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272章

大唐第一少-第272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太好吧。”太监小心翼翼的看向晋阳,这回晋阳出宫,出去的可不止是晋阳一人,一同出去的,还有陛下派遣的一名宫里头的供奉,暖阁这边也会有几个太监宫女一同跟着出宫,跟随在晋阳身侧来保护晋阳,这开销难不成也要找魏王殿下不成?

    “难不成要带着两个大箱子出宫?”晋阳指了指地上放着的那两个足以将塞进去两个晋阳公主的大箱子:“太麻烦了,大不了回来之后派人将这些钱财都送到魏王府就是了,总之,本宫觉得,这次出宫,轻装简行。”

    “是。”见晋阳执意如此,小太监也只能从命了。

    离着春闱还有三日的时候,这次春闱的场地李二陛下直接给定在了国子监,反正国子监的房间都是现成的,这样一来,也给户部那边儿减少了不少压力,谁让现在户部拿不出钱来归置春闱的场地来着。

    神侯府的人需要提前到国子监那边熟悉一下场地地形,方便春闱的时候巡视,自然,一同前往国子监的,还有李恪带领着的五百玄甲军。

    锦衣卫这边由玄世璟和常乐带领着,江慕晴也跟着一块儿来了,身为女子的她,能进国子监的机会可不多,而赵元帅,则是留在了神侯府中跟房遗爱在一块儿。

    今天的江慕晴如愿以偿的换上了锦衣卫的飞鱼服,本来人就就长的清秀,这一换上衣服,倒是显得英姿飒爽了起来,腰间也如同别的锦衣卫一般横跨着一柄横刀,威风凛凛,别有一番风味。

    进了国子监才发现,这个时候的国子监仍旧有不少国子监的学生留在这里,等到了春闱的前一天才会彻底的清场,然后由吏部的人和锦衣卫一同检查场地,等候第二天的大考。

    而现在没有下达清除场地的命令,国子监的学生也在争分夺秒的做最后的努力。

    在国子监里走着走着,玄世璟倒是碰到了熟人。

    这人正是玄清。

    玄清见到玄世璟朝这边走来,身后还跟着一群锦衣卫,站在原地,也不知道该不该上前去打招呼。

    “玄清,那不是你本家弟弟东山侯爷吗?我可是听说了,这次春闱考场便是东山侯带着锦衣卫在内场巡视,玄清,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啊。”旁边的国子监生扯了扯玄清的衣袖说道。

    “什么意思?难不成,你是想。。。。。。。”玄清诧异的看了自己的同窗一眼:“万万不可啊。”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二章:国子监遇玄清() 
“嘘。。。。。你小点儿声。”那学生连忙捂住了玄清的嘴将玄清剩下的话生生的给憋了回去:“周围这么多人呢。”

    “你既心虚,就莫要打那主意啊。”玄清撇开那学生的手,低声说道。

    “不是,你想想,这参加春闱的士子考生这么多,能有多少人上榜?而且今年与往年还大有不同,等过了春闱,吏部那边的考核有没有还两说,关键是今年的进士,能够进宫去那太极殿,由陛下亲自主考呢。”那学生说道:“这机会,可是千载难逢,玄清你想想,现如今东山侯这般受陛下器重,若是能搭上这条线,咱们省多少工夫,绝对能发达啊。”

    玄清没有理会自己同窗说的这番话,自家与东山侯府之间的关系如何,别人不知道,玄清自己心里明白的很,早前自己父母已经将东山侯府上上下下给得罪透了,现在玄世璟怎么可能会帮在即,更何况,玄清也不想走这条线,既然是春闱考试,只要大大方方的拿出真本事便是了,剑走偏锋,终究是不是正道。

    玄清打小儿接受的就是儒家正统的思想,这等事情,玄清是不屑为之的,反正还年轻,机会有的是,即便这次发挥不好,大不了再等下一个三年,这是第一次参加春闱考试,有失误什么的,是在所难免的。

    玄世璟若是知道玄清的这种想法,即便是之前两家关系有那么多的不融洽,也会敬佩玄清的,敬佩玄清的正人君子。

    不过这种观点在玄世璟看来,也太过方正了。

    玄世璟见到玄清愣在原地,只是笑了笑,便带着江慕晴和常乐等一众锦衣卫走到了玄清的面前。

    “好久不见。”玄世璟率先开口打招呼。

    “好久不见。”玄清也十分礼貌的回应。

    “听说你也要参加今年的春闱。”玄世璟看着玄清问道。

    “是啊,玄家在我父亲这一辈没落,得了宗祀,自然要传下去,作为玄家的子孙,也需努力光耀门楣不是么,所以,参加春闱,是我唯一的出路,也是我一家人,唯一的出路。”玄清垂下眼眸,神情有些黯然。

    “恩,既然如此,努力吧。”玄世璟鼓励了一句:“争取能够取得殿试的机会,若是能得了陛下的青睐,平步青云指时可待。”

    话音落下,两人之间便是一阵沉默,玄世璟也不想站在这里徒增尴尬,便带着人与玄清擦肩而过。

    “等等。”玄世璟刚刚走出不远,玄清便转过头来叫住了玄世璟。

    玄世璟转过头,看向玄清:“何事?”

    “你。。。。。。不怨我父母吗?”玄清小心翼翼的问道。

    玄世璟闻言,笑了笑:“放心参加考试吧,这些不是你该担心的。”

    说罢,玄世璟便带着锦衣卫,扬长而去。

    等到玄世璟走远了,玄清身边儿的学生才回过神来,看着玄世璟离开的方向,对着玄清问道:“怎么?听你这意思,你家跟东山侯府,还有过节?”

    “不是一般的过节啊,所以你若是拿我当兄弟,东山侯府这个路子,我劝你还是不要沾染,不然到最后你倒了霉,可不要怪我没有提醒你。”

    “不是吧?真有过节啊,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起过啊。”

    “家事。”

    玄清一句话打发了探究欲十分强烈的同窗,随后便回了自己的宿舍,抓紧时间温习书本,还有三天,就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了。

    玄世璟带着人在国子监内转悠了一圈儿,了解了场地形势之后,便打道回了神侯府,现在万事俱备,就等着春闱开始了,好几天也没回家,玄世璟觉得自己也该回家看看了。

    虽说还有几天才是高峻成亲的日子,但是现在的东山侯府已然开始装扮了起来,侯府门口挂着的两个大红灯笼,看着就喜庆,门口的一对儿石狮子脖颈间的大红绸缎也换了新的,侯府周遭的围墙倒也干净,年前新漆的墙面儿,到现在过去的时间也不算太长,倒是用不着重新粉刷,大红的墙面,墙头上整整齐齐的青砖灰瓦,就连东山侯府大门口的青石板街道每日里侯府的下人们都会提着水桶用清水泼洗一遍。

    这事儿是玄世璟的母亲王氏亲自吩咐下来的,说什么每日这么一收拾,整个侯府的霉运都会被这一同清水泼洗干净,将不好的事情统统都冲洗走。

    这话虽说在玄世璟耳中听上去不怎么靠谱,但王氏的一番心意,着实让玄世璟感动。

    将马交给门房,玄世璟便进了东山侯府。

    回家的第一件事儿自然就是去见王氏,往常这个时候的王氏应该在后花园,不过最近侯府这么忙乱,王氏是否还像往日一样,玄世璟是不知道的,进了后院,便找了个丫鬟,让丫鬟带着自己去寻王氏。

    侯府外面虽然搭理的干干净净,一应物事都收拾的光亮如新,但是侯府之中,该是成亲所用的东西还都摆在房间里没有拿出来,日子还不到,早早的摆放出来也不成样子,尤其是要挂在院子之中的红绸缎,早早的挂上,等到了高峻成亲的那天,还不都得落得一层灰尘。

    “娘,在做什么呢?”在丫鬟的带领下,玄世璟来到了王氏所在的院子里。

    “今儿个怎么想着回来了?”王氏见到玄世璟,脸上故作出一幅生气的样子:“整日在外头,有家不知道回是不是?”

    玄世璟讪讪一笑:“这不是府里头这两天忙活着高峻的事儿,我回来不过是给府里头添乱罢了,而且这几天神侯府那边儿也有事儿走不开,干脆就住在那里了,娘亲不要生气,儿子给您赔罪成吗?”

    说着,玄世璟笑嘻嘻的走到王氏身旁,搀着王氏在桌子旁坐了下来。

    王氏坐下之后,顺手提起桌子上的茶壶倒了一杯热车,推到玄世璟面前:“喝点儿热茶吧,瞧你这样子,一身风尘仆仆的,刚从外边儿赶回来吧,这是去哪儿了啊。”

    玄世璟也坐了下来,喝了口热茶。

    “带着锦衣卫去了趟国子监,毕竟春闱的前两日,还是需要神侯府在场的。”玄世璟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三章:一封信,两件事() 
“这是陛下对你的器重,此事璟儿你更应该上心一些才是。”王氏嘱咐道。

    现如今春闱不日即将开考,已经成为全长安最为瞩目的事情了,这等大事,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家,茶余饭后都会谈论起来,这几日王氏偶尔也会与程夫人和秦夫人在一起小坐,谈论的话题最多的,还是这春闱。

    尤其是玄世璟还得了陛下的旨意要负责春闱内场的巡视,这差事,让多少人艳羡。

    虽说长安城大家族的子弟只要找个门路,找个人引荐一番,官职便唾手可得,但是现如今的形势已经大不如以往了,朝中除却老一辈的官员把持着重要的职务之外,若是出了缺,这位子的人选,定是出于李二陛下的旨意,也就是说,能够通过春闱让李二陛下看中的人,只要在长安,又或者是地方上放任几年,有了资历,一旦回到长安,进入大唐的权力中心,便不再是一件难以企及的事情了。

    说白了现在朝廷用人,出身不再如同往常一般重要,重要的是才能,是资历。

    就拿玄世璟来说,出身是一方面,只是先前玄世璟的出身,李二陛下不过是给了一个不怎么正经的侯爷封号罢了,玄世璟从陇西回到长安,在陇西和程处默一同对付吐蕃的两万大军的时候才彰显出玄世璟的能力,这才摆脱了那个不怎么正经的封号,正儿八经的成了东山侯。

    这就是所谓的出身是一回事,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但大唐的朝堂上如此,就连现在李承乾的那些个东宫属官,若是仅仅有一份好出身,没有什么政治能力,在东宫,也是得不到重用的,譬如之前的王敬直。

    玄世璟坐在王氏的对面,听着王氏的话,点了点头。

    “娘,放心吧,今年春闱的场地就在国子监,出不了什么差错的,更何况国子监外头还有吴王殿下率领着五百玄甲军驻守,锦衣卫在内场,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若不然,陛下也不会再春闱的最后一日将神侯府众人放回来,给高峻举办婚事。”

    “虽说如此,但也不可大意,长安城的形势向来复杂,自从你接了陛下的这道旨意以来,这些日子前来咱们府上拜访的人也多了起来,也好在你不住在府上,不然无论是见与不见,都是两难,平白得罪了人,你这般在神侯府或者玄武楼躲着,也未尝不是个办法。”王氏叹息一声说道。

    “娘,想要走这条路子的人也不傻,即便是找不到人,一封书信送来,儿子还是要处理这些事情的,前些日子儿子已经给他们回了信,信中也提及了一些事情,若是这些人聪明,能够才想出陛下的心思,这条路,他们放弃了便是,若是执迷不悟,恐怕到时候都不用儿子出手,陛下也不会坐视不理的。”玄世璟解释道。

    这次的春闱选举出来的进士是要上得庙堂接受李二陛下的殿试的,这也是开创了一个科举制度先河的一个举动,李二陛下自然是对其无比的重视,谁要敢破坏,迎接他的,将是李二陛下无比锋利的龙爪。

    “也罢,璟儿看来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娘亲就不多说什么了,璟儿现在也长大了,是吃亏,又或者是得福,都是你这一辈子必须要经历过的,以后的路,娘只能站在你的身后支持你,至于前方如何,还需璟儿你自己前行啊。”王氏语重心长的说道。

    “是,儿子知道了,娘,您可是儿子最坚强的后盾。”

    玄世璟母子两人坐在房间里聊天,外头的小吉手中拿了一封信,走到了房间门外,对着屋子里头说道。

    “侯爷,夫人,玄武楼钱掌柜派人送了信来,说是要亲手交到侯爷手上。”

    “钱堆的信?”王氏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随后对着玄世璟说道:“既然钱堆找璟儿有事,璟儿还是赶快去处理正事吧。”

    “恩,娘,那儿子就先走了。”玄世璟起身说道。

    刚刚回到侯府之中才这么一会儿工夫就要离开,玄世璟心里也是有些不自在,自己整日在外头忙这忙那,好不容易回家一趟,结果外头的事儿还是找到了家里来,却又不得不去处理。

    见到玄世璟出来,小吉将手里的信件交给了玄世璟,

    玄世璟接过信件之后,拆开信封拿出信纸,仔细的浏览了起来。

    这是钱堆的亲笔信,信中交代,高源已经到了长安,现在正在玄武楼中,其次便是,在长安百里之外的地方,找到了玄世璟先前所说的煤矿,现在已经与当地的官府开始交涉要拿下那矿山所在的地方了,至于后续该如何处理,钱堆的意思是让玄世璟安排一番。

    煤矿的事情对于玄世璟来说十分重要,自然是马虎不得,秦岭脚下的水泥窑还等着煤矿运过去呢,没有水泥,整个道政坊投进去的钱财都要打水漂,这对侯府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至少长安这边儿,短时间在钱财上,是翻不过身来了,因为一开春,玄世璟安排钱堆早早的开始处理道政坊的时候,手上所有的余钱就投入到了道政坊当中。

    对于钱财,玄世璟看的并不是很重要,自己一脑子的想法,没钱了随时可以赚取,但是道政坊这边儿,要做,就要做的漂亮,而想要做的漂亮,就一定会有大笔的投入。

    前期投入的越多,等到收获的时候,胜利的果实就会越大,越甜,钱多了,想要做其他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现在的长安,寸土寸金,越来越多的番邦人涌向长安,玄世璟知道,这个时候的长安,可以说是整个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