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753章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753章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凌空一个翻滚,险些落在甲板之外,落地时脚步尚有些踉跄,显然被反震之力震得不轻。

    甘宁仓促应战,伤得更重,嘴角鲜血直流,连手中那柄大砍刀都断成了两截。

    两人都不在意,一心只是盯着对方,眼中狂热的战意如有烈火焚烧。

    周瑜将手中战戟斜斜举起,遥指甘宁;甘宁在嘴角抹了一把,从背后取下两柄短戟,在胸前互敲,发出一声脆响,接着,他满不在乎的一笑,大声道:“再来!”

    “哼!”周瑜怒哼一声,气势瞬间提升到极致,人随枪走,枪化游龙,闪电般前移,带着漫天杀气,往甘宁卷去。

    甘宁毫不示弱,双戟一扬便迎了上去。

    “当!当!当……”金铁交击声骤响不绝,两人的身形竟是已经难以分辨了,能看到的唯有戟刃所带起片片寒光。

    两人武艺都属当世超一流强者,一时间竟是战了个旗鼓相当。

    ………………

    周瑜这边还好,船上有地形限制,很难展开围攻,他和随他登船的百余死士一时间还能维持,但北岸的局势却已经彻底反转。

    刚刚被打得节节后退的唐军守备部队突然来了勇气,呐喊着向东吴大军发动了反击。

    远方的树林里,土丘后,数以千万计的伏兵和援兵冒出头来,他们竖起如林的长矛,将羽箭不要钱似的抛入空中,然后如冰雹般落下,一眼望不到头的庞大军阵如同巨浪,眼看着就要将过了河的东吴大军吞没。

    之前的战斗中徐庶是留了余力的,一方面是为了诱敌,更重要的是,防御作战本来就不能一上来就全力以赴,必须留下预备队,以防意外的发生。

    现在浮桥已断,潜渡回援的海军已经控制了水路,正是发动全面反击的最佳时机,自然没有必要再做保留,尽快消灭北岸残敌,震慑南岸敌军才是王道。

    退路被断的东吴军本就心神不宁,对唐军的反扑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战线一下被打退了十多步。

    滩头的阵地本来就不宽敞,挤的人又多,这一退顿时就没了回旋的余地。

    挤成一团的东吴军变成了活靶子,在唐军发动的饱和式覆盖射击下伤亡惨重。

    首先渡河的部队最重视的是速度,武装程度有限。少量重甲部队都在阵前与敌军厮杀,后面的都是轻甲兵。

    大唐的弓箭手以守备军团士兵为主,箭术和配合都只是差强人意,不过这种时候本来也用不着什么神箭手,只要有能力把弓拉开,将羽箭抛出去就足够了。

    密密麻麻的箭雨遮天蔽日,每一次升起、落下,都会在河滩上激起片片血雾。

    河水再赤,惨烈的景象令得太阳都不忍多看,扯过一片云彩,遮住了自己的脸,不想发出更多的热量,激起更多的杀戮。

    然而,战争这种事,只要开始了,就不会因为任何存在的意志而转移,能终结它的,唯有胜负!

    ………………

    南岸,朱桓已经顾不上为周瑜和袍泽们担心了,因为孙坚已经杀到了面前。

    对于孙坚,朱桓的心情很复杂。虽然他没有直接在孙坚的手下效力过,甚至都没有在孙策手下效力过,他是孙权直接提拔起来的人,但是他却是一直听说着老主公孙坚的故事成长起来的。

    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有一天会和这位老主公对阵战场之上。

    事实上,跟朱桓的心情差不多的,还有孙坚。

    不管怎么说,东吴都是他的心血,东吴的皇帝,也是他的儿子。虽然他并不太喜欢孙权这个次子,他觉得那小子的心思太过深沉,性格完全不像他。在这方面,长子孙策跟他更像。

    可是,虎毒不食子,自己现在率军攻击东吴的大军,这完全是背叛了自己的过去,甚至是掐灭了儿子孙权唯一的翻盘希望。

    只是,孙坚更加明白,就算是自己不这么做,东吴也不可能是大唐的对手,这与李翊那小子跟自己说过的综合国力有关。

    如今的大唐,在人口、兵力和财赋上,都十倍于东吴,甚至就连国土面积,大唐也是十倍于东吴。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唐完全不必跟东吴施展什么阴谋诡计,纯粹的以实力碾压,东吴都完全没有希望。

    既然如此,还不如自己出手,这样还可以尽可能的少杀伤一些东吴的士兵,让未来的江东少一些孤儿寡母。

    ………………

    孙坚手持一根丈八长矛,直击东吴军阵。

    在他身后,是数百矛戈手和千余名刀盾手组成的一个锋矢阵,他们甩开了身后的大部队,快速向前突进。

    这是标准的攻击阵列。孙坚就是要以猛攻来阻止朱桓,不让他采取任何能对北岸和大河上的友军造成影响的行动。

    第一波攻势只要能坚持半柱香时间就可以了,源源杀过来的大唐将士们则可以从容地摆出第二、第三道军阵。只要攻势一直持续下去,等到北岸和河面上的战斗分出胜负,南岸的东吴军就唯有败亡一途。

    孙坚率领的这支兵马并不多,只有五千人马。却都是征战多年的御林军老兵,战斗经验和格斗能力皆非普通军队能比,配备的衣甲和兵器也是极其精良。

    片刻之间,孙坚已经接连让四名东吴战将重伤坠马。这样的杀伤效率,很能吸引仇恨,一名山越族的头领策马冲过来,手中一柄铁蒺藜骨朵挥舞得有如风车般,看那架势,简直像是要直接把孙坚撞飞似的。

    这山越头领可不认识孙坚,也不知道孙坚无心杀死东吴将士。

    孙坚不慌不忙,抢在二人接近的瞬间,突然蹲身,矛尖向前,矛尾及地,那名山越武将收势不及,重重的撞上了矛尖。

    “噗!”战马连惨嘶都没来得及发出,瞬间惨死,长矛也折成了两段,紧接着,骑手被巨大的惯性甩飞空中,破口袋般落到孙坚脚下。

    没等被摔得七荤八素的山越武将从地上爬起,后面跟上来的御林军士兵已经赶到,将其绑缚起来。

    兵强将勇,本就不是能轻易阻挡得下的,何况是三面遇袭的东吴军。

    锥形阵正面的东吴军纷纷退避,部分士卒在吕蒙带领下试图迂回包抄,绕到敌军身后去。结果发现东来的这支部队拉成了长列,不断有人赶到战场,然后自动补充到锥形阵后,让他无从下手。

    南岸的东吴军虽然有一万余人,两倍于大唐御林军,但是在战斗力以及士气方面,却完全不是对手。

    胜负已分,但激战仍在继续。

    血与铁的碰撞充斥着灅水两岸的每一个角落。没人能置身事外,无论是为了胜利还是生存,都必须豁出所有的勇气和力量拼搏到最后一刻。

    东吴军的奋战不再是为了逆转战局,北岸的已经部队开始撤退。撤退的方式很没效率,危险性也是极高,大部分人就是抱着一块木板往河里跳。

    用这种办法和灅水的激流对抗,可谓是九死一生之举,不过凭着超强的水性,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但真正的危险还是来自于人,因为最先分出胜负的就是河面上的战斗。

第1178章 假途灭虢() 
和周瑜一起登船的东吴死士虽然善战无畏,但甘宁带来的大唐海军将士也不是善茬,即便在平等的条件下厮杀,也要经过一番龙争虎斗方能决出高下。此刻众寡悬殊,结果自然不用多说。

    除了旗舰上甘宁仍然在和周瑜激斗不休,其他船只上的战斗都已经彻底结束了。

    大唐水军很快将目标转向了其他地方,他们放下船帆,减缓船速,以船身对准两边河岸,抛出一轮轮箭雨,落在河水中,落在河岸上,激起片片血浪。

    从北岸后撤的东吴军,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剿杀。任由他们水性再好,身在水中也变成了活靶子,即便运气好,逃开了弓弩的攒射,也很难从战舰的冲撞中逃生。

    唐军动用的船只超过了两百,将数里的河道挤得满满的。船队没有一味向前,而是在战场的中央来回巡航,仿佛一座座移动的堡垒。

    尽管如此,从北岸撤退的将士还是毫不退缩。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逃生的机会多么的来之不易。那些仍在死战,为其他人断后的袍泽面对的才是真正的凶险。

    北岸唐军的攻势极为凶猛,简直让人怀疑,他们和不久前还被打得节节败退的部队是不是同一支。

    整个战线上,到处都是闪亮的矛锋,仿佛无数只愤怒的蜜蜂,又像是布满荆棘的丛林,密密麻麻,无处不在,每一轮攒刺都能对东吴军造成大量杀伤。

    腹背受敌的东吴军亦无复先前之勇,无力发动反扑,只能以血肉为墙,为身后的袍泽赢得逃亡的机会。

    随着伤亡的加重和逃亡者的增多,他们的抵抗也会越来越力不从心,眼见着就要陷入全面的崩溃了。等到阵列崩溃,北岸没一个人能逃得掉。

    身在南岸的东吴军相对来说,是最安全的。

    三万东吴军被拦腰截成两段,南北岸各有一万四五千的兵马。孙坚的攻击虽然凶猛,占得了先机和上风,但受限于御林军兵力有限,一时还没办法将优势转变为胜势。吕蒙和朱桓若想逃,还是可以且战且退。以承受一定损失为代价,来保全主力。

    不过,吕蒙和朱桓不想逃,也不能逃。

    主将周瑜还在敌船上,北岸的袍泽也在努力求生,他们无法对此视而不见。所以,他们只能在唐军的两面夹击之下,承受着巨大的伤亡,努力为主将和袍泽们保住归路。

    ………………

    大唐武德四月下旬,李翊接到了来自蓟城的汇报:周郎兵败被俘,来犯之敌全军覆没。

    得到这样的消息,李翊也就不急着回师了。一来,他跟祝融新婚,不想她就这么匆匆离开家乡;其二,他还在等待徐晃南征的结果。

    而这个时候,徐晃率领的大军,来到掸国地界。

    徐晃对朵思大王说道:“你久居蛮荒,熟悉地理,知晓如何趋吉避凶,大军南征,还望多多费心。”

    朵思大王说道:“公明将军客气了,此乃某分内之事也。滇国哀牢王族不服汉帝国统治,起兵反抗。一个小小滇国,怎是朝廷大军对手?哀牢王族不支,顺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南迁,当时两江上游民族尚在刀耕火种之期,哀牢王族到来,教以耕种,因土地肥沃,可以一年三收,实力大涨,哀牢王趁势立国,国号为掸。”

    徐晃好奇的问道:“为何不回复旧国号‘滇’呢?”

    朵思大王说道:“哀牢王族,乃是傣人也,掸、傣土语发音相近,兼且掸字可以释义为傣人独立成国,不忘滇国根本也。”

    徐晃又问道:“雍由调时期,曾遣使如朝,和帝钦赐印绶,如今大汉稳定,奈何不朝?”

    朵思大王说道:“掸国南方剽国兴起,时常攻伐,玛展王自顾不暇,怎有余力朝贡?”

    徐晃笑道:“师出有名矣。”

    朵思大王疑惑的问道:“敢问将军旗号为何名?”

    徐晃说道:“掸国王族自我大汉永昌郡迁移至其地,亦是我大汉多民族一员也。皇上曾言,我大唐无论汉夷皆是兄弟。兄弟有难,岂能旁观乎?”

    朵思大王击掌说道:“将军机变,在下佩服。”

    第二天一早,唐军渡过黑水河(萨尔温江),朝着掸国进发。

    掸国人见到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入境,不由得大惊失色,边城守将战战兢兢来到城头,大声问道:“来者何人?为何擅自闯我国土?”

    因为语言的关系,绝大部分人都不明所以,徐晃看向朵思大王。

    朵思大王打马向前,大声说道:“我等乃是大唐军队,闻听掸国被骠国无端欺凌,特来相助。”

    守将头上缠着白布,一张脸黑里透红,结结巴巴说道:“我们国王可曾知道?你们无故入境,便是敌人,我若放你们过关,便是我国罪人。”

    这员守将虽然不知道假途灭虢的典故,但是这个道理他还是懂得的。掸国人口不过五十多万,军队人数不过五万人,国力有限,并且现在大部分的军队都在南方跟骠国作战,后方留守的军队不过几千人而已,可不会是徐晃这一万多大军的对手。

    朵思大王大声说道:“大唐与掸,兄弟也,我朝大军好意远道而来,你竟然视为敌军?难道坐等掸国被骠国攻灭不成?”

    守将看着城下的唐军,心里直打哆嗦,无奈之下,来了个拖字诀,大声说道:“你们在关外暂住,待我上报国王定夺。”

    朵思大王对徐晃小声说了守将的意思,询问徐晃怎么办?

    徐晃看了一眼不高的关城,大声说道:“破城!”

    身后的兀突骨大喝一声,领着两千藤甲兵就朝着关城跑去。

    掸国守将大惊,看到兀突骨的凶恶模样,腿肚子都软了,这大唐的军队怎么说打就打,我也没说不让你们过去啊?

    兀突骨不穿衣甲,也不惧箭矢,带头冲锋在前,掸国士卒急忙放箭,怎乃箭支射到藤甲兵身上,就和挠痒痒差不多。

    守将慌了手脚,这是什么士卒,怎么会不怕箭矢?

    兀突骨来到城下,张弓搭箭,一箭对着守将射了过去,守将急忙躲避。

    兀突骨力大无穷,这一箭去的既凶猛又快捷,守将哪里躲得开,正中肩窝,守将大叫一声,急忙跑下城头。

    藤甲兵见到自家国主一箭建功,呵呵大叫,纷纷掣出长弓,乱箭射向城头,城头守卒本来不多,箭雨之下,登时死伤无数,更兼且守将不在,一窝蜂跑了。

    兀突骨一个助跑,狼牙棒挥动,插在地上,来了一个漂亮的撑杆跳,飞身上了城头。这一手,玩的漂亮,后面的唐军无不喝彩助威。

    普通的藤甲兵没有兀突骨的本事,纷纷扔出刚刚配发的飞爪,挂在城头上,一个个抓住绳子,涌身而上。

    兀突骨看到上来了数百人,一个唿哨,跑下城来,杀入城下的士兵群中。

    掸国士卒早已被兀突骨吓破了胆子,看到兀突骨杀来,顿作鸟兽散。

    关城门打开,徐晃带领人马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