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073章

大唐第一少-第1073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璟儿可还记得之前与朕说过的话?”李二陛下说道。

    玄世璟扯了扯嘴角,自己跟李二陛下说过的话可多了去了,不知道李二陛下指的是哪一句。

    “这个。。。。。。。”玄世璟低着头,拱手说道:“臣说的话有点儿多,不知道陛下指的是哪一句。”

    李二陛下无奈一笑,说道:“不错,你对朕说过的话的确不少,如此的话,朕就好好帮你回忆回忆,曾经,你与朕说,大唐如今虽然强盛,四方朝贺,但是大唐四方的那些个外邦,都是些养不熟的白眼儿狼,你曾与朕说,琉球是个好地方,能让大唐发财的好地方,当然,这一点你也已经向朕证明了,你也曾与朕说,东面倭国,有富饶的银矿,大唐虽然强盛,但是要走的路,还很远,大唐可以更好,甚至,大唐的所有百姓,都可以过上像你庄子上的百姓一样的日子,这些,朕可都记着呢。”

第六百八十五章 置身事外,难() 
李二陛下如今旧事重提,也是临时起意,原因还是方才玄世璟说的那话。

    玄世璟对于这件事选择了逃避的态度,李二陛下能够理解,但是他不希望玄世璟如此,虽然知道玄世璟的难处,但是李二陛下觉得,即便是玄世璟做出选择,做出行动,无论是什么结果他都能够谅解。

    只是李二陛下哪儿知道,玄世璟明白这件事情,或许李二陛下能够谅解,可是太子那边呢?

    经过这件事情,玄世璟不敢十成十的相信太子了,因为玄世璟发现,太子已经不是以前的太子了,时过境迁,人总是会变的,现如今的太子,总有一天会变成皇帝。

    皇帝与太子,一个人,两个身份,两个立场,两种行事准则,是不一样的。

    这件事,一个做不好,就是两边儿得罪,玄世璟现在还年轻,上有老下有小,玄家有一大家子人,他需要为这一大家子人负起责任来,为他们挑起一个遮风挡雨的庇护之所,因此,他不能再盲目的走接下来的路。

    少年的时候,可以意气风发,但是现在不成了,他已经从一个少年新贵,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朝堂臣子。

    朝堂在变,时局在变,太子在变,于是他也要变。

    顺应时代,顺应朝堂,顺应局势。

    “陛下,这些事情,非一代所能完成。”玄世璟说道。

    陛下圣明,是千载难逢的开明君主,可是曾经所勾勒出来的伟业,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陛下能够完成多少?至于玄世璟,他是个臣子,有命在,才能做事,命都没了,那一切就全都没了。

    玄世璟最先考虑的,是保命。

    “朕知道。”李二陛下说道:“就是因为这样,你才打算在这件事当中和稀泥?”

    “臣不知该如何应对。”玄世璟说道。

    李二陛下闻言,见玄世璟一脸诚恳的模样,微微叹息一声:“的确如此,也是难为你了。”

    玄家与皇室之间的关系的确不错,但是不错归不错,君终究是君,臣终究是臣,关系再好,真到了紧要关头,也就是那么回事儿,但是平日里的事情也就多了起来,比如说像现在,正是因为玄世璟与李承乾相熟,作为臣子的他,在皇帝与太子之间的这件事上,才无法做出选择和判断,要么拖着,要么躲着。

    这下倒好,躲来躲去,陛下亲自到庄子上来了。

    “也罢,这件事情在你这里,就到此为止吧,宫中德义也无需在行动了,至于李淳风那里,无需多言,知道吗?”李二陛下说道。

    “是,多谢陛下。”玄世璟拱手说道。

    有李二陛下这句话,玄世璟就算是从这件事情当中解脱出来了,也就不必纠结了。

    原本还打算探探李二陛下对这件事情要如何处置,现在,既然李二陛下将玄世璟再次摘出来,那玄世璟就不能没眼力劲儿的再去瞎掺和了,从现在开始,这件事就是李二陛下和太子李承乾父子之间的较量了,不是玄世璟不帮太子,实在是无能为力,也不能插手。

    “这下你放心了?”李二陛下问道。

    玄世璟点了点头:“放心了,臣觉得,臣暂时留在庄子上,在书院这边做个教书先生挺好的,等什么时候臣过安生日子过腻歪了,再回长安。”

    “哼,你这话说的。”李二陛下不悦道:“你是只想专心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可是人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否则就是尸位素餐。”

    “臣觉得臣谋的不少,包括去收揽台州,这事儿也并非臣现在的位子就能去做的。”玄世璟说道:“陛下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嘛。。。。。。。”

    玄世璟只是个太子詹事,原本去台州的事儿,怎么都轮不到玄世璟,可是这事儿,除却玄世璟之外,也没有别人比玄世璟去更合适了。

    因此,李二陛下干脆给玄世璟再加个官职,那就是泉州经略使。

    这个官位在玄世璟回到长安交差的时候,也一同交还给了李二陛下,现在的玄世璟,依旧仅仅是东宫的太子詹事罢了。

    “你领着朝廷给你发的俸禄,就在你这庄子上做教书先生?”李二陛下反问道。

    “臣这也是为大唐的未来着想,为大唐培养人才嘛,至于朝堂上的事情,有陛下和朝堂上的诸公,足矣,臣就不去搀和了。”玄世璟说道。

    如今太子跟皇帝斗,在长安,在新宫,乱倒是不乱,但是到最后结果如何谁都不知道。

    李二陛下最大的短板是什么?他身体不好,身上的老毛病反反复复的一直复发,而且这风疾之症,有点儿像是李家祖传下来的毛病。

    今儿个李二陛下活蹦乱跳的来庄子上,谁知道明儿能怎样。

    一个月前李二陛下不就说倒下就倒下了吗?

    玄世璟心里其实还是记挂着曾经的历史,担心李二陛下的身体,如今历史已经被改变,谁知道这贞观朝能到什么时候。

    人越是年龄大,越是见识的多了,胆子就越小,就像小时候调皮,上墙爬树,能直接从上头跳下来,等年纪大了,再让你去跳,没那胆儿了。

    “你就没想过以后?”李二陛下问道。

    “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玄世璟笑道:“眼光放长远是好事,但是总不能只看着长远的时候,把眼前的日子给过糊涂了,陛下您说臣现在什么没有?还缺什么?臣什么都不缺,正是因为拥有,所以臣觉得知足,若是能为大唐效力,臣有能耐就拿出能耐来,有钱财就拿出钱财了,但若是让臣去搅合朝堂中的浑水,臣是不愿意沾染的。”

    不得不说,玄世璟想的,实在是太过理想化了,只要他人在这个位子上,他有这个能耐,那么朝堂里的水,不管是清澈的还是浑浊的,都得沾染上,再怎么躲避,只能说在一片池水之中,站在岸边水浅的地方,而非在水中央,脚底下踩着暗流旋涡。

    “说说简单,以你玄家如今的门楣,想要置身事外,想想都觉得不可能,所以,你也只是说说罢了。”李二陛下笑道。

第六百八十六章 感性与理性() 
他知道,玄世璟因为丹药的这件事情,牵扯到了他与太子两人的“争斗”,玄世璟夹杂在当中,不好做,别说不好做了,几乎是做什么错什么。

    玄世璟不想理会这件事儿,可是不理会,更是两边儿得罪。

    也好在李二陛下今天来庄子上这么一趟,君臣两人坐在一起,都没藏着掖着,直直白白的将这件事儿说开了,李二陛下的胸怀也开阔,知道玄世璟夹在当中难受,所以也不让他难做、难受了,直接这事儿就不让他管了。

    不过太子那边,玄世璟估计也得带句话过去,不管是告知也好,提点也好,这句话带什么,李二陛下不管,李二陛下也是想要通过这件事,敲打提点太子一番。

    雏鹰学本事学的再好,总是要到真正的天空之中去翱翔一番才知道天空的广阔。

    说的通俗一点儿,太子进学这么多年,代皇帝坐朝这么多次了,这次李二陛下要考验太子的本事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皇帝与太子之间的较量,无所谓输赢成败,后果说起来也不算有多么严重,这点玄世璟倒是可以确定,但是唯一不能确定的是,这场较量之中,会搭进去多少原本在局外观看而后自己自动跳进圈儿中的大臣。

    毕竟那可是太子,将来的皇帝,自己的仕途在到了瓶颈的时候,总是需要一点儿特殊的机遇,抓住一些寻常人抓不住或者是不敢伸手的机会。

    成了,则平步青云,至于输了,或许很少有人会提前想到输了会怎么样。

    “至少,臣想先将这件事给躲过去。”玄世璟说道。

    李二陛下闻言,一笑:“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这次的事情,朕可以放过你,不让你搀和,可是下次呢?以后呢?”

    以后若是朕不在了,你想怎么躲?

    “陛下,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件事,即便有,人不同,环境不同,局势不同,交情不同,不一样的东西太多了。”玄世璟说道。

    经过这件事,玄世璟也从这件事情当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若是再遇上与这次事情一样的情况,那得是另一位皇帝与另一位太子的故事吧?

    他们之间的故事,玄世璟也不会像现在参与度这么高了,与李二陛下之间的牵绊,是因为玄世璟的上一辈,再加之玄世璟对李二陛下的名头及人格魅力的向往和认可,至于李承乾,玄世璟从小就是李承乾看着长大的,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也不一般。

    正是以为如此,在这两个人,一对父子之间,玄世璟纠结、难做。

    “为感情所困,不是件好事。”李二陛下说道:“尤其是在朝堂上做官。”

    李二陛下嘴上这么说,但是其实李二陛下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从侯君集还有党仁弘的事情上就能看得出来,李二陛下与玄世璟一样,都是性情中人,有时候做事,很顾全感情,而非十成十的用理智来判断事情。

    “虽然臣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太子詹事,但是若是臣的下属,不重情感,只凭理智,臣是不敢用的。”玄世璟说道。

    这样的人,太可怕,给人的压力也太大。

    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情感,不是理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什么?是人情的往来,不是白纸黑字的字据,明确的写上,多少年多少日到多少年多少日,你是我的朋友,一旦过了这个时间,要么重新写字据,要么就断交,古往今来,从来没有这么做事儿和交往的。

    “在你看来,感情用事是好的?”李二陛下问道。

    玄世璟摇摇头:“并不,这要看什么事情了,臣觉得,感情用事并不是好的,但是没有感情去做事,一定不是好的。”

    话说出来听着纠结,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不难想通。

    李二陛下每次与玄世璟说话,也是感慨良多,玄世璟与别的臣子是不一样的,在他这个皇帝面前,敢说,敢反驳,这样的臣子曾经有一个,就是被他砸了碑的那个。

    而且玄世璟是个年轻人,与暮暮的朝堂,却是有些不相容的,但是却又不乏老练与圆滑,因此从李二陛下这个角度看,玄世璟这个人,也是双面性的。

    一方面有年轻人的朝气,遇到像原本的辽东那样的战事还有台州这样的未知,他敢去闯,不畏惧前方的道阻且长,但是另一方面,日子过的就跟个老头子似的,就连已经致仕的高士廉心态都没玄世璟这么消极。

    “以后的路反正都是你自己走,朕也希望你选择的每一条路,都是对的。”李二陛下说道。

    正是因为李二陛下对玄世璟给予了诸多厚望,所以才会护着玄世璟,由着玄世璟来,知道玄世璟为难,也出手为他解决掉他的为难。

    玄世璟看着李二陛下,面色少有透漏出几分认真,点了点头。

    李二陛下在文学院这边没有多待,与玄世璟聊到学生下课,见过几位先生之后,就和晋阳去了兵学院去见李孝恭,而玄世璟因为有课,所以没能陪同在李二陛下身边儿。

    李二陛下也无需玄世璟陪着,好不容易跟自己的女儿出来走走,这个“碍眼”的女婿就别跟着了。

    若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那女婿妥妥的就是岳父的情敌。

    到了半下午的时候,李二陛下就乘坐上马车离开了东山县庄子上,要在天黑之前回龙首原上的新宫,因此,李二陛下也不能在此多耽搁。

    对于李二陛下突然到书院这边来,庄子上这边,也就只有玄世璟和晋阳知道李二陛下所谓何来,连高士廉和萧瑀也都是一头雾水。

    虽然都知道长安城发生的事情,但是谁能想到这件事情与太子有关,到最后演变成了皇帝和太子两人父子之间的较量。

    这件事情放在外人任何人眼里,太子大逆不道的罪名就算是坐实了。

    宫里那边,李二陛下一边“恐吓”李承乾,另一边却是为李承乾收尾。

第六百八十七章 皇帝的女儿() 
东宫书房之中,一直到了该用晚膳的时候,李承乾才将奏折全都批阅完毕,等到用完晚膳之后,还是要在书房之中坐着,将今天白天批阅过的奏折全都重新检查一番,今天的事情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过不同寻常。

    自家父皇听到了自己与身边儿内侍之间的对话,匆匆将舅舅召进皇宫问话,可是之后就没了动静,让德义将奏折悉数送到这东宫之中,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派人去长孙无忌府上,可是长孙无忌却没有见他派去的人,只是让管家将人打发了回来,而从东山县庄子上回来的人也只带了一句让他稍安勿躁的话。

    长孙无忌出宫之后不就,陛下也出宫了,虽然不知道是去了什么地方,可正是因为不知道去向,李承乾心里更加忐忑。

    长孙无忌没有回应他,玄世璟也没有做出明确的回应,去宣政殿想要见自己的父皇的时候,却被告知自己的父皇也已经出宫了。

    当时站在宣政殿外的李承乾心里有种感觉,有种自己已经被全世界抛弃了的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