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22章

大唐第一少-第22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象,玄世璟不禁一阵唏嘘。

    钟子朔认真的点了点头:“侯爷说的是,现在庄户门应该都在家过年,明日我便差人去庄子上走一趟,顺便去看看有什么地方适合建造造纸坊。”

    玄世璟将地图扒拉到自己面前,对着自己封地那片儿地方一阵研究,发现确实附近有条河,还是条大河,只不过不曾从自己封地内流过而已。

    “钟叔,咱庄子上的那个宅子离这条河近吗?”玄世璟问道。

    “侯爷是想把咱府上在庄子上的宅子作为造纸坊?这万万不可啊小侯爷。”钟子朔连连摆手反对。

    “为什么?钟叔你看那宅子,住人已经是不肯能了,只能修缮一下作为作坊了,反正封地上地方有的是,以后再盖一座宅子不就是了嘛。”玄世璟说道:“现在咱们把钱主要都投在凿河上面,造纸作坊这边能省则省。”

    “既然这样,那要请示一下夫人的意思了。”关于庄子上的宅子,这算是一件大事了,钟子朔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先去问问王氏的意思了。

    “那行,这事儿就先这么着,对了,咱府上不还有三个刺客吗?别让他们闲着,扔庄子上让他们去帮着凿河道去。”玄世璟低着头看着地图说道。

    “是,小侯爷。”钟子朔笑着应了,见玄世璟没了后文,说道:“小侯爷,若是没有别的事情,那我就先下去了。”

    “哦,好,钟叔去忙吧。”玄世璟抬起头来,目送着钟子朔出了书房。

    “钱啊!”玄世璟感慨了一声:“总是不够花。”

    看来还得想些法子赚钱才是,开凿河道也算是个大工程了,更何况还要在上游修个蓄水池,这相当于是个人工湖啊,花费可就大了去了,对于现在的侯府来说,这就是个无底洞,还不知道要填多少钱。

    “小侯爷。”珑儿搬着一沓书从里屋走了出来:“《汉书》找着了。”

    玄世璟连忙将地图收起来,将书案空出,珑儿将手上的书籍放在书案上。

    “这么多?”玄世璟看着书案上摆放的两沓书籍,不禁傻眼。

    “小侯爷,我刚翻看了一下,这都是前几年新誊写出来的,当然,其中还有后来人们添加的注解什么的,所以会多一些,这《汉书》分为前汉书和后汉书,既然蔡侯是东汉时期的人,应该会记载在后汉书中。”珑儿掰着手指思索着说道。

    玄世璟惊奇的看着珑儿,竟然还知道前汉书和后汉书的分别,还真是小看了这丫头。

    “珑儿,你懂的还挺多的嘛。”

    “那是,小侯爷,珑儿小时候在二贤庄的时候,也一起跟着庄子上的孩子们上过私塾呢!一直到夫人怀您的时候,珑儿这才跟着夫人一起来了长安。”珑儿笑着跪坐在书案的另一侧:“不光是珑儿,就连高峻还有钱堆以及二贤庄其它的年轻人,都上过好些年的私塾呢。”

第四十二章:李泰再访侯府() 
不得不承认,玄世璟觉得自己还真是小看了自己府上这一群人,都是人才啊,看看咱这贴身小侍女,十四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文能武啊。

    这也让玄世璟对那个自己从来都没去过的二贤庄越发的好奇了,看过《隋唐演义》才知道的二贤庄,没想到成了自家的门下,听珑儿这么一说,玄世璟感觉这二贤庄倒是变的不像是以往绿林道上的总瓢把子,倒是有点从良的意味,不过也是,贞观盛世已经拉开帷幕,若是二贤庄还像以往一样,李二陛下眼睛里可揉不得这种沙子。

    “那正好,珑儿,来,坐对面,跟我一起找找看,刚才我跟钟叔说的话想必你也听到了,来年咱庄子上要修蓄水池,要凿挖河道,投到这上面的银钱可是少不了,这造纸作坊早成一天,咱手里的银钱也能顶得住一天。”玄世璟翻开一本书籍一边翻找,一边对珑儿说。

    珑儿自然是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也不再多问,拿起桌子上的书籍帮着玄世璟一起翻找。

    查找这些资料什么的是最为无聊的,本来昨儿个晚上玄世璟就没有休息好,现在端着书本更是哈欠连天,看向书本的眼神都是直愣愣的,到最后,脑袋都开始往书案上磕了。

    玄世璟现在这样子珑儿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放下书籍对着玄世璟说道:“小侯爷,你要是困了就先睡一会儿吧,这些事情交给珑儿来做就好。”

    玄世璟也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合上书籍,说道:“行,那你继续找这,我先趴下眯一会儿。”说完便趴在案上睡了过去。

    珑儿看着趴在案上睡觉的玄世璟不禁露出笑容,自家小侯爷有时候真不像个小孩子,谁家的小孩子会在这么小的时候就操心着给家里赚钱,给庄户门拨钱去蓄水凿河的;可是有的时候,自家侯爷确实就是一个小孩子。

    珑儿轻轻的起身,拿过放在一边的厚绒外衣,轻轻的披在了玄世璟的身上,随后活动了一下四肢,伸了个懒腰,又坐在了玄世璟的对面,继续翻看这汉书,连续翻看两本之后,再翻开第三本时,珑儿眼睛赫然一亮。

    开篇写着这么几个大字:后汉书?宦官列传。

    仔细的查看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蔡伦传》,看过之后,珑儿一副泄了气的模样,将书往桌子上一摊,叹了口气,无他,只是书中记载关于造纸的实在是太笼统了。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玄世璟,珑儿微微的有些失落,侯爷对于造纸怀着这么大的期盼,结果忙活了大半天,就才找到这么点资料……

    珑儿起身,小心翼翼的将玄世璟抱了起来,抱进了书房里屋的榻上,今儿晚上只能让玄世璟睡在这里了,外面天冷,万一抱着出去受了风寒,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将书房的窗户稍微打开意思缝隙,走一走屋子里面的碳气,珑儿又将火盆里的炭火烧的更旺一些,走到外间,熄了蜡烛,珑儿也在外间的榻上和衣而睡了。

    次日一早,玄世璟刚开始早饭,小吉就风风火火的跑进了后院。

    “小侯爷,小侯爷~~~”一边跑,一边大喊着寻找玄世璟的身影。

    玄世璟拿起一张馅饼,走出客厅的大门,站在门前,看着火急火燎的往这边跑的小吉:“慢点,咱家还没着火呢。”说完,咬了一口手中的馅饼。

    小吉一路小跑跑到玄世璟的身前,由于跑的太急,停下好一会儿,还在呼哧呼哧的直喘气。

    “瞧瞧你,找什么急嘛,慢慢的,先歇会儿再说,鬼子进村了?”玄世璟调侃道。

    小吉捋了捋胸前,顺了口气,咽了口唾沫,说道:“小侯爷,魏王殿下来了。”

    “谁?”玄世璟艰难的将口中的馅饼咽了下去:“魏王?李泰?”

    小吉点头。

    来送钱的?玄世璟眼睛之中散发出闪闪的光芒,倒是把小吉下了一跳。

    “赶紧请到前面大厅,好茶好水好吃好喝的招待着。”玄世璟吩咐道:“珑儿,吩咐下去将这早饭收了吧,不吃了,我去见见魏王,说不定会有什么收获。”

    “是,小侯爷。”珑儿应道。

    早上起来玄世璟就看到昨天珑儿找出的后汉书之中关于蔡伦改进纸张的那点描述了,实在是太少了,玄世璟可没忘了,昨天李泰在府上可答应过他,要帮忙找一些关于造纸的典籍什么的,李泰虽然年少,但是好歹也算的上是博学多识了,若是有他帮忙,定会事半功倍的。

    一脸淡然的微笑,迎着初生的朝阳,金色的光辉洒在玄世璟小小的身躯上,在珑儿眼中,平白多添了一些圣洁,像是天上下凡来的小仙人一样。珑儿摇摇头,再看玄世璟脸上的微笑,明明就是一只小狐狸,自己怎么能错看成什么仙人。

    玄世璟面带微笑的走进了前院的大厅,冲着李泰拱手行礼。

    “见过魏王殿下。”

    “世璟不必多礼。”李泰上前将玄世璟服气:“今日我来,一是给你送过昨日许诺与你的钱财,二来,自然就是你那造纸的事情了,说到此事,我倒是有一不情之请了。”李泰在玄世璟面前并没有自成本王,亦或是孤,而是自称为我,如此平易近人的李泰,倒是让玄世璟再次刷新了对李泰的印象。

    “殿下请讲。”玄世璟看向李泰,心里纳闷,李泰这是有什么事儿要找自己办?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希望造纸的作坊建成之后,能够让我亲自参与这新纸的制作。”李泰说道。

    玄世璟一愣,李泰要亲自造纸?虽然疑惑,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李泰相对于自己来说可算是个文化人了,笑着回道:“求之不得啊,只是世璟不明白,为什么殿下要屈尊降贵,亲自去研发这新纸呢?”

第四十三章:免费劳力() 
李泰笑着说道:“世璟,昨日从你府上回去之后,我闲着没事儿干就想了想,昨天下午在你家后花园里大哥跟我说的几句话,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整日里在武德殿中埋头苦读,虽说书本上的东西学了不少,但是总归都是空谈,我想多出来实践一下,而且,世璟弟弟也启发了我。”

    “哦?愿闻其详。”不得不说,李泰的思想觉悟还真是高。

    “昨日里世璟说改进纸张的时候说过,咱们一直守着老祖宗的东西一成不变确实是对的,老祖宗创造出来的东西虽好,但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关于纸张方面,世璟想去改进,想去创造,所以我也想亲自去参与,结合现实中的事情,来印证书上所学的东西。”李泰说道。

    玄世璟现在很佩服李泰,有思想,有觉悟啊,而且还是个学霸。

    “魏王殿下说的对啊,毕竟实践出真知啊。”玄世璟说道,突然闹中一闪,李泰这个文学青年历史上好像编撰过一本书籍啊,《括地志》不就是他主持编撰的吗,大大小小也算是个地理学家了啊。

    本着人才尽用原则的玄世璟当下有了主意,看看眼前的李泰,过完年也就十三岁了吧,心里又有些犹豫,这算是童工吧。

    玄世璟心中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的不好意思的,但是转念一想,人家好歹是魏王千岁,手底下怎么说也有十几号人吧……

    “魏王殿下,我这里还有一件事,不知殿下是否感兴趣。”玄世璟眯着眼睛笑着看向李泰。

    李泰心中一突,这是什么表情,怎么感觉心里毛毛的,但还是开口说道:“世璟有何事啊?”

    “也不是什么大事,殿下不是想行万里路嘛,正好世璟封地庄子上有件事。说不定殿下可以参与一下。”玄世璟说道。

    “哦?除了造纸之外,还有何事?”李泰问道。

    “不知殿下对于地理水利方面了解如何?”

    李泰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倒是比造纸上了解的多一些,但也只能说是尚可。”

    了解就好办,李泰再加上庄子上有经验的庄户,这河道、人工湖什么的就妥妥的了,到时候再请个专家过去,此事就这么敲定了,再者说了,李泰那武德殿里的侍读、夫子什么的也不是泛泛之辈啊,这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免费劳力,能省下不少开支呢。

    “是这样的,殿下,今年开春春耕之后呢,世璟庄子上打算凿渠引水,并在上游修建一个蓄水池,一来方便庄户门灌溉农田,而来就是造纸坊靠近水源会方便许多。”玄世璟对着李泰说道。

    “世璟的意思是让我参与开凿河道和修建蓄水池?”李泰眼睛一亮,看向玄世璟。

    玄世璟轻轻的点了点头:“正是,殿下虽说年纪尚轻,但是胜在博学多识,介时配合经验丰富的师傅们,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这不正是殿下想要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

    李泰本来心中没底,若是造纸作坊的事情也就罢了,毕竟造纸是考验的一个人的学时,再加上工匠们在一旁掠阵,对于他来说并非难事,若是开凿河道,就不单单是读过书就可以了,地势的走向,土质的软硬以及各种,李泰心中自然是没有底,但是又实在不想浪费这么一个机会,平日里闷要么是闷在武德殿里读书,要么就是在御花园里瞎溜达,长孙皇后对李泰的管教也甚是严厉,若是说帮着玄世璟庄子上开凿河道,也许长孙皇后能够同意李泰时不时的往外跑,又听了玄世璟的话,李泰觉得自己揽下这事儿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当即点了点头,应下了。

    “既然世璟庄子上有需要,那我帮一下世璟也无妨。”

    “那就有劳殿下了”玄世璟向李泰拱手一揖。

    “世璟无需客气,说白了我还要谢谢你呢。”李泰笑着说道:“对了,昨日里许给你的钱财就在前院放着,钟管家吩咐人给挪到你府上的库房里头去了,虽是不多,但也是我跟大哥的一番心意,正好世璟弟弟庄子上又要凿河又要开造纸作坊,若是日后有需要,尽管差人来跟我说就好,我武德殿那边的吃穿用度比大哥那边要多一些,省出些钱财了也没什么问题。”

    听李泰这么说,玄世璟内心触动也是挺大,虽说之前李泰对于自己的态度不好,但也是上一辈的恩怨,如今他心结已解,对于玄世璟,也是同李承乾对他一样,毫无保留的好,至于为什么这么认为,玄世璟觉得现在的自己可没有什么值得收买或者是值得利用的价值。

    “多谢殿下,钱财方面倒是不必担心,只要造纸作坊开起来,新的造纸工艺一旦研发出来,定然是要取代现在所用的硬黄纸,殿下也是读书人,自然是明白这纸张对于读书人的重要性。”玄世璟说道。

    “这是自然,不过世璟,这纸张的价格……”李泰看向玄世璟。

    “殿下放心,定然不会太贵,毕竟,这也是一件造福万民的事,若是卖的贵了,让陛下知道,世璟的屁股可就要遭殃了。”玄世璟笑着说道:“不过这新纸还未出来之前,一切也只是空谈,倒是还有一事世璟要跟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