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510章

大唐第一少-第510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去辽东,长安城这边,就需要房遗爱和赵元帅两人来照应了,到时候长乐和高峻,还有东山县庄子上的五百府兵,玄世璟肯定是要带走的。

    见到玄世璟走进大厅,长乐和高峻站了起来。

    “侯爷。”两人朝着玄世璟拱手行礼。

    “小璟,朝堂上如何?”房遗爱站起身来问道。

    “都坐下吧,坐下聊。”玄世璟说道,接着,他自己也找地方坐了下来,很快,便有丫鬟将茶水端了上来。

    “现在大臣们私底下都传开了,说辽东那边儿高桓权要和泉盖苏文打起来了,今天朝堂上陛下到底怎么说的?”房遗爱问道:“陛下特意让传旨太监去东山县把你找到长安城来上早朝,这当中,肯定有你的事儿吧。”

    玄世璟闻言,笑着点点头:“没错,高桓权的确与泉盖苏文要打起来了,这当中也有我和薛仁贵的谋算在当中,自然,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陛下也是知道的。”

第二百九十八章:铁三角() 
“这是你与陛下做的局?”房遗爱问道。

    玄世璟点头:“没错,年后派遣锦衣卫去辽东,你以为为什么陛下会这么轻易同意锦衣卫的调动?薛仁贵在辽东屯田驻兵三年之久,为的就是这一天,如今机会来了,怎可白白错过。”

    “锦衣卫去了辽东之后,高桓权就与泉盖苏文要打起来了,这当中,是锦衣卫在活动?”赵元帅问道。

    “是啊,锦衣卫半数人潜入了平壤城,泉盖苏文是身体不好,但是可不是病入膏肓,消息不这么传出来,高桓权要与泉盖苏文对峙到什么时候,高句丽一日不定,陛下心里一日就不放心,高句丽对于大唐,不是癣足之疾,而是心腹大患。”玄世璟分析道:“今日下朝之后,我去了甘露殿,陛下也与我说起此事,想想前隋,为何两代帝王都不惜代价要去攻打高句丽,加上大唐如今的皇帝,三代帝王,偏偏对高句丽‘情有独钟’为的是什么?”

    房遗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么说倒是想起来了,前隋炀帝在攻打高句丽之前,曾经北巡见了突厥可汗,结果发现高句丽已经派遣使者与突厥沟通,这让炀帝心中十分警惕,回到洛阳之后,裴矩便与炀帝说,自周朝始辽东一块就是中原王朝之领土,先帝本就有意讨伐,陛下又怎能让之仍为蛮夷之地,于是炀帝便开始东征高句丽。”

    无论是隋还是唐,忌惮高句丽,皆是因为高句丽与北方草原来往太过密切,高句丽与中原一般,也是以农耕为主,贞观之前,对于北方契丹、靺鞨的控制远远高于中原王朝。

    “是啊,所以此战,高句丽必须平定,我已在太极殿立下军令状,我走之后,长安城这边,就靠你们了。”玄世璟说道。

    “什么意思?军令状?怎么回事,小璟你说清楚点儿。”听到军令状这三个字,房遗爱显然有些不淡定了,什么叫做军令状,辽东那边儿与高句丽的战争,若是出了点儿差池,军令状一旦立下,断然没有脱罪的可能,甚至到最后连自己的命都给搭进去,他怎么会这般糊涂?

    玄世璟将军令状的事情解释给在场的人听,众人听罢,都陷入了沉默。

    显然,如同玄世璟所说,若是不在朝堂立下军令状,辽东那边儿,这么大的事儿,怎么可能全权交给一个只上过两次战场的年轻侯爷和一个提拔起来不过三年的边陲守将。

    “不行。”房遗爱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我不能留在长安,小璟,我与你一同去辽东。”

    “不可。”玄世璟一听这话,当即反对:“你若一同前去,长安这边怎么办?”

    “长安这边已经没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了,至于你那庄子上,你放心,在你出征期间,断然不敢有人去捣乱,莫说我父亲和卢国公不会坐视不管,便是陛下和朝臣们,就不会允许出事,若是你那庄子在你出征期间出什么事儿,往后谁还敢为大唐打仗?”房遗爱说道:“当初陛下亲征辽东的时候,我也随军出征,在军中混迹过,也算是有经验,我与你同去,能帮上你不少,况且,如今辽东,除却刘仁轨大人的水师,苏定方将军在河北,半岛之地就只有一个薛仁贵主持大局,正是用人之际,一旦打起来,你上哪儿去找这么多人去?论功夫,我或许不如常乐和高峻,但是在军中掌管后需,没有人比我更合适。”

    “还有我。”赵元帅笑道:“我与房长史还有侯爷在一起共事了这么长时间,若说默契,谁还能比的上咱们三人?”

    “房二哥跟着凑热闹也就罢了,你小子跟着厮混什么,你可是你们家的独子!”玄世璟呵斥道。

    “我这不是已经有了孩子了嘛,侯爷放心,而且,我与房长史也不过是在军中,又不去冲锋陷阵,亲临战场,何来危险一说?”赵元帅笑道。

    “元帅说的不错,而且,对于锦衣卫的了解,或许你都不及我与元帅,我与元帅去辽东,能够发挥的作用,可比留在这长安多的多。”房遗爱说道。

    有一点赵元帅说的没错,如今玄世璟能够带去辽东能够信任的人,除却他自己身边儿的侍卫之外,就只有他们两人了,他们三个在神侯府合作共事了这么长时间,彼此都很了解,默契也足够,现在要上战场,真正的去面临危险了,断然不会让玄世璟一个人就这么带着侍卫就去了。

    玄世璟低头沉思了良久,这才下定决心:“好,既然如此,那便一起去辽东,临行之前都跟家里交代好了,战场不用你们去,你们两个,只需要帮我管理好军中军需便可。”

    玄世璟也怕,战场瞬息万变不是什么都能够预料到的,他将人带过去,那将人安安全全的带回来就是他的责任,肩膀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若是两人在辽东出点儿什么事儿,玄世璟回来如何面对房玄龄?如何面对小欢母子两人?

    房遗爱看着玄世璟如此表情,笑了笑,说道:“小璟不必感觉有什么负担,男子汉大丈夫,沙场博功名,多少人向往的事儿,若是都这么瞻前顾后,何以成事?”

    “嗯。”玄世璟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应声。

    若是仅仅玄世璟自己,他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但正是因为带上了别人,所以所思所想的才多了起来。

    房遗爱和赵元帅能去辽东,对于玄世璟来说,的确帮助很大,一旦打起来,军中的调度,不能只靠着玄世璟和薛仁贵两人,玄世璟也只是了解辽东,但是不了解现在薛仁贵军中是个什么模样。。。。。。所以带了人过去,也是有备无患。

    当天,玄世璟自己回了庄子,高峻和常乐则是留在了长安城,他们是要准备搬家,早先侯府还在长安城的时候,高峻和珑儿成亲之后,便在长安城安了家,如今庄子上也发展起来了,高峻经常跟在玄世璟身边儿,总不能在东山县和长安城两头跑。

    庄子上也有了书院,等孩子再年长一些,就能送进书院读书了,也就不必拘束在这长安城。

第二百九十九章:无后顾之忧() 
常乐如今仍旧是光棍儿一条,只有弟弟常郢在长安玄武楼做账房,若说常乐这辈子最牵挂的,就是这个弟弟了,他心里觉得最对不起的,也是自己的这个弟弟,若不是因为自己没本事,弟弟的腿也不会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只能在轮椅上坐着。

    前两日,常乐得知,玄武楼中的伙计给常郢物色了一不错的姑娘家,人家也不介意常郢的一双腿脚,挺看好常郢的,常乐就寻思将这门亲事给自己弟弟定下来,自己的弟弟也老大不小了,要不是被一双腿拖累了,想来现在孩子都应该有了吧。

    说起来常郢除了腿脚不利索之外,其它的,也不必正常人差到哪儿去,人在玄武楼当账房,每个月拿的工钱也不少,长安城里也有个不错的小院子,现在长安城里的房子的价钱可不便宜,常郢本身的条件可不差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成亲,一是觉得哥哥还没成家,他这个当弟弟的不能赶在哥哥前头,二来也有姑娘是介意常郢的一双腿脚的,嫁过来生儿育女,肯定还要伺候着常郢这个腿脚不灵便的,一般家里条件好一些的,不会找常郢这样的,二来常郢现在的年纪也不说小些了,眼见合适的姑娘是越来越少。。。。。。

    离着玄世璟出发去辽东还有些时日,常乐便打算赶紧将亲事定下来,找个差不离儿的日子让常郢成亲,也是了却了他的一桩心事。

    玄世璟回到庄子上,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才将朝堂上说的事儿告知晋阳。

    “也就是说,夫君不日将要出征辽东,平定高句丽?”晋阳问道:“日子定下来了吗?”

    “收拾收拾,准备准备,最早也得五天之后。”玄世璟说道:“庄子上的府兵明儿个就给他们放两天假,让他们回家待两天,还有兵部那边儿的火药往庄子上这边儿运也得花些时间。”

    “战场凶险,其实妾身是不希望夫君去涉险的,但是夫君除却是娘的儿子,妾身和秦姐姐的夫君之外,还是大唐的子民,父皇的臣子,妾身不敢自私,因为一己私欲而耽搁夫君仕途,置大局于不顾,夫君这一出征,妾身也只能在家里为夫君祈福,求先祖在天之灵保佑夫君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攻克高句丽。”

    玄世璟揽着晋阳,语重心长说道:“我这一出征,庄子上、家里,就全靠你和冰月了,替我照顾好我娘亲,还有这一大家子。”

    “嗯,夫君放心,妾身明白。”晋阳应声道:“夫君去了辽东之后,也要万事小心,妾身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尤其是长乐姐姐一去,心里说不上来是个什么滋味儿,只是希望咱们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我知道,放心吧,在辽东我一定万事小心。”玄世璟说道。

    “夫君,要不你把秦姐姐也带上吧。”晋阳说道。

    “军中都是些糙汉,她一个女子家,去了也不方便,而且行军途中,也没法照顾她,还是不要多事了。”玄世璟说道。

    至于上次秦冰月去辽东,那是以锦衣卫的身份过去的,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秦冰月是玄世璟的侧室,玄世璟还没有到需要老婆陪着上战场的地步,而且这次在辽东的,都是‘自己人’,也不会出现像上次长孙冲那样的事情了。

    玄世璟在家里逗留了三天,兵部的队伍才浩浩荡荡的到庄子上来,动用了不少马车,马车上拉着一口一口的大箱子,直接送到了庄子上的营地当中。

    玄世璟接到消息之后就去了营地,看到了停在大营门口的马车。

    兵部的官员也是痛快,不但给了火药,连马车都给配备上了,他们也不打算将马车带回去了,时间紧迫,也就省了将火药卸下来的功夫了,直接让人拉进营地当中,安置好了,等到出发的时候直接带着走就好。

    “侯爷,我们家大人说,这些马车,就送给侯爷用了,等到侯爷从辽东大捷回长安,再送还兵部也不迟。”兵部的人对着玄世璟拱手说道。

    “替我谢过你家大人,等本侯从辽东回来,定要在玄武楼摆上几桌,请诸位兵部的同僚好好的喝一杯,若是此战一举平定高句丽,兵部的诸位也是功不可没。”玄世璟笑着拱手客套了一番。

    “那下官就代替我家大人先谢过玄侯,也祝愿玄侯能够旗开得胜,大胜归来。”兵部的官员拱手笑道。

    送走了兵部的人,玄世璟让营地里的府兵将马车先都安置在营地当中,现在火药也已经运过来了,明天一收拾,后天就能从庄子上出发前往辽东了。

    朝堂上无需玄世璟担心,那天早朝过后,朝臣们也都知道,玄世璟肯定就在最近几天启程前往辽东,庄子上有晋阳和秦冰月,也无需担心。

    所以玄世璟这一趟去辽东,长安这边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到了第五天的时候,也就是要出发的时候,侯府一大家子都聚集在宅子门口,为玄世璟送行,从长安城往辽东走,仅仅是在路上,就要耗费两个多月,等玄世璟人到了辽东,差不多也就五月份了,辽东那边气候才刚刚暖和起来,正是个好时候。

    所以,薛仁贵和锦衣卫也是挑着时间来谋划事情的,若是大冬天的打起来,还不知在行军损耗上要浪费多少时间,多少物资呢。

    “夫君,万事小心。”

    临行前,家里人叮嘱的最多的,便是万事小心这四个字了,虽说担心,但是总不能一直让玄世璟在府上一辈子,一辈子碌碌无为吧?

    队伍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五百府兵加上玄世璟身边儿的两个侍卫,出了庄子到了官道上,看到了房玄龄和赵元帅两人已经在马车边上等着了,两人身边儿都带了护卫,一同前往辽东。

    三人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前边,带头向东面走去,谁都不知道这一去要多久才能再回到长安。

第三百章:蛰伏三载() 
因为队伍带着火药,一路上走的小心翼翼的,走了两个半月,才到达辽东,进入辽东城的地界。

    这时候已经进入了五月下旬了,辽东这边儿的天气也逐渐的暖和了起来,但也只是比关中暖和一点儿而已,现如今的关中,怕是早就除下身上厚重的衣物,身上的衣衫开始变的轻薄起来了吧。

    薛仁贵就在辽东城,因为辽东城离着安市城比较尽,也方便看着高桓权,且辽东城城高池深,方便驻兵,这里自然是作为整个辽东区域治所的最好的选择。

    薛仁贵接到玄世璟到来的消息,亲自带了两百亲兵出城迎接玄世璟,玄世璟到达辽东城城外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当晚进了城,连夜安排了宿营地,这一路的辛劳,这才告一段落。

    带来的所有火药依旧是庄子上的五百府兵镇守着,这些火药对于战局来说十分重要,没有火药,一打起来,那就是拿着人命往里头填,玄世璟带火药,也是希望能够减少大唐军队的死伤。

    火药不是万能,但是能够减少战场上唐军的死伤,这对于玄世璟来说,它就是万能的。

    “玄侯,可是把你给盼来了啊。”薛仁贵一脸笑意的引着玄世璟往府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