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470章

大唐第一少-第470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阳起身穿好了外衣,又服侍玄世璟穿好了衣衫,这才让外头侯着的侍女嬷嬷进来。

    嬷嬷一进来,对着夫妻两人行过礼之后,便朝着床第走去,只是看到床上光洁如初,不由得皱了眉头。

    “殿下,驸马。”

    这嬷嬷一开口,玄世璟便知道她要说什么,这嬷嬷今日可是要回去向长孙皇后禀报的。

    “嬷嬷,这事儿一会儿再与嬷嬷解释罢。”玄世璟走到那嬷嬷身前低声说道。

    那嬷嬷将信将疑的点了点头。

    进来的侍女是要给晋阳梳妆打扮的,而玄世璟的头发,这是晋阳亲手绾起来的。

    新婚次日早上起来,晋阳是要在玄世璟的带领下去拜会婆婆的。

    晋阳带着侍女率先出了房间,她知道,玄世璟有些话要跟嬷嬷解释。

    少顷,玄世璟和嬷嬷也出了房间。

    玄世璟上前牵住晋阳的手:“走吧,去见我娘。”

    来到前厅之中,王氏已经坐在前厅等着了,晋阳和玄世璟行了礼,敬了茶。

    “殿下既然已经嫁入玄家,那一会儿吃完饭,便和璟儿一同去祠堂拜祭一番吧。”王氏说道。

    “是。”夫妻二人应声。

    晋阳拜会过了玄家的祠堂,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入了玄家的门,成了玄家的新媳妇了。

    “好了,都起来,吩咐下去,吃早饭。”王氏说道。

    “是。”站在王氏身边儿的小丫头离开大厅,吩咐厨房那边儿上早饭。

    这是晋阳入了玄家的第一顿早饭,对于这顿早饭,晋阳也是新奇的紧,从来没有见到这样的圆桌,一家人坐在一起,围着桌子用饭,而且侯府的早饭,出奇的丰盛,比宫中的花样还要繁多。

    “尝尝这个。”玄世璟见晋阳楞在那里,夹了一个煎包放在晋阳面前的空盘子之中:“早饭的花样比较多,喜欢吃什么尽管吃便是。”

    “是啊公主,都是一家人了。”王氏见晋阳有些拘谨,也出言相慰。

    “娘亲叫我乳名兕子便好。”晋阳笑了笑说道。

    “好。”王氏笑眯眯的应下了。

    看到晋阳手腕上带着她家传家的玉镯子之后,王氏心里就高兴的不得了,对这知书达理的儿媳妇儿也是满意。

    “按照习俗来说,你们新婚次日是要拜会姑舅的,但是咱家独门独亲,也就没了这规矩,至于另外那一家子,早就不来往了,无须理会。”王氏说道。

    “是。”玄世璟应声。

    王氏所说的另一家,便是玄临道一家子,早就分道扬镳了。

    宗祀都被他们家请回去了,与长安玄家,没有任何瓜葛了。

    玄明德本就不是玄家人,而是玄家的养子罢了,玄家人既然喜欢糟蹋他们家的门楣,那王氏也没辙。

第二百一十五章:回门() 
对于玄家的事儿,晋阳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当年玄世璟被谋害远走长安的时候她还没出生呢,这些事情都是后来听人家说的,说玄世璟当初出事,与玄临道一家子逃脱不了干系。

    本来以玄世璟锱铢必较的性子定然不会放过谋害自己的凶手,但是这当中的事情太过复杂,涉及到上一辈的恩恩怨怨,玄世璟作为一个后辈,也不好太过分,毕竟玄家对于故晋国公有养育之恩,若是当年没有玄家的收留,或许玄明德早就饿死在路边儿了,哪儿来的今天的玄世璟和这显赫的东山侯府。

    发生这些糟心事儿的时候晋国公已经死了,王氏心中虽有愤恨,但是仍旧感念着玄家对于自己夫君的养育之恩,事情不好做的太绝,断了玄家真正的香火,若是这般,即便不被外人戳脊梁骨,自家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所以干脆分家,另立宗祀,反正若是将来死了,祖宗问起,所有的罪过王氏一人全都承担下来便是,顺便还能告一状,玄家的不肖子孙不是长安玄家,而是你自己本家的孩子。

    新婚三日新娘试厨以事姑舅的习俗在侯府是用不到了,上哪儿找什么姑舅去,所以晋阳安安稳稳的在侯府过了两天舒坦日子,第三天便和玄世璟两人回宫便是了。

    玄世璟和晋阳需要一大早就要进宫去,所以第二天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两人便要收拾妥当带上奴仆先行前往长安,在道政坊的公主府住上一晚上,东西不需要带太多,反正那边东西也都一应俱全,晋阳出嫁之时除却李二陛下赏赐了不少奴仆之外,另外李承乾也划拉了不少人,都安置在道政坊的公主府之中,在哪里做事。

    道政坊的公主府,用一句话来讲,可谓是拎包入住了。

    一大早吃过饭,外面的仆役将马车套好,玄世璟和晋阳上了马车,马车便缓缓朝着宫中行驶,道政坊离着皇宫不远,约莫一刻钟的功夫,就进了皇城。

    再次进宫,晋阳却是已经嫁为人妇,这让晋阳不由得心生出许多感慨。

    “怎么了?”玄世璟发现坐在自己身边儿的晋阳情绪上有些变化,眼神看着车窗外,有些伤感。

    “前几日这里还是兕子的家,家人之后,突然发现,这里成了娘家,兕子的家,到了侯府呢。”晋阳故作轻松的笑道。

    玄世璟伸手将晋阳揽入怀中:“不管是宫中还是侯府,都是兕子的家,不管是我,还是陛下,或者是你的几位皇兄,不都一直站在兕子身后吗?只要兕子需要,一回头,就能看到我们。”

    因为是晋阳公主回门的马车,所以宫门口的侍卫没有阻拦,直接放行让马车进入了宫城,因为知道要回门事儿,所以李二陛下应该早早就在立政殿等着了。

    马车直接行驶前往立政殿,在立政殿外停了下来,玄世璟下了马车,又将晋阳扶了下来。

    两人携手走进了甘露殿,在门外等了没一会儿,里面长孙皇后的贴身宫女便出来将两人带了进去。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玄世璟进了殿中,见到高座堂上的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双双跪地行李,不多时便有宫女端着茶杯上来,玄世璟和晋阳分别给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敬了茶,这才起身。

    “兕子,在侯府过的可还习惯?”李二陛下看向晋阳问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一切安好。”晋阳回应道。

    “朕量这小子也不敢亏待了你,否则,朕非扒了他的皮不可。”李二陛下愤愤道。

    自己养了这么多年的闺女,疼爱了这么多年,结果一朝之间,闺女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了,到现在李二陛下心里还是觉得空落落的。

    “陛下。”长孙皇后在一边轻笑一声,连忙转移话题:“陛下的心情臣妾倒是能够理解,之时毕竟兕子也长大了,姑娘家家的到了出阁的年级了,璟儿是个重情义的,兕子倒是有了个好归宿,陛下应该高兴才是。”

    “嗯,比起长安城其它年轻一辈,璟儿算是不错的了。“李二陛下说道,至少是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长大的,脾气秉性如何,李二陛下还是了解的,若是换了旁人,李二陛下怎能不担心。

    看看其它的驸马,若说外面没个两三个姘头,李二陛下是不相信的,就连长孙冲,不也在府上养了两个小的吗?

    至于玄世璟,在外面背着家里人养外房的事儿,他做不出来,至于府上,就看自家闺女手段如何了,对于这一点,李二陛下还是很有信心的,这可是自己亲自培养出来的女儿。

    李二陛下在晋阳身上所花的功夫和耗费的精力,一点儿也不比身为太子的李承乾少多少,也正式因为如此,朝中不少大臣私底下也都感慨,可惜晋阳公主非男儿身。

    玄世璟与晋阳两人回宫,也仅仅是在立政殿停留了一会儿,紧接着玄世璟就被李二陛下带到了甘露殿,而晋阳则是留在了立政殿与长孙皇后说话。

    玄世璟跟在李二陛下身后来到甘露殿,心里琢磨着,自己这老丈人肯定是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不然好好的在立政殿,回门完自己带着媳妇儿回家就是了,现在来甘露殿,应该是为了公事了。

    “之前的事情,一直压在朕的案头,现在兕子的大婚也过了,长安城没了什么风头正盛的事情,这件事,朕也要拿出个章程了。”李二陛下说道。

    玄世璟站在殿中,沉默着,李二陛下的话也预示着,李治和李愔即将有个什么样的下场。

    在玄世璟与晋阳大婚之前,两位王爷也只是被客客气气的关在王府之中罢了,至于他俩手底下的从属,可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张兴成一干人都在大理寺吃牢饭,而前隋的那帮人,从大理寺调到了宫中,到现在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呢。

    “朕将你单独带到这里,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李二陛下说道:“现在,你与朕,可是真真正正的一家人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开了个很不好的头() 
合着之前说亲如一家都是说说而已了。。。。。。。

    帝王的心思啊。。。。。。。现在,这份心思在自己儿子的事情前,却是用不到了。

    李治与李愔谋反的事实坐定,两人也定要面对朝中诸多大臣的口诛笔伐,面对这些,李二陛下也只能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毕竟李二陛下要维持自己光辉的、伟大的形象,给党仁弘求情都要跪求上苍,自己的儿子呢?而且,这可是谋反的大罪,又有李佑“珠玉在前”。

    “这几天臣一直在张罗成亲的事儿,对长安关注甚少,不知现在朝中各位大人是如何看的?”玄世璟反问道。

    “朕只想听听你的想法,大胆说。”李二陛下说道。

    “这。。。。。。。”玄世璟沉吟。

    “无论你说什么,朕都不会怪罪你。”

    “那臣可就真说了。”玄世璟看向李二陛下,得到其示意之后,才缓缓开口道:“其实,陛下您,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所以就有人想要效仿您。”

    李二陛下一愣,他也没想到玄世璟胆子竟然这么大,直愣愣的将过错归咎在他身上。

    “你的意思,还是朕错了?”李二陛下问道。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人活在当下,只要陛下觉得问心无愧,那就是了。”玄世璟说道。

    当年玄武门死了多少人,玄世璟不得而知,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府上的家眷,除却个别长的好看的,其余的无论男女老幼全都死在了那场祸事之中。

    “朕若是说有愧呢?”李二陛下黑着脸说道。

    有愧?不是吧?这根剧本上写的不太一样啊,李二陛下这样的枭雄心性,会对自己做过的事儿后悔?不可能。

    “这。。。。。。。”玄世璟扯了扯嘴角:“您开心就好。”

    场面一度陷入了尴尬。。。。。。

    “唉。。。。。。”

    玄世璟低着头,却听到了李二陛下的叹息声。

    “朕随先皇自晋阳起兵反隋,大唐定鼎关中之时,整片中原大地依旧四分五裂。。。。。。”

    玄世璟站在原地,听着李二陛下怀念过往,心里也跟着李二陛下顺着他的话语。

    多少多少年铲除窦建德,什么时候平定萧铣,什么时候跟自家兄弟开始政见不和,什么时候兄弟之间反目成仇等等等等。

    所谓皇家,就是这么多的破事儿。

    “朕承认,朕有野心,而且朕的野心也不小,为了朕的野心,死了很多人,付出了很多代价,包括朕自己,但是朕可以掷地有声的说,朕的野心,也是大唐的野心,是大唐臣民的野心,除却这些冠冕堂皇的说法,朕也是想活下来!”李二陛下说道:“两个有能力的皇子,一个在朝摄政,一个在外带兵,若是朕不争,朕的结局是什么,朕十分清楚。”

    李二陛下说的都是事实,当初秦王开府,天策府之中人才济济,文有长孙无忌,房谋杜断,武有尉迟恭、程咬金,当初瓦岗寨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投奔了李二陛下,除却这些,还有一个外挂一般的玄明德。

    之时后来到了玄武门结束的时候,这外挂也到期了。

    这样的天策府,也难怪李建成会对其心存忌惮了,若是当年的李建成上位,天策府中,能有多少人会得个好下场?

    现在即便是李二陛下这般重用魏征,魏征在朝中不还是做的得罪人的谏臣直臣吗?这是魏征的自保之道。

    “陛下既然清楚,那陛下的愧疚。。。。。。”

    “朕亲手将结果了自己的兄弟,屠戮了他们的家人,这便是朕的愧疚,朕无愧于天下,却有愧于家人。”李二陛下叹息道。

    若说心中坦荡荡,那是不可能的,多少次午夜梦回都梦到李建成和李元吉来向自己索命,但是这些事,又能说与谁听?他是一国之君,是大唐臣民的君父,就注定他绝对不能软弱。

    “因为朕清楚发生在朕身上的事,所以朕才对承乾给予厚望,不希望那样的事情发生,竭力培养承乾。。。。。。”李二陛下说道:“到底是生在皇家,一旦有了野心,无论朕怎么坚定的支持承乾,朕的其它儿子都会想办法自己去寻找通往这个位子的路。”

    所以才说,李二陛下真是为李唐皇室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河。

    毕竟当初的太子是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李世民自己找了条通往那个位子的路,而且还成功了。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想当初李渊被逼退位气急之下诅咒自己的儿子,没成想倒是一语成畿。

    玄世璟站在原地,默不作声,这种时候,还是静静的听着李二陛下说话为好。

    要知道,当初李渊也是想让李建成继位的,虽说不是竭尽全力的培养,但是李建成的才能并不亚于现如今的李二陛下,还不是被李二陛下给整死了。

    而现在,李二陛下的儿子们,没有李二陛下的手段,却还一个个的想要效仿李二陛下当年的做法,这不是取死之道又是什么。

    李愔早就败光了旁人对他的好感,而李治,以往在人眼中不过是个本本分分安安静静的皇子罢了,最多也是个太平王爷,他闹腾出这么多事儿来,也是挺让人惊诧的,个中原因现如今长安城的人还不知道,不知道李治好端端的为啥要想不开。

    而李治想要造反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旁人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