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少 >

第1022章

大唐第一少-第1022章

小说: 大唐第一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府衙的大厅之中,冯智均请玄世璟坐在了主位上,各方落座之后,玄世璟身边儿的常乐拿出了皇帝的圣旨。

    见到那一抹明黄,看清楚之后,冯智均连忙起身,恭恭敬敬的站在了大厅中央,躬身拱手行礼。

    常乐打开圣旨,将圣旨念了出来,还是那道旨意,也就是告诉冯智均玄世璟出任泉州节度使一事。

    玄世璟任泉州节度使,接下来玄世璟在泉州的这段时间,冯智均就从一把手成了二把手了,玄世璟可以在泉州军政一把抓。

    “冯大人不必紧张。”玄世璟笑道:“其实陛下派本公过来,不是要插手泉州的事务,而是另有要事,不在泉州。”

    冯智均点点头,但是很聪明的没有问下去,既然玄世璟不说,那他也不会傻乎乎的去问,毕竟是朝政大事,话题还是有些敏感。

    冯智均也是个聪明人,不然也不会成为泉州此事,偌大的一个泉州全都交托在他的手上。

    自进了泉州城以来,玄世璟沿途观察泉州城内,从百姓的面色上来看,泉州百姓这边的日子过的还算是过得去的,与海边的几个村子截然相反,或许,泉州这边最是重要的事情,还是海寇的事情。

    若非亲自到海边的那几个村子看过,抓住了可疑的方大宝,玄世璟也不会将怀疑的目光放在泉州的官府身上。

    毕竟,到了泉州之后,见到这番景象,怎么说也不会怀疑泉州的官员是什么贪官污吏,搜刮百姓之人吧。

    只能说,事情不能光看表面。

    “在玄公未曾到府衙之前,下官都未曾接到玄公要来泉州的消息,真是罪过。”冯智均脸上露出一抹愧色。

第五百六十六章 试探() 
“冯大人不知道也是正常。”玄世璟笑道:“本公是从海上过来的,沿途官府,自然不知道本公的行程与消息,大人未曾得到消息,也是正常。”

    “玄公是从海面上过来的?那么,玄公一定是去过泉州水师的营地了?”冯智均问道。

    这就来了。

    玄世璟心中提起了警惕,应和道:“是啊,在泉州水师大营之中走了一圈儿,泉州水师的情况还真是不乐观啊,陈政这人,徒有虚名!亏得他还是高祖时候就在军中效力的老人呢,好好的一个泉州水师,被他败成什么样子了!看了就让人来气。”

    玄世璟故意在冯智均面前贬低陈政,为的就是要看看冯智均的反应,这是玄世璟对冯智均的试探。

    “公爷这般说,下官也是惭愧啊,添为泉州刺史,在泉州治下,泉州的水师却是一天不如一天,下官也有责任。。。。。。。”冯智均掩面羞愧道。

    “冯大人无需如此,各管各的,职责不同罢了。”玄世璟的一句话,却是将冯智均从泉州水师之中摘了出来。

    “多谢玄公体谅。”冯智均拱手谢道。

    “事实罢了。”玄世璟笑道:“说起来,自本公的马车进了泉州城之后,本公也仔细的看过了泉州百姓的生活,从百姓的脸上来看,这泉州百姓的日子,过的也是不错,以小窥大,若是泉州府衙没有在民生之上出过一把子力气,泉州断然不会有今天的模样的。”

    “玄公谬赞了,这都是下官等人的分内之事罢了。”冯智均说道:“应该的,应该的。”

    两人坐在泉州府衙的大厅之中聊了良久,不多时,府衙中的差役过来通禀,说是晚饭准备好了,请他们移步偏厅。

    两人起身,移步到了偏听之内。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泉州离着海边儿近,所以宴席之上,多是海味,再就是一些山野间的猎物了。

    两人分主次落座之后,冯智均说道:“玄公是从长安过来的,比起长安,泉州这边着实不值得一提,不过泉州这边,也有一些是长安吃不到的,比如这桌上摆着的一些海味,都是当地渔民打上来的,送到泉州的时候,还新鲜着呢。”

    玄世璟点点头:“泉州靠海,许多村落的百姓都靠着海滩生活,这倒是有所耳闻,海边的渔民将新鲜的海产送到泉州城来贩卖,换些铜钱,购买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东西,维持着一家生计。”

    “就是如此。”冯智均说道。

    两人在酒席之上,也谈论了不少百姓的事情,泉州城内的生活现状也有,海边渔民的生活也有,玄世璟不提海寇的事儿,冯智均也缄口不谈。

    方才玄世璟所说渔民的生活,冯智均完全可以说出海寇的事情,但是他仍旧没有提这回事。

    玄世璟先入为主,觉得冯智均是有问题的,但是也想到了,冯智均或许是要提高他自己在玄世璟心中的印象,毕竟身为泉州刺史,这边百姓日子过的好,都算是他的政绩,等到将来玄世璟回长安与皇帝说起这边的事情的时候,冯智均还有可能升官呢。

    从地方官员到京官,那可是质的飞跃。

    泉州刺史虽说是从三品的职位,但是也比不上长安四品官啊。

    在长安这样的地方,升迁机会可是一抓一大把啊,毕竟能经常在天子面前露面,而泉州这边呢?天高皇帝远,虽然自在,但是也就只有一年一度大朝会的时候,才能在皇帝面前“露脸”,这个露脸,还是大朝会上奏表功时候的露脸,人都看不见。

    冯智均是冯家人,冯家缺钱吗?不缺钱,也不缺显赫的名声,但是冯盎三十个儿子,死了之后分家,冯智均行十六,还是侧房,分到他这里,估计也没剩下多少了,所以,冯家人是不缺钱,但是作为冯家的侧房,日子估计过的也不咋地。

    所以在海寇这件事上,即便冯智均不缺钱,玄世璟也有理由从这方面怀疑到冯智均身上,而且就冯智均与玄世璟会面这期间的言谈举止,玄世璟也觉得冯智均有重大的嫌疑。

    至于升迁之说,人往高处走,水才往地处流。

    在泉州捞痛快了,发家了,自然压寻思寻思以后的路了,而上京,也是一条通往权势富贵的路。

    有了权势,何愁没有富贵,有了权势,即便是冯家嫡系,也要看看他的脸色吧?

    表面上,两人在席间相谈甚欢,但是背地里,谁都有自己的打算,玄世璟在探冯智均的底,而冯智均也在试探玄世璟。

    玄世璟的到来,更是让他多看到了一丝能够上京的希望。

    至于海寇的事儿,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起过,玄世璟不会提,而冯智均,更不会提。

    但是海寇的事情如何,玄世璟心里有了底,至于冯智均对于海寇的事儿,玄世璟觉得,恐怕冯智均比谁都清楚吧。

    一场宴席散去,冯智均邀请玄世璟住在府衙之中,玄世璟自然不会同意,便以借口推脱了,也明着告诉冯智均,自己在泉州城中上好的客栈定了房间,就不给泉州府衙添麻烦了,而且,特意强调了“上好的客栈”这句话。

    玄世璟带着常乐一行人离开之后,冯智均站在府衙门口,目送着玄世璟一行人的身形消失在街口,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年轻人,还真是有趣啊。”冯智均自言自语的说道。

    “大人觉得这个年轻的公爷,如何?”冯智均身边的别驾问道。

    “到底还是个年轻人。”冯智均说道:“走吧,回府。”

    “是。”别驾应声道。

    冯智均回了府衙,出来送行的一帮人也跟在他的身后进了府衙,府衙的大门再次关上,只有门口高高挂着的两盏大红灯笼,依旧在漆黑的夜色之中,散发着光亮。

    玄世璟乘坐着马车回了客栈,一行人收拾妥当之后,玄世璟和常乐便在房间之中,等候高峻回来。

    这下玄世璟真不知道冯智均会不会派人前往县衙通话了。。。。。。。

第五百六十七章 冯家的特殊() 
在泉州府衙与冯智均会面,玄世璟与冯智均都在互相试探,而玄世璟的表现,目的也是让冯智均看轻他,如今这目的似乎是达到了,但是冯智均看轻玄世璟的话,是否会因此而掉以轻心,不对县衙那边做出指示呢?

    这样的话,高峻在县衙,估计也是空等一场了。

    不过不是什么坏事,冯智均掉以轻心,那就给了玄世璟更多的机会,看清楚他的破绽。

    只是,还不得不去考虑冯家在南方的势力啊,盘根错节,再加上陛下对冯家的器重,而且,冯智戴还在长安就任左武卫大将军。

    客栈里,玄世璟和常乐都坐在房间的桌边,桌子上还有客栈小二送过来的夜宵,方才在府衙的时候,席上的那些东西,玄世璟都没怎么吃,到了这会儿,倒是觉得有些饿了。

    “公爷,方才在府衙的时候,属下也在场,您与那位刺史之间,可是一句都没提海寇的事儿啊。”常乐说道。

    “然后呢?”玄世璟问道。

    “属下觉得有些好奇,也有些不对劲。”常乐如实说道。

    玄世璟笑了笑:“连你都觉得不对劲了,我能看不出来吗?这个冯智均着实可疑啊,若说他与泉州海寇的事儿没关系我是断然不会相信的,只是冯智均这个人。。。。。。。本身不复杂,复杂的是冯家。”

    “冯家?”常乐疑惑道:“难不成冯家还有什么特殊不成?”

    常乐是长年在北方待着的,虽然年轻的时候四处漂泊,但是没进过南方地界儿,到泉州这边,还是第一回,而冯家是岭南这一代的势力,所以常乐并不知道冯家的事情。

    常乐一个护卫,也不会闲着没事儿在长安无缘无故的就去打听什么冯家。

    “冯家当然特殊了。”玄世璟说道:“若是当年冯家不归顺大唐,那就是另一个窦建德。”

    当年冯家归顺大唐了,所以这个猜测玄世璟也不知道后果,若当年冯家不归顺,大唐会不会因为要一统南方而攻打冯家,以冯家在岭南一带的声望,大唐一时半会儿,是否能真的像拿下窦建德王世充那样,拿下冯家。

    这些都无可猜测。

    “这么厉害?”常乐诧异道。

    “是啊,很厉害,冯家归顺了大唐之后,除却兵权,其余的,仍旧如同以往一样,家产万贯,仆役上万,说是岭南的土皇帝也不为过。”玄世璟说道:“不过,这都是冯盎在世时候的事情了,冯盎去世之后,冯家三十个儿子,自然辉煌不比当年了,但是冯家有一个人你一定听说过,他就在长安。”

    “左武卫大将军冯智戴。”常乐说道。

    玄世璟点点头:“正是”

    冯智戴是冯盎的儿子之中最出息的一个了,早在冯盎活着的时候,冯智戴还未曾入长安的时候,冯智戴就一直被冯盎带在身边,作为继承人培养,所以,冯盎死后,继承冯家这份偌大的家业的,便是冯智戴,只是冯家的根基在岭南,而冯智戴作为左武卫大将军,却是一直在长安,更别说,冯智戴对冯家的掌控力,远远不如他父亲。

    所以才说,如今冯家的情况,很复杂,复杂到玄世璟根本不想去触碰。

    可是泉州海寇的事情却又与冯智均有脱不开的关系,玄世璟不得不去触碰冯家这个庞然大物,否则,泉州无宁日,而玄世璟想要以泉州为跳板,让大唐水师开辟水上丝绸之路,甚至航行全世界的理想,就只能在泉州夭折了。

    无论是理想也好,还是大唐的现实也好,第一步就是泉州,荡清泉州福州两地的海寇,势在必行。

    所以玄世璟对上冯家,也是势在必行。

    “冯家在这边势力真的这么大的话,这就棘手了。”常乐说道。

    “说的是啊,不过,若海寇的事情真是冯智均指使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玄世璟说道:“冯家势力再怎么大,也不会包庇冯智均,相反,冯智均作为一州刺史,做出这样的事情,让冯家颜面扫地,即便是冯智戴,也会支持玄世璟。

    不由得他不支持,身在长安的冯智戴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不能得罪玄世璟,只有在长安的冯智戴才知道,玄世璟身上的能量是多么的可怕。

    至于一个冯智均,能做到州刺史的位子上,也离不开冯家的力量,若是为了冯家,牺牲一个冯智均,也不是什么紧要的事情。

    皇帝眼睁睁的看着冯家在岭南做大,那是因为皇帝没办法,也没有借口起钳制冯家,而冯家的辉煌随着冯盎去世之后,也在逐渐的消退,所以皇帝对现在的冯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若是冯家人出现这样的事情,那朝廷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来削弱冯家了。

    被冯盎选出来当继承人的冯智戴,这点事情,他还是能想清楚的。

    冯家在偏远的南方,朝廷始终是触手而不可及,而且冯家在岭南这边,威望实在是太高。

    这样的冯家,若玄世璟站在那个位置上,那个立场上,玄世璟也会忌惮。

    别说在长安了,即便现在在泉州,要调查冯智均的事情,玄世璟已经感觉得无名的压力了。

    就在玄世璟和常乐谈论冯家的时候,外面房门被敲响。

    “公爷,属下回来了。”外面传来高峻的声音。

    “进来。”玄世璟说道。

    紧接着,房门被推开,高峻一身便服走了进来。

    “坐下说,有什么发现。”玄世璟问道。

    高峻坐在了常乐的一侧,玄世璟的对面,摇摇头:“属下在县衙之中也搜过了,没发现什么账本一类的证据,而且,府衙那边,并没有派人前往县衙传话,等了许久之后,属下才从县衙离开。”

    玄世璟闻言,皱起了眉头,县衙那边没什么异常,也就是说,得不到证据。

    这就难办了。

    “公爷,怎么办?”常乐问道。

    跟着玄世璟去府衙,也亲眼看到了冯智均的不正常,所有的一切,没有证据,那就只是他们的猜测而已。

第五百六十八章 动机() 
“公爷,您去府衙那边,结果如何?”高峻问道。

    既然县衙那边找不到证据的话,不妨从府衙那里下手。

    玄世璟撇了撇嘴,深吸一口气,说道:“见了泉州的刺史,虽然从言谈举止之中看出其不正常,但是没有证据,一切都只是怀疑和猜测,想要对付他,需要的是证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