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394章

大唐第一少-第1394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多谢太子殿下。”狄仁杰拱手说道。

    一盘残局,也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在狄仁杰的刻意之下,两人也只是打了个平手。

    李厥与狄仁杰聊完之后,也就要抓紧时间回宫了。

    对于李厥的到来,狄仁杰还是稍微有些意外的,他也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会到牢房之中来看自己,说起来,这不是一出戏吗?

    当初在宣政殿的时候,是陛下亲口告诉他的,说让他配合着,演一出戏,那这出戏的目的,现在已经达到了吗?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陛下看到他想要看到的了吗?

    那太子来这边,又是个什么意思?这出戏,是打算要收场了吗?

    狄仁杰心中不禁有些期待未来的结果了。

    不过眼下齐国公依旧不在长安城之中,想要看结果,至少得等到齐国公回长安才是,毕竟主角都不在,这出戏,怎么唱下去?

    李厥从大理寺的牢房之中离开之后,李承乾的目的也就算是完全达成了,他让李厥在狄仁杰面前刷了个好感,给狄仁杰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往后狄仁杰再与太子相处起来,势必会比以往要圆润许多,两人之间,至少算是熟悉了一些。

    像狄仁杰这样的栋梁之才,也是李承乾将来打算留给李厥的肱骨之臣,辅政大臣了,因此,李承乾还是十分重视狄仁杰的。

    正是因为重视,所以才需要打磨,才需要用帝王的手段去折服他。

    就如同当初李二陛下对待玄世璟一样。

    至于牢房之中的狄仁杰,等到李厥走了之后,狄仁杰手中拿着棋子,久久未曾落下,呆愣了一会儿之后,则是将手上的棋子,放了回去。

    太子都已经露面儿了,看来,自己在牢房里住的日子,着实要到头了,不过这样也好,徐正卿再外面已经准备好了一切,等自己出去之后,梳理一边,然后就能静静的看着事情如何发展了。

    他不打算参与到来俊臣跟齐国公之间的斗争,但是案子他要查,他要结案,要有个结果,这样做,也是免得被人病垢齐国公结党营私,自己就是齐国公的党朋。

    私交好,不代表就是一伙儿的啊,假设齐国公造反,狄仁杰是不会追随的。

    至于来俊臣,怕是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当天傍晚,徐正卿在处理完了大理寺的公务之后,就来到了牢房之中。

    “大人。”徐正卿进了牢房。

    “嗯。”狄仁杰应了一声,示意徐正卿暂且坐下。

    “大人,咱们前往洛阳的人已经回来了,赵正的身份已经被证实,当初赵正在牢房里说的身份是真的,他果真便是前任洛阳令的外甥,因为事发的那几天,他人不在洛阳,所以才幸免于难,后来回到洛阳,一进洛阳城就听到城中人沸沸扬扬的在讨论关于洛阳令和齐国公的事儿,他也就小心谨慎了起来,在洛阳停留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出发来长安,至于再长安城的时候如何跟来俊臣勾搭在了一起,那就无从得知了。”徐正卿说道。

    狄仁杰闻言,皱了皱眉头:“看来,赵正说的话,还是可信的,这么说来,那天赵正离开的时候说的话,也应当是真的,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这么快就被人灭口。”

    “赵正当天晚上死在了长安府衙的牢房之中,这件事儿,下官也想办法打听了一二。”徐正卿说道。

    wxi7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暗中查探出来的消息() 
“你打听到了什么?”狄仁杰问道。

    “那天晚上牢房里可不仅仅就只有赵正一个犯人,长安府衙嘛。”徐正卿说道:“整个长安城作奸犯科的人几乎全都关在府衙的牢房之中,下官想着,那天晚上发生的事儿,牢房里一定会有人看到过的,即便是再说深夜,毒杀一个人,也不是毫无动静的事儿,因此,下官就派人在长安城里犯了点儿事儿,被抓紧了长安城牢房,两天之后,又让人去作保,果真在牢房里打听到了消息。”

    “看来这背后之人做事,也并不是这么严丝合缝,当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啊。”狄仁杰感慨道。

    “据牢房里的犯人说,那天晚上事情是发生在后半夜,牢房里换了守卫之后的事儿,那时候牢房里的犯人大多数都已经睡熟了,毕竟是在大晚上的,醒着的人还是少,跟咱们的人说这些的犯人,那天晚上也是被他们之间的聊天的声音所吵醒的。”徐正卿说道。

    “那,那天晚上他们在牢房里说什么了?”狄仁杰问道。

    “他睡觉的时候,隐隐约约的听见有人站在牢房的走廊之中喊赵正的名字,一开始他并没怎么注意,只不过被吵醒之后,注意力自然也就有一部分再他们的对话上,他隐约见到一个黑衣人,站在牢房门口,而后赵正醒来之后,就开始跟他聊天,那黑衣人自称是受人之托来给赵正送东西的,至于送的什么东西,他也没看清楚。”徐正卿说道。

    “赵正是服用鹤顶红死的,而当初在这边的时候,咱们从他的身上并没有搜出什么毒药,也就是说,那人给赵正送的,极有可能就是被赵正服用下去的毒药。”狄仁杰说道。

    “有这个可能。”徐正卿认同的点了点头。

    “还有别的什么消息吗?”狄仁杰问道。

    “他听到赵正的原话是‘看来还真是着急呢,白天刚刚见过,晚上就来给我送终了。’“徐正卿说道:“那人说,这句话他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听了就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白天见过,赵正被送到长安府衙之后,白天见过谁?”狄仁杰问道。

    “押送他从大理寺到长安府衙牢房的差役,长安府衙的长安令和里头的官员,另外,来俊臣也带着人去见过了赵正,只是并没有在那边多做停留,牢房里的其它犯人也没有听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来,来俊臣在牢房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跟长安令聊天,只是跟赵正聊了几句而已,至于聊天的内容,他们也不记得了。”徐正卿说道。

    “那杀害赵正的凶手,就肯定是在他们当中,而他们这些人当中,来俊臣的嫌疑又是最大。”狄仁杰说道。

    “是啊大人,您还记不记得,赵正在离开大理寺的时候,跟咱们说,他污蔑齐国公的事情,是来俊臣一手策划的。”徐正卿说道。

    “可是,这依旧是咱们的猜测。”狄仁杰说道:“这事儿,还得继续查,咱们的人已经从长安府衙的牢房里出来了,不过,可以换个人继续进去,在牢房的犯人当中打听消息,既然事情是发生在牢房里的,那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肯定有人知道一些细节,多派两个人进去,尽快询问出来。”

    “是,大人。”徐正卿拱手说道。

    “对了,大人,那人在那天晚上还听那个黑衣人跟赵正说的另外两句话,说什么让赵正自己掂量着办,而赵正回应他说,让他放心,他家主子的手段他听说过,他不会那么想不开,让自己遭罪,你家主子白天说的事儿,虽然没指望他,但是还是希望他能做到,大人,赵正既然这么说的话,那这肯定是指向来俊臣了,长安令哪儿有什么手段,长安令也不会让这么重要的一个犯人去遭什么罪,至于白天里发生的什么事儿,下官觉得,这也是个关键。“

    狄仁杰点了点头:“没错,白天说的事儿,到底是有什么人跟赵正说什么事儿了呢?”

    “白天长安令是陪着来俊臣一同到牢房去的,来俊臣离开了之后,长安令就再也没有管过赵正。”

    “赵正对于长安令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处,这件事儿,长安令也不见得想要蹚这趟浑水,只不过,他躲不开而已。”狄仁杰说道:“来俊臣直接把人送到长安府衙的牢房,长安令如何躲?所以长安令不想理会,结果赵正死在了牢房里,长安令难辞其咎,这件事儿也将他牵扯进去了,弄不好,赵正的死,他要负责任,而且是要负很大的责任,所以在去长安府衙查案的时候,他们对于这件事儿,必然是缄口不言,因为牵扯到他们,一个不小心,他们的小命就要丢在这件事儿上,因此,越是谨慎,这件事儿,就越是蹊跷,而咱们,也只能像正卿你想的那样去做,只能暗中进行调查。”

    “反正下官是觉得,这件事儿,一定是来俊臣做的,只要找到证据,呈交给陛下。”徐正卿义正言辞的说道。

    “虽说如此,但是也不要莽撞,别着急,今天太子殿下来这边看我了,我自己估摸着,我离着出去也不远了,一切等我出去再说。”狄仁杰说道:“这件事儿,还得我来扛,你不行,我在长安城,孤家寡人一个,不怕,但是正卿你不能把来俊臣得罪狠了,这对你没有什么好处。”

    一开始狄仁杰与来俊臣之间就已经水火不容了,没有什么得罪不得罪一说了。

    “下官不怕。。”徐正卿说道:“下官的父母,可不在长安,就算来俊臣想要伸手,他的手也伸不了这么长,更何况,下官身正不怕影子歪,来俊臣即便是想整顿下官,他也得能抓住下官的把柄再说。“

    狄仁杰闻言,笑着摇了摇头:“那可不一定,你说平日里,我有什么把柄吗?还不是莫名其妙的就有了这牢狱之灾?陛下的心思啊,谁都猜不透。”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争论() 
“好了,咱们在这儿说来说去,也没有什么用,总之,你就记住我的话就是了,一切的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而已。”狄仁杰说道。

    狄仁杰心里掐算着,既然太子出现了,那他离开这牢房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而李厥回到宫中之中,也的确去了宣政殿去见他的父皇了。

    李承乾让李厥去大理寺的牢房的目的也达到了,李承乾心里也觉得,狄仁杰现在可以放出来了。

    狄仁杰在牢房里住着的这几天,来俊臣在长安也做了不少事儿,抓捕了底下的几个官员小吏,严刑逼供,一边诬陷玄世璟,一边儿要将狄仁杰谋反的事情坐实。

    只是,这些证据呈送上来,李承乾也只是看一眼罢了。

    无非就是一个他手中可以利用的工具,工具人所说的话,不足以为信。

    只是,狄仁杰出狱的事儿,也并没有狄仁杰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李承乾那边是一点儿口风都没有透漏,他的意思,也就只有李厥知道而已,而在朝臣们面前,李承乾依旧是避着狄仁杰的问题不谈,而太子李厥则是在朝堂上上奏请求释放狄仁杰,理由就是并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狄仁杰谋反,而且,先前御史中丞所参奏的奏折之中,也并没有附加什么证据,无非就是闻风奏事罢了,既然人也关了,也没有找到证据,将人给放出来,理所应当。

    这样的话,在朝堂上,朝臣们所看到的就是太子和陛下两人在争论关于狄仁杰的事情,陛下不表态,太子再维护狄仁杰,朝中百官百僚也不怎么敢说话。

    他们猜不到陛下到底是什么心思,因此,他们也不知道,该不该站出来为狄仁杰说话。

    至于来俊臣,来俊臣更是不敢说话,因为他怕他站出来,会得罪太子,先前他自己为自己留的后路,便是太子李厥,而李厥也顺利的成为了太子,他巴结李厥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跟李厥对着干呢?

    “关于狄仁杰的事,容朕再思索一二。”李承乾说道:“太子也无需着急,若是狄仁杰真是清白的,朕也定然会还他一个清白。”

    “父皇,一个人本是清白的,他要如何自证清白?”李厥拱手说道:“儿臣恳请父皇,释放狄仁杰。”

    李厥还是不肯退让。

    殿中的诸多大臣,心中都在为李厥捏着一把冷汗。

    太子这般顶撞陛下,这可不好啊,万一惹得陛下不高兴了可怎么办?

    “来俊臣,上奏告发狄仁杰的是你,太子的说法,你怎么看?”李承乾看向了来俊臣,这个烫手的山芋,也直接丢给了来俊臣。

    来俊臣也没想到,事情兜兜转转之后,竟然回到了自己的手上,这个问题要如何回答呢?一边儿是碍眼的狄仁杰,一边儿是不能得罪的太子。

    一个回答不好,两边儿都讨不到好。

    来俊臣的心中也是挣扎了一番。

    “来大人上本参奏狄仁杰,不知道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来大人可曾找到了能够证明狄仁杰谋反的证据?”李厥锐利的目光落在了来俊臣的身上。

    他打心眼儿里就不喜欢来俊臣这个人。

    甚至可以说是恶心来俊臣。

    “微臣未曾找到。”来俊臣说道。

    “那来大人便是在闻风奏事了?”李厥继续问道。

    “这。。。。。。。”这个问题,来俊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因为按照原本的设想,有陛下在背后撑腰,他在长安城之中再做些小动作,直接将狄仁杰的罪名给坐实,那这事儿也就成了,但是太子插手这件事儿,太早了,早到出乎他的意料,因此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有完成,就不得不半途终止,另外,大理寺的那个徐正卿也是个难缠的人,还要时时刻刻提防着他,这让来俊臣在长安城做起事来,都是束手束脚的。

    因为陛下虽说让他去查案,但是根本就没有给他太大的权利,一切,不过是个名头而已,名头用的好,那就是权利,但是显然,来俊臣并没有将这个名头用好,所以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如今的来俊臣,现在在含元殿,此时此刻,有点儿举步维艰的意思。

    “好了,太子也无需为难来爱卿了。”李承乾说道:“狄仁杰的事情,朕自由思量。”

    早朝上,太子李厥跟陛下之间的争论,到底还是没有争论出个什么结果来,狄仁杰也依旧是在牢房里住着,但是这一场争论下来,旁人不着急,来俊臣着急了。

    要是狄仁杰还不死的话,那太子势必会继续为狄仁杰说话,与陛下之间争执,而每次争执完了之后,太子就会想起来狄仁杰是因为什么而被关进大理寺的牢房,继而想起他来俊臣。

    来俊臣的本意是要与太子交好,巴结太子的,这样继续下去的话,极有可能得罪了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