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183章

大唐第一少-第1183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上有多少荣宠,就要承受多少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压力,比如说,作为皇子,封了王爷,原本是要就藩的,李二陛下对吴王和魏王都十分喜爱,就留在了长安城之中,虽然两人与李承乾的关系很好,但是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堂,都能传出一些不好的言论来,这些言论,放在两个王爷身上,却是对他们十分不利了。

    好歹李承乾的太子的位子四平八稳,所以朝中没翻腾出什么浪花儿来,若是李承乾太子的位子不稳,那可能私底下朝臣们就热闹了,而后就是忙着要站队了,好等将来,成为从龙之臣。

    人啊,在白天的时候,理性占据了大脑,到了晚上的时候,感性会占据大脑,所以人到了晚上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生出许多感慨来,而这些感慨,在白天的时候,基本上是想不到的。

    “还有七天,小璟你也要从长安出发了,这下长安城,哥儿几个就又剩下我一个了。”房遗爱笑道。

    寻常时候,大家都在,虽然不会天天见面,最短也是十天半个月才会见一次,但是总归知道,哥儿几个关系好的,都在,但是离开了长安,这感觉就又不一样了。

    “又不是一去不回了,少感慨这些有的没的。”玄世璟没好气的说道。

    房遗爱这是要在他们临行之前一人背后给插一个flag吗?嫌他们凉的不够快还是怎么着?

    “好男儿志在四方嘛,既然不能出去,总得让我感慨感慨,向往向往吧?”房遗爱笑道:“放心吧,你交代的事情,我会看好的,不管是哪一边,户部在后勤这一方面,会尽力的平衡协调的,这种规模的战争,将士们在吃穿用度上,可不能出一点儿差错,想想吧,若是有一路大军出问题,战争的形式转变过来,不过瞬间的事情,大唐虽然强,但是要收拾这个局面,也是要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个责任谁都扛不起。”

    “话是这么说啊。”玄世璟笑道:“你也在户部不少时间了,朝中有多少老狐狸你还不清楚吗?”

    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啊,为了自家的利益,伤害王朝的利益又算的了什么,虽然唇亡齿寒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许多大世家,连五胡乱华的年头都挺过来了,还会在乎别的?

    虽然这么说严重了一些,但是道理是不变的,那就是大多数世家出身的朝臣,都是将自家的利益摆放在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想着朝廷如何如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就是玄世璟所想的,战争就在眼前,后方要是真能入房遗爱所说的这样安安稳稳的,大家齐心协力,那是再好不过了。

    “总觉得小璟你对朝堂,很是悲观啊。”房遗爱一针见血的说道。

    “也不能说是悲观吧,只是能看到的东西,能想到的东西与你所想的不一样而已。”玄世璟说道:“其实关于东面新罗和倭国,还有西面的吐蕃,消息早在去年就已经传到长安城了,那时候还是陛下处理朝政的时候。”

    “这么早?”房遗爱惊呼道:“陛下就没有做什么?”

    “你觉得,就那个时候,陛下想要做什么的话,朝臣们会同意吗?”玄世璟说道。

    房遗爱摇了摇头,现如今大唐的朝堂上,若是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愿意打仗,要是能派遣使者,到别国去游说,送上些礼物什么的就能避免战争的话,他们一定会这么做,当然,送礼物的名头肯定也是好听的。

    但是实质上呢?性质跟纳贡又有什么区别?花钱买和平?然后回来再吹一波大唐天威所至,四方无不仰德?

    人家是仰德吗?人家是惦记着你的财产。

    人无利而不往,国家也是如此。

    “所以啊,人家没动静,陛下也不好做什么,但是暗中继续深入打听消息还是能做到的,而做的这些事情,朝臣们都不知道,知道实情的,就只有几个人而已。”玄世璟说道:“若是这件事情指望着朝中的大臣的外交政策的话,一定还是老一套,虽然打不起来,但是对大唐,没有好处。”

    大唐还是需要一定的战争来保持军队的强度的,真的到了太平盛世,而且四方无战事,或者是按照朝臣的那一套,花钱保平安,那大唐可就成了养猪场了,越肥越遭人惦记,最后不堪重负想要反击的时候才发现,不知不觉之间,他们已经阉割掉了自己,自己将自己的脊梁给躺废了,就如同得了软骨症一样,站不起来了。

    再想要站起来,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可是,历朝历代,不大多都是这么过来的吗?”房遗爱问道:“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吗?”

    “有啊,改变现状的方法,就藏在东山县庄子上的书院之中。”玄世璟笑道:“所以,我在外面的时候,书院那边,你多多少少也要帮忙照看一二,庄子上我不担心,但是朝堂上,你留意一些。”

    玄世璟估计是等不到殿试的成绩放榜出来了就要离开长安城前往安北都护府了,书院出来的考中进士的学生,也是他牵挂着的一桩事儿,毕竟悬而未决,不过玄世璟觉得,有李承乾坐镇的话,应该出不了什么大差错,但是李承乾毕竟是太子,现在又是个特殊时期,坐在那样一个位子上,朝臣的压力,他也不得不考虑在当中。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第一少》,微信关注“ 或者 ” 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第九百百十一章 出征() 
反正都是要往北面走,龙首原在长安城的北面,倒是更方便了。

    玄世璟到了重玄门的时候,天已经大亮,本是该上朝的时候,但是今天因为大军出征,所以李承乾率领着文武百官在重玄门的城楼上,为将士们出征送行。

    阿史那·思摩和契苾何力比玄世璟来的更早,两人皆是披盔贯甲,阿史那·思摩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看上去仍旧是老当益壮,习武之人的身体比寻常人更要看年轻。

    虽然是将军,但是这么多年,也不是一直都要在外头,在战场上,所以不显沧桑,自从阿史那·思摩和契苾何力在大唐任职之后,鲜少有上战场的机会,大唐的战争,大多都是对外,朝中将领就将军中的职位瓜分的差不多了,而且,原先打高昌,打薛延陀,尤其是打薛延陀的时候,更不会用他们了,不是怀疑他们对大唐的忠心,只是理解他们不愿意将刀对向几天前还是亲密的盟友。

    但是现在不同了,薛延陀经过了上次与大唐之间的战争之后,铁勒等部与薛延陀之间的关系,也早就淡了下来。

    都是一同降唐的,结果薛延陀反了,差点儿连累了铁勒,若是契苾何力率领着铁勒还与薛延陀交好的话,那就有问题了,若是接下来薛延陀还不老实的话,契苾何力再去打薛延陀,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玄世璟出门之前,就已经换好盔甲了,虽然是乘坐马车来的,但是在到重玄门之前,就下了马车,骑上了战马。

    玄世璟胯下的战马也是有来头的,当他骑上去之后,才知道,原来晋阳的那匹狮子骢是匹母马

    狮子骢是大宛的千里马,这样的马的血脉培育出来的战马,自然也是不凡。

    玄世璟作为一军主将,从时间上来看,来的可是一点儿都不算早。

    在军队前刚刚站定,城楼上的李承乾就走到城垛边儿上,目光扫视过下方的军队,目光对上玄世璟,见到了玄世璟轻轻点头。

    军队之中高高竖起的旌旗迎着晨风猎猎作响,李承乾的声音,如同自带扩音器一样,传到下方将士们的耳朵之中,也只有李承乾知道,站在城垛上朝着下面说话,要暗戳戳的憋足了多少力气才能出现这样的效果,表面上还要不动声色,表现的风轻云淡。

    当然,没能指望有多少人能够挺清楚李承乾讲话,只要城门楼下的人能够听到声音就足够了,一般来说,大军出征,天子是不会这么站在城门楼上讲话的,但是李承乾不是天子啊,他是太子,大军出征之前,露一面,鼓励士气还是可以的。

    该说的话,在出征之前早就已经说过了。

    随着军队的三声山呼海啸,大军就可以正式的开拔了。

    玄世璟和另外两位将军走在前头,高峻和常乐作为玄世璟的护卫,就走在三人的身后,军中的一些中级将领,都是领着所属的各部,随着前面的人走。

    当然,这只是行军开拔的队形,等走着走着,三个领头的就可以到中军去了。

    没见哪个军队,是指挥着在前面给军队开路的,那是前军或者是先锋军要做的事儿。

    阿史那·思摩和契苾何力不是第一次见玄世璟了,之前在长安的时候,逢年过节在宫中,他们都能见面,只是能聊天说话,这还是头一次,无外乎这两个人一顿夸赞玄世璟了,什么年轻有为,什么功名赫赫之类的。

    玄世璟的确年轻,也的确,在同龄人之中,玄世璟的资历往明面上一摆,能吓到不少人,这两人夸赞玄世璟,说的也是实话了。

    玄世璟也只能谦虚连连摆手推辞,两人的年纪都比玄世璟大,听他们这么夸自个儿,玄世璟心里觉得不得劲儿,尤其是阿史那·思摩,怎么说也是大唐的君王,从品轶上来说,可是跟李孝恭一级的。

    “阿史那将军有多久没有回过草原了?”闲聊的时候,玄世璟看向阿史那·思摩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阿史那·思摩感慨一声:“有十多年了吧,现在族人都在大唐的土地上,我大部分的时间,也都是一直在长安。”

    “那将军的族人,在长城内生活的可还习惯?”玄世璟又问道。

    阿史那·思摩摇了摇头:“或许不习惯吧,都是从草原上来的,虽然现在有了自己的地,学着种地,但好歹都是草原上的人,自由惯了,日子过的也不说好些。”

    “若是还有机会让将军的族人们回到一个和平安宁的草原,不知将军觉得如何?”玄世璟问道。

    虽然大唐将草原上的突厥打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但是始终都没有办法真正的将草原的地盘掌控在手中,先前不是没有在草原上设置过都护府,只是后来的确是寸步难行了,也就放弃了那地方,草原上不是辽东,不是熊津,没有办法将土地弄成关中的这般模样,去给百姓们种地,而且中原的百姓有故土情节,也不会背井离乡的到草原上去种地。

    先前一直都没功夫去注意草原,这次要到安北都护府了,玄世璟才又重新将目光放到草原上。

    工学院那边的织机也已经开始改进了,需要大量的羊毛做试验,这次玄世璟到安北都护府去,顺便去从草原上弄点儿羊毛回来,织机要是改进成功了,那草原上的羊毛可就成了好东西,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到时候还怕大唐拴不住草原上的牧民?

    羊毛,奶牛,每天一杯奶,强壮大唐人!

    不过,这个目标可不好实现,这会儿没有什么合适的杀菌密封技术,草原上即便是有新鲜的牛奶,想要运送到关中,也是个大工程,得想个合适的办法才是。

    路总要一步步的走出来,只要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慢慢走就是了。

    听到玄世璟问这个问题,阿史那·思摩摇了摇头,说道:“草原上不可能有和平安宁的。”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第一少》,微信关注“ 或者 ” 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第九百九十五章 斟酌() 
玄世璟从安北都护府赶到河西来填李敬玄弄出来的这个窟窿,接下来,李敬玄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待在河西了,即便是这场仗,那边打赢了论钦陵,将论钦陵的军队给打没了,还把论钦陵给逼退了,李敬玄照样半点儿功劳都捞不着,不但捞不着功劳,回到长安之后,反而要被问责。

    就说打论钦陵这事儿,跟他有什么关系?是他的功劳吗?

    并不是。

    要是没有玄世璟救援的及时,没有黑齿常之冒死率兵夜袭论钦陵的营地,现在李敬玄的下场,谁也想不到会是个什么模样,反正不会太好就是了。

    现在玄世璟来了,局势反而翻转过来了,若是玄世璟不来,李靖要救援李敬玄的话,肯定是要防范着贡松贡赞派兵过来,这样一来,他与论钦陵势必会对李靖形成包围夹击之势,而李敬玄这人又指望不上,李靖的位置可就相当危险了。

    但是现在不怕了,不怕他们下来,李靖现在巴不得他们从高原上下来。

    论钦陵的十万大军已经被唐军灭了,李靖自然不会有这样的顾虑了,要是贡松贡赞一直躲在高原上不下来,这才让人费脑筋呢。

    但是没想到,玄世璟竟然让高峻送来这样一封信,虽然要麻烦一些,但的确是个好办法。

    至于为什么说麻烦,因为需要李靖派人追击论钦陵的残部,一边追一边儿打,还不能将他们全灭了,也不能将他们放回吐蕃,所以这当中,李靖需要把握一个度。

    玄世璟要离开河西,剩下的就是李靖跟刘审礼还有黑齿常之之间的配合了,玄世璟只负责提议,至于做不做,如何做,决定权都在李靖手中。

    玄世璟出的主意是好主意,李靖当然不会放过,也只是感慨一声,把玄世璟放在安北都护府,真是大材小用了,若是玄世璟能够顺势留在河西的话,李靖觉得,大唐与吐蕃的这场战争,一定能嬴得更加不一样。

    但是朝廷已经决定了玄世璟的位置,是不会轻易变动的。

    高峻的职责就是送信,信送到了之后,高峻也就告别了李靖,从李靖的军中回到了承风岭,而玄世璟等到了高峻之后,就带着人从承风岭离开了,原路返回安北都护府。

    论钦陵在承风岭大败,被唐军撵得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身在吐蕃高原的贡松贡赞也得到了论钦陵大败的消息,除却破口大骂论钦陵是个废物之外,也做不了别的了。

    “大人,论钦陵还在被唐军追击,咱们怎么办?”贡松贡赞的下臣问道:“总不能一直都放任论钦陵被唐军追着打而不管吧?”

    “你懂什么,唐军追着他们打,却又不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