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335章

大唐第一少-第1335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史台的人跪殿,是昨天发生的,昨天晚上才处置的,消息还没有来的及传到庄子上,传到玄世璟耳中,因此,玄世璟是不知道的,而玄世璟来长安之后,也是立马就到道政坊安顿下来了,也并没有派人出去探听长安城之中的消息。

    “昨天晚上,陛下让宫中的侍卫将七位御史台的大臣送到了大理寺,直接关押在了大理寺的牢房之中。”狄仁杰说道:“昨天白天的时候,从下了早朝开始,御史台的御史们就跪在宣政殿外,请求陛下处置来俊臣,一直跪了一天,当中有人坚持不住,被送去了太医院,一直到了晚上的时候,陛下才露面与他们说话,也没说两句话,人就被送过来了,其实御史台里的人,多多少少也有沾染钱庄的案子,与世家之间,你来我往,人情上的往来也不少,也有书信和账本留下,这些东西都是百骑司在查的时候,顺带着给整理出来的,都落在了陛下手中,若是他们不去宣政殿外跪着威胁陛下的话,或许这事儿陛下也就不会提起了,但是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儿,陛下要解决,也就只能如此了,因此,老张本就被翻出来了。”

    “就只有他们七个?”玄世璟问道。

    御史台的人虽然犯了事儿,但是罪不至死,可千万别再把御史台的人给一锅端了,这样的话,朝廷一下子减员这么多官员,谁还敢在朝中做官?风纪委员都没了,这是要出大问题的啊。

    御史台的人,狠狠的敲打一番就足够了,剔除当中不能用的,多多少少也要保留一些,至少要保留主干,保留正题的架构,这样往里头填充新人的时候,也不至于这个部门垮台,至少有人撑着,渐渐的,再重新成熟起来。

    “就只有七个,其余在白天的时候身体支撑不住,就进了太医院,陛下并没有追究的意思,而且,今天早上的时候,在朝堂上,陛下将那些关于他们的证据,那些往来书信与账目,全都当着裙撑的面儿丢进火盆里烧掉了。”狄仁杰说道。

    烧掉了?

    这操作怎么就觉得这么熟悉。

    以前有人用过这招儿啊。

    是了。

    玄世璟想起来了,还真有人用过,曹操用过。

    李承乾这一招使得可以啊,证据虽然没了,但是底下的大臣们心里的这事儿可不会就这么随着一把火给烧没了,他们反而会忐忑。

    因为谁都不知道李承乾看没看过那些东西,不知道,也不敢问,所以以后就得老实一些,不然的话被李承乾翻旧账怎么办?

    “玄公,学生心里,总觉得没有什么底。”狄仁杰说道。

    他也算是在玄世璟面前露了怯了,以往大理寺查办案子,他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但是在钱庄的案子上,就算是他,也办不到说什么秉公执法,若是说真的秉公执法,满朝文武大臣,都要送进牢房里不成?

    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现在狄仁杰有点儿迷茫了,正好玄世璟又到长安了,因此,狄仁杰才迫不及待的来见玄世璟。

    至于大理寺牢房里的那七个人,狄仁杰也想早点儿把这事儿给解决了,省的再横生枝节。

    这七个人关在大理寺的牢房里,来俊臣也应该还盯着呢,陛下的意思,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落在来俊臣手中。

    “很明显,虽然人送到大理寺了,但是陛下要保他们。”玄世璟说道:“而且,你也说了,陛下也只是给他们一个提醒,不会往深层次方面去问罪于他们,毕竟,证据已经烧了,没有证据,怎么定罪?没有证据的事儿,朝堂不能定论,你们大理寺,更不能定论,所以,你明白了吗?”

    玄世璟这是在提点狄仁杰。

    不管是进了太医院的人,还是现在被关在大理寺牢房里的那七个人,他们的罪名,没有证据,不能定罪。

    李承乾让侍卫将人送到牢房里,是要吓唬吓唬他们,省的闲着没事儿自己的屁股还没擦干净呢,就忙着要想着去收拾别人,整天想着跟皇帝对着干。

    这算什么事儿?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上早朝() 
狄仁杰心里也是通透了,人虽然在大理寺的牢房之中,这事儿,就这么拖着吧,在牢房之中让他们清醒清醒反而没有什么坏处,这时候把人放出去,才是个麻烦,干脆就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让他们在牢房里消遣一二就成了。

    等到这事儿过去之后,再把人给放出来,反正证据已经没有了,什么名头,还不是大理寺说的算?大理寺就照着陛下的意思来办事儿就够了。

    “多谢玄公指点。”狄仁杰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礼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示意狄仁杰坐下。

    “怀英啊,你是个有前途的年轻人,而且,心思正直,肯秉公为民,看看现如今的朝堂吧,从钱庄一案来看,可见一斑,所以,朝廷需要你这样的人,有些事情,你能够自己解决,若是解决不了,我不介意帮助你一把,拉你一把。”玄世璟说道:“但是,你还是得尽快的成长起来,你现在在大理寺,已经能够算的上是独当一面了,以你这个年纪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还远远不够,往后,定当要更加勉励自己,大唐现在安稳着,但是也处在一个巨大的变化当中,若是安然无恙的挺过去,现在不过是阵痛而已,之后的大唐,将会发生更加惊人的变化,将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若是挺不过去的话,一个王朝,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路啊,咱们这一代人,都是希望大唐能够越来越好,越来越强盛的,因此,要更加的努力才是。”

    狄仁杰觉得玄世璟的每一句话,都很有道理,仔细想想的话,眼下所发生的这些事儿,不就是正对应了他的每一句话吗?

    玄世璟这一个月虽然是在庄子上摸鱼,但是也并非没有做事情,至少李承乾所看重,所倚重的书院,玄世璟在庄子上是安排的明明白白。

    通过这一个月的观察,倒是还真有不少人敢把主意打到庄子上,看来也是把他们给逼急了。

    “喝茶。”玄世璟说道:“现在天色已晚,今日就在这里歇下吧,等明日一早,一同进宫上早朝就是了。”

    狄仁杰点了点头。

    他倒是还有些事儿,想要请教玄世璟,今天晚上,也正好是个机会。

    狄仁杰来的隐秘,因此,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狄仁杰在当天晚上就见了玄世璟。不过,即便是知道了也没什么,又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

    次日清晨的时候,玄世璟和狄仁杰一同乘坐着马车往宫中去,外面的天气不是很好,虽然天亮了,但是没有见到台面,天空中积着厚厚的阴云,让人觉得连心情都压抑了几分。

    在含元殿前等着上朝的时候,朝中的大臣们也都见到了玄世璟,见到玄世璟是跟狄仁杰一同来的,心中纷纷猜测,玄世璟此番来长安城,是不是为了那些御史台的大臣跪殿的事儿。

    不然的话,怎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明晃晃的跟狄仁杰走在一起呢?

    不过也并不排除有别的可能,毕竟,狄仁杰是玄世璟一手提拔上来的人,人家之间可是有交情的,再加上玄世璟刚刚回长安,跟狄仁杰走在一起,也没有什么不妥。

    今天玄世璟所熟悉的那些长辈都没有来上朝,自从来俊臣开始在长安城兴风作浪之后,他们就全都身体不适在家修养了。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谁跟谁玩儿聊斋呢,一个个都精的很。

    “早朝开始,诸位臣工入殿上朝!”含元殿外的内侍朗声喝道。

    玄世璟站入了朝臣班子之中,跟着一起入了含元殿。

    含元殿之中这么多人,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看不出来,但是他来了,还是个一品官员,站在前头,也是显眼的很,李承乾走到上头坐下之后,往下一看,一眼就看到了玄世璟。

    虽然昨天没有见到人,但是也不差这一天了。

    “早朝始,诸臣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临安朗声喊道。

    “臣,侍御史来俊臣,有本奏。”来俊臣抱着笏板捏着奏折站了出来。

    他这往外一走,整个朝堂上,目光霎时间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爱卿有何事要奏?说吧。”李承乾说道。

    “回陛下,陛下令臣负责查处郑家涉及钱庄案,目前,已经有了结果,在臣的多方查证之下,除却早前的证据之外,另外,再次牵扯出了新的证据,请陛下御览。”

    来俊臣说着,将自己手中的奏折双手递了出去。

    李承乾看向了临安。

    临安躬着身子微微点了点头,走了下来,将来俊臣手中的奏折接了过来,呈交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打开奏折,略微扫了一眼。

    虽然笔墨不多,但是还是提到了王禹,奏折之中,说王禹与郑家有来往,而且已经得到了郑家人的口供。

    白纸黑字,签字画押。

    一般有了口供的话,再加上一些证据,王禹的罪名就算是能坐实了。

    看来,现在来俊臣就已经开始往案子之中夹带自己的私货了。

    李承乾垂着眼眸,不动声色的将奏折合上。

    “爱卿的奏折朕已经看过了,具体的证据,都一应俱全了吗?”李承乾问道。

    “回陛下,正是,当初臣奉旨拘押郑家之人,自郑家府邸库房之中,所搜出真金白银,有将近四成,皆都带有钱庄烙印,那些赃物,当天臣就已经通知了户部,让户部的大人领走了。”

    “户部。”李承乾看向了户部的官员。

    房遗爱站了出来,躬身一礼。

    “回陛下,正是,当天户部官员到场之后,清点完毕,便封箱带回了户部,入了账册,贴了封条,便送入了国库之中,每一文钱,都准确无比。”

    李承乾点了点头:“如此的话,郑家涉及钱庄案,算是尘埃落定了,人证、物证、口供,都已齐全,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别的话要说的?”

    李承乾的目光扫视过殿中的诸多臣子。

    众臣皆是闭嘴不言。

    他们也无话可说。

    。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波澜() 
“陛下,虽然郑家涉案是事实,依照大唐律法来判,也是死有余辜,但是臣听闻,郑家人在进了署衙之后,受尽折磨,有的甚至不堪折磨,想要在牢中自杀,却被救了回来,而被救回来之后,要面对的,依旧是严酷的逼供,逼供手段,骇人听闻,郑家虽然有罪,但是来大人的手段,实在是过了。”

    虽然经历过昨天的事儿,但是依旧有朝臣来站出来,指责来俊臣,只是这样的职责,并不重,并没有说别的,只是不满来俊臣刑讯的手段而已。

    都这个时候了,他还敢站出来,也必然是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歪的一类。

    他觉得,朝廷之中,这样的风气,坚决不能助长。

    玄世璟也不由得多看了这个年轻人一眼。

    性子倒是耿直,但是还是太年轻,玄世璟见来俊臣也在上下打量这年轻的官员,也只能站了出来。

    “陛下,虽然来大人的手段的确是强硬了一些,但是对待特殊的事情,使一些特殊的手段并不为过。”玄世璟说道:“若是对待别的案子,这样做,肯定是不妥当的,但是对于郑家涉足钱庄的案子,臣倒是觉得,既然大家早就已经知道,郑家是实实在在的犯下了这样的事儿,用一些手段,就不过分了。”

    “怎么玄公你。。。。。。”

    那年轻人看向玄世璟的眼神透漏着不可置信的目光。

    而来俊臣听了玄世璟的话之后,脸色则是露出了微微的笑容,站在大殿中央,气定神闲。

    而朝臣们则是想不通,为什么玄世璟会帮着来俊臣说话。

    有的人想起来,在中秋节前发生的一件儿,那时候玄世璟到长安城来走动的时候,在街上遇到了来俊臣的轿子,两人停下来在大街上聊了挺长一阵儿时间的。

    会不会,齐国公玄世璟也是与来俊臣一路的?

    不然的话,为何走的那么近,还在朝堂上为他说话?

    “你才刚步入朝堂不久,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多向前辈们学习一番。”玄世璟转过头来,目光看着那年轻的官员说道,并且眨了两下眼。

    那年轻的官员的目光全都集中在玄世璟的身上,玄世璟细微的变化,他自然能够看得出来。

    知道是玄公在暗示自己,那官员也就不说话了,退后一步,回到了自己的队列之中。

    见此,来俊臣心中也算是舒心了一些,原本打算以后再找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算账,现在看来,既然还是个知趣的,那这事儿就这么揭过去了,也算是给齐国公一个面子。

    年轻官员与来俊臣之间,也不再剑拔弩张。

    “朕觉得,齐国公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不管怎么说,郑家的案子,现如今已经有了结果,原本已经查出来的,还有后来查出来的,都已经清楚明了了。”李承乾说道:“那接下来,来俊臣,你就会同大理寺的人一同,把郑家的案子,都整理清楚,卷宗归档,至于郑家,朕会下一道旨意,郑家犯下如此滔天罪过,律法难容,天理难容,着赐斩首,来俊臣监斩。”

    “臣遵旨。”来俊臣拱手应声道。

    “臣遵旨。”狄仁杰也站了出来。

    来俊臣与大理寺配合,说到底,还是得他这个大理寺的当家人出面来交接,不然底下的人,谁能与来俊臣周旋?

    郑家的人本就已经死的差不多了,牢房里活着的,还有二十来个,但是就是那二十来个人,也不过是仅仅剩下了一口气,若非要留着他们给陛下一个交代,让陛下下旨来处置,怕是那二十来个人也活不到现在。

    “陛下,臣有本奏。”户部的官员也站了出来。

    “讲。”李承乾换了个姿势,看着底下的人。

    “陛下,因为昨日的事儿,现如今,御史台空虚,人员不足,虽然说现在事情的结果还未出来,但是御史台的事情总不能搁置下,御史台的官员,是否应当从历年仕子之中,选拔合适的人员,补充御史台的职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