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448章

大唐第一少-第448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吐谷浑定起刀兵,且会输的很惨。

    “父皇的旨意已经通过两省下发下去了,去金州的钦差大臣也已经从长安出发了,是魏师。”李泰说道。

    “魏师!”晋阳惊呼:“魏师年纪一大把了,舟车劳顿,能行吗?”

    魏征在朝中是出了名儿的正直,让魏征作为钦差大臣去金州将李治带回长安,定然是出不了差错,而且魏征德高望重,李治也不敢对魏征如何,所以李二陛下才会让魏征去,虽然魏征年纪大了,但是金州离着京畿并不说远些,李二陛下也想清净两天。

    李治弄出这么一个烂摊子,御史台那边儿一定是炸了窝的,若是再加上个魏征,李二陛下那就真是一个头两个大了。

    所以干脆让魏征去将李治带回来,在路上也好有个缓冲,李二陛下也能清净几天,

    一石二鸟之计。

    李泰笑了笑:“没事的,金州而已,用不了半个月应该就能回来,这点儿事儿魏师不至于办不了,只是我在担心,稚奴回来之后,如何面对父皇。”

    李治为什么会被父皇下召回长安,这当中定然是出了什么事儿了,虽然不知道具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方才去见父皇的时候,看到父皇提起稚奴脸上隐隐约约的闪过的怒气,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李泰虽然不太理会朝政之事,但是这不代表他是个反应迟钝的人。

    自己这位弟弟,是摊上大事儿了。

    晋阳心中的感觉很不好,相对于李泰来说,她所知道的事情算是多的,因为李治与武媚之间的种种,加之被调派到岷州,转而调任金州,晋阳心里就知道,自己九哥心中的想法还是没有消退下去。

    而这一次,父皇怕是再难容忍九哥了……

    “不行,我要去见父皇。”晋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兕子,没用的,现在就算你去见父皇,也改变不了稚奴回长安的结局,你这又是何苦呢?父皇不会对稚奴怎么样的…。。”李泰劝道。

    任谁都能看出来,现在自家父皇正在个气头上,兕子现在去甘露殿求情,不是火上浇油又是什么。

    “不一样的,四哥你知道的太少。”晋阳说道:“今天我一定要去甘露殿见父皇,四哥就先回去吧,兕子也不妨透漏给四哥一个消息,九哥……是因为有了不该有的心思,所以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李泰一愣,随后恍然。

    兕子的话说的已经很明白了,这不该有的心思,怕是被父皇知道了,而且纵观这三年,父皇一直在给稚奴机会。

    这下,一切都清楚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逼近的真相() 
晋阳急匆匆的去了甘露殿,而李泰,也不便在这暖阁多停留了,方才兕子的一句话将李泰惊出了冷汗,带着自己的随从就回了魏王府,他需要好好的冷静下来想想这三年发生的事情,自己的弟弟,什么时候变成了这个样子,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发觉到,明明是连兕子都看出来的事情。

    而这件事,要不要告诉皇兄,大唐的太子殿下……

    怀着复杂的心情,李泰连自己怎么回到魏王府都不知道,身后的随从只见到自家王爷事论落魄的朝着书房走,好几次都差点儿撞到柱子上。

    这是宫中出什么事儿了?

    是了,应该是因为晋王殿下的事儿,不过话说回来,晋王殿下到底出什么事儿了,弄的整个长安现在气氛都严肃了起来,有些风雨欲来的意思。

    人都有好奇心,更何况是整日跟在李泰身后的侍卫。

    走到书房门口,李泰回过头,对着自己的侍卫说道:“在外面守着,本王谁都不见。”

    说完,自己推开书房的大门走了进去。

    “砰”的一声,书房的大门被李泰关了个严实,留下两个随从在书房的大门外面面相觑。

    宫中,甘露殿。

    “陛下,晋阳公主求见。”德义在李二陛下耳边小声说道。

    “让她进来吧。”李二陛下说道。

    这个时候能让李二陛下心平气和的召见进甘露殿的,估计也只有晋阳公主了,先前来了这么多御史台的大臣,都被德义打发回去了。

    “儿臣见过父皇。”晋阳在殿中央,施然行礼。

    “免礼,过来坐下说话吧。”李二陛下说道。

    晋阳走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了下来。

    “兕子这是来,为稚奴求情的?”李二陛下问道。

    晋阳摇摇头:“不是,儿臣是来劝父皇莫要伤心的。”

    出了这种事,最为痛心的,还是李二陛下,毕竟李治是皇子,是他的儿子。

    李二陛下叹息一声:“还是朕的兕子最是体贴朕,那些个大臣,一个个的,哎~~~”

    “父皇又何须叹气,虽然话有些不好听,但是该来的总是要来,父皇也没必要躲着那些大臣,他们也仅仅是给父皇您提出意见,最后做决定的,还是父皇您不是,而且,九哥他……虽然做的有些过分了,但是九哥现在,已经成家立业,自己做出来的事,有了什么结果,也要自己担当着才是,兕子小的时候,听到父皇教导大哥,李家的男儿,顶天立地,敢作敢当,肩膀要能扛起责任,而大哥身为太子,将来要能扛起整个天下,如今九哥身为晋王,自然也要扛起身为晋王的责任。”晋阳说道:“只是父皇,兕子觉得,九哥的事情,也不能仅仅只看表面。”

    听到晋阳的话,李二陛下老怀大慰,听到晋阳说到最后,默默点头:“说的也是,只是兕子觉得,稚奴的事情,当中又有什么蹊跷呢?”

    “父皇,直到三年前,九哥一直都是生活在宫中的,离着父皇并不说远些,父皇也是了解九哥的性子的,父皇有没有想过,为何九哥一夕之间,会变成那个样子?”晋阳问道。

    “说的是啊,朕自认为,作为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朕勤勤恳恳,算是合格的,但是作为父亲,朕对稚奴的关怀,还是太少了。”晋阳提起这个问题,也让李二陛下反思,这么多年,自己又关照过这些孩子多少,宫中的皇子公主,有的直到成婚出嫁,都没有见过自己几次,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真的很失职。

    “父皇心怀天下,家国天下,总有一方疏忽的,父皇也不是万能的不是。”晋阳朝着李二陛下笑了笑:“父皇肩上的担子更重啊,所以有时候看到的事情,想到的事情,还不如兕子。”

    “哦?那兕子又想到了什么呢?”李二陛下问道。

    “自然是关于九哥的事,以及,为什么九哥会变成那个样子,兕子有个大胆的猜想,只是,说出来之后,希望父皇能够宽恕九哥,说不定九哥也是一时之间被迷了心窍,父皇略加惩戒就好,不要伤及九哥……。”兕子说道。

    “毕竟稚奴是朕的儿子,朕怎么忍心伤他性命,兕子的猜想,说来听听吧。”李二陛下说道。

    甘露殿中就只有李二陛下和德义还有晋阳三人,所以有些事情,晋阳也不必隐瞒,至于德义,李二陛下知道的事情,德义也都知道,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父皇,说不定这一切,说不定都要从李淳风道长的那个篾言说起。”晋阳说道。

    “李淳风的篾言?”李二陛下微微一愣。

    当初李淳风的那句篾言可是让李二陛下胆战心惊了好一阵子,而最符合那个人选的,就是李君羡,如今李君羡已经死了,为何又提起那个篾言呢?

    “说起来可能有些荒唐,可是,儿臣并不认为它没有实现的可能。”晋阳说道。

    “说来听听。”关乎到大唐的江山社稷,李二陛下总是一脸严肃的模样,毕竟是它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传三代?

    “父皇,三年前发生的事情,儿臣仔细想了想,九哥在宫中长大,偶然之间,与武才人相识,成为了朋友,且关系较为密切,当初武才人因为犯错被父皇罚去了掖庭,九哥就去找儿臣,让儿臣替武才人求情,那个时候,九哥与武才人之间的关系,儿臣就发觉了有些不寻常。”晋阳说道:“只是这宫中,九哥的性子,难得有个朋友,儿臣也就没有多想,一直到武才人设计陷害太子哥哥的时候,第一次,父皇可还记得,太常寺称心与道士韦灵符的案子?”

    李二陛下点头:“朕记得,宫中想来忌讳符咒之事,若是当时真的被他们得逞,承乾怕是浑身张满嘴都说不清楚。”

    “那次也是因为发现的早,秦姑娘入宫将事情查探清楚,才免了后来的麻烦,于是,便有了第二次,长安城街道当街袭击太子的混混。”晋阳说道。

第一百六十五章:兕子的预言() 
“两件事情都与武才人有脱不开的关系,兕子是觉得,稚奴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武媚?”李二陛下疑道。

    晋阳点头:“没错,父皇,李道长的篾言‘帝传三世,武代李兴’而这个武,说是已经在宫中,为父皇亲人,那李君羡虽说各个方面都十分符合这篾言当中所说的那个人,但是毕竟李君羡只是在宫中驻守,算不得宫中之人,更不能算是父皇之亲人了。”

    “那兕子的意思是,这个‘武’指的是武媚?”李二陛下问道。

    “没错,人在宫中,为父皇亲近之人,武才人之前是父皇的妃子,自然算是亲人,且父皇经常在晚膳之后让武才人在甘露殿中伺候笔墨,这不是亲近,又是什么?”晋阳说道:“武才人与九哥关系如此亲密,已然亲密到不似寻常朋友一般,而武才人两次设计谋害太子哥哥,这当中受益的会是谁?武才人?见不得,武才人怎么说也是个后宫之人,就算太子哥哥落下了那个位子,与她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至于别的皇兄,除却三哥和四哥还有九哥在长安之外,其它的皇兄都已经就藩,这武才人与三个和四哥之间从来没有过什么往来,那剩下的,便是与之关系密切的九哥。”

    “这么说来,这个武媚,是想帮着稚奴上位了。”李二陛下沉声道。

    想起之前暗卫返回来的消息,李二陛下越想越是觉得可疑,之前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会与自己的妃子有染,但是现在看来,两人关系,显然并不是呈现在自己眼前那般纯洁了。

    “九哥的性子父皇是知道的,极易被人蛊惑,若是这武才人蛊惑九哥,九哥可能抵挡得住?除却武才人,九哥身边儿的人难倒就没有什么别的心思了?若说先前九哥有争夺太子位子的心思,那他只会深深的藏在心中不敢表露出来,但是有了周围的人的支持,这份心思,逐渐的就会显露出来,与旁人,一拍即合。”晋阳说道。

    晋阳与李治年纪相差不大,从小一起长大,依晋阳的聪慧,李治是个什么样的性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心思,晋阳定然是看的通透的,不然当初也不会费这么大的功夫去提点李治,警告武媚,所以事到如今,看的通透的,反而是晋阳这个深居在宫中的公主。

    李二陛下点头,自己闺女分析的不错,随后示意晋阳借着往下说。

    晋阳所说的,也是之前玄世璟偶然提起的一些事,玄世璟不能直接跑到李二陛下面前说你儿子惦记着你媳妇儿将来会把你媳妇儿给收了,等你儿子死了之后,被你儿子抢走的这个女人会夺了你李唐的江山。

    所以只有旁敲侧击将这些事情当成自己的猜测来说给晋阳听,若是晋阳能够领会到当中的意思,也不枉玄世璟这般煞费苦心了。

    武媚是个危险的人物,且不说以后会如何,就看三年前,李二陛下还好好的活在世上,身子骨儿仍旧硬朗,武媚就敢与李治生出这么多是非来,若是寻常女人家,成了皇帝的妃子,哪个不是战战兢兢不与别的男子接触,恪守妇道,唯独武媚,不但与李治关系好到一张床上去了,在李二陛下面前却仍旧是一副老娘最天真的模样。

    皇帝后宫的女人,个顶个的可怕,即便当初入宫的时候还是单纯的小白兔,过些年份,也能变成吃人不吐骨头的大灰狼。

    “既然九哥有了这争夺的心思,加上身边儿人不断的帮助和蛊惑,自然就做出来现在这些事情。”晋阳说道:“兕子听闻,上个月九哥回长安,曾经一人单独去了感业寺,想来就是为了见武才人吧。”

    “此事朕知道。”李二陛下点头。

    “父皇,若当初没有发现九哥的事情,大哥也被武才人两次陷害成功,父皇待如何?”

    一次两次,李二陛下不会拿着李承乾如何,但是朝中的大臣们却不会再认为李承乾是大唐合格的储君,废太子的事情定然会被不断提起,加上有心人从中作梗,李承乾这太子的位子,断然是保不住了。

    东宫无主,最为受益的是何人?一个李恪,一个李泰,李恪掌管玄甲军,虽说自身才学胆识过人,但毕竟不是嫡子,且有前朝血脉,身份自然是不被人看好的,至于李泰,倒是有一争的可能性,但是李泰这些年一直在魏王府中韬光养晦,自会有人拿着李泰与李治相比。

    虽说李治的性子怯懦温和,但这恰恰也是他的优势。

    “三哥自不必说,朝臣们,尤其是舅舅,定然不会支持三哥,再说四哥,这些年韬光养晦的厉害了些,而且四哥为人,在得失上计较太过,不肯吃亏,从大臣的角度来考虑,定然也不会支持四哥的,他们觉得,若是四哥做了太子,那朝臣们恐怕也就没了好日子了,剩下的,也就只有九哥了,九哥上位,无论是朝臣,还是皇室子弟,皆能保全,父皇,兕子说的可对?”晋阳一一分析道。

    晋阳的目光长远的有些可怕,不仅仅是长远,准确性也是一针见血,一番话说出来,不禁让人冷汗直流。

    “兕子,朕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恐怕要落在你身上了。”李二陛下叹息道。

    “恩?父皇为何这么说?”晋阳不解。

    “若兕子为男儿身,朕定然排除万难,立兕子为储,可惜了,朕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儿,便宜了玄世璟那小子!”

    “父皇,说正事呢。”

    “好好,兕子说的对,接着说。”李二陛下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