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258章

大唐第一少-第258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九章:晋阳的留意() 
“正是,徐婕妤和武才人可是要去向父皇母后请安?”李治看着武媚娘回应道。

    武媚娘点点头:“正是,本来是想去向皇后娘娘请安的,没想到这会儿陛下也在。”说道此处,武媚娘心里一酸。

    自打她入宫以来到现在,每天陛下下了早朝就会去立政殿到长孙皇后那里小坐一会儿,就算是朝政之事再忙,也从不间断,这让她心里怎能不羡慕嫉妒。

    “媚娘,既然陛下也在,我觉得,咱们还是暂时先不要去打搅,等晚一会儿再去立政殿吧。”徐慧心思玲珑剔透,才思敏捷,见武媚娘站在哪里似乎有些愣神,连忙上前抓住她的手臂,出言将武媚娘从沉思之中拉出。

    武媚娘很快的反应过来,对着徐慧点点头:“姐姐说的不错。”

    站在李治的身旁,晋阳一直没有说话,默默的看着徐慧和武媚娘在一边儿说话,偶尔偏过头看看自己的九哥。

    为什么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呢?

    带着狐疑,晋阳再次转头看向自己的九哥,看见自家九哥正看着对面两人说话。

    “九哥哥。”晋阳拉了拉李治的衣袖。

    “恩。。。恩?”李治的衣袖被晋阳一拉,回过头来看着晋阳:“兕子,何事?”

    “咱们先走吧。”晋阳说道。

    “恩,好。”

    两人要离开,自然要与对面的徐慧和武媚娘道别,李治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与武媚娘和徐慧交谈了几句之后,便和晋阳回了暖阁。

    一路上,晋阳的脑中总是浮现出武媚娘那张精致的脸庞。

    这武才人,长相十分漂亮,但是她的神色,却是让自己感到有些不自在,刚才暗中观察武媚娘的脸,看到她眉宇之间总是带着一股阴沉,怎么看怎么不像表面上表现的如此纯良,适才听到九哥哥说父皇也在立政殿的时候,那武才人神色之间,明显在愣神,还多亏了一旁的徐婕妤言语之间提点。

    这武才人,在想些什么呢?

    晋阳自然不会想到,这武媚娘是见李二陛下每日下了早朝都会去立政殿陪长孙皇后,心里在默默的吃醋。

    只不过武媚娘也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儿,她便一下子被两个身份尊贵的人记住了。

    一个是李治,一个是晋阳。

    此时的神侯府比之以往,要热闹了许多,毕竟来了两个新人,都是性情豪爽的人,很快就能与众人打成一片。

    赵元帅最不缺的,就是钱,每日到了傍晚的时候从外面的酒肆之中买两坛好酒,与神侯府的一众锦衣卫在一起厮混上两天,和快就跟一群锦衣卫勾肩搭背的称兄道弟了。

    而江慕晴让神侯府的锦衣卫佩服的,无疑就是她那一身功夫了。

    越是与锦衣卫对阵,江慕晴心里对自己的那位道士师傅也就越是好奇,原先没有个对比,所以江慕晴也不知道自己的功夫练到什么样了,现在在神侯府中,每日清晨都会在演武场与锦衣卫对阵一番,渐渐的,这才对自己的功夫有了个大致的了解,所以才会疑惑自己师傅的身份。

    自己的师傅,绝对不是个普通的道士。

    只是在前年的时候,自己的师傅已经去世了,就算江慕晴现在再怎么疑惑,也得不到答案了。

    现在神侯府的人已经知道了晋国公夫人遇刺是王家河郑家联手做下的,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暂时也不能将王敬直和郑家的人怎么样,毕竟无论是在公堂上还是在朝堂上,说话办案讲究的,终究还是证据。

    因此,房遗爱也在不留余力的开始各方查探,争取能够早日找到郑家那边儿的破绽,至于王敬直。。。。。。。

    有王崇基在,玄世璟会让王敬直好过吗?

    玄世璟一已经将王敬直在布政坊的事情告诉了王崇基,包括布政坊的那所宅子里养着的女子,至于接下来该怎么做,玄世璟就不会再过问了,王崇基拿到王敬直这么一个把柄,若是还斗不过王敬直,那就算是玄世璟看错了人了,王崇基就真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了。

    至于大理寺那边,无论是玄世璟还是房遗爱,都没哟指望戴胄能去查探什么,戴胄不会为了一个玄世璟,去得罪王家和郑家,就算是到最后给李二陛下交代的时候,不过是跪在殿中说一声微臣无能,又或者随便找个替罪羊糊弄过去罢了,反正李二陛下不会为了一件案子,要了戴胄的命,好歹戴胄在这大理寺,呆了不少年头了。

    不过说起来,因为这件案子的缘故,最近长安城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虽说戴胄不会认死理的去查王家和郑家,但是该下的功夫,还是要下的,比如,这两天戴胄将大理寺能用上的人手全都派了出去,在长安城还有长安到东山县的这段路上搜查,像是梳子梳头发一样,一遍遍的梳理,一副恨不能封城查探的样子。

    除了大理寺,再就是神侯府,一众锦衣卫,飞鱼服、黑披风,腰间挎着横刀,威风凛凛,在大街小巷中巡查,整个长安城都快要被大理寺和神侯府翻个底儿朝天了,百姓们倒是对此没有什么看法,无非是茶余饭后多了一桩闲谈罢了,毕竟刺客什么的,跟他们没有关系,日子还是要过,只不过百姓们的求知欲,却是一点儿都没少,都在猜想,长安城这是哪家高门大户又出了事儿了。

    或者,这个时候在长安发疯的,不止是神侯府和锦衣卫,还有玄甲军和金吾卫。

    长安城是大唐的帝都,帝都周围出现了大批的刺客,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长安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说明在他们的看护下,被人钻了空子了。

    这事儿一出,长安城附近的玄甲军每日也多了这么一件事儿,那就是早晚两次,在长安城外巡逻走动,长安城外几十个府县,几乎都有玄甲军的影子,虽说地儿大,但是架不住玄甲军人多啊。

    长安城中负责戍守京畿的金吾卫,晚上也勤快了起来,白天有大理寺和神侯府,金吾卫就算不上街,也出不了什么岔子,所以,金吾卫便将重点,放在了晚上,万一哪天陛下想起来,这当中还有金吾卫办事不利的缘故,金吾卫这边儿,也好有个态度不是。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章:王珪的吩咐() 
次日王敬直出门办事的时候这才发觉长安城里里外外已经布满了在查探刺客的人手,城外更是连玄甲军都跟着行动了起来。

    不得不说,谁让李恪跟玄世璟关系好,现如今的李恪,正在玄甲军之中,也算是小小的以权谋私了。

    现在王敬直也算是明白了那天郑家的人跟自己说的那些话了,照现在这个势头,自己的确不宜再有什么动作了,不过经过这一番较量,相比依附于王家的那些官员,也应该看明白了,谁才是日后王家的主子,谁继承王家之后才能保他们了。

    冒这风险,说来还是有收获的,至少在与王崇基的较量中,又多了一份筹码,也正好,这段时间,可以想想如何对付王崇基。

    这几天,王珪的情况是越来越不好了,全靠大夫开药吊着一口气,王崇基在王珪身边儿寸步不离的照应着,至于玄世璟告诉他王敬直在布政坊的外宅,王崇基已经让自己的心腹去查探了,现如今什么事情都比不上王珪的病情重要。

    房间里,王珪躺在床上,面色蜡黄,不住的咳嗽,王崇基坐在床前,伸手不住的帮着王珪顺气,这房间中的气氛十分的压抑,伺候在房间里的丫鬟下人大气都不敢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王珪这是大限将到了。

    “父亲,您好点儿没。”王崇基好不容易将王珪的气理顺,王珪停止了咳嗽,重新躺在了床上。

    王珪有气无力的摇摇头。

    “崇基啊,为父这病是好不了了,只是,为父担心啊,我这一走,你们兄弟两个,该如何相处啊。”王珪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看着王崇基:“敬直的那些事情,为父已经知道了,为父知道,这王家万万不可交到敬直手中,只是。。。。。。”

    “父亲,孩儿。。。。。。”王崇基有些难以开口,他知道自家父亲想要说什么,只是现如今,他们兄弟两个似乎已经走到了一种水火不容的地步,就算是王崇基摒弃前嫌与王敬直修好,王敬直也不会领这份情的,光是王敬直在外面得罪的人,便够他喝一壶的,所以,王敬直是不会放弃争夺的。

    而且,东山侯玄世璟,是不会放过王敬直的。

    派人刺杀晋国公夫人,这等糊涂事,王崇基始终想不明白,自己的这个弟弟,到底是想做什么,那玄世璟在长安虽说仅仅是个侯爷,可那也不是能够轻易得罪的,那东山侯府是什么地方,那是前秦王府,陛下将自己的潜邸赐给东山侯,那是何等的恩宠,那已故的晋国公,是从龙之臣,从陛下发迹之时就跟随在陛下身边儿,又以自己的性命助陛下登上那位子,虽说晋国公没了,但是陛下对于玄家的恩宠,对东山侯的恩宠,那是丝毫不减当年。

    从另一方面来说,东山侯的名字,丝毫没有避讳陛下的名字,还是陛下赐的名,这更是能说明陛下待东山侯的不同,光是从名字来说,这东山侯足以代表半个陛下,想要刺杀东山侯,那无非就算是在挑衅陛下。

    现在长安城满城风雨,几乎都是冲着王敬直派出去的刺客来的,稍有不慎,王敬直便会被牵扯出来,最后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想想都让人心惊,王家若是交到王敬直的手上,怕是真真的过不了今年了。

    “崇基啊,为父现在就交代你一件事,只要你答应了,这王家偌大的家业,为父便就交到你手上了。。。。。。”病床上的王珪目光殷切的看着王崇基。

    既然王珪什么事儿都知道了,王崇基也就猜出来,自家父亲想要说什么了。

    “父亲可是要让孩儿护住二弟。”王崇基问道。

    王珪微微的点了点头。

    “父亲可知,二弟在外面,都做了什么?”王崇基复问道。

    “知道个大概,背着南平公主在外头养外宅,做了些欺男霸女的事情,与常州城的官员沆瀣一气。。。。。。”王珪说道:“这些魏王殿下都告诉我了。”

    王崇基摇了摇头,笑道:“父亲可还知道,就在前日,二弟派出一批刺客,在东山县与长安城之间的路上,刺杀晋国公夫人,现如今,朝堂震动,陛下龙颜大怒,东山侯玄世璟誓与凶手不死不休,大理寺全长安县搜捕,神侯府锦衣卫几乎快将长安翻过来了,长安城外玄甲军日日在周边府县巡查,现在的长安城,就连晚上宵禁过后的街道上的金吾卫,都比之前增加了足足两倍有余,这些。。。。。。都是二弟闹出来的。”

    躺在床上的王珪越听王崇基往下说,眼睛变睁的越大,直到王崇基全部说完,王珪已经无力再去反应什么了,只是双目无神的这么躺着,良久,才恨恨的吐出两个字。

    “糊涂!”

    “父亲,孩儿实话跟你说吧,现在莫说是孩儿了,恐怕就是您的学生,魏王殿下,也保不住二弟了。”王崇基低着头,声音低沉的说道:“那日下了早朝,我见到魏王殿下和太子殿下与东山侯并肩而行,似乎是说了什么,估计,也就是这事儿了,从东郊的案子出来之后,魏王殿下与太子殿下对二弟的态度,便已经截然不同了。。。。。。”

    “自作孽啊。。。。。。”王珪无力的叹息:“罢了,罢了,崇基,你立即去准备厚礼,去东山侯府上拜访东山侯,还请东山侯来咱们王府,为父想见他一面。”

    王崇基抿了抿嘴,点点头:“是,父亲,孩儿这就去。”

    说罢,王崇基离开了王珪的房间,既然自家父亲想要见东山侯,自己跑一趟便是了。

    备了厚礼,骑着快马,王崇基赶到了东山侯府,只是这个时候的玄世璟并不在东山侯府,而是在神侯府,现在神侯府的人都很忙,除却早上在演武场能耍两下子之外,到了半晌,就要出去查案了,听从玄世璟的吩咐,重点探查王敬直,只要是对王敬直不利的消息证据,全都收集起来,汇总到神侯府的书房,由房遗爱和赵元帅从中整理。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半路截胡() 
江慕晴是受不了这么枯燥的生活的,干脆也跟着锦衣卫去跟踪王敬直了,不同于其他锦衣卫,江慕晴的跟踪几乎是无孔不入,若不是身为女孩子家还有这么一点儿矜持,恐怕王敬直上茅房,江慕晴都不会放过的。

    王崇基一离开王府,在书房的王敬直就得到了消息。

    “我爹他现在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有进气儿没出气儿,我大哥这个时候离开,是想去做什么?”王敬直在书房之中一边踱着步,一边自言自语。

    “二少爷,大少爷可是从老爷的房间,直接离开,带了厚礼出门的,是不是要去拜访什么人啊?”王敬直手底下的家仆说道。

    王敬直停了下来,摸着下巴站在原地思索。

    “你说,我大哥是从我爹的房间里出来,直接准备了厚礼出门的?”

    那家仆点了点头:“是啊。”

    “拜访什么人。。。。。。。”王敬直喃喃自语,随后,脑子一转,似是想到了什么。

    “你立马出去,想办法查清楚我大哥去了哪儿。”

    “二少爷,大少爷已经走了有一段时间了,怎么查啊。”那家仆一脸为难的问道。

    “你自己想办法,本少爷没工夫跟你墨迹了。”说完,王敬直一撩衣摆,走出了书房,直奔了王珪的房间而去。

    王敬直在猜想,王崇基从王珪的房间出来,便离开了王府去拜会什么人物,多半是得了王珪的指示,这苗头对于王敬直,可是大大的不利了,王敬直做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要击败王崇基,完全的继承王家,但若是王珪临终之前将王家交到王崇基手上,那王敬直他所做的一切,不就是白费,一切都会变成那水中月、镜中花,虚无缥缈,即便是自己手中掌握的力量再多,但是名不正,则言不顺。

    所以王敬直现在要做的,那就是尽可能的先发制人。

    推开王珪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