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180章

大唐第一少-第1180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孝恭点了点头:“都是以前跟我上战场的副将,年纪大了,从军中退了,就回老家了,年初的时候给他们送了信过去,不过他们那边,家里的事情也不少,要都安排妥当之后,才能拖家带口的到庄子上这边来,好在你在书院周围都已经准备妥当了,人来了,直接住下就是了,方便了不少。”

    当初玄世璟如此规划学院周围的区域,为的就是方便,没有足够的便利和好处,人家凭什么来给你出力教学生?

    书院的学生们交的学费,这点儿钱其实都不够给先生们发俸禄的,大多数还是玄家在往里头补贴,为了庄子上的书院,玄家砸进去的钱,几乎都能有国库一年半数的收入了。

    玄家的库房因为书院空过一次,只不过后来因为有了新的来钱的路子,加上钱堆的“机智”,玄家现在又恢复到了以往。

    虽然当初花费了不少,但是还真没为钱的事儿发过愁,这一大部分要归功于钱堆了。

    钱堆是个人才,是当初玄家一手培养起来的人才。

    “书院这边将来先生越来越多,学生也会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仅仅是有玄家支持,不知道能维持到什么时候。”玄世璟笑道:“所以,书院的学生若是能引起朝廷的重视的话,往后书院能由朝廷接管,再好不过。”

    玄世璟不知道玄家能富贵多少年,能富贵多少代,能有多长时间能像现在这样,处于巅峰时期,不愁钱。

    现在的玄家负担书院绰绰有余,但是往后呢?

    能够赚钱自给自足的,只有工学院一处。

    书院当初建立的时候,就注定书院学生的学费就不会贵到哪里去,是入不敷出的。

    不过,是否可以适当的改变书院的运营模式呢?

    玄世璟有这想法,但是一时半会儿却是想不出什么合适的主意来,毕竟在玄世璟的印象之中,书院的学生,能够读好书,能够学着为人处世,这些在他们上学期间,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别的,少分些心思也好,毕竟他们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尤其是文学院的学生们,无论是士农工商,都要深入浅出的了解一些,四年的紧张学习,是分不出其他的时间去为书院创造什么利益的。

    这就很麻烦了。

    算了,反正现在玄家也没什么问题,这事儿有的是时间去想,等到第一批文学院学生毕业以后肯定会想到办法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你其实早就想好了吧?”李孝恭说道:“书院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早就不是一家能够执掌的了的了。”李孝恭说道:“若是朝廷的官员不同意书院归朝廷接管,你当如何?要知道,长安城还有个国子监,那才是朝廷正儿八经的书院,你这庄子上的书院,原本就是动摇了国子监的地位,朝中的那些大臣会这般放过?”

    “若是陛下同意,朝臣反对,并非没有办法,朝臣意见相左,无非是因为触动利益,关乎国子监的地位,说白了,私心而已,但若是陛下不同意的话,那就难办了啊,若是庄子上的书院,不能归如朝廷的话,晚辈打算联合上咱们几家,共同扶持书院。”玄世璟说道。

    玄世璟的这一招够狠,书院仅仅是玄家一家支持,往后玄家会走什么样的路,谁知道呢?而且玄家一家独大,遭人嫉恨,但若是拉上其他几家,比如说程家、秦家,还有李孝恭的李家,这样的话,几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瓜分”书院,旁人可就动不得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几家越做越大,与国子监分庭抗礼,甚至超越国子监。

    书院当中所牵扯的东西是不言而喻的,自此书院之中出去的学子,在朝为官的,都可以说是这几大家的门生了,长此以往下去,人际脉络的关系不是寻常人能够想想的到的。

    “你这样做,怕是要站在许多人的对立面了。”李孝恭说道。

    “晚辈若是不这么做,就不会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了吗?朝廷想要有什么动作,必定有一部分人认同,有一部分人不认同,若是因为有人不认同,就什么事情都不做了,王爷以为,这样会如何?”玄世璟问道。

    结局不必仔细去想就能清清楚楚的摆在眼前,朝廷是做什么用的?就是引导着天下万民不断的向前走,而非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纵观千年历史,只有往前走,哪儿有往后退的道理。

    所以在朝中,有对立面,有敌人,有同道,这都是正常事,不能因为怕得罪人,就不去做事。

    而且,玄世璟也不怕得罪人,人生匆匆不过百年的功夫,他想将自己能做的,都做了,为了自己,为了大唐。

    玄世璟也没有那么高尚,清高到为自己立牌坊,清高到慎独,无论哪朝哪代,最忌讳的就是结党营私。

    而这四个字,却是在什么时候都不可避免的,玄世璟所想的,顶多算是结党,而并不算营私,至于往后,过了玄世璟这一辈,是否有人营私,那玄世璟就管不着了,他玄世璟又不是神仙。?

第九百九十五章 斟酌() 
玄世璟从安北都护府赶到河西来填李敬玄弄出来的这个窟窿,接下来,李敬玄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待在河西了,即便是这场仗,那边打赢了论钦陵,将论钦陵的军队给打没了,还把论钦陵给逼退了,李敬玄照样半点儿功劳都捞不着,不但捞不着功劳,回到长安之后,反而要被问责。

    就说打论钦陵这事儿,跟他有什么关系?是他的功劳吗?

    并不是。

    要是没有玄世璟救援的及时,没有黑齿常之冒死率兵夜袭论钦陵的营地,现在李敬玄的下场,谁也想不到会是个什么模样,反正不会太好就是了。

    现在玄世璟来了,局势反而翻转过来了,若是玄世璟不来,李靖要救援李敬玄的话,肯定是要防范着贡松贡赞派兵过来,这样一来,他与论钦陵势必会对李靖形成包围夹击之势,而李敬玄这人又指望不上,李靖的位置可就相当危险了。

    但是现在不怕了,不怕他们下来,李靖现在巴不得他们从高原上下来。

    论钦陵的十万大军已经被唐军灭了,李靖自然不会有这样的顾虑了,要是贡松贡赞一直躲在高原上不下来,这才让人费脑筋呢。

    但是没想到,玄世璟竟然让高峻送来这样一封信,虽然要麻烦一些,但的确是个好办法。

    至于为什么说麻烦,因为需要李靖派人追击论钦陵的残部,一边追一边儿打,还不能将他们全灭了,也不能将他们放回吐蕃,所以这当中,李靖需要把握一个度。

    玄世璟要离开河西,剩下的就是李靖跟刘审礼还有黑齿常之之间的配合了,玄世璟只负责提议,至于做不做,如何做,决定权都在李靖手中。

    玄世璟出的主意是好主意,李靖当然不会放过,也只是感慨一声,把玄世璟放在安北都护府,真是大材小用了,若是玄世璟能够顺势留在河西的话,李靖觉得,大唐与吐蕃的这场战争,一定能嬴得更加不一样。

    但是朝廷已经决定了玄世璟的位置,是不会轻易变动的。

    高峻的职责就是送信,信送到了之后,高峻也就告别了李靖,从李靖的军中回到了承风岭,而玄世璟等到了高峻之后,就带着人从承风岭离开了,原路返回安北都护府。

    论钦陵在承风岭大败,被唐军撵得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身在吐蕃高原的贡松贡赞也得到了论钦陵大败的消息,除却破口大骂论钦陵是个废物之外,也做不了别的了。

    “大人,论钦陵还在被唐军追击,咱们怎么办?”贡松贡赞的下臣问道:“总不能一直都放任论钦陵被唐军追着打而不管吧?”

    “你懂什么,唐军追着他们打,却又不将他们全都剿灭,目的就是为了要引咱们的大军去救援!”贡松贡赞怒道:“到时候没了咱们吐蕃的地形优势,你觉得,就这么正面对上唐军的的军队,咱们能赢吗?”

    “这”

    虽然打不赢唐军,但是就要这么放弃论钦陵吗?

    贡松贡赞也不想这么做,好歹论钦陵是他手下的贵族,是他手下的大将,要是就这么放弃论钦陵,肯定是要失人心的,没了人心,他还做什么赞普?

    一时之间,贡松贡赞也陷入了两难之中。

    贡松贡赞虽然蒙对了大唐临阵换将的事儿,但是却想不到,临阵换将这事儿并不是李承乾意气用事之下的结果,而是知道李敬玄不同兵事,多方准备之下,才敢让李敬玄顶替刘仁轨来到河西这边。

    当然,贡松贡赞也不是个傻子,唐军在外面遛着论钦陵,目的光明正大,就是要引他出去,这是阳谋,这是一个他不得不上当的圈套。

    不然呢?真放着论钦陵在外头不管不顾?怕是自己手底下的人的心都要凉了。

    可是要管的话,要如何从李靖的手中将论钦陵给弄回来?

    那可是李靖,不是李敬玄那个糊涂包,李靖的名声贡松贡赞是听说过的,不仅仅听说过,曾经他还随军与大唐的军队打过仗,那时候,他们对上的,也是这位大唐的军神。

    要说不惧怕李靖那是假的,但是想要拿到赞普的位子,就只能跨过这一道障碍,要么就是除去禄东赞,他宁肯去面对李靖,也不肯去面对禄东赞。

    一来,禄东赞不比李靖好对付,二来,若是面对禄东赞,那就是吐蕃内斗,自己消耗自己的实力,即便是他赢了禄东赞,又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吐蕃?

    他不甘心,所以选择了兵犯大唐,这样一来,禄东赞和他那边的吐蕃贵族就无话可说了吧。

    芒松芒赞也不过只是个小孩子而已,如何掌管吐蕃?还不是禄东赞这个辅政大臣掌控权柄?

    论钦陵在河西大败的消息也传到了禄东赞的耳中。

    “论钦陵把十万大军都打没了?”禄东赞不可置信的说道:“不是说那个李敬玄是个草包吗?”

    “大相,李敬玄是个草包不假,但是来救援李敬玄的人可不是。”手底下的人说道:“大唐的晋阳郡公玄世璟从安北都护府带兵到河西,在论钦陵的人正在围杀刘审礼的军队的时候,直接冲了出来,而后又与刘审礼的副将黑齿常之前后夹击,夜袭论钦陵的大营,论钦陵带着身边的亲卫逃离,其余的,全军覆没,无一活口。”

    “都杀了?”禄东赞问道。

    “是,都杀了。”

    以往与大唐交战,若是处于若是,投降于大唐的话,大唐军队再怎么样也不会对投降的人下杀手,这个玄世璟,实在是太过狠辣了。

    在玄世璟的脑海之中,既然来了,就要做好回不去的准备,留着这些俘虏干嘛?养着,耗费粮草,不养着,放虎归山,回到吐蕃之后,还会回到吐蕃的军队之中,为吐蕃贵族效力,而后还会来攻打大唐,既然这样,何必留他们?

    一下子不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打残了,他们怎么知道大唐不是一滩泥巴,不是谁都能上来踩一下的。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第一少》,微信关注“ 或者 ” 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第七百一十五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一下午的功夫,一直到太阳西沉,玄世璟和晋阳两人才从工学院的账房之中出来,这一次他们两人在账房之中查看账目,将今年所有的账目都仔仔细细的查探了一番,倒是没有查出多大问题来,最主要的,还是这两个月的账目的问题。

    细看之下,显然是对不上的。

    这也说明,出这件事,也是账房总管的纰漏,尽管是改动账册贪污钱财的人的错,但是账房总管没有及时发现,这个责任,也是够大,跑不了。

    两人从账房之中出来的时候,李泰早就已经离开了工学院,他自己的魏王府之中也有不少事情要处理,也没有太多的功夫在工学院这边耽搁,若是李泰空闲的话,工学院这边的账目一个月一核对,也就不会出这样的问题了。

    正是因为李泰有三个多月没有到工学院这边来,也是让人有机可乘,多方面的原因之下,闹腾出这样一件事儿来。

    “夫君打算如何处置这件事情?”两人出了工学院往自己家走的时候,在路上,晋阳这般询问玄世璟。

    “很显然,账本的问题是出在账房的身上,若是旁人篡改账本,前后的笔迹多多少少总会有不一样的,而方才我翻看账本的时候,一对照,笔迹上没有任何出入。”玄世璟说道:“若是旁人在账目上做手脚,那么在账房之中,一定有他的同谋。”

    不管怎么说,从笔迹上来看,账房之中的先生,一定是有问题的。

    晋阳点了点头:“妾身也对比过,笔迹方便,的确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接下来就是要找出,记这账本的主人了。”玄世璟说道:“偌大的一个工学院,账房的先生也不过六七个而已,在这六七人当中找到这人,不算难。”

    说道此处,玄世璟笑了笑。

    做这事儿的人,真以为把账目的表面功夫做齐全了就万事大吉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事情做的再怎么严密,还是留下了这么大的一个破绽。

    等到把人找出来之后,再顺藤摸瓜,追查那笔钱的下落就是了。

    这件案子在玄世璟接手过的案子之中,也算不得什么了,可以说是简单的很了。

    这件事儿对工学院来说是件大事儿,但是对于破案的玄世璟来说,不算大事儿,但是虽然不是大事,但是这件事的性质可是不同寻常的。

    毕竟是工学院。

    从工学院建立之初,玄世璟和李泰对于工学院的管制就十分严格,其实说来也不为别的,就是防着大唐周围一些居心不良的国家。

    纵观历史,居安思危这个道理,都不难以理解,而且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玄世璟更是清楚的不得了,因为他所见到的,比这个时代的人见到的,更要多。

    两人回了公主府,让常乐去工学院之中,与李泰的侍卫一同调查工学院的账房们,账房先生,加上账房总管,一共才七个人,把他们都查透彻,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