品官,对待五品以下的,证据确凿,带着人说抓就给抓了,就狄仁杰上任到现在为止,大理寺的牢房之中就已经多出不少人了,犯人吃牢饭,也是花费的大理寺的公帑,这还没怎么着呢,戴胄就要开始心疼大理寺的财政支出了。

    因此,奏折是一本一本的往上上,事情早解决,案子早结束,该处置的处置了,大理寺也能及时“止损”,说不定还能回回血呢。

    这样的事情,玄世璟处理起来也是方便简单,既然案子都翻了,证据也都足足的了,那就处置就是了,现在的大唐可不是以前的大唐,还要顾忌着一些世家大族的面子,朝堂之上,皇帝想要施展,却是被现实束手束脚,现在谁敢束皇帝的手脚?怕是绳子不想要了。

    果不其然,在大理寺的奏折之中,玄世璟找到了戴胄的折子,打开折子,果然是戴胄诉苦的一份奏折,无非就是大理寺最近的开支有些大,想要请求朝廷从户部拨调一些款项,毕竟大理寺查处那些旧案,各方面总结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之处。

    这支出,大多都是从狄仁杰手中出去的,办案想要有效率,必要的钱是要花费的,而且还有牢房里的开支,十几几十张嘴吃饭呢,虽然都是牢饭,粗茶淡饭,但是也花钱啊。

    狄仁杰是玄世璟推荐到大理寺去的,狄仁杰在大理寺办案,有戴胄“纵容”着,其它的同僚自然不敢给狄仁杰使什么绊子,但是这钱财的事儿,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只能请求朝廷拨调。

    户部那边,因为钱庄的事情,前期根本就没有什么投入,都是由地方上的官府来操办的,花费的都是地方上的钱财,国库并没有支出,而且,钱庄建好之后的盈利,半年一批,运送到长安,第一批盈利已经进入国库了,所以户部那边,也不存在国库紧张的情况。

    该用的钱就得用,玄世璟在考虑,给大理寺那边拨调多少办案补助合适,有个数目,也能拿给李承乾做参考,这关于钱财的事儿,还是得李承乾拍板定案。

    不缺钱的感觉就是爽快,不用皱着眉头赚着那点儿钱,一文钱掰成两瓣花。

    反正自玄世璟长大以后,就从来没过过缺钱的日子,至于户部,这么多年走过来,估计也是穷怕了,给他们钱,也是守着,不敢大手大脚的花。

    大唐立国三十几年,穷了三十几年,这两年才算是真正的日子滋润了起来,当然,这是说的朝廷,说的户部。

    戴胄可不会知道,他上来的折子,都是玄世璟给批回去的,当然,玄世璟批归批,等李承乾睡醒之后,还要再确认一遍,这才叫完事儿。

    玄世璟把狄仁杰送进大理寺,戴胄接受了,这是算是玄世璟欠戴胄一份情,不管狄仁杰如何出色,毕竟是玄世璟给人家走了后门,也不管狄仁杰帮着大理寺摆平了多少案子,要是没有戴胄在大理寺帮狄仁杰撑腰,狄仁杰也不会办事儿这么容易,这是一份人情。

    而现在,玄世璟在戴胄的这些奏折上,一路给放行,这算是还人情,有来有往。

    一直到了中午约莫午时的时候,外头的太监见玄世璟仍旧在书房之中,默默的去尚食局打了声招呼,多准备一些饭菜送过来,而这时候,李承乾也是一脸惺忪的从书房的内室走了出来。

第八百三十八章:安排的明明白白() 
“殿下可休息好了?”玄世璟抬起头来看向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伸了个懒腰,将身子舒展开,笑道:“休息好了,接下来就可以干活儿了,对了,现在什么时辰了?”

    “已经快要到午时了,估计一会儿尚食局那边就要送饭过来了,今儿个就得在殿下这边蹭口饭吃了。”玄世璟笑道。

    “小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