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23章

大唐第一少-第23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放心,定然不会太贵,毕竟,这也是一件造福万民的事,若是卖的贵了,让陛下知道,世璟的屁股可就要遭殃了。”玄世璟笑着说道:“不过这新纸还未出来之前,一切也只是空谈,倒是还有一事世璟要跟殿下说明。”

    “请说。”说了这么久,李泰的也有些口渴,端起桌子上的杯子,饮了一口清水。

    “魏王殿下和太子殿下送来的钱财世璟可不能白要,就当做是二位入了股,他日盈利之后,会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给二位殿下分红的。”玄世璟说道。

    “这倒不必,我与大哥相助世璟,并未曾想要什么回报。”李泰放下杯子说道。

    “殿下也不要忙着拒绝,世璟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殿下成人之后可是要自己开府的,到时候花销可不是一般的大,倒不如趁现在多攒点私房钱,退一万步来讲,若是日后真的盈利,二位殿下也可以改善一下宫中的用度,殿下也知道,陛下和皇后娘娘一向节俭,这几年我大唐国库空虚,娘娘只有每逢盛日之时才锦衣华服,若是二位殿下能够自给自足顺便帮内务府充实一下府库,这也未尝不是尽了孝道。”

第四十四章:长安大,居之不易() 
李泰心里这才定了下来,玄世璟说的确实有些道理,说道:“既然世璟如此,那我也就不再推辞了,回去之后我便禀明父皇,讨一个可以随时出宫的恩旨。”

    李泰如此的积极倒是让玄世璟有些错愕,这家伙不会是为了随时能出宫才这么积极的吧?虽然心里这么想,但还是点了点头。

    送走了李泰,玄世璟去找了钟子朔。

    “钟叔,今日魏王殿下带来了多少银钱?”玄世璟问道。

    “小侯爷,我目测了一下,约莫着有五百贯。”钟子朔说道:“不过这魏王殿下怎么会带这么多银钱过来?”

    “这是昨天我跟魏王和太子谈的,咱家的造纸作坊,我打算拉魏王殿下和太子殿下入股。”玄世璟说道:“这也算是朝中有人好办事了,钟叔你想,现在长安城大大小小的生意,哪家背后没个勋贵撑腰,咱要是贸然插手,以现在侯府的状态,明里暗里都不会好过,倒不如有太子和魏王二人的名头,也能起到一丝威慑的作用。”

    钟子朔不可否认的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侯府开始在长安城里边做生意,无论是什么生意,都会多多少少的触及到勋贵们的利益,明面上他们知道这些生意是侯府,不会说什么,但是背地里整些有的没的,这倒是让人烦心。

    钟子朔是江湖出身,若是论生意上的这些道道,他知之甚少,这也是无论玄世璟做什么他也不会多说什么的原因之一,只是凭借着一些经验,偶尔提出一些不妥的地方,所以玄世璟在开尚品坊的时候,便从山西调来了钱堆,现在看来,人手还是不够用,看玄世璟的样子,日后府上定然不会只有尚品坊和造纸作坊这两个产业,这几年来,钟子朔也是差不多将玄世璟摸透,自家这个小侯爷确实是个敢想敢做的主儿,操持家业方面,一点都不像是个四岁的孩子。

    “那小侯爷,魏王殿下送来的那些钱……”

    “开春全都投到庄子上,用来开挖河道。”玄世璟说道:“钟叔,您大约估摸着,咱庄子上挖河道能用多少银钱?”

    钟子朔摇了摇头:“这个我还真不懂,得专门找人估算一下,不过我觉得,这五百贯也大差不差了,咱用的都是咱庄子上的自己人,工钱方面没有什么顾虑,想必咱庄子上的农户也不会收侯爷给的工钱。”

    “这是为何?”玄世璟不解。

    “这河道又不是给府上挖的,说白了其实这件事儿也是庄户门的事儿,待到河水引到咱们庄子上的时候,受惠的还是他们不是,他们肯定不好意思拿侯府的钱啊,再者说了,东山县是您的封地,您是有权征徭役的,所以,这工钱小侯爷就可以省了。”钟子朔说道。

    玄世璟恍然大悟,虽说如此,但是现在就着玄世璟手上能挪用的钱财来看,还是略显不足,好在凿挖河道是个长期的工程,至少中间还有时间可供玄世璟缓和。

    看来还是思考不周啊,玄世璟感叹,光一味的灵光一闪想出要开造纸作坊这么一会事儿,风风火火的就去落实,却没有顾全到府上的大局,看来以后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还要找钟叔问一下府上的情况,现在倒好,弄的玄世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毕竟造纸的事已经跟李泰还有李承乾说过,而李泰更是要亲自到作坊里帮忙。

    “唉~还是太年轻啊。”玄世璟感慨。

    玄世璟的一句话将钟子朔说的满头雾水,小侯爷这是怎么了?

    “小侯爷何故如此感慨啊?”钟子朔问道。

    “啊?哦,我是在感慨,若是我再长大一些,或许府上就会过的更好,庄户门也会跟着过活的更好啊。”玄世璟说道。

    “原来如此,小侯爷不必着急,一切都要慢慢来,这不,府上已经开始越来越好了吗?小侯爷也会越长越大不是吗?”钟子朔笑着看向玄世璟。

    玄世璟微笑着点头:“钟叔说的不错,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正好,我这还有一件事儿钟叔帮我办了吧。”

    “何事?”

    “出了正月我便要入宫进学,不知道要准备什么,劳烦钟叔帮忙准备一下,也省的到时候麻烦。”玄世璟说道。

    “这我还真不知道,待我一会儿去见夫人问问吧,到时候一定给小侯爷准备好。”

    “那就有劳钟叔了。”

    钟子朔微笑道:“应该的,对了小侯爷,今日您还要去翼国公府上走一趟,我已经吩咐高峻套好马车等着小侯爷了,一会儿小侯爷便带着珑儿出发吧。”

    玄世璟一拍脑袋,差点把这事儿忘了,虽说年前都走动过,但是过了年还是要再去府上拜访的,年前是送年礼,而年后就是去拜会祝福的。

    “好,我知道了,我一会儿就带着珑儿出发,对了,今天是翼国公府上,明日就是卢国公府上了吧?还有牛伯伯府上,还有其它人家吗?”印象中,与侯府关系比较亲密的也就只有这么三家了。

    “正是,若是说其它勋贵府上,河间郡王、谯国公、萧宰相…。。只不过自从玄大哥走了之后,与府上来往不如从前了。”钟子朔一一细数着。

    “毕竟礼数还是要尽到的。”玄世璟思索一会儿:“有了,此事就一并在秦伯伯府上解决了便好,钟叔,你派人去秦伯伯府上传个话,就说今日秦府的午宴由咱这边操办,让秦伯伯将程伯伯、牛伯伯还有河间王、谯国公、萧宰相以及跟咱家关系不错的长辈都请到秦府,咱们为这些长辈们准备一顿大餐以表敬意,省的也挨家去跑了,更何况还有些不知道该不该去的不是吗。”

    “这倒可行!”钟子朔说道:“好,那侯爷与珑儿姑娘去准备,我再派几个人过去打打下手,我这就安排人去传话,高峻那一辆马车肯定是不够用了,我再去安排一辆牛车。”

    “恩,就这么定了。”

第四十五章:父与子() 
“小侯爷,那珑儿下去准备准备。”珑儿站在玄世璟身后说道。

    “也没什么好准备的,叫上几个家丁,我跟你一起去厨房看看。”

    带着珑儿到了厨房,玄世璟四下打量了一番,府上过年准备的东西都挺齐全,倒也不麻烦,更何况,翼国公府上厨房里的吃食也不比侯府少多少。

    “珑儿,吩咐下去,咱府上这些炊具都带上,其它的就带一些咱府上自己做的就成,今儿个的午宴,恐怕还要麻烦你,对了,厨子老王夫妻俩也一起跟着去秦伯伯家,到时候也不能让你自个儿在那忙活。”玄世璟吩咐道。

    “是,小侯爷。”珑儿应道。

    吩咐府上的家丁将厨房里能用到的东西都搬到了已经套好的牛车上,玄世璟和珑儿坐上了高峻驾的马车,而厨子和他媳妇儿则是跟着坐在后面的牛车上,一行人前往秦府。

    皇宫,因为是正月里,朝臣们都放了假,这个放假只是指着不用每日来宫里上朝议事,而政事上的处理确是少不了的,也正是如此,大唐的朝政还是在正常的运转,二李二陛下也比平日里更闲暇。

    立政殿里,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正坐在榻上博弈,棋盘上两条黑白分明的大龙正厮杀的难解难分,再看李二陛下和皇后,始终都是面带微笑,神色轻松自然,仿佛棋盘上紧张的局势与执子者毫无相关。

    李二陛下端起一旁的茶杯,喝了一口热气腾腾的参汤,咂了咂嘴,看向长孙皇后:“观音婢,听说今日青雀带了一车的钱财去了世璟的府上,你说,他这是去做什么了?”

    长孙皇后施然一笑:“这倒是难住臣妾了,陛下也知道,之前青雀与璟儿之间的关系可未曾亲近过,这一下子连续两天都往璟儿府上跑,臣妾也觉得纳闷儿呢,不过陛下若是真想知道,又何必在这问臣妾呢?”

    李二哈哈一笑,放下手里的参汤,复而拿起一枚黑子,放到棋盘中央,感慨道:“观音婢啊,朕发现,自从朕登基做了这皇帝之后,是越来越不了解朕的这些孩子了。”

    “陛下这是说的哪里的话。”长孙皇后见李二如此,连忙止住:“这老话儿不是都说,知子莫若父嘛。”

    “自朕登基之后,日日忙于朝政,就算是承乾与朕在一起,朕也不过是关系一下他的学业,说一些国事,更不用说是青雀还有恪儿了,说来平日里这些孩子们都是观音婢你在管教着,也着实辛苦你了。”

    “这都是臣妾该做的,陛下是一国之君,是大唐之主,必定不能像寻常百姓家的父亲一样去照顾孩子们,承乾、恪儿、青雀他们都理解的。”长孙皇后宽慰着李二陛下。

    “德义。”李二唤了一声。

    “奴婢在。”德义躬身上前。

    “召白泽入宫,朕有事问他。”李二陛下吩咐道。

    “诺。”德义应声,随后出了立政殿,召见陛下暗卫之事,要由德义亲自去做。

    “陛下还是忍不住好奇不是?”长孙皇后打趣道。

    “是啊,平日里对于孩子们想做什么,朕都了如指掌,只不过在这次,还真是超出了朕的意料,所以,朕倒是想知道,青雀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李二陛下笑着说道。

    “娘娘,魏王殿下求见。”媛儿走上前来福身道。

    “还真是说谁谁来啊。”长孙皇后对着李二陛下粲然一笑,随后转过头来看向媛儿:“快请进来吧。”

    “是。”媛儿应道。

    “媛儿。”李二陛下开口叫住媛儿。

    “陛下还有何吩咐?”媛儿转过身对着李二行了一礼。

    “你让人追上德义,告诉他朕吩咐他的事不用办了,朕直接问青雀就好。”李二说道。

    “是。”媛儿领命之后转身离去。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李泰走进立政殿,对着李二和长孙皇后行礼。

    “免礼。”李二虚手一扶。

    “青雀,早上不是刚来这边请过安了,怎么这么快又过来了。”长孙皇后从榻上起身,微笑着来到李泰面前。

    “儿臣听说父皇在母后这里,所以特来面见父皇,向父皇讨一道恩旨。”李泰对着李二陛下拱手说道。

    “哦?什么恩旨?说来看看。”李二陛下饶有兴致的看向李泰。

    “儿臣希望父皇能够让儿臣随时出宫。”李泰拱着手,面不改色的说道。

    随时出宫?李二一愣,这青雀刚从侯府回宫就跑过来讨这么一道恩旨,莫非与玄世璟有什么关系?

    “青雀,听下边人说你去了璟儿府上?”李二陛下问道:“你一回来就跑过来跟朕要这么一道旨意,是否与璟儿有关?”

    “回父皇,是的,儿臣打算帮世璟去造纸。”李泰回道。

    “造纸?”李二陛下不解,好好的造什么纸啊:“你且仔细说与朕听听。”

    李泰将前前后后的事情都告诉李世民,长孙皇后在一旁也认真的听着。

    “璟儿想研究新的纸张,因为硬黄纸擦屁股不舒服?”李二陛下瞪着眼睛看着李泰。

    李泰乖乖的点了点头,看着脸色明灭不定的李世民,心里感觉有些毛毛的。

    “有辱斯文!”李二陛下一拍桌子,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观音婢,你看看这璟儿,真应该好好教导一番!先是有了那标点符号跟朕讨赏,现在改造纸张竟然是为了……唉!”李二陛下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父皇还有……”李泰弱弱的看了一眼李二。

    “还有什么?”此时的李二陛下有些哭笑不得。

    “就是世璟庄子上要凿一条河道,还要在上游修个蓄水池,孩儿准备去他庄子上帮忙。”

    这下轮到长孙皇后也有些苦笑不得了,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璟儿这小子绝对是在拿青雀当做免费的长工!”李二陛下笑着说道:“罢了罢了,朕倒是没想到,你二人关系会在青雀你心结解开之后变的这么好,青雀,告诉父皇,你是如何想的,为什么想去帮世璟又是造纸又是凿河的?

    从李泰口中知道事情的始末,李二陛下倒是有些想不通。

第四十六章:聚秦府() 
“父皇,其实儿臣是想借此机会多多出去实践一番,儿臣平日里整日闷在武德殿里面读书,这样下去空有满腹经纶又有何用,大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臣行不了万里路,但是去世璟的庄子上帮帮忙还是可以的,积攒一些经验,日后也能帮到父皇和大哥。”李泰一脸诚恳的说道。

    李二陛下露出满意的神色,李泰的话句句在理,李泰与李承乾之间兄弟和睦的一面,是李二陛乐于见到的,因为他与建成太子之间的肿肿,加上逼宫那日李渊所说的那些话,是他心头的一根刺,忘不了,消不掉,李泰的话让他觉得心里是暖的,也隐隐的有些自豪,李世民的儿子,就当如此出息!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说道:“你随时出宫的恩旨,朕准了,不过青雀,你去帮璟儿又是造纸,又是凿挖河道的,记得跟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