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363章

大唐第一少-第1363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医的葬礼,来俊臣也去了,虽说百官大臣们可以不必参加,但他还是去了,至少去了,就会有人将当时的场景传到陛下的耳中,至少他的名字,能够出现在陛下的耳中,对于他来说,这就够了。

    场面要做足不是,来俊臣猜得到李承乾现在的心情有多难受,身为皇帝,但是不能为自己的儿子送行,丧子之痛,是人心里都难受,虽然李医一直病着,知道他活不长,平日里在宫中的时候也不会多加照拂,但是人还活着,跟人已经死了,这是两码事。

    失去了,才知道心痛,大多数人都是如此。

    而李象想要回长安祭奠的消息,来俊臣也是通过自己的手段打探了良久,这才知道这个消息。

    “看来,李象还真是贼心不死啊。”来俊臣说道。

    来俊臣将自己的命压在了李厥这一边,自然是不会让李象再折腾出什么浪花儿来,现在得有一件事,岔开陛下的注意力,让陛下,别去想李医去世,别去想李象想要回长安的事儿。

    因为来俊臣觉得,陛下刚刚失去一个儿子,李象在这个时候要是出现的话,陛下会不会心软,会不会让李象回长安,而后善待李象。

    这是绝对不能发生的。

    当初来俊臣让王弘义去庄子上,想要趁机挑拨李厥跟玄家的关系,谁曾想,李医的身子这么不争气,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去世,把这件事儿竟然给岔开了。

    这也让来俊臣和王弘义的打算落了空。

    现在李厥回了宫中,这事儿,要怎么继续下去呢?

    来俊臣觉得,短时间内,李厥应该不会再到庄子上去了,等到李厥可以出宫的时候,人家玄家和窦家该做的准备早就已经准备完了,还有什么能让李厥去看到的?

    来俊臣思来想去,他打算进宫一趟,趁着现在李医的葬礼刚刚结束,趁热打铁,利用这件事儿,再向李承乾进言一番。

    若是因为逝去的李医的话,这请求,陛下应该能够答应吧?

    只有重新提起这事儿,并在宫中传开,才能让居住在宫中的李厥重新想起这回事儿来,而后,心里对玄家有疙瘩。

    至于之后的事儿,来俊臣已经准备好了。

    他打算继续在长安,掀起新的一阵飓风,至于能刮倒多少人,就得看那些人是否足够坚挺。

    另外,便是来俊臣的本事了。

    说做就做,来俊臣换好了官服,递了牌子就进宫等候宣召了。

    李承乾这两天的确心情不好,如同来俊臣所想的那样,如果李医活着,即便是宫中忽略这个皇子,即便李医住在庄子上没有什么动静,但是人毕竟是活着,有个念想。

    但是人没了,心情可就不一样了,这几天总觉得心里有点儿空落落的。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生杀予夺() 
李承乾在宣政殿中,叹息一声,将手上的奏折直接丢在了书案上。

    他现在的精神,总是集中不起来,就算是强打着精神处理了一些事情之后,也总是觉得十分疲惫。

    “陛下,侍御史来俊臣大人,在殿外求见陛下。”宣政殿外的内侍走进来说道。

    “来俊臣?他来干什么?”李承乾问道。

    来俊臣可是有一段时间没什么动静了,最近这些日子在朝堂上也是安安稳稳没有出什么幺蛾子,只是在私底下,好像也并没有老实到哪里去,怎么,今天进宫来,是要开始折腾了吗?

    李承乾现在心累,也没有心思耐着心陪着来俊臣,看他怎么折腾,所以语气之间,有些不耐烦。

    “这。。。。。。。奴婢未曾询问。”内侍小心翼翼的回应道。

    一般外臣进宫来面圣是为了什么,他们这些做内侍的是不能问的,以免旁人说宦官干政,又或者,对宫中消息保密造成威胁,因此,他们知道的越少越好。

    但是今天,李承乾就这么随口一问,谁也没想到陛下会这么问,所以心中还是有些紧张的。

    “也是。”李承乾话说出口之后也反应了过来:“罢了,让他进来吧。”

    “是。”内侍应声道。

    少顷,来俊臣从殿外走了进来,躬身行礼。

    “臣侍御史来俊臣,参见陛下。”

    “免礼,来大人,今儿个进宫来见朕,可是有什么要事?”李承乾抬头看着来俊臣问道。

    “回陛下,实则,也算不上什么要事,臣也知道,陛下因为燕王殿下过世而心力交瘁,虽然陛下嘴上不说,但是国事操劳,臣觉得,陛下最近劳心劳力,精神劲儿,着实没有以往好了,因此,臣准备了一些亲戚家从外地送来的特产补品,送进宫中,给陛下尝尝,臣万望陛下能够保重龙体。”来俊臣躬着身子说道。

    “嗯,算爱卿有心了。”李承乾说道。

    且不管来俊臣进宫是有什么目的,既然人家是来送东西的,也足见孝心,李承乾也不能说什么。

    “另外,最近臣在长安城巡访的时候,也见长安城最近,有不少人家在操办着一些。。。。。。。较为热闹的事儿,臣以为,燕王殿下去世,也勉强算是国丧,虽说不必长时间要求百姓如何如何,但是至少在一个月内,不能如此张扬操办家中喜事,因此,臣觉得,此事应当让礼部,多多费心一番。“来俊臣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那就让礼部如此办吧,别的地方不用管,就长安城如此便好。”

    实则这样,也算是给李承乾一个心理安慰了,不然自家有丧事,看着别人家吹吹打打办喜事儿,那心里得多糟心。

    “还有别的事儿吗?”李承乾问道。

    “并无。”来俊臣说道。

    “嗯,那就退下吧,朕有些乏了。”李承乾说道。

    “是,微臣告退。”来俊臣躬着身子,退出了宣政殿。

    当来俊臣离开宣政殿之后,李承乾眼中寒光一闪。

    “临安啊,你说,这来俊臣,为了跟朕说这件事儿而进宫,他是有什么目的?”李承乾问道。

    “这。。。。。。。。奴婢就不知道了。”临安躬着身子说道。

    “反正啊,朕看着他的脸,就觉得,他是憋不出什么好事来。”李承乾说道:“百骑司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百骑司的人说,来俊臣曾将自己身边的亲信王弘义,派遣到东山县的庄子上,至于王弘义在庄子上,倒是没有做什么事儿,就是住在庄子上的客栈之中,每日在庄子上溜达。”

    “每日在庄子上游手好闲的溜达?就这么一个庄子,有什么好溜达的?要说不是去生事的,朕可不相信,毕竟,那时候齐国公在庄子上,厥儿也在庄子上,而医儿。。。。。。。。他也在庄子上。”

    那个时候庄子上可是汇集了不少人啊,王弘义那个时候到庄子上,是去做什么的?

    “但是,百骑司的人并没有查探到,他们有什么动作。”临安说道。

    “还是不能放松警惕。”李承乾说道:“这个来俊臣,现在朕还不舍得杀他,朕,还得用他。”

    “是。”临安应声道:“奴婢会继续暗中安排的。”

    来俊臣离开宫中,冷笑一声,上了停在宫门口的马车。

    有些事,他需要做的,也只是点到为止即可。

    皇宫中,李厥的宫殿。

    “殿下这次在外面这么长时间,妾身在宫中可是一直在为殿下担忧。”鄂王妃端着茶水,送到了李厥的面前:“怎么每次殿下出宫,都能遇到不好的事情呢?还真是邪门了。”

    “唉,慎言。”李厥接过茶杯说道:“你还不懂。”

    对于父皇指婚给自己的这位姑娘,李厥实在是谈不上什么喜欢,但是也不能说厌恶,只能说感觉平平。

    不过如今木已成舟,还能如何?凑合过吧,反正一辈子也不就是这么一会事儿吗?自己好歹也是个王爷,就算不喜欢,以后遇到喜欢的,接进王府之中养着,也是一样的。

    李厥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心大的,因为不是自己想要的,其它的都无所谓了,打不了客客气气的,相敬如宾就是了。

    “妾身如何不懂?您自己想想,第一次出宫,跟随齐国公,结果呢?在长安城外遇刺,妾身和母后得知这消息之后,吓得心惊胆战的,母后连茶杯都端不稳了,妾身更是吓得差点儿运到,第二次呢?到庄子上去住,结果又眼睁睁的看着燕王过世,您说,这两件事儿,哪件好了?”鄂王妃说道:“依妾身看来,殿下您还是少与齐国公来往的好。”

    “胡说八道!”李厥将手上的茶杯往桌子上狠狠一放:“这就是你想要跟本王说的?”

    “殿下。。。。。。。这。。。。。。妾身说的有什么不对吗?”鄂王妃说道:“作为殿下的身边人,若是不为殿下担心,那妾身这个鄂王妃,也实在是太不称职了。”

    “你担心我不管,但是有些前面朝政的事儿,你不要搀和,另外,旁人的谗言,你也少听,有些事,好不好,本王自己心中清楚。”

    。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李厥的疑惑() 
李厥说道:“妇道人家少说话,这才是正道。”

    “可是妾身实在是担心殿下,自从殿下从庄子上回来之后,精神状态一直都不好,整日郁郁寡欢,妾身都看在眼里,您让妾身如何视而不见?”鄂王妃说道。

    “但是此事与齐国公无关,你为何要将罪过都归于齐国公?”李厥面色严肃的看着鄂王妃:“所以我问你,将矛头指向齐国公,是谁跟你说的?又是谁?让你来提醒本王的?”

    “并没有人让臣妾对殿下这般说。”鄂王妃说道。

    “没有人?”李厥冷笑:“自你我成亲起,你可从来没有在本王面前议论过什么,但是今天,你有些不一样啊,你这般说,难以让本王相信你啊。”

    “那是因为先前殿下也未曾与到过这些糟心事儿不是?如今,妾身是因为担心殿下,怎么反倒是让殿下猜忌妾身了?”鄂王妃脸上的表情有些诧异:“就为了一个外人?”

    李厥闭上眼睛,长长的呼出一口气:“罢了,此事与你说,你也不会明白的,也甭说了,你去忙你的吧,让本王静静。”

    鄂王妃闻言,也只能到此为止,带着自己的贴身宫女退下了。

    李厥闭上眼睛,揉了揉自己的脑门。

    最近宫中在说,因为燕王去世,长安城一个月之内不准操办喜事的事儿,这件事儿现在礼部正准备拟定章程,然后张贴在长安城之中,昭告长安城里的百姓。

    说起喜事,自己在庄子上的时候,玄家应该也在准备,毕竟,窦孝果跟安安都已经定亲了,两人成亲,也是势在必行的事儿。

    想到这里,李厥好像也想到一些什么苗头。

    当初自己去庄子上,大抵应该是要住进玄家大宅的,但是后来确实住在了书院里。

    李厥现在有点儿心烦意乱的,这事儿,他也不想仔细的去想了,想了又有什么用?

    玄家还能谋害自己不成?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要是玄家想要对自己不利的话,当初自己早就死在了自己的大哥的手里,哪儿还会有今天。

    若是齐国公想让自己死的话,借着李象的手除掉自己,不用费这么大的功夫救自己,岂不是更划算?

    至于自己的王妃所说的。。。。。。。

    李厥摸索了几下自己的下颌,要非说是她自己想到的话,也不是说不过去,若是有人要她在自己面前这般劝说的话,会是谁呢?

    内廷和外廷有来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鄂王妃的父亲是国子博士,一个小小的国子博士,怕是还搀和不了这些事儿吧?

    如果跟外廷有关系的话,那这背后撺掇的人,还真是其心可诛。

    在这一年林林总总诸多事情发生,如今,也是进入了冬天,大动静是没有了,但是小热闹不断,无伤大雅。

    一进入冬天之后,百姓们也闲散了下来,冬天除却在外面找些零碎的活儿之外,也就没有什么能做的了,来庄子上的人也少了不少,至少要等到年关将近,庄子上才能热闹上一阵子。

    至于这段时间,玄世璟可是不想出门了,也就在家里窝着了。

    但是他不去找事情,总有事情找上他啊。

    秋天的时候,房遗爱奉旨离开长安到地方上去督办钱庄的事情,虽然当初按照玄世璟说的,放下脸面诚心诚意的请百姓们原谅这法子已经见效了,但是实则,在钱庄真正落实整改之后,大多百姓还是对钱庄持有怀疑的态度,即便他们存在钱庄的钱财都已经取出来了,分毫没有损失,但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整个大唐都知道了,想要获得再次信任,可不容易啊。

    可不是说鞠躬行礼道歉就能完事儿的。、

    这只是提供了一条路,官府走了,但是还有一些百姓不想走啊?

    钱还是放在自己家里安全一些。

    这是现在大多数百姓所想的,宁肯在自家猪圈底下挖个坑把钱财埋了,让铜钱生锈,他们也不太想往钱庄里去存了。

    这就让房遗爱犯了难了,要是事情解决不了的话,他过年还真就没法儿回长安了。

    就算暂时回长安过年,他怎么跟满朝文武交代,怎么跟陛下交代这事儿?

    房遗爱无奈之下,写信跟玄世璟诉苦,就说起这事儿了。

    玄世璟正坐在书房里头,看着房遗爱的信发呆呢。

    “夫君,怎么了?”晋阳从外面走了进来。

    “哦,是房二哥来信了,说在外头遇到点儿难处。”玄世璟说道:“还是关于钱庄的事儿。”

    玄世璟将信件递给了晋阳。

    晋阳看过之后,将信工工整整的叠了起来,放回了信封,说道:“这事儿难做,也是意料之中,今年查出来的钱庄的案子,也的确是朝廷的一些官员,辜负了百姓的信任,借着钱庄,搜刮民脂民膏,损害百姓的利益,百姓不再轻易相信钱庄,也是正常,若是这事儿放在妾身身上的话,妾身也不会轻易再相信钱庄了,没有人比百姓,更了解官员的好坏了。”

    尤其是地方上的官员,一个地方上的官员,他是好,还是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