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184章

大唐第一少-第1184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懂什么,唐军追着他们打,却又不将他们全都剿灭,目的就是为了要引咱们的大军去救援!”贡松贡赞怒道:“到时候没了咱们吐蕃的地形优势,你觉得,就这么正面对上唐军的的军队,咱们能赢吗?”

    “这”

    虽然打不赢唐军,但是就要这么放弃论钦陵吗?

    贡松贡赞也不想这么做,好歹论钦陵是他手下的贵族,是他手下的大将,要是就这么放弃论钦陵,肯定是要失人心的,没了人心,他还做什么赞普?

    一时之间,贡松贡赞也陷入了两难之中。

    贡松贡赞虽然蒙对了大唐临阵换将的事儿,但是却想不到,临阵换将这事儿并不是李承乾意气用事之下的结果,而是知道李敬玄不同兵事,多方准备之下,才敢让李敬玄顶替刘仁轨来到河西这边。

    当然,贡松贡赞也不是个傻子,唐军在外面遛着论钦陵,目的光明正大,就是要引他出去,这是阳谋,这是一个他不得不上当的圈套。

    不然呢?真放着论钦陵在外头不管不顾?怕是自己手底下的人的心都要凉了。

    可是要管的话,要如何从李靖的手中将论钦陵给弄回来?

    那可是李靖,不是李敬玄那个糊涂包,李靖的名声贡松贡赞是听说过的,不仅仅听说过,曾经他还随军与大唐的军队打过仗,那时候,他们对上的,也是这位大唐的军神。

    要说不惧怕李靖那是假的,但是想要拿到赞普的位子,就只能跨过这一道障碍,要么就是除去禄东赞,他宁肯去面对李靖,也不肯去面对禄东赞。

    一来,禄东赞不比李靖好对付,二来,若是面对禄东赞,那就是吐蕃内斗,自己消耗自己的实力,即便是他赢了禄东赞,又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吐蕃?

    他不甘心,所以选择了兵犯大唐,这样一来,禄东赞和他那边的吐蕃贵族就无话可说了吧。

    芒松芒赞也不过只是个小孩子而已,如何掌管吐蕃?还不是禄东赞这个辅政大臣掌控权柄?

    论钦陵在河西大败的消息也传到了禄东赞的耳中。

    “论钦陵把十万大军都打没了?”禄东赞不可置信的说道:“不是说那个李敬玄是个草包吗?”

    “大相,李敬玄是个草包不假,但是来救援李敬玄的人可不是。”手底下的人说道:“大唐的晋阳郡公玄世璟从安北都护府带兵到河西,在论钦陵的人正在围杀刘审礼的军队的时候,直接冲了出来,而后又与刘审礼的副将黑齿常之前后夹击,夜袭论钦陵的大营,论钦陵带着身边的亲卫逃离,其余的,全军覆没,无一活口。”

    “都杀了?”禄东赞问道。

    “是,都杀了。”

    以往与大唐交战,若是处于若是,投降于大唐的话,大唐军队再怎么样也不会对投降的人下杀手,这个玄世璟,实在是太过狠辣了。

    在玄世璟的脑海之中,既然来了,就要做好回不去的准备,留着这些俘虏干嘛?养着,耗费粮草,不养着,放虎归山,回到吐蕃之后,还会回到吐蕃的军队之中,为吐蕃贵族效力,而后还会来攻打大唐,既然这样,何必留他们?

    一下子不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打残了,他们怎么知道大唐不是一滩泥巴,不是谁都能上来踩一下的。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第一少》,微信关注“ 或者 ” 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第七百八十七章 名字() 
名字是好名字,含义也好,也是简单大方,倒是附和自家夫君的风格,就像给安安起名字一样,玄悦,希望她过的开心,过的高兴,简单明了的含义。

    “好,就依夫君的意思。”晋阳点头同意了孩子的名字。

    两口子在自己房间之中,就这么悄么儿的给腹中的孩子定下了性命,也不能说随意,反正也不怎么隆重。

    时间转眼匆匆过去,转年到了五月份的时候,兵学院的学生们收拾好了行囊,离开了学院,正式进入了军中,接下来在军中的一切,就要看他们自己了,从书院毕业,就代表着彻底离开了书院这座象牙塔,踏上了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军旅之途。

    兵学院的先生们可以提前放假休息休息了,因为明德书院的考试是放在七月份的,也就是说,七月份考完了,八月底才会有新的学生进入兵学院之中。

    自转了年之后,庄子上这边也汇集了越来越多的先生到书院这边来,玄世璟也是忙活着亲自接待,安排,将他们的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人家才能全心全力的投入到书院的教学之中,这是必然的,都是全国各地有名望的学术大家,玄世璟虽然是个公爷,但是人家是教书先生,即便玄世璟身份尊贵,在先生面前,也要保持足够的尊敬。

    这是礼仪,先生教导学生,传道受业解惑,当受万众敬仰,皇帝见了他老师,也得老老实实的行学生礼呢。

    兵学院的先生也都已经到齐全了,大多都是李孝恭找来的,原先都是在军中效力,身上都带着勋爵,只是没有官身,能在军中熬到有勋位的,也是不简单了,在书院之中带学生,也是绰绰有余了。

    书院对于学生体能方面的训练,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体系,他们能做的,就是传授学生兵书、阵法、队列,还有行伍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再就是他们都是百战之后留存下来的人,战场经验十分丰富,教导这些学生们,足足的。

    让玄世璟有些愁的,还是水师的事情,玄世璟曾经到长安去找刘仁轨,希望刘仁轨能为他推荐一些人,无论现如今他们是什么身份,若是他们肯到书院来教学,玄世璟必定扫榻以待。

    只是结果是让玄世璟失望的,附和玄世璟要求的人,水师之中少之又少,无论是刘仁轨还是刘仁愿,不是不愿推荐,只是推荐的人选,现在都在水师担任要职,根本离不开水师。

    这就让玄世璟头疼了,这么下去,提升大唐水师,为大唐水师培养人才的目的,什么时候才能达到。

    眼见着还有俩月,兵学院就到了新生入学的时候了,这事儿若是再敲不定,又要再等一年。

    无奈,玄世璟打算去长安,去进宫面圣。

    至少李二陛下也曾带过兵,或许李二陛下能知道一些连刘仁轨都不曾知道的人物。

    玄世璟平日里是不怎么进宫的,只要他一进宫,宫里的人见到玄世璟,那就知道肯定是晋阳郡公有要事要面见陛下的。

    李二陛下也知道。

    因此,玄世璟到了宣政殿外之后,太监进去通禀了一声,玄世璟就顺利的见到了李二陛下。

    “臣,参见陛下。”玄世璟站在殿中,拱手行礼。

    “免礼,今日到宫中来见朕,又是有什么事情?”李二陛下问道。

    对于玄世璟的无事不登三宝殿,李二陛下现在也都已经习惯了,但凡是玄世璟主动进宫求见,那一定是有事的。

    “臣今日求见陛下,也是想与陛下说说庄子上书院的事情。”玄世璟说道。

    “哦?你那书院又怎么了?”李二陛下一听是书院的事情,放下手上的奏折,抬起头来看向玄世璟。

    书院对于朝廷如何,无需玄世璟多言,李二陛下知道这当中的重要性,因此玄世璟说道书院的时候,李二陛下也是认真了起来。

    “回陛下,五月份的时候,兵学院的学生都已经顺利结业,进入了军队之中服役。”玄世璟拱手说道。

    “嗯,这朕知道。”李二陛下说道:“兵部已经将此事的折子送到了朕的书案上。”

    “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兵学院就会迎来新生入学。”玄世璟继续说道:“早在臣从台州回来之后,臣就在考虑大唐水师的事情,水师之利,陛下也都亲眼看到了,因此臣觉得,将来的大唐水师,势必要成为朝廷重点倾斜的对象,其作用,甚至要在大唐步卒与骑卒之上。”

    “你如何会觉得,水师要不大唐地面上的军队要重要?”李二陛下说道。

    在李二陛下心中,大唐的步卒与骑兵,仍旧是大唐军队十分重要的利器。

    不过这也不能怪李二陛下的目光放的不够长远,毕竟李二陛下没见到过世界地图,而世界地图,玄世璟只要找张纸,找支笔,就能给画下来。

    大唐周围的小国家,都已经老老实实的臣服于大唐,只要大唐自己内部不出问题,四方边陲小国,除非活的不耐烦了,来招惹大唐,而大唐地面上的军队就现在的发展来看,已经到达了一个巅峰,一个瓶颈,除非再出现更先进的武器与盔甲,大规模的改变地面上军队兵士的装备,否则,也就没什么发展的余地了。

    将书院的学生编入大唐的军队之中,还有原先东山县的五百府兵,被打散,进入了大唐的军队之中,原本玄世璟练兵的办法,已经经过改良,在大唐的军队之中推广开来了,也就是说,大唐士卒的整体素质,已经是百尺杆头,更进一步了,想要再往前走一步,难。

    除非兵部的那些工匠们,将火器研究出来。

    而现如今的水师呢?人数是够的,但是整体素质上来说,算不得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大风大浪,即便当初打高句丽的时候,从山东半岛到辽东半岛,再到三韩半岛,都是贴近海岸线行驶,一旦发现有什么风浪,直接靠岸,算不得危险。

第八百零三章 廊下对话() 
“有信心吗?”高士廉问道。

    高士廉对国子监的了解可比玄世璟了解的透彻的多,当年高士廉也曾经做过国子监的祭酒,只是时间不长罢了,国子监是有底蕴的,而且底蕴不浅,东山县庄子上这边是新兴,没有什么底蕴可言,但是贵在新颖,贵在学生有这么一股子向学的劲头。

    因此,孰优孰劣,即便是高士廉,也判断不出来。

    “不是还有两年吗?接下来的两年,才是关键,咱们庄子上的书院能不能就此走出这一步,文学院的学生们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啊,不过这消息暂时还是不要让他们知道吧,免得心里有压力。”玄世璟说道。

    高士廉笑着摇了摇头:“这事儿瞒是瞒不住了,庄子上都传开了,等到学生们放假回家,怎么可能听不到这消息,老夫倒是觉得,顺其自然就好,无需刻意隐瞒,也无需这么庄重的告诉他们,他们自己心中上进,外面的环境是影响不到他们的。”

    玄世璟觉得高士廉说的也有道理。

    书院里的先生教授学生,传道受业解惑,学生学习并非是给别人学的,无论学到多少东西,都是自己的,因此,书院也不强迫你,硬摁着你去学习,这东西勉强不来,说到底,还是一切看自己。

    “现如今明德书院的这些学生,最想去的地方,还是文学院啊。”高士廉说道:“但是文学院的收生标准,却是最为严格的,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想进去。”

    “现在也只是刚刚开始,今年明德书院这边招收学生,人数估计要提升到三百人左右了,往后随着书院这边不断的前行,不断的成熟,不断的完善,学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都往文学院去考,难免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形。”玄世璟说道。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这说法倒是贴切。”高士廉笑道。

    玄世璟也笑了,能不贴切吗?这是多成熟一句形容话?经历了几十年的验证。

    “有的时候啊,人真的是被逼着去走上这么一条路的,有的学生或许有别的意向,有别的志气,但是家里的看法,也很重要,就比如拿今天的考试来说,明明都是学生的事情,但是咱们书院外头,却是站了这么多的庄户,都来为自己的孩子鼓劲儿的。”玄世璟说道:“有的还提前到寺庙里头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虽然没什么用,但是也是寄托了一份希望。”

    别说求神拜服没用了,就算是去拜孔子,也不见有多大用处,没见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到处面试失败嘛。

    求神不如求自己。

    高士廉也是头回见到这架势。

    以往国子监的学生参加春闱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国子监中的公子们在春闱场中,外头丫鬟仆役准备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在外头等着。

    但是现在在庄子上,来的都是庄子上的庄户,还有从别的庄子赶过来,专门为了自己的孩子。

    一上午的考试,玄世璟和高士廉在考场外面说说话,聊聊天,也就这么过去了,钟声响起,里面的考生起身,从考场之中出来,随后先生进去,将考生的考卷全都收取到一起,然后将名姓的一侧,用油纸封了起来。

    似乎是因为今天考试的关系,书院里的饭堂饭菜做的也比以往精致太多,到了中午的时候,书院的后院儿之中,就已经飘出了饭菜的香味儿。

    “老师,一起去饭堂用饭如何?”玄世璟说道。

    “好,一同前往。”高士廉应道。

    两人是不饿的,但是不代表不饿就可以不吃,到了下午的时候,学生们要继续考试,而高士廉和玄世璟,还有文学院调派过来的先生,他们将一同在书房之中,批阅今天上午收上来的考卷,将上午文略的成绩单排出来。

    等到今天一天考试完毕,最晚三天,成绩就出来了。

    二百名学生,最终也就只有五十人能够进入文学院罢了。

    这是文学院能够接受的最大的名额了,虽然文学院的地方够大,先生数量也足够,但是在针对文学院的学生的培养上面,却是四处书院最最困难的。

    因为无论是玄世璟还是书院的先生,都知道文学院的学生将来的路子是怎样的,在学院之中不对学生下心思,让学生一不小心步入歧途,那教导出来的就不是人才,而是祸害了。

    午饭时间,饭堂里都是过来吃饭的学生,玄世璟和高士廉买了饭之后,就在饭堂里凑合着草草吃过了。

    下午的时候,两人可不会像上午的时候那般悠闲自在了,大热天的,在书房之中批阅学生的试卷也是个考验耐心的活儿,玄家的护卫从玄家大宅的冰窖之中取来冰块,放在了书房之中,稍微的能降一降书房之中的热气儿,让书房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