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楼探秘 >

第33章

红楼探秘-第33章

小说: 红楼探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宝玉和北静王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别人,正是宝玉的梦中情人秦可卿。作者把二人历史性的会面安排在为秦可卿送殡的路上,同样不是泛泛之笔,同样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要知道,北静王和宝玉心心相印,感情相通,互为彼此的主要表现,就是在对待秦可卿的态度上。

    秦可卿是宁府的孙媳妇,地位并不高,但北静王不但亲自前来“探丧上祭”,还在送殡路上张棚祭奠。送殡当日,他早早就“换了素服,坐大轿鸣锣张伞”,亲临现场为逝者送行。当送殡队伍经过他的轿子时,出于礼貌和尊重,贾赦、贾珍等请他先回舆,他却说:“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之人也,小王虽上叨天恩,虚邀郡袭,岂可越仙轍而进也?”于是,耐心等到浩浩荡荡的送殡队伍过完之后,他才上舆而去,谦和中带着真诚,带着尊重。为秦氏送殡的王公贵族大有人在,可是作者只对北静王的行为作了详细描述,其他的人只是一笔带过。这就说明在这次声势浩大的送殡活动中,北静王扮演着重要角色。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好说的,北静王与贾府关系好,自然要有所表示。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既然他与贾府关系好,为什么秦氏死后他可以这样做,贾敬死后却没有这样做呢?难道贾敬的地位还不如秦氏吗?谁都知道,贾敬在贾府居长,是高高在上的老太爷,他的地位仅次于贾母。秦氏算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孙媳妇,地位与贾敬无法相比。这些难道北静王不清楚吗?可是,他为什么只为秦氏送殡,却不为贾敬送殡呢?

    对于这个现象,恐怕也只有一个解释,这就是北静王对秦可卿情深意重,崇敬有加,对贾敬则毫无情感可言。在他的心目中,秦氏是高山,是大海,是他难以忘却的一段痴情,所以他要亲自上门祭奠,亲自为她送行。这个表现与宝玉“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的表现完全一样,里面既有难舍难分的成分,又有痛彻心扉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和宝玉都是有“情”之人,都是“情种”。

    正是这种同心相应,同气相投的情感,把二人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为秦氏送葬的路上,实现了历史性得会面。当二人面对面时,就像在照镜子一样,各自从对方身上看到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而书中的描述也处处体现了这一点。

    北静王和宝玉虽然从未谋过面,但二人心中彼此早已有之,就像宝玉和黛玉从未谋过面,但彼此心中早已有之一样。北静王一见贾政,不问别人,单问宝玉,他说:

    那一位是衔玉而诞者?几次要见一见,都为杂冗所阻,想今日是来的,何不请来一会?

    宝玉一听北静王要见他,更是欢喜异常,他早就听说:

    水溶是个贤王,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不以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严密,无由得会。今见反来叫他,自是喜欢。

    宝玉平生最厌恶“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更是痛恨“峨冠礼服贺吊往来之事”,但只有北静王是个例外。对北静王他不但想见,而且心情迫切,所以一听到北静王要见他,便有些急不可待。(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79章 、作者真相之谜(12)() 
北静王想见宝玉,因为其“衔玉而诞”的奇特经历;宝玉想见北静王,因为其是“才貌双全,风流潇洒”的“贤王”。二人相互仰慕已不是一日两日,北静王的“几次要见一见”,宝玉的“每思相会”都说明了这一点。看得出,今天二人能有机会见面实属难得,谁都不想错过。见面如同照镜,二人的外表都从对方眼里写来,作者想要表现的正是这个意思。

    宝玉见到的北静王是这样子的:

    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珵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

    北静王见到的宝玉是这样子的:

    (头上)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似点漆。

    北静王容貌秀丽,气质高贵,王者的风范一览无余。宝玉同样是容貌秀丽,气质高贵,俨然“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美少年。如果把他们的容貌和穿戴作一个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从面相上看:一个似玉,一个如花,体现的不正是花容月貌的“花袭人”形象吗?其次,从眼睛上看:一个似“明星”,一个如“点漆”,皆幽深明亮,反映的不正是“有眼有珠”的真龙品质吗?再者,从穿戴上看:一个戴的是“王帽”,穿的是“五爪坐龙白蟒袍”,另一个戴的是“银冠”,穿的是“白蟒箭袖”服,这样得打扮不仅显示了王子的高贵,更透露了帝王的身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王的头上戴白帽就是“皇”字。北静王戴的是“洁白簪缨银翅王帽”,宝玉戴的是“束发银冠”,这两种都是“白帽”。北静王是“王”,宝玉也是“王”,“王的头上戴白帽”由此确立。

    不仅如此,北静王聪明伶俐,年幼时为溺爱所累,而宝玉同样有此病根,二人可谓是同病相怜。脂批称之为“大得病源之语”,他所说的“病源”,指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的遭遇,有着共同的命运,有着共同的愤恨和悔恨。正因为如此,二人都急切的想念对方,时刻盼望能见上一面。

    书中对见面的情形是这样描述的,宝玉一见到北静王,“忙抢上来参见”,而北静王一见到宝玉,“连忙从轿内伸出手来挽住”。两个“忙”字将二人相见恨晚的心态表露无遗。当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时,就是镜里镜外之人合二为一之时。脂砚斋在十五回回前有这样一个批语:

    宝玉谒北静王辞对神色,方露出本来面目,迥非在闺阁中之形景。

    这就一语道破宝玉的原型是北静王,因为他见到的北静王就是他自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北为上,所以在东平、南安、西宁、北静这四大天王中,北静王的地位最高,影响力最强,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子。“北”又与“水”相对应,具有“清”的属性,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其作为“补天”之人的性质。他虽然没有“通灵宝玉”在身,但他“面如美玉”的长相,足以说明他就是一块“美玉”,就是“龙驹凤雏”似的人物。他把圣上所赐的一串“鶺鸰香念珠”作为“贺敬之礼”送给宝玉,体现了二人珠联璧合的寓意。

    “鶺鸰香念珠”表面上看普普通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背后的寓意却非同一般。“鶺鸰”比喻兄弟之情,它出自《诗经?小雅?常棣》。关于这首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

    (周)厉王无道,骨肉恩缺,亲亲礼废,宴兄弟之乐绝。故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而合其宗族以成周,复作《常棣》之歌以亲之。

    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常棣》是为拯救因“兄弟阋于墙”而日见衰微的周室而作。常棣是一种植物,也叫棠棣或郁李,它是手足之情的象征。《红楼梦》将棠棣比作遮风避雨的参天大树,秦可卿就是这棵树的化身。所谓“树倒猢狲散”,说的就是此情不存犹如大树倾覆,家族衰败的命运将不可避免。这就是为什么北静王一定要亲自为秦可卿送行的原因,也是宝玉听到秦亡消息,痛彻心扉的原因。

    圣上所赐的“鶺鸰香念珠”就是这个“情”的象征,它是龙的眼睛,是真龙的唯一标志。圣上把“鶺鸰香念珠”赐给北静王,说明他是有情之人,是唯一可承继大统者。脂砚斋曾在第一回的批语中说过这样的话:

    盖作者实因鶺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

    “鶺鸰之悲,棠棣之威”是先皇最担心的事情,所以他必须把皇位传给有情有义的人,而“鶺鸰香念珠”就是其传位的凭证。可以说,谁拥有了它,谁就是真龙天子,谁就是真正的奉诏继位者。所以说,它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物件,在它身上寄托了“圣上”家和万事兴的愿望,也反映了他传位的意图。很显然,“圣上”希望继位者能念好手足之情这个“经”,以仁厚孝悌、谦和谨慎的态度维持好家族的繁荣和安宁,让祖宗的基业稳若泰山,代代相传。

    想想看,一个日夜担心皇子们在他身后“束甲相争”的皇帝,会把帝位传给谁呢?当然是一个有手足之情的人,一个深明大义,能继承他“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遗愿的人。因此,圣上所赐的这串“鶺鸰香念珠”实际上是一个“定情”之物,其意义非同小可,它是嗣子合法性和正统性的重要标志。(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80章 、作者真相之谜(13)() 
其实,“风月baojian”中,也包含了“鶺鸰香念珠”的寓意,这一点主要是从镜子的灯谜看出来的: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喜亦喜,象忧亦忧。

    这个灯谜的谜底是镜子,这个镜子指的就是“风月baojian”。《孟子?万章上》说:“舜南面而立,尧师诸侯北面而朝之”。意思是说,南面而坐者帝王也,北面而朝者诸候也。可见这个灯谜说的是君臣关系。“象喜亦喜,象忧亦忧”,可看作君臣之间心心相印,同舟共济的和睦关系,也可看作是兄弟手足之间的友爱之情。“象”是个人的名字,他是舜帝的异母弟。传说象曾谋害舜未遂,舜对此并没有往心里去,对象依然亲切如故。万章问孟轲:是不是舜不知道象要谋害自己呢?孟子说,并非不知道,只是“象喜亦喜,象忧亦忧”罢了。意思是说,舜的兄弟友爱出自“人情天理”,他自己也不能自制。(上述解释摘自蔡义江所编《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可见,“南面而坐”的人,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和孝悌温厚之心,能与“北面而朝”的诸兄弟同喜同忧,同难同荣,否则就没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

    可以说,这串“鶺鸰香念珠”是作者用来证明自己是奉诏继位者的信物,尽管它的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起码说明作者手里攥着继位的诏书,持有谁都无法否定的凭证。“鶺鸰香念珠”由“圣上亲赐”,其意义与宝玉“衔玉而诞”意思一样,表明北静王嗣子的身份来自皇帝的“赏赐”,具有无可争辩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既然主人公手里捏着继位诏书,为什么当时没有拿出来呢?想必每一个人心里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笔者认为,没有拿出来的原因恐怕有以下两点:

    第一,出于手足之情的考虑。试想,在雍正已经篡位的情况下,如果拿出来的话,后果将会怎样?轻者一场内讧,重者兵戎相见,骨肉相残。无论是哪一情况,都违背了父皇临终前的遗愿和传位的重托。既然雍正已经把生米煮成了熟饭,只要兄弟之间能和睦相处,相安无事,他宁愿顺水推舟,把“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以息事宁人的方式,避免一场灾难的发生。

    第二,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考虑。雍正篡位虽在后宫无人不晓,但外人并不知道。宁府的老人焦大是个知情者,他借着酒劲,把贾府最不光彩的事一股脑的抖露了出来,他说:“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这番“疯话”不仅暴露了贾府“偷秦”事件确凿无疑,还道出了此事不能外扬,“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的苦衷。

    其实,贾府所发生的“偷秦”事件,不仅焦大心知肚明,整个贾府也无人不晓,只是没人敢说,没人敢提罢了。焦大也只是在贾府发泄一下,对外绝不会提半个字,毕竟内外有别,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的,否则也不会说出“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的话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脂批语)”,一般人家尚且如此,何况位高权重的皇族哉?所以说,为了家族的名誉,主人公不得不这样做。

    可是,害怕的事情往往是越想躲越躲不过,越想回避越找上门来。主人公以手足之情为重的初衷,换来的却是手足相残的恶果;为篡位着极力掩盖的苦心,换来的却是他变本加厉的残忍。这个事与愿违的结果,令他追悔莫及,一生都无法释怀,一想起来就如鲠在喉,心情难以平静。林黛玉的一串酒令词,就生动的反映了他的这种又悔又痛的心态。她说:

    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哀雁,却是一只折足雁,叫得人九回肠。

    主人公把自己比作“孤鹜”,比作“哀雁”,比作“折足雁”,以此来表明自己痛苦的内心。“孤鹜”是一只失群的大雁,他本来是兄弟成行,现在却成了孤零零的一个。“哀雁”是一只受伤的大雁,它的鸣叫传递的是哀伤和悲痛。“折足雁”是失足的意思,它表达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悔恨之意。

    这就是为什么北静王要把“鶺鸰香念珠”传给宝玉的原因,因为这样做就等于把自己的心,把自己的情,把自己的希望统统交给了宝玉,交给了未来,交给了读者。这个举动体现的是,主人公从前生向后生的转变,从亲历者向记述者的转变,从庙堂之人向江湖野客的转变。宝玉头上的“二龙抢珠”图案,此时变成了“二龙出海”,它标志着这只被点过睛的龙,已经离开了庙堂,飞向了大海,飞向了未来。当然,不管他飞多远,他的心他的情依然留在庙堂,留在他心心相念的地方。这串“鶺鸰香念珠”就是他忠贞不渝的见证。很显然,北静王希望宝玉替他念好手足之情这本“经”,代他完成未了的心愿,实现其传世的梦想。

    那么,北静王的原型究竟是谁呢?他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书中,为我们确定主人公或作者的身份提供了有力证据。这个信息是从贾政和北静王的对话中透露出来的。(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81章 、作者真相之谜(1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