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320章

大唐第一少-第1320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这是要给他在书院找差事?要是能在书院找到一差事的话,这也算是善终了。

    “自然,让你去书院,也并非这么简单,这是一个长时间的人物。”李承乾说道:“虽然你不在百骑司了,但是依旧是朕的下属,到书院去,朕是另有任务交给你。”

    “请陛下吩咐,属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朝中因为钱庄的事情裁撤了这么多官员,李承乾正在大肆的启用来自东山县书院的学生,他们从书院里出来,在官场上历练了已经有一段时间,当中佼佼者,已经可以肩负重任了。

    随着书院出身的人在朝廷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权利和地位,书院势必会被一些人盯上,李承乾想要放心的用书院里出来的人,就要从根本上保证书院是“干净”的。

    王禹的身份暴漏了,正好借此机会,让王禹到书院去,一来是明着保护书院,二来,是让王禹暗中在书院看着点儿,收着点儿消息,一旦书院有什么不寻常的动静,那王禹就可以直接密折奏事。

    主要还是看住书院,看看有什么人,想要提早接触书院的学生,拉拢书院的学生,拉拢成功了,还是拉拢失败了。

    若是书院的学生被人给拉拢了,站了队,那即便将来通过了大考,李承乾也得掂量一番,要如何用他们。

    不会不用他们,只是不能放心的用他们了。

    估计长年累月下来,李承乾的书案上,必然会有这样一份名单,一份王禹递给他的名单。

    “你到书院之中去,朕会让高士廉给你安排一个书院护卫首领的职位,到时候,你就在庄子上,保护书院的安全。”李承乾说道:“当然,这是表面上的人物,实则,你要帮朕盯住书院,看看有谁,想要渗透书院,拉拢书院里的学生,而书院里的学生,都是个什么反应,虽然你明面儿上不是百骑司的人了,但是实际上,你仍旧是。”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王禹卸任() 
王禹听着李承乾的话,心里也在揣摩着,明面儿上是书院的护卫,实际上,还是行百骑司的职责。

    但是去书院的话,自己的命,就能保全了啊。

    不得不说,这样的安排,是最好的。

    王禹心中不由得对站在台阶上的李承乾心中充满了感激。

    虽然当初安排他在封后大典那天露面的时候,似乎就注定了他的命运,但是没想到,柳暗花明。

    要说当初对于这事儿,王禹心中没有一点儿怨气的话,那是骗人的,但是虽说有怨气,他是百骑司的统领,生来就是要为皇帝卖命的,现如今这样的安排,王禹心中的那点儿怨气早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臣,定当尽心竭力,为陛下守好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王禹跪地磕头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你是百骑司的统领,也是朕身边儿的得力干将,现如今,书院对朕是有多么的重要,你心里应该清楚,而且,这大唐各地钱庄的案子,你是从头到尾都搀和在里边儿,关于这案子,裁撤了多少朝廷官员,你也知道,而朕为何有底气这般大动干戈?正是因为书院,因为那些官员被杀了之后,会有更合适的人顶替他们的位子,所以朕敢这般去做,想必你也知道,在朕委派的那些新上任的官员,几乎八成都是出自东山县的书院,朕也对他们寄予了厚望,现在是如此,将来是如此,若是往后一旦有人对书院动手,对书院的学生动手,那朕的底气,可就不会像现在这般足了,所以,你要替朕,守好书院。”

    “臣,遵旨,万死不辞!”王禹应和李承乾的声音,充满了坚定。

    李承乾说的话,都是真话,正是因为经历整件钱庄案,所以王禹有自己的判断,如今将这样一项任务交给他,这可比以前在百骑司做统领的时候接到的任务要重得多。

    这恰恰说明,陛下并没有放弃他,还是在重用他,而且,是比以往更加看重他。

    他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掩藏在阴影之中做事了,从今天开始,他可以光明正大的行走在阳光底下,为陛下,为朝廷做事。

    王禹的心中是激动的。

    而李承乾,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别人去做这件事儿,他信不过,至于王禹,他完全信得过。

    毕竟可是前百骑司的统领,若是忠心过不去,早就被人给秘密处置了,也不会在百骑司统领的位子上待这么多年。

    “对了,你卸任百骑司统领的事儿,朕会让临安去通知百骑司的人,往后,百骑司的人,就不会与你有任何来往了。”李承乾说道:“至于百骑司的新统领,你可有什么建议?”

    王禹卸任,百骑司必将迎来新的统领,不然的话,岂不是群龙无首?

    “回陛下,臣以为,百骑司之中,能够担当统领一职的,当属韩成。”王禹说道。

    “韩成?”李承乾仔细的想了想,在脑中过了一遍他曾见过的百骑司的人。

    好像没有什么印象。

    “是,韩成,韩成此人,平日里不管是出任务,或是私底下生活,为人都十分低调,而且,韩成此人,能力并不比属下差,而百骑司的统领,这种人来担任,最为合适。”王禹说道。

    越是低调,对于百骑司的人来说,就越是合适。

    因为百骑司的人,都是要在背地里做事,越低调越好,最好是仍在人堆儿里都看不出来的那种低调,最为合适。

    “如此的话,那百骑司新任统领,便是韩成吧。”李承乾说道:“朕的旨意,会在明天上午的时候,送到你现在在长安城的住处,到时候,你就收拾收拾,去东山县庄子上去吧。”

    “是,臣遵旨。”王禹应声道。

    待王禹离开之后,李承乾站在空荡荡的宣政殿之中,望着外头。

    东山县的庄子,是越来越热闹了啊,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真是有些风云际会的意味呢。

    李承乾坐了下来,写了一封信,待墨迹干涸之后,装在了信奉之中,交给了临安。

    “着人快马加鞭,送去东山县,务必亲手交给齐国公。”李承乾说道。

    “是。”临安应声。

    “对了,还有一件事儿,把韩成给朕叫来。”李承乾说道。

    “是。”

    临安去办事儿去了,信的事儿,交给了宫中宣政殿外的侍卫,而韩成,则是得临安亲自去请过来。

    甚至宫中的人,都不知道百骑司的安身之处,想要联络他们,现在就只有皇帝和他身边儿的贴身内侍。

    这也是为什么,百骑司之中的人,身份都捂得严严实实的原因。

    皇帝身边儿的内侍,想要用钱买通,这可不容易,不是什么人都会被金钱打动,也不是什么人,都没命的死要钱,皇帝的信任没了,自己的命没了,要再多的钱,也没用。

    半个时辰的功夫,韩成到了宣政殿。

    李承乾抬头一看,这韩成,约莫四十来岁的汉子,脸上的皮肤比起寻常人来,要黝黑不少,身材有些五大三处,面容粗狂,这乍一看上去,倒像是个杀猪的。

    看上去果真低调啊。

    这样的人往长安城的坊市之中一走,多数人看来,保不齐就以为他真但是个杀猪的。

    “属下韩成,参见陛下。”

    “嗯,免礼平身。”李承乾说道:“今日找你来,也是有事要通知你一声,你们统领王禹的身份已经被暴漏了,不适合继续待在百骑司,所以朕罢免了他百骑司统领的官职,给他另派了差事,他在临离开之前,朕问他,谁适合做百骑司的下一任统领,王禹向朕举荐了你。”

    “承蒙王统领看重,属下愧不敢当。”韩成拱手说道。

    李承乾笑了笑:“这没有什么愧不愧的,百骑司也不能群龙无首,所以,从现在开始,你韩成,便是百骑司的新统领,执掌百骑司,为朕做事。”

    “臣,遵旨,叩谢陛下圣恩。”韩成跪在了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一个头。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酷吏!() 
“另外,朕还有事儿问你。”李承乾说道:“你先起来。”

    “是。”韩成应声,从地上站了起来。

    “来俊臣去琅琊的时候,是不是你的部下在暗中跟着他?”李承乾问道。

    “正是。”韩成说道:“他们与来俊臣一同回来的,在路上的时候,也在时刻看着来俊臣。”

    “那说说吧,来俊臣在琅琊做的事儿。”李承乾说道。

    要用一个人,又怎么会不去了解一个人?

    当初在朝堂上李承乾将来俊臣派出去之后,回到宣政殿,李承乾就让临安去调查这个来俊臣了,虽然是朝堂上的臣子,但是之前实在是太过不起眼,因此,李承乾打算好好的了解一番自己的这个臣子。

    这一了解,就将来俊臣发迹之前的事儿,全都给挖出来了。

    这样的一个劣迹斑斑的人,是怎么进入朝堂的?竟然还能站在含元殿上朝听政。

    来俊臣上朝的资格也并非是每日一朝的,大唐各级官员对上朝也有要求,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每日朝参就是常参,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排场,是真正的行政日。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

    而以来俊臣的级别,是达不到每日都要朝参的级别的,简单来说,他不够格。

    像五品以下的,或三日一朝,或十日一朝,都是正常的。

    而那天,来俊臣也是恰巧赶上了。

    他是属于十日一朝的官员,正好在那天,王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王家的案子被拿到朝堂上来说。

    所以连来俊臣都觉得,自己这是赶上机会了,要紧紧的抓住机会,想要飞黄腾达。

    来俊臣能够十日一朝,也是占了京官的便宜,因为他是在长安城之中为官,所以有资格进大明宫。

    而让李承乾能够容忍来俊臣这样的人,也是因为,来俊臣能用,至少在现如今这个节骨眼上,来俊臣这样的人对他来说,有大用。

    所以琅琊王家的事儿,把来俊臣派出去,这是歪打正着了。

    不过来俊臣在外头行事如何,李承乾还是得知道的。

    “回陛下,来俊臣在琅琊行事,就只有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手段极其残忍。”韩成说道:“属下身为百骑司之人,平日里为了审讯人,获取有用的消息,背地里其实也曾动用过刑罚,但是比起来俊臣的手段,属下自愧不如,来俊臣刑讯逼供之手段,骇人听闻。”

    “说说看。”李承乾说道。

    从来俊臣以往的事儿来看,来俊臣是个狠人,但是李承乾还不知道,自己的这个臣子,是如何狠呢。

    来俊臣以前的事儿,在李承乾的眼中,市井人物的小打小闹而已,也就只有一件攀诬案,让李承乾心里留意下了来俊臣这个人。

    “来俊臣带了两个亲信到琅琊,这两名亲信分别是索元礼和王弘义,他手中握着王家参与钱庄案的卷宗和证据,到了琅琊之后,直接带人闯入了王家的宅子,将王家上下七十九口人全都给抓了,也并未当场处决,而是官衙在了当地官府的牢房之中。”韩成说道:“之后,他和索元礼、王弘义两人一同,在牢房之中日夜审讯抓回来的人,动用酷刑,逼他们招供。”

    “若是仅仅是酷刑招供的话,那他所说的,王家人在琅琊犯下的那些案子,也是真的?若是无中生有的话,又谈何招供呢?”李承乾说道:“来俊臣将王家在当地犯下的案子重新整理了一本卷宗,这本卷宗的内容,你们百骑司的人知道吗?”

    “知道。”韩成说道:“里面的内容,小部分属实,大部分都是刑讯逼供逼出来的,是真是假,难以界定。”

    “为何?”李承乾问道。

    “当时在牢房之中,来俊臣命令手下人对王家抓回来的人动用酷刑,就算是没有罪名,也得编一个罪名出来,有的人不堪重刑,便只能为自己编撰罪名,以逃过被动刑,当时在牢房里的人,个个生不如死,那等场面,或许对于他们来说,干脆利落的死,才是最大的幸福了,牢房之中用刑之后,需要带到衙门大唐之上重新审讯,待重新审讯的时候,曾经在牢房里有许多人为自己说下的罪行所翻供,并不承认自己犯下了那等罪状,来俊臣便让自己的人当场将他们以乱刀砍杀,或是用刀具割去了舌头,因此,属下以为,那卷宗之中所言的案子,未必十成十的属实。”

    李承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骇然,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点了点头说道:“竟是如此。”

    来俊臣,当真是个狠人呐。

    不过,倒是可以利用一番。

    王家,不管是长安这边儿还是琅琊那边儿,都逃不过一个死字,他们如何死,李承乾是不管的,只要他们尽数伏法,这就足够了。

    钱庄的案子虽然都已经查清楚了,但是并没有将当中涉案的人全都给他们一个他们应该得到的结局,如今来俊臣的出现,李承乾现在就得好好思量思量这个狠人要怎么用了。

    “除此之外,来俊臣在琅琊刑审王家犯人的时候,还动用了许多属下等人闻所未闻的刑罚,酸醋灌鼻、慢火煮人,或者将犯人关入地牢,数日不给吃喝,甚至让工匠打造各种新的刑具,用来逼人招供。”韩成拱手说道。

    百骑司的人,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但是想起来俊臣在琅琊官府的牢房中审讯王家人的时候,所用的那些手段,虽然过去一个来月了,依旧是感觉毛骨悚然。

    “这来俊臣,是个酷吏啊。”李承乾面色严肃的说道。

    这样一来的话,要用来俊臣,自然也就要防来俊臣了,不禁要防,还要时时刻刻的盯着他。

    这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个为了自己的前途,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来的人,是一把利剑,伤人,也能伤己。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提防() 
李承乾思索着来俊臣在琅琊坐下的种种事,虽然要灭了琅琊王家这是自己的旨意,但是显然,来俊臣在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