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416章

大唐第一少-第416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东虽然多山地,但是辽东半岛平原还是很多的,而且有辽水及其分支,灌溉也不是问题,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实在不应该为粮食的事儿发愁了。

    薛仁贵从侯府出来,只感觉一阵神清气爽,男儿建功立业,当在今朝,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玄世璟送走薛仁贵,站在大门口看着薛仁贵骑着马离去的背影,久久未动。

    高句丽,泉盖苏文。

    那一刀之仇,本侯不会着急,本侯会用整个高句丽的覆灭,来告诉你泉盖苏文,大唐不是你想惹就能惹的,长安城,也不是几个刺客想来就能来的。

    偷袭一时爽,高句丽全国都要为你的决策陪葬。

    要是当时孙思邈不在长安城,自己说不准可就因为那一刀就去见了阎王爷,所以这深仇大恨,玄世璟记下了。

    算了,大过年的不想这些丧气事儿,反正薛仁贵去了辽东,可保万无一失了。

    为了保证高桓权的安全,当初大军回长安的时候,一并将高桓权带了回来,当然,这当中也有些别的考虑,比如说等到处置完泉盖苏文之后,李二陛下就会将高桓权放在荣留王的位子上。

    毕竟是高句丽的皇族,而且是个不成器的皇族,这样的人,再好掌控不过了,而且高桓权在长安城做了这么久的质子,深知大唐的实力,他是没有那个胆量与大唐为敌的。

    等将高桓权放回去,坐上荣留王的位子,那高句丽那边,可就有好戏看了。

    大唐这边元日的尾巴还没过去,辽东那边便有八百里加急送进了长安。

    初五朝会,玄世璟站在朝臣中央,依旧如往常一样,向李二陛下见礼。

    “众爱卿免礼,昨日夜里,辽东八百里加急,高句丽泉盖苏文,废黜高藏,自立为王,改国号为莫支离。”说着,李二陛下扫视站在太极殿之中的众臣:“尔等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这。。。。。。。”

    得知这个消息,朝臣一时之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纷纷交头接耳的开始与周围的人商议。

    “陛下。”褚遂良手持这勿板站了出来:“臣以为,高句丽在荣留王高建武在位之时,便是我大唐附属之国,泉盖苏文弑其主,夺其政,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去年高建武死后,泉盖苏文立高建武侄子高藏为王,尚且未曾这般明目张胆,如今与大唐撕破了脸皮,更是无所顾忌,大唐的大军方从辽东撤回,其料定,短时间内大唐定不会再次发兵攻打高句丽,因此才会如此行事。”

    李二陛下一边听褚遂良的话一边点头,褚遂良的话不无道理,大唐现在,的确不太合适再次往辽东派遣大军。

    “诸位爱卿,褚卿说的没错,对此,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想说的?”李二陛下的目光再次扫视殿中的诸人。

    “陛下,薛礼已经出发去了辽东,当初在攻打辽东城之时,臣见其所为,此人在辽东,足以独当一面。”长孙无忌站出来拱手说道:“只要朝廷这边不缺其钱粮,再从辽东周边各州府抽调一批人手,即可镇住那边的场面,剩下的,就要看薛礼自己了。”

    薛仁贵从长安出发到辽东,即便是一路快马加鞭往辽东走,也要走上一个多月,这一个月高句丽会发生什么,长安这边无从所知,等到薛礼到了辽东,进入辽东城,朝中众人才会将心暂时放下。

    不过现在,毕竟安市城中还有一个杨万春,此人与泉盖苏文及其不对付,泉盖苏文篡位称王,这位忠于高家的将军,将会何去何从?

    投向泉盖苏文,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若是他对高家的忠心如此不堪一击,那在李二陛下御驾亲征的时候,他也不会据守安市城与大军对峙这么长时间了。

    那会儿高桓权已经现身大唐军中,但是杨万春知道,高桓权虽然是高建武的儿子,但是那时候,还不是扶植他的时候。

第八十九章:一计惊人() 
“陛下。”玄世璟站出来:“臣以为,可以将高桓权送往安市城。”

    玄世璟的话让朝堂上的众多大臣一愣。

    将高桓权送到安市城去?什么意思?众人不禁开始沉思玄世璟所说的话。

    “善!”李二陛下眼中一亮,准了玄世璟的提议。

    长孙无忌回过头,看向玄世璟,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玄世璟的这条计策,够毒,将高桓权送到安市城去,高建武虽然死了,但是仍旧是大唐册封的荣留王,高桓权身份现在虽然尴尬一些,但是与杨万春之间,仍旧是君臣的关系,高桓权是君,杨万春是臣,高桓权到了安市城,杨万春一定会奉为上宾。

    那个时候,高桓权就不算是在大唐手中了,所以杨万春也就放心了,极有可能,杨万春会奉高桓权为荣留王,以收拢民心对抗泉盖苏文。

    即便杨万春不这么做,只要高桓权在安市城中,泉盖苏文就不会放心,他与杨万春之间,必然发生摩擦,以及战争,这样大唐就能坐收渔翁之利了。

    所以,玄世璟的这条计策,就是赤果果的恶心高句丽人的,高桓权虽然是个废物,可是身上流着的是高氏王族的血,泉盖苏文上位之后大肆屠杀高氏皇族的人,现在高句丽境内的高家人,男丁全都被泉盖苏文斩杀,虽有遗漏,但是在泉盖苏文的追不下,恐怕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所以,高桓权身上的血统,现在对于高句丽来说,可是比较宝贵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将高桓权送到安市城之后,杨万春不会待见高桓权,甚至有可能暗中将高桓权除掉,与泉盖苏文一样造反反了高氏皇族。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杨万春对高氏皇族的忠心,这种东西,谁又能说的清楚呢?手握重兵时间长了,而且现在高句丽成了这个样子,难免心里会有点儿什么别的想法。

    若是杨万春不待见高桓权,为了以绝后患,高桓权在安市城,绝对没有活路,一旦高桓权死在了安市城,那杨万春可就摊上大事儿了。

    泉盖苏文一称王,杨万春就成了高句丽百姓心中的希望,希望破灭了,安市城内,可就要乱了。

    高句丽越是混乱,留给薛仁贵的机会就越多,至于高桓权的死活。。。。。。

    哼,一个高句丽人,是死是活,与他何干。

    这一下子,一定要让高句丽几十年之内翻不过身来。

    高句丽出了一个泉盖苏文,虽然其能力出众,对于高句丽来说,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至少泉盖苏文想要破而后立,但是他却错在在高句丽还是大唐附属国的时候发动政变,在高建武还没与大唐彻底决裂的时候发动这一切。

    要是时间再往后推一些,等到高建武修完了长城,与大唐关系淡漠之后再做这一切,结果可能就不太一样了,虽然还是会面对大唐,但是却不至于冲突的这般激烈。

    “陛下。”房玄龄站出来说道:“东山侯此计虽好,但是若是陛下肯下一道旨意,这效果,会好一些。”

    “哦?计将安出?”李二陛下看向房玄龄。

    “陛下可下旨斥责泉盖苏文狼子野心,加封高桓权,令高桓权继承高建武荣留王的位置,让高桓权带着陛下的旨意前往安市城,如此,高桓权便是占了大义,且因为陛下的旨意,高桓权的背后,便是大唐,杨万春想要如何,便必须要将大唐这边的因素考虑进去,而且陛下还可下令薛礼,伺机而动。”房玄龄说道:“如此一来,高桓权有了杨万春,加上薛礼在辽东作为后援,安市城杨万春与泉盖苏文之间的矛盾,无论如何也调解不了了。”

    “好!”李二陛下击掌笑道:“好计谋!”

    房玄龄拱手,退回到了队列之中。

    “如此,就让高桓权带着朕的旨意去安市城,吴王李恪听旨。”李二陛下看向李恪

    “儿臣在。”李恪拱手上前。

    “护送高桓权到安市城,由你从玄甲军之中挑选人手,务必保证高桓权安全进入安市城。”李二陛下说道。

    “是!儿臣遵旨。”

    泉盖苏文在高句丽称王,还将高句丽的国号给改了,赤裸裸的打了大唐的脸,打了李二陛下的脸,所以对于泉盖苏文,李二陛下在心里,已经将他当成一个死人了。

    不死也得死。

    难怪元日前那会儿四方使臣来朝,没有见到高藏派来的使臣,那会儿高藏已经被泉盖苏文给杀了,而泉盖苏文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坐上了王位。

    下了朝,玄世璟出了太极殿,程咬金从后面赶上来,拍着玄世璟的肩膀笑道:“成啊,小子,你这计策可是够毒的,能活活恶心死杨万春和泉盖苏文,厉害!”

    一边说着,一边对着玄世璟竖大拇指。

    此计一出,为辽东那边儿省了不少事儿啊。

    这时,房玄龄也走了过来。

    “房相。”玄世璟拱手行礼。

    房玄龄亦是拱手还礼:“玄侯此计甚秒啊。”

    “若无房相补充,也不会如此完美,小子只是想到了与之相关的人,从而提出来罢了,不得不说,高桓权是大唐对付高句丽的一大利器啊。”玄世璟说道。

    原本玄世璟也想过提议李二陛下下旨给高桓权一个身份来着,只是他考虑这样是否有些画蛇添足,李二陛下的旨意在高桓权身上,会让杨万春心中有疙瘩。

    只是现在看来,这疙瘩,无论如何也免不了,没有李二陛下的旨意,没有李恪玄甲军的护送,高桓权安全到达安市城的可能极小,高桓权半路出事儿的话,那就什么意义都没有了。

    本身大唐将高桓权送到安市城就已经是杨万春心中的疙瘩了,那这疙瘩的大小,也就无所谓了,反正本意就是为了恶心他们不是吗?

    “是啊。”房玄龄应声,对于玄世璟,更是刮目相看了。

    这小子,枭雄心性啊,不知是好还是坏。

    毕竟因为房遗爱,房玄龄与侯府之间,也有了那么点儿联系。。。。。。

第九十章:武媚的野心() 
他们这些人,始终是年纪大了,能够侍奉当今陛下这一朝,也就无憾了,接下来就是他们这些后进生的朝堂了,当今陛下圣明,因为玄明德而喜爱玄世璟,无论玄世璟走到哪一步,只要不造反,都能容得下。

    可是若干年以后的新君呢?那时候的玄世璟的位子可就不止于此了,新君可能容得下玄世璟这样手握重权的人?

    若是容不下,房遗爱与玄世璟走的如此相近,势必会受其牵连。。。。。。

    辽东啊,因为一个高桓权,又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对了,卢国公,可听说侯君集要从陇西回来了?”房玄龄看向程咬金问道。

    “这自然知道,侯君集在高昌可是干了不少事儿,这次回来,御史台怕是要炸了窝了。”说起侯君集,程咬金叹息一声。

    侯君集攻破了高昌,高昌的那些贵族全都被他绑了准备押送回长安,而他在高昌境内攻城掠池破城之后纵兵抢夺财物的事儿自然也传到了长安,不少御史已经撸起袖子准备好了,等侯君集一回朝就上折子参他。

    “此次侯君集在高昌所为,触怒了不少人,听说也敛集了不少财货,除却分给底下士兵的一点儿,其余大部分,都被侯君集给私吞了。”房玄龄说道。

    “取死之道啊。”程咬金说道:“看来李靖关门不见他,还真他娘的有先见之明。”

    “这么说来,若是侯君集回长安,卫国公是不会为他说话的,那卢国公你呢?”房玄龄问道。

    “自己作死,何必再将别人搭进去,而且虽然侯君集贪图财货,但是毕竟西征高昌有功,即便是陛下降旨责罚,也不会出什么岔子的。”程咬金说道:“所以也没必要担心,说不定啊,旁人越是说情,陛下就越是生气,到最后,反而将侯君集送进去。”

    玄世璟走在一侧,听着两人谈论侯君集的事儿。

    侯君集已经灭了高昌开始从西域班师回朝了,历史上也正是这段时间,到了大唐地界之后,李二陛下人在辽东,李承乾在长安城监国,侯君集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就和李承乾练手谋反,结果失败被李二陛下宰了。

    现在李二陛下在长安,安安稳稳的坐在甘露殿中,谋反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了,剩下的,无非就是侯君集私吞战争财货这一事儿。

    有这么大的功劳在身上,加上李二陛下又是个念旧的人,如同程咬金所说的,出不了什么大岔子。

    不过说起这个,玄世璟突然想起一件事儿,接着,便朝着程咬金和房玄龄拱拱手先走一步了。

    玄世璟没有着急出宫,而是找了个小太监准备给太子李承乾传句话。

    “侯爷。”被玄世璟叫住的小太监连忙走到玄世璟面前行礼。

    “一会儿你去东宫,帮本侯去向太子传句话,告诉他最近出宫小心一些,对周围那些突然出现的人多留些心眼。”玄世璟说道。

    “是。”小太监虽然不明白玄世璟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作为一个小人物,只要原原本本的将话带到就是了。

    嘱咐完小太监,玄世璟便出了宫。

    太子喜欢出城射猎,但是因为无论是年前还是开年之后,堆积的政务都不算少,这阵子一直没有得空出去,李承乾心里也憋屈的难受,毕竟这出城射猎是他为数不多的消遣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太子喜爱射猎的事儿在宫中并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有心人想要算计,有很大可能能够算计成功,如同历史上的李承乾,出去射猎之际被人带去偷牛,结果成了瘸子,开始自暴自弃。。。。。。

    玄世璟并没有注意的是,他与那小太监的对话,却是被不远处的另一个太监偷听了去,而偷听过后的小太监,则是找了个借口,迅速离开了同伴,直接进了后宫。

    “哦?你说的是真的?玄侯让人带话给太子?”

    “没错,武才人,小人亲耳听到的。”那小太监站在武媚身前躬身说道。

    “恩,知道了,这些银钱你拿去,以后听到什么消息,继续过来告诉我。”武媚从身边儿宫女手中拿过一吊铜钱,塞在了小太监的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