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669章

大唐第一少-第669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世璟从座位上起身,走到他面前,拿起他手上的书信,打开来看。

    因为今天上午长孙无忌找过玄世璟了,现在又是太子派人来见自己,还送上了太子的亲笔手书,玄世璟也猜出来太子派遣这人过来是为了什么事儿来的了。

    但是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转眼间,这件事儿就有可能传到李二陛下耳中。

    李承乾的手书将李二陛下去东宫的事情写在了上面,最后是请求玄世璟帮忙。

    现在长孙无忌已经被李二陛下叫去宣政殿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没办法预测。

    这封信,玄世璟越是往下看,眉头就皱的越紧。

    事情越来越麻烦了,越来越棘手了。

    作为太子的李承乾,当初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能怎么办呢?

    玄世璟站在原地,闭上了眼睛,手中还拿着李承乾的手书。

    “玄公”李承乾的人见玄世璟这般模样,心里十分忐忑,临行的时候李承乾交待他,务必要请求玄世璟帮忙,但是现在见到玄世璟脸上的表情,他的心迅速的沉了下去,很显然,玄公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玄世璟现在能怎么办?只能说李承乾将希望寄托在玄世璟身上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感觉,实际上这件事情他要求的并不应该是玄世璟,最好是求长孙无忌帮忙,再者就是直接求李二陛下。

    毕竟掌管生杀大权的是李二陛下,大唐的皇帝。

    “回去告诉太子,不要着急,这件事急没用,别乱,稳住阵脚。”玄世璟现如今也只能这么说了,这件事情毕竟是错在太子,这是事实,没得跑,现在只能看看如何才能让李二陛下宽心,即便是追究此事,也尽量秘密处置,从轻处置。

    这件事情关乎的不仅仅是李二陛下的身体问题,更是皇家的脸面问题,一旦这件事情被捅开,传出去,太子就彻底毁了,皇家的脸面也没处放,不宜张扬。

    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点,先把时间给拖延住,再好好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妥善的处理掉这件事儿。

    玄世璟也不是万能的,到李二陛下面前说几句话就足以将这件事情给平息掉,被自己的儿子算计,李二陛下心里怎么可能会好受了去。

    现在太子东宫那边,对于这件事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或许这个说法也并不贴切,玄世璟不希望李承乾跟李二陛下死磕到底,死不承认这件事儿,若是如此,父子两人之间的疙瘩也只会越来越大,父子离心,伤害的不只是他们两人,还有宫中他们一大家子家人,还有整个大唐。

    皇帝与储君不合对于大唐来说,绝非好事。

    既然李承乾已经派人找到他了,那么玄世璟也不能对李承乾放任不管,但是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玄世璟只能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敢说百分百完美的处理掉这件事,但是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吧。

    世间安得双全法,若是有,也无需有太多人去纠结了,或许人们总是想要两全其美,想要求完全,殊不知,求万全者无一全,还不如踏踏实实的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呢。

    但是现在摆在玄世璟眼前的,不管是哪个方向,都让人犹豫。

第六百七十三章:两人一起纠结() 
    眼看着这件事情即将要在李二陛下面前真相大白,现在谁帮忙都没有用,一切都要看太子自己了,这件事情就像是个泥潭,而玄世璟现在,就站在泥潭的边缘,而泥潭正中心的太子,已经将他的手伸出来,拉在了玄世璟的衣摆上。

    而当初这个泥潭,不过是个小水洼而已,是玄世璟有心泼进去的一盆水

    李承乾的人得到了玄世璟的回复之后,也没敢在庄子上多做耽搁,立即骑着快马回了长安城,这人离开玄世璟的书房之后,晋阳也来到了书房的院子,在宅子里的晋阳,家里来了太子哥哥的人她岂会不知道?

    晋阳心里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所以干脆直接过来的,毕竟皇家的事也是她娘家的事儿,更何况太子李承乾是她的亲哥哥。

    这两天自家夫君一直忙活着查关于李淳风和丹药的事儿,这个节骨眼儿上自己的太子哥哥着急忙慌的派人过来要见自己的夫君,能有什么大事儿?最大的事儿不就是这丹药的事儿了吗?

    晋阳如此聪慧,从得到的风声当中就能看出蛛丝马迹,从而推测出这件事情,她也不想怀疑自己的太子哥哥,可是想来想去,越是想,就越觉得自己的太子哥哥与这件事有关系,一小部分是推测,而另外一大部分,便是她的直觉。

    女人的直觉有时候准的可怕。

    晋阳来到了书房所在的小院子,一进院子就看到常乐正在外头守着。

    常乐见到晋阳,连忙抱拳行礼。

    “殿下。”

    “夫君还在书房里吗?”晋阳问道。

    “在。”常乐回应。

    “那太子的人呢?”

    “已经走了。”常乐回应道。

    问完这两个问题之后,晋阳迈步走到书房门口,常乐连忙将书房的大门推开,待晋阳进了书房之后,这才将书房的大门给关上来。

    玄世璟听到动静,抬起头来就见到晋阳正款款而来,走到自己面前,跪坐了下来。

    “兕子是为了太子的事来的吧?”玄世璟说道。

    晋阳点了点头:“猜到一些,不知道是不是猜对了。”

    玄世璟无奈一笑,说道:“兕子这么聪明,怎么会猜错呢?现如今这件事儿,可着实是难为人啊,一时之间,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去做了,要不,兕子你帮为夫想个办法吧。”

    这件事,晋阳算是半个局外人,说不定看的比玄世璟要清楚一些,之所以说是半个局外人,那还是因为晋阳与太子李承乾是亲兄妹,关系好,若是晋阳不是嫡出,那可以说是与这件事一点儿都没关系,完全的局外人,皇室之中的亲情虽然廉价,但始终是有血缘关系,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骨肉兄妹,砸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更何况晋阳与李承乾的兄妹关系一向很和睦。

    “这件事情真的与太子哥哥有关?”晋阳问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而且,现在陛下好像也已经察觉到了,因此太子殿下才派人到庄子上来找我,想要我帮忙想个办法把这件事儿给挡过去。”

    玄世璟也好奇,怎么好端端的,这件事儿这么快就传到李二陛下的耳朵中了,自己也不过是今天早上才从长孙无忌那里知道的,知道这件事之后,也没有泄露给旁人,自己收拾收拾就回庄子上了,打算先当几日的鸵鸟的,没想到今儿个下午紧接着就出事儿了。

    玄世璟不由得想到了长孙无忌那头老狐狸,老狐狸既然知道真相,那么在紧要的关头卖了太子来保全自己这种事他也是能做的出来的。

    不会就是长孙无忌那老狐狸在背后将太子给卖了吧。

    在这件事上面,玄世璟还真是冤枉了长孙无忌,不过,玄世璟也想不到,是太子自己不小心把自己给卖了,谁也没想到已经大半年没有踏足东宫的李二陛下会一时之间心血来潮,带着人去东宫看望太子殿下,走到书房门口正好听到书房里有说话的动静,李二陛下也就没让身边儿的太监通报,也制止了书房外头候着的东宫内侍出什么动静。

    走到书房门口,仔细听听里面说的什么话,这一听,算是听出大事儿了。

    李二陛下也就没进书房去见李承乾,直接带着德义和一帮宫人回了宣政殿,然后立即召长孙无忌进宫问话。

    这件事牵扯的不仅仅是丹药的问题,还有在李二陛下深白儿安插人手、在宫中肆意杀人的事儿,太医院的御医,说杀就给杀了?在自己的父亲,大唐的皇帝身边安插人手,是要时时刻刻盯着吗?连李二陛下随身的丹药都能弄到手,要翻天啊这是。

    书房之中,玄世璟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包括今天早上见长孙无忌,全都仔仔细细的说给了晋阳听,晋阳听完之后,也是一脸的为难。

    好么,这下连晋阳都指望不上了。

    一边儿是父皇,一边儿是皇兄,都是最亲近的家人,这个局,无解。

    对于玄世璟来说,虽然不是血脉家人,可是仔细想想,一个是皇帝,一个是未来的皇帝,现在两者之间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还不知道结果是怎么样,现在就要被逼站队了,一步错,往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后果倒是不会大到哪儿去,毕竟他也是皇家驸马,有晋阳这层关系,不会危及家族,但是走正确的路总比走错误的路要好。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是正确的呢?

    皇宫之中,长孙无忌进宫之中在宫中内侍的带领之下直接进了宣政殿,李二陛下已经在宣政殿里等了不少时候了。

    进了宣政殿,长孙无忌一向古井无波的心,面对李二陛下,却是稍有波动。

    说起来是有点儿心虚的。

    “微臣参见陛下。”长孙无忌站在殿中行礼。

    “辅机无需多礼。”李二陛下原本是背对着长孙无忌,听到声音之后转过身来,看向长孙无忌:“辅机啊,你跟在朕身边,也有不少年头了吧。”

第六百七十四章:君臣之间的“叙旧”() 
    长孙无忌拱手回应道:“是,自隋末天下大乱到如今,已有三十五六年了。”

    “辅机与朕,乃是布衣之交啊。”李二陛下感慨道:“一转眼,都这么多年了。”

    长孙无忌也是出身名门,乃是前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谋,在先皇还是唐国公的时候,如今的李二陛下还是李家儿郎,两人关系便已经很好了。

    当年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的婚事,还是高士廉撮合的,当年的高士廉见那时候的李家二郎才华出众,就将自己的外甥女嫁给了李家二郎,长孙无忌和李二陛下就成了郎舅。

    先皇当年在太原起兵反隋,攻入关中,建立大唐,长孙无忌在先皇渡河时便到长春宫谒见,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典签,辅佐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二陛下。此后,长孙无忌追随李二陛下东征西讨,一直到大唐安稳下来,紧接着便是为李二陛下谋夺皇位,可以说李二陛下有今天,长孙无忌居功至伟。

    两人的交情追溯到以往,的确有三十五六年的功夫了,甚至比大唐存在的时间还要长。

    明面上李二陛下这是在与长孙无忌叙旧,但是长孙无忌站在宣政殿中,可是一刻都不敢放松,他心里还装着事儿呢,他也明白,今儿个陛下将自己急召进宫,十有八九就是冲着他心里装着的这件事儿来的,因此,即便是李二陛下如今温言细语的与自己在这宣政殿中中叙旧,他也是紧绷着的。

    生怕李二陛下下一句冷不丁的就要问那件事儿。

    “朕能登上这个位子,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辅机居功至伟啊。”李二陛下感慨道。

    “微臣惶恐。”长孙无忌身子躬得更厉害了。

    李二陛下走下台阶,走到长孙无忌面前,将长孙无忌扶起:“辅机无需如此。”

    待长孙无忌直起身子来,李二陛下这才接着说道:“大唐到如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贞观,也有二十三年了,你我二人,都是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走到今天,都是亲眼看着山河破碎,到重整河山,到如今的大唐盛世,看看外面吧。”说道此处,李二陛下踱步到宣政殿外,站在宣政殿门口,望着外头,能够看到前方巍峨的含元殿,能够隐隐看到外面远处的山,能够看到天上的云。

    长孙无忌也跟着李二陛下来到了宣政殿外,恭恭敬敬的站在了李二陛下的身后。

    “辅机,这一片山河,这样的一个大唐,是你们这些人与朕一同携手开创的。”

    “大唐有如今的繁华盛景,上天庇佑,陛下英明。”长孙无忌站在李二陛下身后,言辞诚恳。

    但也是实实在在的拍马屁。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朕希望看到的盛世,远不止如此。”李二陛下说道。

    李二陛下虽然有不少黑历史,但是掩盖不了他的这颗帝王心,李二陛下有手段,有野心,有报复,在他心里,与大唐的强盛,百姓的富足相比,那些黑历史都不是黑历史,以往还介意史官笔下的自己,但是到了现在,李二陛下也是越来越不在乎了,史官要怎么写就怎么写去吧,只要大唐强盛,百姓的日子过的好,自己即便是浑身墨点子又如何?

    何必再去为难史官呢?杀了一个史官,会有更多的史官站出来,他们都是些硬骨头,杀不完的,为难史官,说白了反过来为难的还是自己。

    李二陛下也看开了,在史官面前,也开始逐渐的放飞自我了。

    李二陛下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雄心壮志如李二陛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如今的大唐与四周的邻国是蜜里调油,但是李二陛下知道,这些都是建立在大唐比他们强的事实之上,若是哪一天,大唐不强了,那么最先翻脸的,就是现如今这些脸上笑意盈盈的捧着礼品到大唐来谒见的人。

    李二陛下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尽量的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东西,为自己积累更多的丰功伟业。

    如今,李二陛下已经深感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无论做什么事情,精力都不像以前那样旺盛了,他的身体会觉得累

    但是现在摆在眼前的,还有太多的事情,他怕万一哪天真的来不及自己去做了,身为太子的李承乾,能够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事情吗?

    先前与玄世璟在长安城太极宫的时候说过,倭国还有富饶的银矿,现在有台州暂时代替国库的金银储备来源,大唐的货币改革的问题也已经推上了日程,台州那边除却挖矿之外,也已经派遣了官员去台州坐镇,想要收到成效,也要几年之后了,听说最近南方那边也不太平,岭南以南,还有部落经常作乱,南方那边时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