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263章

大唐第一少-第1263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莲回来的。”晋阳懊恼道。

    原本以为在宫中这些东西都不会缺了的,谁能想到,雪莲这调理身体的东西,竟然会缺,宫里的人都是干嘛吃的?

    “还是兕子孝顺啊,观音婢,这是兕子的孝心,就不要推辞了。”李二陛下笑呵呵的说道。

    反正玄家也是有钱,李二陛下心里也高兴,玄世璟那小子攒下了不少的家底儿啊,看自家闺女说话这么硬气就知道了,如今偌大的玄家,自家闺女可是个掌家的呢,这才是李二陛下高兴的原因。

    李二陛下常常想着,自家的闺女,她父皇和母后还在的时候,有人给她撑腰,要是万一以后不在了呢?

    李二陛下怕闺女受委屈。

    至于自己的那个坐在皇位上的儿子,李二陛下自己做过皇帝,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有时候,做皇帝的,身不由己。

    李二陛下是真的很疼爱晋阳这个闺女,从小到大,容不得她受一点儿委屈。

    “好,二哥都这么说了,那臣妾就心安理得的接受闺女的好意。”长孙笑着说道:“不过兕子啊,你还是跟你父皇说说庄子上的事儿吧,这几天,你父皇可没少操心这事儿,你是没看见,那会儿刚出事儿的时候,澈儿哭着跑到宅子这边来,小模样是要多可怜就有多可怜。”

    “澈儿那孩子,也该好好管教一番了。”晋阳说道:“自己偷着跑出来,家里的人得多担心啊,实在是太过放纵他了。”

    “澈儿还小,知道担心他姐姐,这是好事,也别太过苛责他了。”李二陛下说道。

    或许是当年李二陛下经历了太多的事情,自从做了皇帝到现在退位成了太上皇,他最喜欢看的就是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样子,兄弟如同手足一般,相亲相爱,玄澈知道为他姐姐担心,哭着来宅子这边求自己,李二陛下心里很高兴玄澈有这样的意识,总比小孩子家家的就一脸冷漠,漠不关心他姐姐要强得多。

    “父皇您这么护着他,可别把他宠坏了。”晋阳说道。

    “朕倒是看着澈儿,好的很。”李二陛下笑道。

    老人家都喜欢小孩子。如今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也都到了“老人家”的年纪了。

    至于宫中的那些个孩子,不知为何,李二陛下却是喜欢不起来,就算是自己的孙子,李象,经常来这边看他,李二陛下心里也不是说像喜欢玄澈这般喜欢。

    李二陛下这样的人,岂会看不出来?每次李象来了,眼神之中透漏的神情有些不一样,那可不是单纯晚辈来看长辈的关切,那眼神之中,明明白白的就藏着俩字儿,野心。

    李二陛下知道李象的目的是什么,所以越是往后,李二陛下对待李象,也是不冷不热了。

    他这里,并不是让皇子走别的路子上位的地方。

    李二陛下不喜欢这样,所以态度也不热切。

    至于年纪最大的李象的孩子,一直都在王府之中,还没有到庄子上这边来过。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好了,赶紧说说被抓起来的那些人的事儿吧,知道朕好奇的很,还吊着朕的胃口,兕子啊,你还真是跟小时候一样,一点儿都没变。”李二陛下无奈笑道。

    小时候晋阳的小心思,李二陛下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识破,但是看破不说破,逗着女儿玩儿,可是现在,人啊,到底还是有老了的一天啊。

    想想之前痴迷丹道,相信什么西域来的和尚,真是可笑。

    “人被抓了,冯浩大人审问过后,也招供了,的确是郑家的人。”晋阳说道:“从他们身上搜出来的东西查明之后,也是出自郑家,郑家想要杀人灭口,就派了他们到庄子上来对客栈下手,原本是想杀了客栈的人,再一把火烧了客栈的,也多亏冯浩大人事先在客栈准备了,不然还真就让他们得逞了,一旦客栈被烧,人死了,人证就没了,也就没法儿证明这事儿是郑家干的了。”

    “跟先前庄子上破庙里的手段还真是如出一辙呢。”李二陛下冷哼一声说道。

    “父皇别生气,这不是没让他们得逞吗?现在冯浩大人正在整理案子的卷宗,打算上报到大理寺去,事儿虽然明了了,但是一切都得按照朝廷的法度来。”晋阳说道:“相信狄大人会秉公处理的。”

    李二陛下听过之后,点了点头:“嗯,狄仁杰这人,朕也听说过,百姓对他的评价也很好。”

    请记住本书:。。妙书屋阅读网址:。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谁都不大方() 
    事情已经查清楚了,至于往后要怎么处理,就看朝廷那边了。”晋阳说道:“虽说儿臣家里这事儿出的儿臣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很生气,但是但凡是做事,都要有个度,郑家如此作为,自有大唐律法制裁,超出律法之外的事儿,儿臣是不会去做的。”晋阳说道。

    晋阳懂得分寸,这也是李二陛下喜爱和疼宠自己的这个女儿的原因之一。

    但是就在这件事上,李二陛下的愤怒程度,丝毫不比晋阳要少。

    可是晋阳虽然这么说,但是不代表她真的就会放弃郑家。

    郑家这么大的一个世家,靠着朝堂上官员的那点儿俸禄吃饭,可能吗?

    要是真的能那点儿俸禄就能养活了这一大家子的话,那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去做其它的了。

    各个家族养活自己这一大家子,其实外面的生意才是最重要的一环,要不每天这一大家子的人的吃喝拉撒的支出他们怎么支付?

    在大唐律法上面,晋阳不能拿着郑家怎么办,但是在别的方面,晋阳也没说不对郑家下手,事情既然已经做出来了,那就得有承担后果的准备。

    钱堆在长安周边的这些商会之中还是有点儿地位有点儿声望的,要是玄家的生意要针对郑家,就郑家现在的这般模样,说两败俱伤都是抬举他们郑家。

    郑家没了郑钧,在洛阳那边的产业也都被朝廷给查封了,损失了一大笔,本来缺了洛阳这方面的产业,郑家的日子就不太好过,要是再被玄家给针对了的话,那日子可就过的更艰难了。

    而且,郑家策划绑架玄家大小姐的事儿也已经证据确凿了,郑家想要推也推不开了。

    郑家倒是想要推,结果这事儿就像是个麦芽糖一样,直接黏在了他们身上,越是推,结果却反而把证据交到了他们手上。

    从朝廷再到商会,玄家想要利用商会来整治郑家的话,几乎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郑家因为洛阳的事儿,可还欠着朝廷不少钱呢,账本上明明白白的记载着,即便是在这方面,可以做的文章也足够多,所以晋阳没有必要在一个方面盯着郑家不放,到时候也是出力不讨好可就不好了。

    这事儿就算晋阳不去与钱堆说,钱堆也不会再与郑家的商会有什么来往了,这对于钱堆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对于郑家来说,损失可就大了。

    钱堆手底下的商队规模有多大,整个长安只要是经商的人都知道,一下子断了这么大的一个门路,这时候的郑家能受得了吗?

    或许之前郑家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所接触的渠道当中,有多少是属于钱堆手底下的,又有多少是钱堆出钱注资的,有多少跟钱堆的商会有来往的。

    只要钱堆打一声招呼,那些人是要帮钱堆还是帮郑家?帮郑家的话,得罪了钱堆,也得罪了玄家。

    现在是玄家强还是郑家强?

    商人逐利,自然能够想的明白。

    “兕子你能如此明白事理,母后也放心多了。”长孙皇后说道。

    晋阳是她的孩子,要是自家孩子都不把大唐的律法放在眼里的话,那他们李家如何坐这天下。

    “兕子不生气吗?”李二陛下问道:“朕现如今都恨不得立即处置了郑家。”

    李二陛下对于世家的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回算是新仇旧恨了,只是他在位的时候一直没有办法去收拾那些世家,这事儿就留给现在的皇帝去做了,现在,李承乾不是正在下手清理这些不干净的世家吗?

    要是干净的话,怕什么?

    身子不怕影子斜,世家不是都有自己立家的规矩吗?

    老祖宗传家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把老祖宗立的规矩放在眼里了?

    “父皇,儿臣很生气,因为郑家想要利用儿臣的孩子们来威胁儿臣的夫君,但是儿臣是虽然生气,也不能乱来,郑家毕竟是个世家。”晋阳说道。

    李二陛下听着自己的女儿的这几句话,也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至于郑家,李二陛下虽然不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个皇帝了,但是他要是说话的话,李承乾也要好好想想。

    更何况李承乾现在对郑家也是恨的牙根儿痒痒。

    像郑家这样的世家,亏空钱庄,也就是拿国库的钱,这无疑就是在挖大唐的根,李承乾能放过他们才怪。

    像现在这样,父子两代皇帝齐心协力要下决心整治世家的问题,也真是少见,也算郑家倒霉,成了冒头的那一个了,既然冒头,那就做好挨打的准备吧。

    这郑家也是,正在挨打,还要反过来想要威胁别人,换来的是什么?被打的更厉害啊。

    “父皇,这件事情到现在为止,都是东山县的官府在操办,现在东山县的官府已经要把这件案子移送到大理寺那边去了,案子就让大理寺那边慢慢审就是了,咱们这边也就不用操心了,到时候知道个结果就是了。”晋阳说道:“倒是父皇和母后的身体,一定要好好修养,当初从宫中来到庄子上,为的不就是要修养身体吗?这会儿再劳心劳力的,岂不是跟在宫中一样了?父皇要是累的话,书院这边也少来,多多在家歇歇,偶尔和母后一起在庄子上或者是周围的庄子上转悠转悠什么的,去长安溜达一圈儿也成,以往在宫中,父皇母后鲜少有出来的机会,这会儿不就正是个好机会吗?”

    李二陛下闻言,笑道:“父皇觉得书院这边挺好的,每一天都挺新鲜的,至于说在庄子上转悠,有空的时候,可没少出来,要是大唐的每一个庄子都能像东山县庄子这样,那该多好啊。”

    “父皇,事情呢,也是要慢慢来,东山县当初从一个穷苦小地方成了现在这般模样,可是用了二十多年呢,咱们大唐有多大啊,想要整个大唐都变成这般繁华的模样,可并非一两代人之力,所以父皇又何必心急呢?”

    阅读网址: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移交案宗() 
李二陛下抚须颔首道“兕子说的是啊。”

    李二陛下在位期间,将大唐从弱小变得强大,几近走上了巅峰,而李承乾继位,从如今的苗头来看,势必要再让大唐更进一步的,现如今,李二陛下还在看着大唐呢,又何必心急呢?

    晋阳在书院陪着李二陛下和长孙逛了许久,午饭也是在书院里用的,到了下午的时候,长孙在书房里等着李二陛下,李二陛下则是在文学院之中给学生们上课,晋阳带着人回了玄家大宅。

    事情也已经跟自己的父皇母后通过气了,接下来就是针对郑家的商会的问题了。

    有仇不报非君子,晋阳可以做君子行径,但有是有,她也可以不是君子,而是女子。

    可千万不要小看女人家的记仇。

    “来人。”晋阳坐在书房之中,将一封已经干了墨迹的信装进了信封之中。

    书房外的人推门走了进来。

    “夫人,有何吩咐。”

    “去把这封信送到长安玄武楼,亲自交到钱堆的手上。”晋阳吩咐道。

    那人上前接过信奉,躬身行了礼,退出了书房之外。

    动了玄家的人,还想要装作没事儿,玄家的底蕴是不如郑家这样百年延续下来的大家族,但是实力可不必你们家弱,玄家的人,也不能就这么被人欺负了去。

    大理寺这边自从狄仁杰接了戴胄的班之后,整个大理寺上上下下的风气都不一样了,以往都是懒懒散散的模样,现在谁不是一副精干的模样?

    有什么样的上官就有什么样的下属,当初戴胄在的时候,戴胄作为一根老油条,整天就想着怎么躲事情,让自己平平安安的走到仕途的重点去了,上官不办事儿,下面的人自然也就推来推去,懒懒散散的。

    但是狄仁杰不一样,狄仁杰年轻,有冲劲儿,掌管了大理寺之后,他的这股子冲劲儿是能够带动其他人的,底下的人见上头的人都这么干练,自己还敢偷懒吗?

    就算是想要偷懒,上官也不会放过他们的,所以大理寺的风气可谓是焕然一新了。

    这也是为什么狄仁杰这么快就能被李承乾所看重的原因,之前的狄仁杰在大理寺查办那些旧案子,也只是引起了李承乾的注意而已。

    现在李承乾乐意用这些年轻有经验的官员,就是为了他们身上的那股子冲劲儿。

    朝堂上多是开创贞观盛世的老臣,要想将这股子劲头持续下去,老臣可在一方平衡朝堂,而新鲜的事情,需要有干劲儿的年轻人来。

    当然,朝堂上也少不了像许敬宗和李义府这样的官员,这样的官员皇帝可以利用,也可以信任,但是不可以倚重,李承乾分的也是清楚的很。

    至于许敬宗在洛阳的事儿,自有百骑司在暗中看着他呢,李承乾的目的也达到了,一来是将不少世家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许敬宗的身上,二来,看看许敬宗这个人,到底能不能给皇帝办事儿。

    结果是让李承乾欣慰的,这个许敬宗,是个聪明人,还是能够拎得清的,

    大理寺,狄仁杰的书房。

    这书房原本是戴胄的,戴胄退休之后,收拾东西走人了,这里就成了狄仁杰的地盘了。

    戴胄也是终于熬到头了,熬到了狄仁杰能够独当一面,然后把大理寺安心的交给了他。

    戴胄在皇帝面前极力推荐狄仁杰,狄仁杰这才能够这么快就上位,这当中,戴胄和玄世璟功不可没。

    狄仁杰可是玄世璟在玄武楼吃饭的时候捡到的人才来着。

    戴胄在朝堂上举荐狄仁杰的时候,可是遭到了不少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