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293章

大唐第一少-第1293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好事啊。”苏皇后脸上的笑意更甚。

    “只是殿下那里,估计得伤心好一阵子呢,奴婢心里有点儿担心,担心殿下转不过这个弯儿来,会想不开。”珠玉说道。

    “要是他真想不开这件事儿的话,那厥儿可就是太令本宫失望了,就算是脑子再直,也应该想明白陛下的意思啊。”苏皇后说道:“陛下没有答复厥儿,也就是说,厥儿的这件事儿,是不成了,但是随后呢,陛下下了这道旨意,本宫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后了,那厥儿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子,是陛下的嫡子,这一下子,就把身份给抬上去了,任宫外的那位王爷再怎么厉害,身份还是不是被厥儿压了一头?”

    一边走着,苏皇后一边儿与珠玉聊着。

    “陛下的心思,咱们能猜到一些,但是也猜不准,毕竟,现在事情还不是板上钉钉啊,要是十成十的准了,厥儿的旨意,应该也要下来。”苏皇后说道:“所以,眼前,仍旧不可懈怠,至于厥儿的事儿,你去帮本宫过去穿句话,他的那件事儿,以后就不许再提了,这可是他父皇对他天大的恩典,可不能不知好歹。”

    在苏皇后看来,李承乾是拒绝了李厥娶玄悦的,这说明,李承乾也觉得玄悦的出身配不上李厥,想要给李厥更好的,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又被封了皇后。

    就眼前种种迹象看来,李承乾是给了苏氏极大的希望。

    这希望就是,李厥能被立为太子。

    宫中忙了起来,礼部也忙了起来,紧接着就是大理寺也忙活了起来。

    现在的长安,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片和谐,但是朝堂上的官员都知道,表面上越是平静,隐藏在平静下的这份波涛,就越是汹涌,汹涌都能够将人卷进去就出不来,让人死无葬身之地。

    苏州城,官衙之中。

    郑安自上任苏州刺史以来就是一直住在官衙里的,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位能臣,一位干吏,事实上,外人的看法是对的。

    “老爷,玄公到了苏州之后,也没有做什么事儿,就是整天带着自己手底下的人在苏州城转悠,今儿个去酒楼吃饭,明儿个就去戏园子看戏,后天说是要到苏州郊外去打猎。”郑安身边儿的人禀报道:“一天到晚,也没见玄公干什么正事儿。”

    “这位国公爷,真是越来越让人摸不透了啊。”郑安放下手中的书卷,叹息一声。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玄世璟在苏州() 
“大人,属下要继续注意着齐国公那边儿吗?”郑安身边儿的人问道。

    “继续看着吧,另外,一定要注意好苏州城的治安问题,齐国公在苏州境内,一定不能出什么事儿,前车之辙啊,不然的话,咱们的麻烦可就大了。”郑安说道:“像之前沂州城外那样的事儿,可不能在咱们的地界上发生啊,因为这件事儿,陛下已经震怒了。”

    虽然郑安是外放,但是对于长安城那边儿的消息,他还是很敏感的。

    王胜可是被带回了长安城,到现在也没个消息,没有消息,才是最让人害怕的,因为并非是摆在明面儿上,至于陛下心里是如何想的,也无从得知。

    “是,属下明白了。”郑安的人应声道。

    “你们做事,可千万别让齐国公发现了,齐国公身边儿有高手保护,你们行事,一旦疏忽大意,必然会被他们发现,所以,万事小心。”郑安嘱咐道:“切莫激进。”

    “是,属下谨遵大人教诲。”

    盯人也是一门技术活,但是在这方面,显然还是玄世璟身边儿的人,技高一筹。

    或许也是郑安嘱咐他们,嘱咐的有点儿晚了。

    “公爷,咱们这几天出去,身后总是有人跟着。”高峻说道:“要不要属下亲自去查探一番?”

    玄世璟闻言,脸上露出一个笑容,笑着摇了摇头:“无需多此一举,至于跟着咱们的人是谁派过来的,想想就知道了,你想啊,咱们现在是在谁的地盘上呢?”

    “郑安。”高峻说道。

    “这就对了,所以说,跟在咱们身后的人,无需理会,反正又不是来刺杀我的。”玄世璟说道:“且不说咱们与郑安有旧,就说咱们要是真在苏州城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话,郑安不也得跟着倒霉吗?现在的郑安在官场上可谓是春风得意,他可不想因为我的事儿,毁了自己的前途,所以,他派人跟着咱们,保护大过监视,退一步来说,就算是来监视咱们的,又如何?”

    现在玄世璟就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郑安派过来的人盯着他们,看到的,也不过是栈道而已。

    “那公爷的意思,就是放着他们不管吗?”高峻问道。

    “没错,他们乐意跟着,那就让他们跟着吧,咱们一味的遮遮掩掩才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等他们什么时候跟腻了,就会自己回去的,不必管他们。”玄世璟笑道:“咱们都已经到苏州有些日子了,长安城那边儿有什么消息吗?”

    “暂时还没有什么消息送过来,估计再过两天就有了。”高峻说道:“属下掐算着日子,现在王胜应该到了长安城了,就是不知道人是死是活了。”

    “他肯定是想死的,他死了,至少王家的日子不会太难过,但是押送他回长安的百骑司的人是不会让他死的,他要是死了,百骑司的人怎么交差?”玄世璟伸了个懒腰说道:“所以接下来长安城那边儿送过来的消息,应该就是陛下要处置王家的消息了,甚至,百骑司会为咱们带来一些连长安城朝堂之中的大臣们都不知道的消息。”

    高峻心里虽然也有猜测,但是听了玄世璟的这番话之后,他也就懒得去动脑子了,反正自家公爷说什么都是有道理的。

    至于玄世璟在苏州这边,背地里他也派人去查探过苏州这边儿的钱庄了,相比于之前到过的地方看到的钱庄,苏州这边儿的钱庄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虽然说也不可能十分干净,但是也算是在玄世璟的心里承受范围之内,有句话说的好,水至清则无鱼,而苏州这边儿的钱庄,则是刚刚好。

    至于他们是不是做了假账,只要查就能查到。

    玄世璟现在专管钱庄的事儿,再加上房遗爱在户部,玄世璟想要从户部调苏州钱庄的官面儿上的账本也是易如反掌。

    若是整个大唐的钱庄都能像苏州钱庄这边儿这样该多好。

    只是愿望总归是愿望,跟现实那是两码事儿,若是愿望能喂你一颗糖,那现实,无疑就是要喂你一口毒了。

    苏州这边钱庄这么干净,郑安应记首功。

    纵观其它地方的钱庄,之所以腐烂成了那般模样,无非就是当地官员与世家联合起来从钱庄之中牟利,世家拿大头,吃肉,而当地官府的官员呢?则是拿零头,跟着喝汤。

    有的人想要两全其美,一边儿拿着钱,一边儿想着让自己往上爬,结果到最后,他们这样的人,大多什么都得不到。

    而有那么少数的人,会做出选择,放弃一些东西,比如说郑安,打理好苏州的钱庄,这就是对朝廷最大的报效,三年两年看不出什么效果来,但是五年六年呢,朝廷知道了苏州钱庄的情况,定然会对郑安大加赞赏。

    像郑安这样的人,就是懂得取舍,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儿,等待机会,一飞冲天。

    而现在,玄世璟来苏州查钱庄的事儿,苏州这边儿几乎是天朗水清,到时候玄世璟只要据实向朝廷汇报,皇帝定然赞赏郑安,郑安往后的升迁,或者说,郑安回到长安城,进入朝堂,进入大唐的权力中心,路途还远吗?

    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整个大唐的钱庄,九成九都是有问题的,那郑安所瞎管的苏州,就更为突出了。

    不愧是用这么短的时间就坐到了一州刺史位置上的人。

    这两天的时间,玄世璟依旧带着人在苏州走走转转,这时候,苏州的园林还没有发展起来呢,但是苏州的景色也是美不胜收。

    苏州城又称作姑苏、平江,这里也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历史悠久,有着传说之中的西施、伍子胥等留下的古迹,保存的也比较完善,隋开皇年间的时候才由姑苏改称为苏州城。

    与繁华热闹又带着无上威严的长安城相比较,苏州城就是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了,吴侬软语,整座城,透漏着的,都是温婉。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两封书信() 
若非有公务在身,玄世璟还真想腾出功夫来,带着家人到这南方水乡好好的住上一段时间。

    人间烟火姑苏城,满池芙蕖弦琶铮;栀子香艳平江路,桐油伞下笑语盈。芊芊女子最多情,绣出红妆君郎赠;吴门才子天下墨,岁月静好枕河生。

    虽说玄世璟一直都是放宽了心带着人在苏州城以及苏州城外转悠,但是心里终究是记挂着事儿的,白天看人,也看景儿,到了晚上,就是他忙碌的时候了,一忙忙到半夜,早上睡到日上三竿,这几天,玄世璟过的都是这样的日子。

    因为他暗中派人走访苏州城极其周围的事儿,不能让旁人知道,郑安也不行。

    苏州城不是长安城,没有这么严格的宵禁,因此,即便是到了晚上,也是十分热闹的,晚上的街道两边,高高挂着的大红灯笼,街道的两边儿摆满了摊子,都是城内或者是城外的百姓,晚上到这边儿来卖些东西,赚取些钱财,补贴家用,有手艺的,开个摊子,比单纯的买东西要挣的多,因此到了天黑之后,玄世璟也是经常在街上流连忘返,看上去,还真有点儿乐不思蜀的意思。

    两天之后,玄世璟心心念念等待的长安城那边儿的消息终于送过来了。

    “公爷,信来了。”高峻拿着信封说道:“一共有两封,一封是家里的,一封是宫中的。”

    “拿来。”玄世璟说道。

    信是白天到的,但是白天的时候玄世璟在外头,送信的人也找不到玄世璟,干脆就在宅子这边儿等着了,一直等到了晚上,玄世璟在外头吃完了饭,这才见到人。

    玄世璟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家里送来的家书。

    一字一句的将晋阳写给自己的信读完了之后,闭上了眼睛。

    “公爷?”高峻看着自家公爷这个反应,感觉有点儿不对劲的样子。

    “咱家的好白菜啊,到底是要便宜窦孝果那头猪了。”玄世璟咬牙切齿的说道。

    晋阳心中所写的内容,正是关于安安和窦孝果的事儿,信中把最近他俩之间关系的发展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公爷是说,大小姐跟窦家公子的事儿?殿下她的意思是,应允了?”高峻好奇的问道。

    “不应又能怎么样?这是安安自己选的路。”玄世璟说道:“要是这件事儿家里头不应的话,安安会是怎么个反应呢?虽然我有些看不上窦孝果那小子,但是奈何安安看上了。”

    “公爷,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咱们是不是对窦孝果公子的看法,太过一板一眼了?自从上次庄子上送来的信说,窦孝果公子奋不顾身的救了大小姐,咱们就应该好好的重新审视一下窦孝果这个人了。”高峻说道。

    虽然窦孝果以前是个浪荡的公子哥儿,但是谁还没有个年轻的时候?

    那时候窦孝果才多大的年纪?

    “说实话,我自己琢磨着,还想把安安多留在家里几年呢,现在安安这年纪,也不适合成婚。”玄世璟说道。

    “虽然属下不知道这当中发生了什么,但是殿下是在庄子上的,既然这事儿殿下都专门来信跟公爷您说这事儿了,属下估计着,其实殿下心里已经有决断了,剩下的,就是过您这一关,您说呢?”高峻笑道。

    玄世璟仔细想了想高峻的话,理儿倒是这么个理儿。

    “说的倒也是,但是,还是觉得太早了。”玄世璟说道。

    实则玄世璟心里是觉得,他人不在庄子上,没办法亲自去看到窦孝果的改变,没办法面对着安安跟安安说这件事儿,这让玄世璟这个当爹的心里很没有安全感。

    “现在公爷您也不用着急,反正年前您肯定是要回去的,就算有什么事儿,也得等您回去再说啊,朝廷总不能让您连过年都不回长安吧?”高峻说道:“所以,在这件事儿上,公爷暂时也不必那般忧心。”

    玄世璟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或者说,他应该相信晋阳的眼光?

    寻常时候,他是很相信晋阳的,但是这事儿毕竟可是涉及到他宝贝闺女的终身大事儿,不得不谨慎。

    那这样的话,这封家书应该如何回应?

    这让玄世璟有点儿犯难了。

    想了好一会儿,脸上才露出释然的表情,得了,怎么想的怎么回吧,此事让自家夫人先斟酌着,就算安安喜欢窦孝果那小子,两人的事儿要成,怎么着也得等玄世璟这个当爹的回到长安城之后,亲自见过窦孝果才能决定。

    至于信中说的窦孝果行冠礼成年的事儿,玄世璟倒是没有放在欣赏。

    既然郎有情妾有意,也就不差这三五个月了,到时候就算外头的事儿没完,玄世璟也一定要抽空回去一趟。

    家书的事儿先搁着,让他暂且先缓一缓,这事儿对于玄世璟的冲击有点儿大。

    自己出来这还不足一年呢,自家姑娘就有情况了,从上次晋阳来信提起这事儿的时候就应该做好心里准备的,只是玄世璟的心里建设,有一天没一天的,间隔的时间长了,到现在还没建设起来而已。

    至于另外一封书信,是出自宫中,加急送过来的,自玄世璟出了长安之后,他与宫中的通信都是朝廷快马加鞭来回送达的,速度要比玄家的家书快上一点儿,因此,这封书信书写的日期,是在玄家家书的后头的,但是两封书信,却是同时到达的这边儿。

    玄世璟拆开书信封口处的火漆,从信封里取出了三张信纸。

    从笔迹上来看,这是李承乾的亲笔书信。

    不是百骑司的消息,却是皇帝的亲笔信。

    宫中这又是出什么事儿了,怎么感觉现在发生的事儿都一股脑的堆积到了一起呢?

    玄世璟迅速的将信件浏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