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082章

大唐第一少-第1082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世璟来到东宫,走到李承乾的书房门口。

    内侍见到玄世璟连忙躬身行礼。

    “麻烦公公了。”玄世璟说道。

    内侍又是躬了躬身子,随后推开书房的大门,进去禀报去了,不多时便从书房出来,将玄世璟请进了书房。

    “殿下。”玄世璟拱手行礼。

    “小璟这是从父皇那里过来?”李承乾抬起头来看向玄世璟问道。

    玄世璟点点头:“正是,殿下也知道,最近朝中户部那边忙着钱币改革的事情,此事原本是由臣提起,因此,与臣也有点儿关系。”

    “原来如此。”李承乾说道:“此事本宫之前也有耳闻,户部为了这件事情可是忙活了大半年,连带着国库的底子都给清算了出来,着实不容易,怎么,现在已经要开始办这件事了吗?”

第七百零六章 东宫书房() 
“原本是要开始办这件事来着,只是臣回来之后,又给他们找了点儿事做。”玄世璟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

    玄世璟的性子,李承乾还是了解的,毕竟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能让玄世璟找出来的事,还让自家父皇认同的事情,不会是小事。

    同时,李承乾心里对于玄世璟也十分看好,不仅仅是看好,而且还有一丝感激,至少玄世璟在朝中有了事情之后能够从宣政殿出来就到东宫来与自己说说。

    李承乾是太子,自然希望朝中的官员能够尊重以及敬畏他这个太子殿下。

    这一点,玄世璟做的就很好。

    玄世璟很明白自己的身份,是皇帝的臣子,是皇帝的女婿,是太子的臣子,是太子的妹夫,也是太子的朋友。

    先前玄世璟不愿插手丹药的事情,就是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哪怕将来中途太子出现什么问题,他也不愿与李承乾闹翻。

    玄世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很珍惜他与李承乾、与李泰和李恪的“革命友谊”,也很珍惜与他身边的那些年岁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兄弟的情谊,朝堂虽然险恶,但是他宁肯规避一些东西,也不愿破坏一些东西。

    “小璟又给户部找麻烦了?”李承乾打趣道。

    玄世璟笑了笑,也不再拘谨,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这回可不是麻烦,而是好事,一开始韩仲良也以为臣是给他找麻烦,殿下是没见着,退朝之后是户部的人先去的宣政殿,臣是后来才到的,臣进宣政殿的时候,韩仲良的脸黑的跟锅底灰似的。”

    说到此处,玄世璟撇了撇嘴。

    “你的名头,估计是在户部传开了,毕竟之前你还在台州没有回来的时候,户部的官员与你手底下的那位大掌柜的发生了一点点不愉快。”李承乾说道。

    “不愉快?”玄世璟一愣,这事儿也没听钱堆提起过:“钱堆跟户部的人之间又怎么了?”

    “还不是将近两个月前,你从台州弄回来的那十船货整出来的事儿。”李承乾说道。

    看来玄世璟还不知道这件事。李承乾见玄世璟如此反应,心里猜测着。

    于是,李承乾将那事儿的前因后果全都告知了玄世璟。

    “说起来,你手下的那位大掌柜的脾气也真是够硬气,果然什么样的人就能带出什么样的手下。”李承乾笑道。

    “臣就当殿下是在夸赞臣了。”玄世璟笑了笑说道,伸手从李承乾书案上的盘子上拿起一根香蕉,剥了皮儿就吃。

    香蕉是从台州运过来的,不算新鲜,但是也不影响吃。

    “没想到台州的上商船这么快就把东西运到长安来了。”玄世璟笑道:“这才多长时间?”

    “托了你的福,现在长安不少人都打算要去台州发财呢,估计台州那边用不了多久就能按照你说的那样,发展起来了。”李承乾干脆放下手上的事情,专心于玄世璟聊了起来。

    见玄世璟吃的欢畅,吩咐身边的内侍去备茶。

    “只要有了人,与中原这边有了来往,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毕竟台州是个独立的岛,只要不封闭,一切都好说,岛上除却矿产、香料和水果之外,还有地方适合种地,粮食不但能自给自足,说不定还能通过船运送到中原来。”

    台州那边有天然的条件,换句话说,老天爷给饭吃。

    “好吧,台州那边且不说如何,说说你今天又给户部找什么事儿了?”李承乾问道。

    “钱庄。”玄世璟说道:“原本钱币改革的事情的确可以着手去做了,现在要推迟,跟钱庄一起推行,所以时间上就要推后了。”

    “这样的话,户部准备了大半年的事情就这么说推后就推后,户部的人不恨你才怪。”李承乾笑道。

    “恨我作甚,这钱庄若是做成了,为户部省了多少事儿?而且以后户部也不用整天哭穷,整天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玄世璟笑道:“所以,他们要感谢我才是。”

    “哦?那你仔细跟我说说这事儿。”李承乾也来了兴致。

    朝中的奏折依旧是李承乾在批阅,因为李二陛下也是和户部的官员一起,专心忙活着钱币和钱庄的事情,若是钱庄的事情要交给地方上去做的话,还需要李二陛下下发圣旨,送交三省,然后再派人送到地方上去,当中的事情,麻烦而且繁琐,所以李二陛下也是要专心再这一件事上,不仅仅是李二陛下,甚是现在整个朝廷都会专心在这件事上,要有一段时间。

    正是因为如此,李二陛下觉得现在的李成乾可以当重任,所以放心的将其他朝政全都交给了李成乾。

    李成乾知道户部忙活的事情,但是知道的也并不详细,这件事情在早朝的时候谈论的并不多,大多都是户部的官员在宣政殿与李二陛下谈论这件事情,而李成乾则是退朝之后就回东宫,李二陛下不召见他,他也没到宣政殿去。

    因此知道归知道,也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事儿罢了,外头的消息也不多,李成乾即便是让人去打听,也打听不到什么东西,干脆也就不去管了,反正到时候总会知道的,与东宫这边没什么关系,若是真与自己这边儿有关系,自家父皇也就告知自己了。

    所以,还是专心的处理自己这边的事情吧。

    现在玄世璟到东宫之中来寻李承乾,就是为了要讲这件事情讲给李承乾听。

    毕竟是大唐的太子殿下,该知道的还是要知道的,不然心里容易长疙瘩。

    玄世璟为了李承乾,也是操碎了心。

    玄世璟与李承乾将钱庄的事情解释清楚之后,李承乾也明白为什么玄世璟说户部的人不但不会恨他,反而会感激他这样的话。

    “这么说来,你是讲一大功劳给了户部啊。”李承乾说道:“你也是心大。”

    “着什么急,我还年轻着呢不是吗?太耀眼了,不好,过刚易折。”玄世璟说道:“早在四岁的时候就应该明白的道理。”

第七百零七章 聪明这种事() 
李承乾听到玄世璟这番话之后,想起曾经以往,也难免唏嘘。

    也罢,他自己乐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反正事情成了就是,管这么多作甚,玄世璟在背后所做的这一切,自己看在眼中,父皇也看在眼中,又何须管别的什么。

    而且,玄世璟也不是蠢人,该如何做,能如何做,他自己心里头也是门儿清,就像方才他所说的话一样,过刚易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管在什么时候,话是老话,理是老理。

    “那长安这边的事情你不管,这是又打算要回东山县庄子上了?”李承乾问道。

    玄世璟摇了摇头:“暂时在长安先住上几天,这两天来回折腾,累死个人,先看看长安这边,若是真的没什么事儿了,我再回庄子上,而且,我也许久未去过工学院了,也不知道现如今的工学院如何了,倒是听兕子说起过,似乎现在工部很是看好工学院?”

    李承乾闻言,点头:“是啊,工学院最早的一批学生,出来之后,大部分都进了工部,工部用人的就不愁了,而且,那些学生还能得个官身,虽然品级不高,怎么说都是官吏,比寻常百姓要好一些,所以现在工部对工学院可是上心的很。”

    “挺好的。”玄世璟笑道。

    起初创办工学院的目的虽然不是为工部培养人才,但是怎么说这样的话都能激励工学院里的学生,只要肯创新,技术不落后,大唐就会一直往前走,从技术方面,就不会差,就能保持住优势。

    有一点让玄世璟有点难受,那就是火药这东西交给朝廷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询问过,而且,也不适合再询问。

    火药这种东西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并不是发明出来单纯的只能炸一炸,听个响儿什么的。

    原本玄世璟是想着,交给朝廷之后,朝廷能让工部去开发更多种关于火药的可能性,但是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而且,这冷不丁的,玄世璟也不能直接跑到李二陛下面前说。

    火药研究的怎么样了?研究出什么新鲜东西了吗?

    这跟一个郡公有什么关系?咸吃萝卜淡操心。

    所以说,玄世璟的心思,当今世上,能有几个能够了解,能够理解?

    “听你这语气,有点儿酸呐。”李承乾调笑道。

    玄世璟摇了摇头:“我只是希望他们进了工部之后,能够不忘初心,继续保持以往在学院里所学到的东西,能够积极的开创新的东西。”玄世璟说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工匠的技艺也是如此,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

    若说人生的道路,停止在某一处的话,倒是不会后退,但是身边的人在不断的前进,这就相当于自己在后退了。

    “你现在倒是越来越像一个老先生了,果然是在庄子上教书教多了吗?”李承乾笑道:“你在长安住几天也好,早上进宫参加早朝,好歹也多与朝中的众臣走动走动,别到了最后,都把自己摘出去了,还真以为能遗世而独立呢!”

    李承乾怕玄世璟不与朝中接触太多,结果到最后把自己孤立在东山县,所以建议玄世璟在长安住着的时候,早上还是老老实实的上朝,多听些事情看些事情没坏处的。

    “没那么玄。”玄世璟说道:“殿下看我现在,与朝廷隔绝了吗?也没有吧,所以说,看待事情,不能看人在哪儿,是看对事情看的准不准,透不透,就比如这次我与户部之间的事情吧,此事一过,户部可就相当于欠我一个人情,只要韩仲良一直坐在户部尚书的位子上,只要户部不是彻彻底底的全都换人,这个人情就一直在。”

    户部全部换人,想想都不可能。

    李承乾点了点头,他就知道,玄世璟很聪明,从小到大都很聪明,聪明是聪明,但就是太谨慎了,想的也太多了。

    在李承乾想来,估计是小时候的诸多事情造成了玄世璟如此吧。

    不管怎样,李承乾这么想,也是好的,对于玄世璟来说,是好的,至李承乾无需再去探究玄世璟什么。

    玄世璟小的时候进宫之后,都是李承乾带着玄世璟的,所以李承乾与玄世璟之间很是熟稔,中间虽然有十多年的时间没有见面,但是情谊一直都是在的。

    现在李承乾也只是个太子,而不是皇帝,所以有些东西,现在是不会变质的,玄世璟在李承乾面前,私底下也很放松。

    当然所谓的放松,是建立在朝中没有什么要紧的大事上,君臣之间才能如此,就像是前两天李承乾身上还扛着事儿呢,玄世璟就需要避嫌,不能这般放纵。

    无论是李承乾还是玄世璟,都分得清楚什么时候能成为什么样子。

    “这钱庄的事情,你觉得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李承乾问道。

    玄世璟又拿起一根香蕉,拨开了皮儿。

    “钱庄简单啊,只要陛下一声令下,将旨意下发到地方上,年前就能把事情给办妥,在年前就能把钱庄的招牌竖起来,虽然因为钱庄的问题而推迟了钱币改革的事情,但是主要的还是钱币改革,钱庄简单,若是工部那边速度快的话,一开年,钱庄和钱币的事情立刻就能在整个大唐将摊子铺开,毕竟都已经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了,各方面的准备都已经完善了,出不了大差错。”

    花费一年的时间来准备两件事,若是还能给办砸了,那么涉及这两件事情的朝廷官员就可以收拾收拾致仕退休了。

    “这么说来,你对这两件事是胸有成竹了?”李承乾问道。

    鲜少能见到玄世璟这么信心十足的模样。

    “不是对这两件事胸有成竹,是看过户部的章程与户部官员的状态之后,对朝廷之中负责这件事的官员们有信心。”玄世璟说道。

    贞观年间的朝臣,个顶个的有能耐,这点玄世璟一点儿都不怀疑,李二陛下这个做皇帝的,能在历史上狠狠的刻下一刀的,会让自己的朝廷里出现控制不了的“蛀虫”?

第七百零八章 区别对待() 
“的确是,父皇已经专门腾出手来做这件事了,朝中的公卿大臣们也是会看风向,看眼色的,小子,眼力劲儿不错嘛。”李承乾起身,走到玄世璟这边,与玄世璟一同,坐在了书案前的台阶上。

    “那是,现在我家大业大的,可不敢出什么岔子,不然你妹妹咋办?”玄世璟现在的心情也十分轻松。

    毕竟肩膀上的担子都卸了下来,至于以后,大目标大方向是有的,剩下的,走一步看一部呗?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儿?既然不知道,那就好好享受今天就是了。

    “说句不好听的,你要是哪天真出事儿了,我救不了你了,我可不会让兕子给你守一辈子的。”李承乾说道。

    “一边儿待着去,咒我呢。”玄世璟没好气的说道。

    玄世璟在李承乾的书房之中与李承乾聊了良久,看外面天色也不早了,也该是吃午饭的时候了,这才起身告别。

    “得,今儿个我过来主要就是跟你说说钱币和钱庄的事儿,让你也多了解一些,这眼见着就到中午了,我得先回去了。”玄世璟说道。

    “不留下来吃个饭?”李承乾挽留到。

    玄世璟摆摆手:“不了,回去陪你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