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71章

大唐第一少-第171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蟀耍俊毙拉Z看着常乐问道。

    “回侯爷,家弟已经没有大碍了,多谢侯爷关心。”

    “嗯,我也听说了,你弟弟腿伤的眼中,恐怕日后行走有些毛病,不过你也不用担心,若是你弟弟想,本侯自有办法让他站起来,今日看你在这书房中读书,珑儿也跟我提起过,你弟弟也读过些书,可是如此?”玄世璟问道。

    “正是,家弟学问,远超于我。”常乐回到。

    “如此,待他日你弟弟养好伤,便让他来玄武楼,先做个账房吧,本侯会着人先给他打造一副拐和一辆轮椅,行动之事,便解决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逃路王爷() 
“常乐多谢侯爷!”常乐闻言,拱手恭恭敬敬的给玄世璟行了一礼。

    玄世璟摆了摆手,“无须如此,若是能解决了你兄弟二人的事情,珑儿也能省下不少心思,现在咱们侯府家大业大难免明里暗里招人嫉恨,所以,咱们也要守得住才是。”

    常乐听得出玄世璟话中的意思,现在身为玄武楼的护卫,自当是拼死保卫玄武楼,听说这玄武楼已经是侯府产业的重中之重了。

    “侯爷放心,常乐既身为侯府一员,定当尽心竭力。”常乐连忙表态。

    玄世璟点了点头,拍了拍常乐的肩膀,随后越过常乐,走到小书房中的那方桌案旁边,提起笔来,画了两张图样,待墨迹干涸之后,才拿起来,递给常乐。

    “这是我画出来的图样,得了空,你便拿着它去西市找一家姓刘的木匠给你打造出来,一个是拐杖,一个叫轮椅,你弟弟应该都能用的上。”玄世璟说道。

    常乐小心翼翼的接过玄世璟手中的两张图纸,粗略的打量了一下,那副拐杖倒是一目了然,只是那副轮椅,倒是看得出是把椅子,旁边两个轱辘,难不成这是要人坐上去不成?

    虽说一知半解,但是常乐自然是能够看得出这两样东西对于自己的弟弟有着莫大的帮助,连忙收入怀中,对着玄世璟躬身行礼:“常乐多谢侯爷。”

    “以后都是一家人,好好干。”玄世璟鼓励道。

    出了后院,又和珑儿在四楼商会的各个房间转了一圈,现在年前该忙活的事情已经都忙活完了,各个掌柜的也都放了假,各自回了家,整个四楼除了值守的侍卫之外,再无旁人,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珑儿,近来可有荆州那边的消息?”玄世璟问道。

    “侯爷,府上的信鸽估计现在已经快要到长安了,到时候就能捎带过一批比较具体的消息了,现在荆王李元景仍旧在赶往荆州的路上,咱们的人也在时时刻刻的盯着传消息回来,倒是没有什么异常,只是闷头赶路罢了。”珑儿回道。

    “嗯,若是照着李元景这速度,估摸着到了荆州,也得是年后了,咱们倒也能安心的过个好年。”

    却说正在火急火燎赶回荆州的李元景,这几日里舟车劳顿加上忧思过虑,让他生生的沧桑了许多,胡茬都长在了脸上,鬓角见,竟然隐隐约约的生出了几丝华发,这让伺候在一边的管家看的甚是心疼。

    因为急着赶路,所以中午路过一乡镇的时候并没有在那里投诉客栈,所以一走就走到了傍晚,加之冬日里白天时候短,眼见这日头都落了西山,荆王府的一众人却是落得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步,只能就近在官道附近找了一间破庙,歇下了。

    王府中的众人走的仓促,所以马车上也没带什么精贵的东西,晚上的饭食,不过是些干粮加上些耐放的肉干。

    王府的侍卫在破庙中清理出来一块地方,生气了火堆,管家又将马车上的铁锅拿了出来,架在了火堆上。

    这大冬天的晚上,若是没点儿热汤热水的,那怎么受得了。

    李元景打小儿便是锦衣玉食,哪怕是隋末乱世,大唐征战四方,李渊也不曾亏待了这个儿子,就算是在战场上的营帐之中,所食饭食,也比这干冷的干粮和肉干要强上许多,因此,一看见这干粮和肉干,李元景瞬间就没了胃口。

    “王爷。”管家用陶碗盛了一碗热汤,递给了李元景:“多少吃点儿吧,今日宿在这破庙中,晚上寒冷,不吃点儿东西暖暖身子,晚上怕是不好过。”

    李元景叹息一声,接过管家手中的陶碗:“你说,本王从长安城里出来,是不是做错了。”

    管家闻言一愣,想到荆王府如今的情形,叹了口气,说道:“不能说是错吧,咱们荆王府现在已经是被陛下架在火堆上考,若是还是无动于衷的话,恐怕这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现如今,好歹咱么不在长安,不在陛下的控制下,倒是安全了许多,也算是可进可退。”

    “可进可退?”李元景笑了笑,左手端着碗,右手中的木枝轻轻的拨弄了一下火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李元景好歹也是贵室之胄,何至于此啊。”说着,目光中略带讥讽的看了一下手中的陶碗,也不顾汤水的滚烫,一饮而尽。

    “王爷,到了荆州,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如今,管家也只能如此劝慰了。

    若是在长安,李元景一怒之下做出了如此决定,那经过这些天的颠簸,李元景的脑子便清醒了许多,如今手头上的势力,与朝廷硬碰硬,赢的可能性有多大。

    现如今,已经不是李元景自己要往前走这一步,而是他一步错,步步错,形式开始推着他往前走了。

    “如今咱们已是这般田地,剩下的,便是奋力一搏了,此次回到荆州,务必召集咱们手底下的全部官员,仔细商讨此次举事,只有这样,咱们或许还有一点儿希望。”管家接着说道。

    李元景闻言,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或许长安那边,自己的府上的异常,已经要被人发觉了吧,不过这也没关系,就算被人知道府上没人,也不会有人怀疑自己已经跑路了的。

    李元景没有想到,玄世璟会时时刻刻的盯住荆王府,而且李二陛下也派遣了暗卫,不但看住了荆王府,他这一路上的行踪,也被时时刻刻的传递回了长安。

    好在马车上还有厚重的棉被,王府的侍卫拿出几床被子,为李元景铺好,虽说现在路上条件有限,但是好歹李元景也是个王爷,不至于晚上睡觉都要挨着冰冷坚硬的地板砖。

    靠着火堆,裹在被子里,带着一天的劳顿与脑中挥之不去的忧虑,李元景渐渐的睡熟了过去。

    管家又往火堆里添了几根柴禾,将火烧的旺一些,看了看李元景已经睡熟,这才放下手里的树枝,裹紧了外衣,走出了破庙。(。)

第一百四十章:脚踏两只船() 
避开荆王府侍卫的眼线,管家蹑手蹑脚的准备绕道破庙后面。

    “大管家,这么晚了,您做什么去?”刚准备拐弯,管家便听到马车旁边守着的侍卫在对着自己说话。

    这一出声,可是把管家吓了一跳,转过身来笑了笑说道:“去后面出个恭,绕远一点儿,免得打扰大家。”

    王府的侍卫闻言,点了点头:“那大管家可要快一些,虽说是冬天了,但是这破庙的草丛里面,免不了会有些什么别的东西,可要当心。”

    “多谢,晓得了。”管家笑道,冲着那侍卫点了点头。

    那侍卫叮嘱完之后,也没在说什么,仍旧是尽忠职守的守在马车旁边。

    管家绕到了破庙后面,又沿着灌木丛走出一段距离,打量了一番四周,小心翼翼的学了两声夜枭的叫声。

    少卿,不远处的灌木丛一阵晃动,一个黑色的人影,出现在了管家的面前。

    “今日荆王可有什么动静?”那黑衣人看着管家问道。

    “没有什么异常,白天忙着赶路,刚刚才睡下,晚上吃饭的时候,倒是有些感慨,似乎有点儿后悔如此莽撞的出了长安城,不过现在也已经是孤注一掷,回不得头了。”管家说道。

    黑衣人点了点头,问道:“就这些了吗?”

    “就这些了。”管家答道:“对了,还请阁下回到长安之后,在侯爷面前帮在下美言几句,在下感激不尽。”管家拱手说道。

    那黑衣人应道:“放心,此事过后,侯府定会保你不死。”

    “如此,就多谢阁下了。”管家恭恭敬敬的说道。

    没有得到那黑衣人的回应,管家再抬起头来的时候,面前已经是空无一人了,只有远处仍旧晃动着的灌木丛,显示着刚才有人来过的痕迹。

    管家叹息一声,折身回到破庙,看着已经睡熟的李元景,管家心中也是无奈。

    王爷,怨不得属下脚踩两只船,只是先下形式如此,属下也要自保啊。。。。。。

    管家心中也不确定李元景此行是否能够成功,所以早早的为自己留下了后路,那便是搭上了东山侯府这条线,他呆在李元景身边,时时刻刻的为侯府提供李元景的消息,条件就是日后若是李元景功败垂成,侯府必须出面保他不死。

    这一路上得到的李元景的消息,都有当地州府侯府商会分会的信鸽,送回长安。

    也就是在年底的时候,侯府潜伏在荆王府的人才找上了这位管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这个深受李元景信任的管家策反。

    当然其中过程并不是这么简单,不过是个人都能明白眼下长安城的局势,更何况,侯府的卧底单独约见了这管家,告诉他侯府在荆州的势力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顺手也将管家在荆州的家人控制了起来,如此一来,这管家便不敢将侯府的卧底找过他的事情告诉李元景,一来二去这管家认清楚了形式,自然也就倒向了侯府。

    若说倒向侯府,那也不尽然,就如同他自己所想的一样,脚踩两只船,反正无论哪条船沉了,自己都能活下来。

    野心,他也有。。。。。。

    走到破庙门前与还在值守的侍卫打了个招呼,便进了破庙,和衣卧在火堆旁,睡下了。

    冬日清晨的湿气很重,太阳初升,照在万物之上,遇到昨夜积攒了一整夜的寒气,慢慢的化成了露水。

    破庙中的早晨让人格外的不舒爽,仅仅是一个晚上,李元景身下的被子和盖着的被子,便有些潮湿了,让人难受的很。

    在这种不自在中,李元景自然也睡不久。

    睁开眼,掀了身上的被子,霎时间一股寒气侵入体内,李元景赶忙再次扯过被子捂在身上。

    果然是在房间里睡习惯了的人啊,李元景自嘲的一笑,抬头间,便看见管家拿着厚实的衣衫,走进了破庙。

    怪不得刚刚醒来人不在破庙里面,原来是去马车上寻找衣物了。

    在管家的伺候下,李元景慢慢悠悠的穿好了衣物,又用温水漱了口,火堆上面的锅中,已经熬好了热粥。

    一切虽说简陋了一些,但是现在条件就是如此,就算迁怒于下面的人,他们也是没办法了。

    只能盼望着今日的运气好一些,傍晚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城镇落脚。

    想到此处,李元景也不敢耽搁,匆匆忙忙喝了粥,收拾好之后,荆王府的一大队人马便又启程上路了。

    而等到李元景等人走远的时候,破庙中来了几个人,四周探查过之后,便尾随这李元景的队伍,一同出发了。

    长安城,皇宫。

    李元景的消息也陆陆续续的传到了李二陛下的手中,虽说都是在路上的一些事情,但是李二陛下仍旧不肯掉以轻心,时时刻刻的关注着李元景,生怕漏掉一些什么。

    今日的李二陛下看完了外面传回来的消息之后,也大概了解了一番李元景现在的处境,心中也是叹息,好好的,若是能收敛一些自己的野心,又何至于此。

    放下手里的条子,李二陛下对着身后的德义说道:“摆驾大安宫。”

    “诺。”德义应了一声,随后走出甘露殿去吩咐人准备步撵仪仗。

    到了现在,也该正儿八经的去见见住在含元殿的自己的父皇了,想到这里,李二陛下也不由得叹息。

    事已至此,该面对的,总还是要面对的,离着事情的开始越发的近,总得让太上皇提前做个心理准备。

    李二陛下乘坐着步撵,身旁跟随着德义,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便进了大安宫。

    含元殿前,李二陛下下了步撵,将德义和一众人等留在了殿外,独自一人走进了含元殿。

    进了大殿,李二陛下便看到殿中香炉之中弥漫出袅袅的烟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殿中的小太监小宫女还有几个健妇见到李二陛下走进来,连忙躬身行礼。

    “奴婢见过陛下。”

    “免礼,父皇呢?”李二陛下看向内殿问道。

    “回陛下,太上皇这两日身体有些不适,现在正在歇息。”一宫女回答道。

    “身体不适?可有宣太医?”

    “太医过来瞧过了,只是开了一些滋补的药方,奴婢们去太医院拿了药,给太上皇煎了药,太上皇也服了药,可是似乎没什么成效。”宫女小心翼翼的说道。(。)

第一百四十一章:李渊病重() 
“为何无人禀报于朕?”李二陛下面色阴沉,抬起脚步便向内殿走去。

    内殿之中原本该收拢起来的帷幔全都放了下来,这是太上皇李渊在殿内睡觉的时候才该有的摆设。

    大白天的,李渊在休息,这怎么看怎么都是不对劲儿,虽说往常李渊也会时不时的卧床休息,但都是浅眠小憩罢了。

    李二陛下身手掀开帷幔,走进了内殿,在窗前伺候李渊的两个妇人见到李二陛下走进来,躬身行礼。

    “免礼,父皇这是怎么了?”李二陛下皱着眉头看着躺在床上的李渊,随后又看着两个妇人问道。

    “回陛下,自从东山侯爷和荆王殿下在含元殿外折腾过一场之后,太上皇的气色便一日不如一日,太医说,太上皇这是忧思过度,加之太上皇年事已高,这几年身子骨儿又不利索。。。。。。恐怕。。。。。。。”

    “恐怕?什么恐怕?赶紧宣太医过来,朕要亲自看他给父皇诊治!”李二陛下听到那妇人的话,心中不免有些忐忑,赶紧下令让下面的人去太医院召太医过来。

    李渊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