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325章

大唐第一少-第1325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来俊臣有能耐让李承乾利用,但是李承乾心里能看明白这种人,如何利用,利用完了之后如何处置,在来俊臣受用的时候,他的下场,就已经被李承乾给定下了。

    “来大人客气了。”玄世璟微微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勇,如今本公,也是如同坐在热锅上一样啊。”

    “有陛下在,玄公大可不必担忧。”来俊臣说道:“不瞒玄公说,陛下将审理郑家涉及钱庄一案的事儿,交给了下官去做,不管是琅琊王家,还是如今的郑家,下官能够审理他们,能够给他们定罪,还是得多谢玄公辛苦查证出来的证据,不然的话,案子必定更为棘手难办,下官在此,谢过玄公了。”

    说着,来俊臣拱手,对着玄世璟深深躬身一礼。

    “来大人,这大街上,还是不必如此了吧?”玄世璟笑道:“本公所做的,都是本公的分内之事,也是陛下下旨要本公完成的任务,分内之事,何来言谢?若是来大人没有别的事儿的话,本公就先告辞了,本公来长安,也是来走动送礼的,不谈公事。”

    “是。”来俊臣应声说道:“玄公请。”

    虽然玄世璟心里不喜来俊臣,但是表面上,他对来俊臣还是不冷不淡的,真正让玄世璟心中有波动的,还是来俊臣告诉他的这个消息。

    郑家涉及钱庄案子的事儿,将要由来俊臣来审问。

    来俊臣的手段,想必多数人已经知道了,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琅琊王家的案子,肯定是要传到长安城的,来俊臣的手段,也会被长安城的诸多勋贵官员所熟知。

    郑家这下,是真的完蛋了。

    死也分好几种呢,郑家这回,死的必定难看,不仅难看,而且死的还很遭罪。

    上了马车,玄世璟倚在马车的软点儿上,想着来俊臣审理郑家案子的事儿。

    看来陛下并非没将郑家放在心上或者是有什么别的想法,而是有更大的动作啊,来俊臣若是对郑家的人施展他的酷吏手段的话,长安城之中,那些犯事儿的人,岂不是要人人自危了?

    谁会愿意落在那样的人手中啊?那是真正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啊,相信更多的人宁肯痛痛快快的死,也不想去受那些乱七八糟的刑罚。

    突然之间,玄世璟的眉头皱了起来。

    好一个来俊臣,挺会算计啊。

    玄世璟嗤笑一声,这长安城,果然就得从踏入城门开始,自己就得在心里起防备心,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人坑一把呢。

    刚才,他算是被来俊臣小小的坑了一把。

    来俊臣在琅琊的事儿瞒不住,甚至现在长安城之中就已经有不少人知道来俊臣在琅琊的行事风格了,所以知道之后,势必会对来俊臣有关注,刚才在大街上,来俊臣拦下自己,跟自己见面说话,又给自己行这么大的礼,被有心人看在眼里的话,指不定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还以为他玄世璟跟来俊臣是一伙儿的呢。

    没想到啊,刚才说话的时候明明已经处处防范着来俊臣了。

    不过,见面的事儿,也是巧了,而且遇上了,也不可避免。

    至于这个来俊臣,看来往后要更加小心他了。

    君子不可怕,明面儿上的小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来俊臣这种背地里的小人,被他坑过一回或者是几回才知道他是小人,有手段心思深沉的小人,最可怕。

    而且,这小人,还盯上了他玄世璟。

    玄世璟自己摸索着下颌的胡须想着,来俊臣现在盯上自己,也未必不是想要给自己和他之间,拉扯上一条线,这条线是好是坏且不说,只要在别人看来,是好的就足够了,就是对他有利的。

    马车穿梭过长安城的街道,停在了卢国公府的大门口。

    大门口的一对儿石狮子依旧那么精神,那么板儿正。

    玄世璟从马车上下来,拿着拜帖走到了大门口,将拜帖递给了门口的门房。

    “烦请通禀一下,小侄玄世璟,前来拜访程伯伯。”玄世璟说道。

    “玄公,您来咱们卢国公府的话,哪儿用得着这些繁文缛节,里面儿请。”门房笑呵呵的将玄世璟迎进了卢国公府。

    两家实在是太过相熟,所以才不会计较,就像程家兄弟去玄家大宅一样,只要跟宅子里的人打过招呼,就算是后宅,也是去得。

    而玄世璟进卢国公府,自有卢国公府的下人在前头打前站,将玄世璟到来的消息送到程咬金耳朵里,送到程家人的耳朵里。

    。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坏透了() 
玄世璟被卢国公府的下人直接带着到了后院儿的武场。

    虽然程咬金年纪大了,但是依旧是每日习武,他希望自己虽然岁数在增长,身体不能不好,所以才会每天锻炼。

    大唐如今安稳的很,别说四周无战事了,就算是有战事,也是用不上他们这些老将了,老将出征,这才是朝廷的悲哀,这只能说明朝廷的人才断层了。

    像程咬金这一辈的将领,也该安享晚年了,如今军中的中流砥柱便是薛仁贵、裴行俭、刘仁愿这些人,年纪再稍微涨涨的,还有苏定方他们,年轻一代的,有兵学院出来的学生,等现如今的将领到了退休的年纪的时候,那些书院毕业的学生,也早就成长起来接他们的班了。

    “哟,玄小子,这回了长安之后,还是头一回来我府上吧?”程咬金看到玄世璟之后,笑着说道。

    旁边的下人给程咬金地上了汗巾,程咬金随意在脸上抹了几下。

    “实则是要低调行事啊,小侄的事儿,程伯伯不是也知道吗?不过眼见着中秋佳节到了,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小侄这亲自登门给您送礼来了。”玄世璟笑道。

    “知道有这份孝心就好。”程咬金说道,随后对着周围的人挥了挥手:“你们都先下去吧。”

    “是。”周围的人应声道。

    “处默兄长他们呢?”玄世璟问道。

    以往来程府的时候,在武场这边儿,应该还能见到程家的几个同辈的人。

    “和你一样,带着东西走动去了。”程咬金说道:“对了,郑家的事儿你知道了吗?陛下把这事儿交给了来俊臣。”

    “小侄在来的路上,遇到了来俊臣,他跟小侄说过了。”玄世璟说道。

    程咬金叹息一声,说道:“来俊臣这个人啊,头顶长脓,脚底生疮,他是坏透了啊,就拿着琅琊王家的案子来说吧,事情已经那样了,给人个痛快的死法也就罢了,他倒好,还弄出个刑讯逼供来,就算逼出的口供,弄得真的也变成了假的,半真不假的,落人口舌,多此一举。”程咬金的面色有些不太好看。

    看来,来俊臣的事儿,在长安城的勋贵官员圈子里,已经算不得什么秘密了。

    事实上,关于王家的事儿,几乎是令所有人唏嘘,死则死矣,临死前还要被这样对待,是个人心里就不会好受了,推己及人,谁都怕自己也会临到那么一天,要是真落在这样人的手里,还不如自己提前在家里往自家房梁上挂根儿绳子呢。

    “你说咱们这陛下是怎么想的。”程咬金皱着眉头问道:“竟然还用这样的人,我可不相信陛下不知道来俊臣在琅琊的事儿。”

    “可能。。。。。。正是因为知道了,所以才让来俊臣去办吧。”玄世璟说道:“陛下能用来俊臣,说明来俊臣在某方面还是有值得利用的地方的。”

    “某方面?依老夫看,除了在折磨人方面,其它也就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了。”程咬金冷哼道。

    “程伯伯,要是来俊臣没有其它方面的有点的话,又怎么能进得了朝堂呢?这样的人,程伯伯心里知晓,小侄心里知晓,陛下心里肯定也知晓,所以小侄觉得,来俊臣这个人,自从琅琊回来,被陛下起用,他的最后的结局,就已经被决定了。说不准就在钱庄案子结案之后呢?”

    程咬金仔细的琢磨玄世璟说的这话,难不成,陛下最后是想让来俊臣背锅,让他来结束钱庄案的一场动荡?

    玄世璟自己想,想要一场动荡结束,要么完全平息这件事儿,要么,就换另外一件让人更瞩目或者是害怕的事儿去将前衣长动荡代替。

    李承乾这是双管齐下啊。

    一方面处置平息钱庄案,一方面,让来俊臣这个酷吏,让朝中官员害怕,久而久之,事情一平,来俊臣一死,万事大吉,天下太平。

    不管他们私底下如何想,想的正确也好,错误也罢,郑家,这算是落在了来俊臣的手里了。

    中秋节将近,长安城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百姓们都在准备着与家人过一个和和美美的中秋节,不管是街上的酒肆茶楼,又或者是深宅大院儿里的厨房后院儿,都在忙碌着。

    中秋节也是团圆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玄世璟来长安城的这天,长安城是没有什么大动静的,虽然事儿到了来俊臣的手中,但是来俊臣好像并没有着急对郑家动手,他是打算让郑家再过一个团圆节吗?

    今天的中秋节怕是冲不淡郑家头顶上的这片阴云了。

    玄世璟也没有在长安城多做停留,事情办完之后就回了庄子上。

    回去之后,把在长安的事儿大致的跟晋阳说了一声。

    “若是别家落在来俊臣的手里,说不准妾身心里还会有些同情,至于郑家,也别怪妾身心眼儿小,活该。”晋阳说道。

    晋阳还记着郑家买通强人掳走安安的事儿呢。

    假设当初安安就算没有窦孝果去救,被郑家人得逞了,威胁了玄世璟,然后安安被放回来了,但是安安的名节呢?一个姑娘家被强人掳走这么多天,就算是被放回来,外面儿的传言还能听吗?一个女子被毁了名节,那就是毁了一辈子,让安安顶着众人的流言蜚语活下去?

    这事儿现在想想都后怕。

    “没想到夫人还记仇呢。”玄世璟笑道。

    “你还笑,当初差点儿出事儿的可是咱闺女!”晋阳不悦的说道。

    “好好好,我不笑,反正郑家落在来俊臣手中,没有什么好下场,就等着看结果不就是了。”玄世璟说道:“眼前咱们就好好的过好这个中秋节就好了,庄子上和长安城一样,不是也有灯会吗?”

    “是啊,放心吧,妾身已经让人在集市上最好的酒楼定好了位子,到时候若是咱们家的人要去看灯会的话,也有个歇息落脚的地方。”晋阳说道:“还有啊,妾身打算带医儿出来走走。”

    。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中秋节() 
“他身体允许吗?”玄世璟说道。

    他这两天也经常到书院里去,但是没听孙思邈说,李医的身体允许他出门啊。

    “小心着点儿,还是可以的,最近两天医儿的精神好多了。”晋阳说道:“若是错过此次,谁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呢?”

    李医的身体,是晋阳的心病之一。

    “中秋节当天,宫中会有设宴,陛下会同群臣在一起,估计是不会理会医儿这边儿。”玄世璟说道:“就算是有心,也是无力,如此的话,夫人就看着安排吧。”

    “好。”晋阳应声道。

    中秋节,也不过是一转眼的功夫就到了,来俊臣果真没有在中秋节前动手,这也算是他对郑家小小的仁慈了。

    中秋节当天和八月十六这天,书院的学生是没有课业的,书院里不管是先生还是学生又或者是杂役仆从,都放假两天,可以在庄子上玩闹,也可以留在书院里,也可以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

    仅仅一天的时间,书院的学生大多都留在了书院里,因为学生当中,有的离家太远,两天的假期是不够的。

    留在书院里的人呢,干脆自己组织着,搞个活动什么的,白天就在书院里,等晚上庄子上的夜市热闹起来的时候,再到夜市上去转悠。

    今年在玄世璟的提议下,庄子上还要举办一场赏烟火大会。

    至于烟火哪儿来的?长安城工学院那边儿订购的,弄了一大批,运到庄子上,在离着夜市不远的空地上,搭起了围栏,到时候围观的人在外头,放烟火的人在里头,这样也安全。

    傍晚的时候,玄家一大家子就出了宅子,朝着庄子上的酒楼去了。

    晋阳定下的是庄子上最好的酒楼,最大的房间,仅仅是玄家,玄世璟和他的夫人小妾,还有玄家的老夫人,下头还有仨孩子,再加上在一边儿伺候的几个下人。

    到了酒楼安置下,将房间的窗户一打开,就能看到外头的景色。

    酒楼总共有三层,上头还有一处亭子,站在最高的亭子里,几乎能够俯瞰整个庄子上的夜市了。

    玄家的人到了没多大一会儿功夫,房门再次被敲响。

    “应该到了。”玄世璟说道。

    旁边的下人去开房门。

    孙思邈推着一张空的轮椅,而李医则是住着拐杖在福康的搀扶下站在一边儿。

    “孙道长,医儿,快进来。”玄世璟招呼着刚到的三人进房间。

    房间里一张大圆桌子足够容纳下所有人,孙道长的辈分跟老夫人一齐,所以是挨着老夫人坐的,两人是兄妹,是旧相识,李医因为身体问题,则是挨着孙道长坐在一边儿,老夫人的旁边坐着的则是玄世璟,再往下依次是晋阳和秦冰月,孩子们占据了剩下的位置。

    过年那会儿,人都没有这般齐全,过年的时候,孙思邈不在。

    而李医,虽说是宫中长大的皇子,但是像寻常人一样,与众人坐在一起吃饭,也是头一遭,因此,他的心中,也是兴奋的,面色都红润了几分。

    宴席之间,自家人推杯换盏,在孙思邈的允许下,李医也浅浅的喝了一口酒,脸红了大半天,也被众人打趣了一番。

    吃完了饭之后,便散了大半的人,老夫人带着随从回去了,说人老了,就不凑这个热闹了,秦冰月抱着玄康也回去了,怕一回儿要是放烟花的话,动静儿太大,再把孩子给吓着。

    到最后跟着玄世璟和晋阳的,就只有安安和玄澈,孙思邈带着李医上了楼,坐在亭子里,李医不适合往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