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554章

大唐第一少-第554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工匠到达龙首原没有正式动工之前,要做的就是平整夯实地基,这是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

    宫殿的事商议妥当,再无别的事,玄世璟便离开了甘露殿出了皇宫,皇宫外头,车夫还在马车上等着,见到玄世璟之后,将马车驾驶到宫门口,等候玄世璟上车。

    “走吧,去道政坊,随后咱们直接回庄子上。”玄世璟说道。

    玄世璟自平壤回来之后在庄子上只休息了一天,也不过是那一天的闲散罢了,如今玄世璟想回去,到庄子上四处转转,看看庄子上的景象,尤其是庄子上的学堂,那可是重中之重。

    至于道政坊的工学院,已经自成体系,有专门的人与长安城中的各个商户联系,将工学院中的匠人们研制出来的能用的东西都推广到长安城个个商铺之中,换取钱财维持工学院的运营。

    而不就之后,龙首原的宫殿要动工,整个工学院怕是都要被工部征调过去了。

    这也是件好事,毕竟长安周围最优秀的工匠都聚集在工学院,工部不征调,这才奇怪。

    回了道政坊的府邸,玄世璟在门房那边拿到了两张请帖,一张是李泰的,另一张是李恪的。

    “你去两位王爷府上传个信儿,若是相聚,来庄子上。”玄世璟说道。

    “是。”门房应声,随后出了门。

第四百零二章:回庄子() 
现在玄世璟心里头心心念念惦记着的便是庄子上的事,他打算一回去之后,便去庄子上的学院转转,去探望探望高士廉,看看庄子上的那些孩子学的怎么样了。

    三人回庄子上,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只是拿了件披风,便上了马车,车夫赶着马车朝着城外走去。

    “夫君,今日上朝,父皇可定下了你的封赏?”晋阳问道。

    说起这个话题,秦冰月脸上也露出了期待之色。

    “有啊,进了晋阳郡公,官正三品的太子詹事。”玄世璟说道:“至于其它的赏赐,可有可无了。”

    李二陛下赏了不少财货,但是这些东西在玄世璟眼里,真的可有可无了,皇家的东西固然好,但是侯府不缺,若是缺,从南来北往的商贩手里也能买到,说白了就是玄家不缺钱。

    “晋阳郡公!”秦冰月惊呼一声:“陛下竟然将晋地给夫君作为了封号。”

    “这乍一听是挺令人惊讶的,只不过仔细想想,也就是这么回事了。”晋阳笑道:“妾身的封号是为晋阳,而晋阳县也是妾身的封地,如今夫君晋封晋阳郡公,实则封地还是在东山县,因为这晋阳县已经是咱家的地了,即便是将来要有改动,那也是妾身的身后之事了,而夫君的这个晋阳郡公,也只是沾了晋地的名号罢了。”

    “兕子说的不错,只是这晋阳对于天家来说,与别处不同,但是父皇却将晋阳郡公这个封号给了我,这是恩宠啊。”玄世璟叹息一声笑道:“不过除此之外,也不是一点别的好处都没有,东山县的封地,向东扩了六十里去。”

    玄世璟之前是侯爷,东山县的封地是按照侯爷的爵位给的,如今进爵成了郡公,这封地自然也要扩大一些,至于晋阳县,还是晋阳公主的封地,封地大小没有变化。

    晋阳小时候的时候,身体可不像现在这么好,李二陛下直接给自己的爱女上了个晋阳公主的封号,是想借助李家龙兴之地的福气来保佑自家闺女身体健康,后来晋阳的身子在太医的调理加上后天的锻炼之后逐渐的健康起来了,李二陛下这才放心。

    李二陛下有不少子女,还未出襁褓便夭折,有的别说封号了,连个名字都没有,因此晋阳小时候的身体,也没少让李二陛下操心。

    长安城外有不少佛塔,那便是晋阳小的时候,李二陛下用晋阳公主封地的收益下令建造的,只是为了要为自己的闺女祈福。

    “夫君如今还年轻,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晋阳笑道:“所以现在郡公的位子,刚刚好。”

    玄世璟点点头:“嗯,也是,只是还有个太子詹事的官位呢,正三品啊,父皇的心思,或许我也能猜出一二,往后几年,你家夫君我无论是官位还是爵位,都不会再有设么长进了。”

    “陛下是想让夫君辅佐太子吧,此举也是为太子留一番余地。”秦冰月将话点破。

    “这话不假。”玄世璟笑道。

    只是不知道,李二陛下的身体,还能撑多少,历史上的贞观朝,不过二十几年,现如今已经是贞观二十年了,再过几个月,便会步入贞观二十一年。

    “对了兕子,父皇嘱咐我,让我给你带句话,说让你闲来无事的时候多进宫走走,父皇和母后在宫中甚是想念你。”玄世璟说道:“不过快到了中秋节了,到时候你便在宫中多住两天。”

    “嗯,那便等中秋节再进宫吧,在宫中多停留两天,说起来夫君去了辽东到回来这段时间,妾身的确没腾出什么时间来进宫看看父皇和母后呢,真是不孝。。。。。。。”

    “好了,我走之后,这么大的一个庄子都要你帮忙打理,还有神侯府,辛苦你们了,如今我回来了,你们就好好歇歇,想做些什么就去做些什么,不用顾忌。”玄世璟说道。

    回到庄子上,马车在侯府大宅门口停下,等中书省的圣旨下来之后,这大宅的牌匾也要重新做一块了。

    “你们先回去,现在时辰还早,我去庄子上转转。”玄世璟说道。

    “夫君还是先回府吧,至少也得把您身上这身衣服换了才是。”晋阳捂嘴笑道。

    玄世璟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上,还穿着官服呢,这样出门的确不太好,于是便下了马车,让车夫在外面稍等,自己与晋阳和秦冰月回了府上。

    晋阳直接去了王氏那里,向王氏禀报玄世璟在长安城宫中受到封赏的事,而玄世璟和秦冰月则是回了房间,在秦冰月的服侍下,换上了常服。

    一身青色常服的玄世璟出了门,坐上了马车,吩咐车夫从庄子上的市集绕路,前往学院。

    庄子上的市集一如既往的繁华,到了深秋,庄户门地里的庄家也都已经收完了,加之过几天就是中秋,出来采买置办东西的人可不少,市集上热热闹闹的,往来的货商在东山湖码头上来往拿货补货。

    庄户门闲散下来之后,便会到码头上找份工,替商人搬运货物,有的按天算,有的按货算,最少的也能拿上几个铜板。

    只是最近这几天,码头上搬运工的这份工作竞争力开始大了起来,因为庄家收完了,附近几个庄子上的青壮也会到东山县来找份工,赚点儿钱补贴一番家里。

    也正是因为这个,庄子上的庄户门更加勤快了,早上天还没有大亮就要到码头上去守着,有些事情,先到先得嘛。

    绕出了市集,马车缓缓的朝着地势比较高的学院走去,走了良久,到了书院的大门前,玄世璟下了马车,马夫将马车牵到后院儿之中,要弄些马草喂喂马匹。

    玄世璟从正门进了院子,便听到了学堂之中朗朗的读书声,院子外有一凉亭,却见高士廉在凉亭之中,提了一壶茶自饮着。

    “学生见过老师。”玄世璟走到高士廉身旁,躬身行礼。

    “玄侯啊,老夫倒是听说你前日回了长安,来坐。”高士廉招呼着玄世璟坐下。

第四百零三章:与高士廉对谈() 
玄世璟一撩衣摆,坐在了高士廉的对面,提起茶壶,为高士廉添茶,顺带着为自己倒了一杯。

    “这学堂里。。。。。。。”玄世璟疑惑地看着高士廉,高士廉在外面,那谁在里面教学?

    “是萧瑀。”高士廉眯着眼睛笑道:“正如老夫当初所料,萧瑀那老顽固,在朝堂上仍旧我行我素,跟陛下对着干,陛下一怒之下罢了他的官位,让他在家养老,趁着这个机会,老夫厚颜上门,便将这位萧相公给请到书院里来了。”

    “有劳老师费心了。”玄世璟拱手说道。

    高士廉笑着摆摆手:“不是什么大事,这东山县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而这书院,也是个修身养性的地方,像老夫和萧相公这样,大半辈子都在朝堂之中打滚,仍旧能保持初心者不多,老夫不敢说自己是否还有那份初心,但是萧相公却是一直都知道,他是为了什么做官的,而如今老夫与萧相公,也算是殊途同归了,来这书院教书,也是找回了当年的那份本心,大善。”

    玄世璟点点头,高士廉和萧瑀已经从朝堂上退休了,接下来要过什么样的日子,他们二人心里也清楚了,高士廉现在几乎将在学院教书当成了自己余生最为重要的一件事,现在也把萧瑀给拉到书院里来了,这让玄世璟也对书院放心下来了。

    寒门出贵子,应验这句话的寒门士子终究不多,而想要达到这句话的要求,这当中的艰辛也不是外人能够想的到的,而东山县的学院招收的便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这对于门阀贵族垄断的朝堂来说,是个很大胆的作为,玄世璟也担心东山县的学院遇到朝中官员的阻力,现在学院有高士廉和萧瑀坐镇,玄世璟也就暂时不怕了,除非陛下发话动书院,否则,朝堂之中断然不会有人提起书院半点儿不好。

    高士廉和萧瑀虽然退休了,但是人脉和名望还摆在那里,更何况东山县书院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书院之功,还是两位相公的功绩,谁去攻讦,谁的名声就先跌落一截儿。

    “书院的孩子们如何?”玄世璟问道。

    “都不错。”说起自己的学生,高士廉脸上浮现出笑容:“他们不是老夫见过的最有天分的孩子,但是却是最肯认真努力学习的孩子,所谓勤能补拙,这些老百姓的孩子不是笨,而是从前从来没有人教导过他们读书,老夫与萧相公添为书院的西席,教导他们读书识字,一旦开启了这些孩子的智慧,往后的路,大多都在他们脚下,由他们自己去走,现在看来,这些孩子的步伐十分稳健。”

    玄世璟笑了笑:“这些孩子之前就像是沙漠里的沙子,老师与萧相公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清泉,若不努力,他们自己心里都怕是会有疙瘩。”

    “玄侯这比喻甚是妥当啊。”高士廉抚须笑道:“且不说书院,玄侯攻灭高句丽,自平壤城回长安,怕是高升了吧。”高士廉问道。

    “晋阳郡公,太子詹事。”玄世璟笑道:“都是虚职,往后的日子还长呢。”

    “不错。”高士廉附和道:“你的路,还要往后走,陛下带领文武百官,创造了贞观朝的辉煌,如今整个大唐蒸蒸日上,仍旧在走上坡路,尚未到顶峰,但是贞观老臣却是年纪越来越大,朝堂上的旧臣越来越少,年轻才俊越来越多的活跃在朝堂上,而你,与他们之间,还差了几年十几年的功夫。”

    高士廉的话也很直白,直接告诉玄世璟,你最能发光发热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而是日后太子继位的时候。

    “年轻人多在外面见识见识挺好的,不必急于一时。”高士廉笑道。

    “学生一点儿也不着急,说实话学生对于朝堂政事,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却又不得不搅在当中,学生清楚的很,若是学生不在朝堂,手中无权,没有陛下荣宠,那学生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泡沫幻影罢了,东山县这繁荣的庄子学生保不住,这学院学生保不住,学生偌大的家产更是保不住,所以学生知道,想要保护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学生便必须去接触朝堂接触政事,所以学生不排斥。”玄世璟。

    “朝堂之中形形色色,有老夫这般庸碌之人,有萧相公那般板荡之人,也有长孙无忌那世故之人,还有许敬宗那般圆滑之人,要么世人为何说宦海沉浮,实则是一个不谨慎,便会被滔天的浪潮拍打下去,老夫学生众多,你却是老夫教导出来最出彩的一个。”高士廉笑道。

    “谢老师夸赞。”玄世璟笑着应道。

    高士廉的夸赞对于玄世璟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了,高士廉现在仍旧是挂着太子太傅的名号,等到将来太子继位,那边是帝师,能让未来的帝师对他说出这话,的确值得玄世璟骄傲了。

    这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太子李承乾的师傅多了去了,博众家之长,从小就是被李二陛下重点培养的孩子,同样是高士廉的学生,玄世璟这个学生和李承乾这个学生意义是不一样的。

    原本高士廉即便是退休,在宫中弘文馆做个教书先生也是足够的,但是玄世璟直接在高士廉还没致仕的时候就截了胡,顺带着靠着高士廉,把萧瑀也拉倒学院这边来了。

    “对了,玄公。”

    “老师还是唤我世璟吧。”玄世璟笑了笑:“这玄公二字,从老师口中出来,学生有些慎得慌。”

    “哈哈哈哈。”高士廉被玄世璟这样子逗乐了:“一个称呼罢了,好歹你现在也是个郡公,论爵位,你也只比老夫矮上一级而已。”

    玄世璟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老师可有什么事要与学生说?”

    “还是萧相公的事儿,如今老夫在你这庄子上有座宅子,你看是不是也该给萧相公安排住处?此事萧相公与老夫提过,只是你那时候仍旧在辽东,也就暂且搁置了。”高士廉说道。

第四百零四章:书院用膳() 
“学生不在庄子上的时候,庄子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内人在处理,老师没有与晋阳说起过?”玄世璟问道。

    “萧相公说暂且不急,等你回来再说,不过是个住处罢了,不必像老夫的那所宅院一般,简简单单的便好。”高士廉说道:“萧相公被罢了官,现在可谓是两袖清风,什么都不讲究了。”

    “这样的话,学生尽早安排,争取半个月之内,将宅子的事儿解决好。”玄世璟说道。

    “这般着急?”高士廉一愣,这半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建好一座宅子?

    “这宅子就安置在学院周围,学生尽早调遣工匠过来,半个月之后恐怕这长安周边的工匠都要被调到龙首原去了。”玄世璟说道:“龙首原那边在原先永安宫的基础上要继续扩建,修建新的皇宫。”

    “修建新宫?好端端的,怎么又出这事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