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23章

大唐第一少-第123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起当日情景,坐在书房晃晃悠悠的藤椅上的晋阳,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有璟哥哥这样护着自己,真好。

    若是被李承乾还有李泰知道晋阳是如此想的话,恐怕得哭晕在茅房。

    女大不中留啊,光想着她的璟哥哥,几位哥哥忙前忙后所做的一切小公举您就自动给忽略了过去吗?

    麟德殿中表演结束之后高桓权说话的时候,殿内本就十分安静,这突入而来的声音倒是将殿内不少人吓了一跳。

    这可是国宴,在陛下、在诸国使臣面前,竟然这般放肆。

    “璟儿!”李二陛下的目光再次落在了玄世璟身上:“怎么回事。”

    原本脸色阴沉的玄世璟,一瞬间脸色恢复如常,面带笑容:“没事,手滑了。”

    手滑?!!!!

    李泰诧异的看着玄世璟,这人编瞎话的功夫倒退的可真是厉害,手上是涂了什么东西会滑成那样,这麟德殿内为了方便李承乾青来的大师表演,殿中央可是铺了毯子的,酒杯摔在毯子上都能碎成那样,说是手滑?

    对于这一解释,高桓权自然是对玄世璟怒目而视。

    “玄侯对于小王,可是有何意见?”自那日在皇宫里审讯刺客过后,高桓权回到鸿胪寺,便开始细细的思索当日在宫中的情况,越想越憋屈,虽然说对方深受大唐皇帝陛下的宠爱,但是始终是个小小的侯爵罢了,自己可是高丽王太子,高句丽未来的继承人,地位应是与大唐皇太子李承乾平起平坐的,凭什么要挨小小的一侯爷的揍。

    对于玄世璟,高桓权想起当日情景,便是恨的牙痒痒,今日在这麟德殿,竟然还敢坏自己的好事,当着诸多番邦使臣的面,若不找回场子,自己这王太子的脸要往哪儿放!(。)

第三十一章:台阶() 
“玄侯年龄尚幼,太子殿下还是让人多多照看为好,免得再手滑。”高桓权拱手对着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再次无端躺中,因为高桓权连累晋阳遇刺一事,本就对他有所不喜,如今他又想与晋阳和亲,简直是痴心妄想,李承乾因此对高桓权的意见更甚了。

    用玄世璟的年龄这种借口来数落人家,忒下乘。

    李承乾面色如常,只是微微露出一抹笑容,虽然很不想搭理高桓权,但是在这场合,当着众多大臣和番邦使节的面,作为大唐的太子,还是要保持一些风度的,若是明目张胆的维护玄世璟,恐怕玄世璟日后不免被人病垢。

    “罢了。”李承乾还未来得及开口,李二陛下便出声说道:“不就是一个杯子嘛,不必大惊小怪,来人,再给璟儿换换一个。”李二陛下大手一挥,将这一小插曲揭了过去。

    虽然玄世璟这一动作惊扰了朝臣,但是也打断了高桓权的话,李二陛下心中对高桓权也是不喜,这样的人,怎么能配得上自己的小兕子。

    高桓权是个不知趣的,或者说现在高句丽的情况使得他不得不知趣的求娶大唐的公主。前几年高建武一直担心大唐会攻打高句丽,若真是如此,依大唐和高句丽现在的国力对比,高句丽定是抵挡不住,毕竟前几年,大唐兵峰所指之地无不所向披靡。于是,高建武便下令修建长城。有了长城的阻挡,至少能挡下唐军很长一段时间,辽东乃苦寒之地,不宜大军久战,久而久之,唐军也就退却了。

    可是高建武没有想到的是,长城还没修好,大唐也没有来攻打高句丽,高句丽境内确实出现了一些很不好的苗头,所以高建武一边派遣高桓权来大唐,一边在高句丽铲除异己,若是高桓权真的能娶到大唐的公主,那先前的担心将不复存在。

    只是高建武完全没料到,他将泉盖苏文逼的太急,结果泉盖苏文派了杀手来大唐刺杀高桓权,而高桓权的表现,也让大唐的一些人心中甚为鄙夷。

    高桓权心中也是没底,毕竟他要求娶的那位公主当日也是在船上,所以他心中也在打鼓,但是为了高句丽,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再次开开辟。

    “陛下,你看小王与晋阳公主和亲一事。。。。。。。”

    “嘭!。。。”

    一只酒杯再次擦过李恪的身旁,这次却不是砸在地上,而是直接砸在了高桓权的桌案上。

    “玄世璟!”饶是高桓权在大唐再有顾忌,被玄世璟这样一而再的嘉禾,也隐忍不住要爆发了。

    玄世璟理了胸前的衣襟,神色淡然道:“不小心手又滑了一下。”

    这般明显的针对让麟德殿内的大臣不禁开始窃窃私语。

    “璟儿,莫要胡闹!”李二陛下面色阴沉,看了一眼高桓权,又看了一眼玄世璟。

    跟了李二陛下多年的德义站在李二陛下身后,见李二陛下面色如此,便知道李二陛下一定是动了怒,只是不知道这怒,怒的是高桓权的不知好歹,还是玄世璟的任性胡为。

    德义连忙朝着玄世璟使眼色,这可是麟德殿国宴,平日里闹腾一下,把人家王太子打了,也就罢了,涉及到晋阳小公主,有陛下护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如今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落了人家的面子,让诸多番邦使臣如何看待?

    玄世璟心中倒是有些可惜,两只酒杯都是对准了高桓权才砸出去的,第一个的方向没掌握好,第二个也是除了一点偏差,才落在了高桓权的桌案上。因为右手臂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所以玄世璟现在无论做何,都是用的左手。

    “璟儿,手臂上的伤口可愈合了?”长孙皇后目光如炬,看到了玄世璟的右手一直垂在下面,便开口问道,只是在这会儿提起玄世璟手上的伤,未免有些转移话题的意思,但是在座的王公大臣心中却是恍然大悟,这东山侯和荣留王太子之间,还有些嫌隙呢,倒是将这事儿给忘了。

    大臣们各个都是人精,仔细想了想高桓权在长安城遇刺的前前后后,也难怪东山侯对高桓权不假颜色。

    遇刺的时候作为一个大男人竟然躲在一个十岁的孩子身后,还有脸来求娶人家。

    从未见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很显然,高桓权在玄武湖遇刺一事,朝中的大臣早就通过各方手段打听了个清楚。

    玄世璟起身,躬身向长孙皇后行礼说道:“小臣身上的伤势已无大碍,晋阳公主近日可还好?”

    长孙皇后笑了笑,心中赞道,果然是个伶俐的孩子。

    “兕子前些日子在宫外受了惊吓,如今还在宫中静养呢,怕是得将养一段时日,那日也多亏了璟儿,若不是璟儿拼死以护,兕子恐怕也不能全须全尾的在宫中了。”

    玄世璟与长孙皇后聊的畅快,站在原地的高桓权却是尴尬了,无论是玄世璟还是皇后娘娘,都是意有所指,无非就是当日自己遇刺时候的表现。

    如今的高桓权早就悔不当初,当初若是不那么做,哪怕是受点小伤躺在地上装死,也比躲在后面要强啊,看帝后二人的意思,恐怕自己求娶晋阳公主的事情,要完蛋了。

    说什么收到惊吓,完全都是借口,高桓权心中想道,那日在船上,晋阳公主一箭三发还杀了两个刺客呢,一个能杀人的小修罗,还会被吓到?在宫中审问刺客的时候,那血淋淋的场面,也没见那小修罗动色一分啊。

    说到底这件事情还是因为高桓权的表现太让李二陛下失望,所以当初鸿胪寺传出有番邦要与大唐和亲的时候,李二陛下心中首先否决掉的便是高桓权,一来高桓权的人品实在是让李二陛下看不起,二来,高句丽到了现在,恐怕与大唐和亲,也改变不了现在的状况了,大唐与高句丽之间,必有一战,何必再搭进去一个公主呢。

    “高桓权。”李二陛下放下酒杯,目光落在高桓权身上:“遇刺那日,你也在场,这好几天过去了,你身体可无碍了?”

    毕竟高桓权还是个王太子,怎么说也得给人家个台阶下。

    高桓权拱了拱手:“启禀陛下,小王已经无碍了。”

    “那便好,你毕竟是高建武的儿子,若是在长安出了差错,朕也无法跟你父亲交待,切要记住,日后出门多带些护卫,就算长安城金吾卫巡防再密,一旦发生这种事情,后果都是无法预测的。”李二陛下说道。(。)

第三十二章:心意明了() 
高桓权自知,自己是真的没戏了,连一个明确的答复都没听到,若是自己再问下去,恐怕难堪的还是自己,无比怨恨的看了一眼在太监帮助下倒酒的玄世璟,随后对着李二陛下拱手说道:“多谢陛下提醒,小王日后会多加小心,绝对不会再让刺客有机可乘,烦请陛下替小王向晋阳公主道歉,倒是连累了公主了。”

    就此,高桓权提出要与晋阳公主和亲的事情便不了了之了,虽然两次开口都被玄世璟打断,但是李二陛下也省的找托词来拒绝高桓权了,对于李二陛下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等宴会过去之后,再表面上惩罚一番玄世璟的失礼,这事儿也就完美的翻篇了。

    高桓权看玄世璟盯着自己的样子,估计自己再厚着脸皮提,恐怕不但要挨揍,而且那日遇刺的事情还要在这将近千人面前抖搂出来,这比被拒绝,还要落面子。

    禄东赞此次前来大唐为松赞干布求娶大唐的公主,之前早就当李二陛下现在还未出阁的女儿调查了清楚,高阳公主已经指婚给了房家的二公子,剩下的说得上名号的,也就剩下大唐皇帝最为宠爱的小女儿,晋阳公主了。

    为了能够让松赞干布娶到这位传闻中大唐皇帝的掌上明珠,禄东赞从吐蕃带足了金银财宝,古玩玉石。

    当然,之前在长安城也通过一些大唐的官员知道晋阳公主在宫外因为高桓权的连累遇刺的事情,所以高桓权在提出要娶晋阳公主的时候,禄东赞并未出声,这样一个人要娶这样一个公主,呵,怎么可能。

    不过令禄东赞意外的是大唐皇帝对于这个侯爷的态度,还有,传闻中这个侯爷与晋阳公主的关系。。。。。。。

    禄东赞目光略带深意的看了一眼玄世璟。

    “朕这几日也听闻鸿胪寺传过来的消息了。”李二陛下缓缓开口说道:“兕子是朕的宝贝女儿,过了今年也不过十一岁而已,尔等想要与我大唐和亲,求娶兕子,未免也太过荒唐了!”

    “陛下,臣下听闻,皇后娘娘十二岁嫁与陛下为妻,如今依旧琴瑟和谐,伉俪情深,着实令人羡慕的紧啊。”禄东赞起身,拱手笑道:“臣下亦听闻当今晋阳公主,聪慧伶俐,年纪虽小,却已有了皇后娘娘的风范,我吐蕃赞普亦是钦慕已久,妄大唐与吐蕃能够永结秦晋之好。。。。。。”

    为了能够与当大唐深入的交流,禄东赞早在吐蕃的时候便派人在大唐买了些书籍随着商队运回吐蕃,因此,他大唐的官话说的也算是不错,相比高桓权来说,禄东赞比高桓权更了解中原,更了解大唐。

    “大相,陛下刚刚还说,晋阳公主过了今年,也不过十一岁而已,相比大相也知道,本侯与晋阳公主相交莫逆,在此,本侯要替公主问几个问题了。”玄世璟淡然说道。

    禄东赞闻言,微微一笑:“东山侯请讲”

    “大相可知道,本侯在西域也是生活过十余载的,倒是离着你们吐蕃不远,仅仅隔了一座昆仑山脉而已。”玄世璟说道:“吐蕃地处高原,高原之上,庄家稀少,空气稀薄,莫说是晋阳公主一弱女子,就连我大唐最为强健的军士,到了高原之上,也成了个半废人,大相如何保证晋阳公主的身体,要知道,晋阳公主的身子,可不似尔等平常人一样强壮。。。。。。”

    关于晋阳公主身子孱弱,完全就是玄世璟胡编乱造,晋阳上马能开弓,下马能舞剑,似乎比之玄世璟都不差,但是奈何番邦人不知道,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身体差一些,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禄东赞沉吟一声,原本会以为玄世璟会问松赞干布凭什么迎娶晋阳公主之类的话题,没想到,他竟然开口便说了吐蕃不适宜大唐公主生存,这是个死结,虽然说平常人在高原之上呆上个三五天适应一番,也便无碍,但是此事禄东赞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

    大唐的军士如今没有上的了高原,其实还有一些信奉鬼神的因素在内的,有的人会认为一入了高原便成了这个样子是上苍对他们侵略吐蕃的惩罚,若是禄东赞将这个当成理由说出来,那日后的吐蕃,还怎么安宁下去。

    “我吐蕃自有秘术。”禄东赞说道。

    “哦?是何秘术啊。”玄世璟颇为不屑的问道。

    “此乃我吐蕃不传之秘,东山侯还是不要问了为好。”禄东赞避开了这个问题。

    “大相是忘了本候刚刚说过的话了吧,本候在昆仑,可是生活了十余载呢。”玄世璟端起酒杯,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既然东山侯知道,又为何以这个借口来阻挠本相向陛下求亲呢?”禄东赞笑道,心中却是做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这东山侯,不能留!

    在昆仑生活十余载,也就是说对吐蕃境内的气候了如指掌,也包括怎样适应那种气候,若是玄世璟针对此让大唐的军士都能够适应吐蕃的气候,那吐蕃危矣。

    “就算没有这个借口,本候也不会赞成吐蕃与大唐和亲的,不单单是吐蕃哦大相。”玄世璟笑道。

    “为何?”禄东赞说道:“东山侯难不成中意晋阳公主不成?”

    “啊,被你猜中了呢。”玄世璟淡然说道。

    听到玄世璟的话,长孙皇后微不可察的露出一抹微笑,连带着李二陛下,看向玄世璟的目光之中也透着满意。

    敢爱敢说,这才像个男人。

    晋阳公主与玄世璟走的这么近,宫中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二人彼此之间之中意的,虽然两人嘴上不说,但是别人都看在眼里,晋阳公主对玄世璟的依赖,玄世璟对晋阳公主的宠溺,在宫人们看来,两人简直便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本相倒是不明白了,既然东山侯中意晋阳公主,为何不向陛下请求赐婚呢?”禄东赞不解的问道,若是依照玄世璟的身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他不会不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