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458章

大唐第一少-第458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世璟等人在客栈安顿下来也不过是才刚刚过了晌午,在客栈中用了中饭,下午玄世璟打算带着晋阳出去逛逛,却出乎意料的被晋阳一口回绝了。

    “璟哥哥,我看这兴州城内热闹的紧,今儿个下午我和秦姑娘先出去转转,买些姑娘家用的东西,璟哥哥一个大男人家的,就先不要跟着了。”

    “那你二人。。。。。。”玄世璟看着晋阳和秦冰月,心中疑惑,两人什么时候关系这么好了。

    晋阳自然知道玄世璟想要说什么,无非是两个姑娘家的,出门注意安全。

    “璟哥哥放心,秦姑娘身手如何,璟哥哥又不是不知道。”晋阳笑嘻嘻的回应了玄世璟一句,随后拉着秦冰月便出了门。

    留玄世璟一人,站在原地,无奈的苦笑,怎么感觉自己好像还被嫌弃了。

    也罢,即便是秦冰月和晋阳两人,在这兴州城,也没什么人能够吃罪的了他们两人,而且,晋阳身后可还跟着不少暗卫呢,出不了事儿。

    晋阳和秦冰月出了悦兴客栈,一路朝着兴州城的坊市而去,准备去市集上转转,来到这一方城池,总得买些当地特产回去吧,不然不是白来一趟嘛。

    一路上,两人自然也少不了谈论的话题。

    “秦姐姐打算一直就这样在璟哥哥身边儿做个侍女?”晋阳问道:“秦姐姐还比璟哥哥要大上两岁吧?”

    “我只是一个红尘出身的小小婢女,承蒙侯爷看的起,给了个神侯府的官身,当不得殿下这一声姐姐。”听到晋阳公主称呼自己为秦姐姐,秦冰月赶忙推脱。

    晋阳却是笑了笑:“早晚的事儿了,其实今天单独将秦姐姐叫出来,也是要说说那日在岷州府衙没有说完的话题。”

    听到这里,秦冰月的脸上却是多了一抹红润。

    “秦姐姐虽说出身红尘,但是出身一事,直白一些说,也是我李家,对不起秦姐姐了。”晋阳说道。

    秦冰月的出身是好的,只是家道中落,被李元景陷害到家破人亡,成为了李元景野心的牺牲品,说白了,就是李家人对不住秦冰月一家。

    秦冰月的事情,晋阳也着人去查探了,秦冰月原本不姓秦,这秦姓,还是她到了燕来楼,被玄世璟在当中横插一缸子被秦玉心看中认了妹妹之后才跟着秦玉心的姓,秦冰月原本是姓江,武德年间在永州任职节度使,当初也是高皇帝的肱骨之臣,武德六年出携带家眷出了长安去了永州地界,只是没想到,秦冰月再次回到长安,却是以罪臣之后的身份被卖到长安的。

    “殿下严重了,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了,罪魁祸首早已经伏诛,我也就被无所求了。”秦冰月淡然说道。

    晋阳笑了笑,这人呐,还真是不实诚了,自己的话都已经说道这个份儿上来,难不成还要让自己再说的露骨一点不成。

    “秦姐姐,若本宫说有意与秦姐姐两女共事一夫,秦姐姐以为如何?”晋阳将话明晃晃的说了出来。

    “殿下慎言。”秦冰月面色严肃了下来:“殿下乃是天潢贵胄,身份尊贵,且又是陛下与皇后娘娘嫡出的公主,深受陛下疼宠,又何必如此。”

    “好了,秦姐姐,何必说这些违心话呢?若非秦姐姐对璟哥哥有意,又岂会在璟哥哥身边安安稳稳的这么多年,依照秦姐姐的才识,又何苦在璟哥哥身边儿自降为奴?”晋阳笑道:“说句不中听的,秦姐姐的年纪早就到了出阁的年纪了难不成日后也这般靠着,慢慢的变成一个老姑娘?”

    “我在侯爷身边,只是报恩罢了。。。。。。。”秦冰月说道,只是如此这般说,连她自己都觉得气势弱了些。

    “报恩?那就更好了,以身相许,不是更好的报恩方式吗?”晋阳笑道。

    对于秦冰月,虽说是李家欠她的,但是也不至于让晋阳这般大度,谁家女子不愿夫君之疼宠自己一个?可是这可能吗?

    晋阳从小生长在深宫大院儿,看管了王侯公卿的模样,自家父皇与母后伉俪情深,但是身为帝王,后宫之中不还是佳丽数百,还有那些驸马,明面上府中只有公主一妻,外面不还是照样养了外房。

    长孙皇后对于这个问题也曾经与晋阳聊过,男人三妻四妾无可厚非,重要的是,身为一个女人,若是深陷在这当中,定要知道如何保全自己。

    如今长安玄家一门子嗣单薄,将来若是尚了公主,这绵延子嗣如此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公主一人身上?

    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莫说玄世璟这独苗苗,便是那些公卿家里,就全是根正苗红的嫡出子?

    所以晋阳想着,与其将来被迫接受,倒不如成人之美,至少秦冰月,是她看的过眼的,能够走到一起的。

    “至少秦姐姐与我,是一路人,能够走到一起去,说句不好听的,总比外头那些。。。。。。要好的多。”晋阳说道:“如今,秦姐姐还请实话告知明达,秦姐姐对于璟哥哥,当真无意?若是秦姐姐无意,那此事往后,明达绝口不提。”

    明达是晋阳公主的名字,李明达,如今晋阳以自己的名字自称来问秦冰月,这是很正式的询问了。

    秦冰月觉得,或许错过了这个机会,自己将来的结局,便只剩下孤独终老了。。。。。。

    跟在玄世璟身边这几年,见了玄世璟的身姿,让别的男子,如何入的了她的眼?

    谁家姑娘不含春,谁家姑娘心中没有个小鹿乱撞的时候?

    晋阳见秦冰月这反应,便隐隐猜测出秦冰月心中的心思了,果然,秦冰月对于璟哥哥,还是有些情分的,只是埋藏的太深,连她自己都不曾要往外发掘了,若不是自己主动提起,或许她这一辈子,得过且过的就在侯府这般过下去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失败的父亲() 
时日短些还好,日子长了呢?璟哥哥会发现不了吗?发现了又如何?秦冰月若是不承认,璟哥哥岂不是要随意找个男子将秦冰月打发了?虽说不会像说的这般随意,可是到最后伤害的人,还是秦冰月,还有璟哥哥,他的心里也不会好受吧?连带着自己。

    毕竟是个痴情女子,重情重义,跟随在璟哥哥身边这么多年任劳任怨。

    人家本身是个名满关中的美娇娘,到最后的结局却是这般,任谁都得在背后戳玄世璟的脊梁骨,打骂他负心负情,不懂得怜香惜玉,即便是迫于形势,难不成一个侯爷,连偷摸儿的藏个外室都做不到?谁信?

    “如此,秦姐姐,这件事便由明达做主了。”晋阳朝着秦冰月眨了眨眼。

    东山侯与晋阳公主的婚期将至,等玄世璟成亲过后一两个月,便可玉成这桩好事,娶妾不至于那般张扬,但也不会委屈了秦冰月,至于玄家主母王氏那边,晋阳打算亲自去跟未来的婆婆说这事儿。

    玄世璟带着晋阳还有一干人等在外头游山玩水玩的不亦乐乎,可是长安这边,却是有人不好过了。

    而这些人,无非就是李治还有其下属。

    李治被禁足在晋王府,张行成这些属官全都被关进了大理寺之中,等待调查审问。

    李治连同晋王府中的人,由大理寺戴胄亲自主持审问,而牢房中的张行成等人,却是被戴胄转交给了神侯府。

    神侯府的审讯手段,戴胄是知道的,即便是死人,也能让他开了口,何况是一个张行成。

    将一拨人分到两边关押,审讯起来也便利,也是为了防止他们在一起串供之类的,要是一拨人审出两个结果,那可是大收获了。

    “陛下是在为了兕子出京的事儿烦心?”立政殿中,长孙皇后见李二陛下坐在那里愁眉不展,完全没了往常的开朗。

    李二陛下闻言,叹息一声:“唉,女大不中留啊,朕的这个闺女,从小就被朕给惯坏了。”

    长孙皇后巧笑一声:“原来陛下也知道,兕子是您给惯坏的啊。”

    “朕的诸多儿女,唯有兕子,最是与你我肖像,在大事上,像朕,在儿女小事上,像观音婢,如此优秀的孩子,让朕如何不疼宠,不似别的孩子,一个个的让朕不省心。”李二陛下沉重的说道。

    “稚奴确实是让陛下失望了。”长孙皇后垂眸说道,连她也未曾想到,一向乖巧的儿子竟然会做出这等事情。

    “不仅仅是稚奴,还有岐州的那个,更是不让朕省心,昨日岐州官员联名上奏,弹劾蜀王李愔,变本加厉,时常无故殴打官员,不仅仅是上奏弹劾李愔如此简单,岐州官员,集体向朕请辞!”说道此处,李二陛下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桌子上的茶碗都被震的跳了起来,发出好大一声声响。

    “竟会这般。。。。。。”长孙皇后闻言也不禁惊呼。

    这样,长孙皇后也不知要如何劝慰了,毕竟这番李愔惹出来的事儿,太大了。

    一州官员集体上奏请辞,古往今来,哪个朝代都没有的事儿,却出现在了这贞观朝,往后人们一说起贞观盛世,便会有人病垢,算是什么盛世,盛世之下,皇亲横行,逼得一州官员集体撂挑子?

    贞观盛世有玄武门这三个字儿就已经是一块擦不去的灰了,再加上一个李愔逼迫岐州官员,现如今也仅仅是上奏到长安,若是真的连奏折都不上,直接撂挑子,那肯定是闹的沸沸扬扬,天下皆知了。

    “陛下先消消气,这事儿,也总得想个解决的法子,不是干着急就能解决的了的。”长孙皇后劝道。

    “几年前朕便因李愔在封地胡作非为下旨斥责过,没想到此子更是变本加厉,完全不把朕的话放在眼里。”李二陛下无奈道:“观音婢,你说,朕作为一个父亲,是不是失败的很。”

    长孙皇后摇摇头:“陛下是大唐之主,您的治下,有千万子民,陛下又何须如此苛责自己,若是如此,那稚奴的事,这罪魁祸首,却是臣妾了,毕竟稚奴在宫中长大,寻常一直是臣妾在教导,稚奴变成这般,也是臣妾教导不力了。”

    “稚奴的事情等到大理石和神侯府那边审问过之后在座言论,当下之急,是先将岐州的事情压下去,难不成,也要朕将李愔召回长安不成?”李二陛下无奈道。

    “陛下,此事。。。。。。。杨妃可知?”长孙皇后问道。

    李二陛下摇摇头:“还未曾让她知道。”

    “此事,陛下着实不该瞒着杨妃,蜀王之恶劣,能够治的住的,除却陛下,便是他的生母杨妃了,若是让杨妃交待,说不定有奇效。”长孙皇后说道:“如今岐州的官员闹着请辞,想要将这件事摆平,只有暂且将蜀王调离岐州。”

    李二陛下点点头:“罢了,反正已经回来一个稚奴,再回来一个李愔也没什么了,只是回来之后,安置到何处?”

    “蜀王顽劣、不知礼,陛下应择严师,重新教导,宫中不是还有一个弘文馆吗?”长孙皇后笑道:“蜀王好歹是已经就过藩的成人了,若是送到弘文馆之中。。。。。。”

    “可行。”李二陛下笑道。

    既然蜀王自己不要脸,那就不要指望别人顾全他的面子了。

    一个藩王,被皇帝发配到弘文馆之中与一些娃娃一同上学,这可不是一般的丢人。

    丢人吗?比起在岐州做出的事儿,上学有什么可丢人的。

    “杨妃那边,就由观音婢去将消息透露些个吧。”李二陛下说道,因为李愔的事儿,他现在不太想见到杨妃。

    同样都是杨妃所出的儿子,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看看吴王李恪,再看看蜀王李愔。

    “是,臣妾晓得了。”长孙皇后应下了。

    李二陛下接到岐州的折子,知道了李愔的荒唐事,而这折子是通过三省上来的,三省中的朝中大佬又岂会不知道?

    自然,李恪也知道了自己的弟弟在岐州又开始闹腾了,而且这次闹腾的还不小。

第一百八十九章:再生事端() 
听闻消息之后,李恪便打算找机会进宫,却是被身边儿的客卿给拦了下来。

    “殿下这个时候去宫中,不妥。”

    “先生为何这般说?”李恪问道。

    “蜀王乃是殿下胞弟,如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陛下定然震怒,殿下以为,杨妃娘娘会不知这消息?即便知道了,娘娘也不希望殿下去搀和到这当中来。”那客卿说道。

    “可是。。。。。。”

    “殿下可是忘记了杨妃娘娘的出身,还有殿下身上的血脉?”

    “这又有什么关系,本王之心,天地可鉴。”李恪面色严峻道。

    “天地有浩然正气,眼睛是亮的,可是朝中人的心,却是晦暗的,所以王爷,莫要冒险,若是王爷真的心系杨妃娘娘和蜀王,大可两日之后进宫。”客卿说道:“这个时候,可正是个敏感的时候呢,殿下不妨自己想一想,原本消停了两三年,为何岐州又出了这么档子事儿呢?这当中,是否有什么蹊跷?”

    被自己身边儿的客卿这么一说,李恪也冷静了下来,的确这事儿被先生这么一说,着实有许多疑点。

    李恪身边儿的这客卿说来出身也是危险,因为他是隋人,当初一直跟在李恪身边儿保护李恪,名正言顺的成了李恪的客卿,眼见光复大隋已经没有丝毫希望,干脆老老实实的跟在李恪身边儿,勤勤恳恳的出力,不再去想那些遥不可及的事情了,所以对于杨妃还有李恪兄弟的事儿,他是全都知道的,因此,岐州一夜之间闹腾起来,也让他起了疑心。

    三年前那些旧党在长安损兵折将,在李恪这边又碰了钉子,是否仍旧不死心?

    人安稳的久了,就不想再去折腾了,有些话,提点到了就可以了,全部说出来,对不起昔日的那一腔热血和旧人,不说出来,对不起自己的主子。

    为人臣子,总有忠义两难全的时候。

    那客卿叹息一声,拱手与李恪道别,回了自己住的地方。

    方才突然感觉一阵累,却是想歇歇了。

    李恪送走了自己的这位忠心耿耿的左膀右臂,独自回了书房,的确,有些事情,他需要静下来好好想想。

    关乎他的亲弟弟,他这个当大哥的,虽说不能见死不救,但是极有可能,没有将人救出来,却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