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128章

召唤之三国霸业-第128章

小说: 召唤之三国霸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面色一动,我就很自然的去看顺之的眼睛,立即发现了情况,随即浑身上下产生了反应,那种感觉……”

    这时公孙玉走了进来,笑着说道:“几位将军笑什么?说给我听听。”

    典韦随即又说了一遍。大家哄笑一番,互相取笑了几句。

    “温方啊,和子干联系上了?”李翊笑问道。

    公孙玉虽然还是他手下的俘虏,但是为了招抚辽东属国公孙家的其余几人,李翊也没有亏待他,而公孙玉也是一个很光棍的家伙,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是什么样子,丝毫不敢炸毛。尤其是在招抚公孙晗和公孙章的事情上,更是积极配合李翊。李翊看他表现不错,就请他出面做双方的联系人。

    公孙玉自从被李翊请出来做双方的联系人之后,李翊一直都很尊重他,信任他,每次商议什么事都把他拉在一起,征询他的意见。

    公孙玉是叛军的高级首领,熟悉辽东叛军的情况,许多谈判细节由他参详,的确还有助益。

    公孙玉为此很感动。

    “联系上了。我托了一个朋友,把肖校尉一行数人都安排在城外的一个坞堡内,很安全的。”公孙玉说道,“将军今夜就走吗?”

    李翊略一沉吟,说道:“晚上我和伯明先生见一面,探探他的口风。下半夜你来接我。”(未完待续。)

第0217章 惊现太史慈(第五更)() 
李翊在房县遇刺,重伤不起的消息很快送到了公孙昭手上。

    公孙昭拿着这个消息看了好半天,然后对坐在身边的朱亮说道:“仲明,这个李翊重伤不起,房县的事情就有些麻烦了。”

    “这是谁派的刺客,时机抓的这么差。当街行凶,这不是找死吗?”朱亮慢悠悠地说道,“只是如此一来,李翊天天躺在县衙内,警卫森严,我们原来的计策就无法执行。令君,立即传令下去,取消城内的刺杀计策,还是专心安排在城外的伏击吧。”

    “有消息说,老三好像要亲自送李翊。如果我们连老三一起杀了,那就得不偿失了。老边的作用还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更是杀不得。”公孙昭手抚黑髯,稍稍皱眉,斟酌着说道。

    朱亮摆摆手,他知道公孙昭说不杀公孙章,并不是因为两人的兄弟关系,事实上他们几兄弟间彼此的关系都不是很好,朱亮坚决地说道:“先解决首先问题。如果三公子和他同行,就一块杀。这次干不掉李翊,事情相当棘手,各方面给我们的压力实在太大。而且李翊跑回来之后,肯定会疯狂报复。这个白痴,谁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

    他站起来,看着公孙昭,奇怪地问道:“这是哪一家派出去的刺客?怎么做的那么白痴?”

    ………………

    襄平城郡守府衙的书房内,杨终和阳骏、柳永等人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李翊重伤不起,短时间内肯定赶不回来。如果他长时间滞留在房县,和公孙章,公孙晗反复磋商招抚事情,这中间就有可能产生变化。”阳骏说道,“公孙章和公孙晗都是才华横溢之士,如果给他们看出了其中的诀窍,他们在仔细权衡利弊得失之后,支持李翊对付我们,形势就不好了。”

    “叛逆就是叛逆,他们从不以国家社稷为重。伯良的这种担忧很有道理。”柳永忧心忡忡地说道,“公孙章和公孙晗的心思很大,说不定想割据一方称王称霸。从他们的这种观点出发,他们当然希望朝廷越乱越好了。”

    接着他望着杨终,一脸的鄙夷,说道:“公孙昭到底能做什么事?说起来也是土生土长的辽东人,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杨终笑道:“不要急嘛,我们再等等,也许还有机会。”

    “李翊在房县被刺,许多事都要耽搁下来。”阳骏不满地说道,“公孙昭那个死胖子从哪里请来的一批笨蛋,连杀个人都杀不死。”

    ………………

    李翊悄无声息地回到了襄平大营,一群谋士和高级将校闻讯赶到中军大帐来看他。

    “这批刺客身手不错。”李翊轻轻打了一下韩当,笑道,“准头足,说让射胸就射胸,一点都不含糊。你花了多少钱请来的?”

    韩当佯装紧张地问道:“主公没事吧。只要射歪了一分,我可以扣掉他们一半费用的。”

    贾诩笑道:“你钱都付了,还扣什么扣?”

    众人笑了起来。

    “今天大家都在这里,就不要走了。”李翊高兴地笑道,“谁愿意请客吃饭,给我接风?”

    张飞大声叫道:“当然是义公了。”

    “为什么?”韩当不满地叫起来,“最近我已经给你们骗了好几餐了。”

    张飞摸着李翊甲胄上的三个小洞,煞有介事地说道,“大家看看,三支箭全部射歪了,这分明请的就是水平不高,要价也不高的三流角色嘛。义公……你……”

    韩当气得冲上去就是一脚,大声骂道:“张翼德,你竟敢说我居心叵测,我杀了你……”

    大家正在笑闹着,在辕门当值的程普匆匆走进来,朝赵云说道:“子龙,有个东莱郡来的官吏说要求见主公。”

    赵云问道:“他说什么事了?是不是来提人的?”

    程普摇摇头,说道:“没有,他说有要事拜见主公。”

    “德谋,他叫什么?”李翊问道。

    “太史慈。”程普说出了三个字。

    李翊的眼睛闪过一道精光。

    ………………

    太史慈很年轻,身材虽然不很高,只有七尺七寸,也就是一米八都还要差那么一点儿,但是却很健硕,一看就是孔武有力的样子。一张棱角分明颧骨高耸的大脸,一双沉稳冷静神采奕奕的眼睛,英武刚毅,豪爽粗旷,神态间略显稚嫩。他在程普的引领下,大步走进军中大帐。

    赵云迎上去,彼此寒暄一番之后,问道:“尊驾远道而来,找我有何要事吗?”

    太史慈小声说道:“在下特来求见李君侯。”

    赵云心里一惊,面上却笑容依旧,朗声说道:“兄长在房县和叛军商谈招抚的事,尊驾难道不知道吗?兄长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如果尊驾一定要见他,只有等兄长从房县回来了。”

    太史慈神态庄重,轻声说道:“李君侯已经渡过大辽水,从小路悄然而回,赵将军何必隐瞒。”

    赵云骇然心动,脸上笑得更加和善了,说道:“尊驾说笑话了。”

    太史慈后退一步,再次躬身施礼,言词恳切地说道:“在下的确有要是求见李君侯。李君侯从房县返回,一路上都是由北海隐士管宁管先生带人护送。赵将军如若不信,可以派人向李君侯求证。”

    赵云稍加沉吟,然后目视程普。

    程普急忙退出大帐。

    赵云一边请太史慈坐下,一边笑问道:“这位北海隐士,我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太史慈刚刚坐下,闻言又急忙站了起来,躬身施礼道:“赵将军……”

    太史慈伸手拉住他,笑道:“太史壮士无须客气,坐着说,坐着说。我记得他在北海很有名气,是吗?”

    “对,他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裔,与平原华歆、北海邴原并称‘一龙’,青州和冀州很有名气。去年年初,黄巾之乱爆发,席卷我大汉七州二十八郡,北海也受了兵灾,管先生与邴原先生及王烈先生等人一起来辽东避乱,一直到现在。”

    这时李翊掀开帐帘,走了进来,他笑着说道:“那要谢谢温方了,竟然请得这等高士送我回来。”

    随即他朝太史慈拱拱手,说道:“刚才怠慢了子义,请多多谅解。”

    太史慈惊讶地望着他,问道:“阁下如何得知在下的字?”

    李翊笑道:“子义在京师做的好事,虽然知晓的人不多,却瞒不过李某的耳目。”

    “啊?”太史慈更是目瞪口呆,他当然知道李翊所说的他在京师的事迹指的是什么。

    原来,太史慈年轻时好学,颇有学问。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被人赏识,在东莱郡府中任奏曹史。

    当时东莱郡守与青州刺史有矛盾,双方闹的不可开交,朝廷尚未理清是非曲直。

    在这种情况下,谁先上章说明情况,谁就可能先入为主。

    当时,青州刺史弹劾东莱郡守的表章已经送走,而东莱郡守的表章尚未送出。东莱郡守情急之中,寻求能够完成送章使命之人,选中了二十岁的太史慈。

    太史慈昼夜兼程赶到洛阳城,夜色越来越浓越来越黑,他的心情越来越焦急。

    “那州刺史先把文书发走了,郡太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让我拼命追赶。咦,那送信的人怎么还不来?”太史慈来到城东,四下观察着。

    一辆马车迎面驰来,驾车的正是那个州刺史的送信人。太史慈灵机一动:“何不如此这般!”

    太史慈马上抢步上前,打招呼道:“这位客官,您这么行程匆匆,是想向朝里送奏章吗?”

    那人并不认识太史慈,忙点头道:“是!”

    太史慈又关心地问道:“奏章在哪里?”

    那人揩了揩满头大汗,回答道:“藏在车上啊!”

    太史慈环顾四周,显出一副神秘之色,说道:“客官,您有所不知啊,这递奏章的事情非常麻烦!如此这般……”

    随后太史慈胡乱扯了一通,说的那州刺史的送信人晕晕乎乎的。那人打量一下太史慈,见他一副京官派头,暗暗高兴,心说:“本来到京师办事。怕没熟人引荐,耽误了时间,这人准是宫里的官人,准有门路,何不趁此良机给他一看!”

    太史慈刚将奏章取到手中,“嗖”地一声,从怀里掏出小刀,飞速把它割坏。

    那人忙大声叫喊:“有人割坏我的奏章啦!”

    暮色沉沉,四野无人,有谁听得见这声音?

    太史慈将头一摆,一副滚刀肉的样子,说道:“如果你不把文书给我,我也不会弄坏它。传出去,你我都吃罪不起。我看,咱俩一块逃吧。”

    那人走投无路,只得跟太史慈一同消失在洛阳城外。借夜色作掩护,太史慈出城后又偷偷甩下那人,绕道返回城里,送上随身藏着的郡守的奏章。靠着太史慈的机智聪明,郡守终于打赢了这场官司。

    太史慈因为此事出了名,人们都夸他有智算。但州刺史却深深忌恨。太史慈担心受州刺史迫害,逃到辽东避祸。

    谁知道这前脚才刚到辽东,竟然马上就被人认出来了。

    难道是那青州刺史派人来抓自己了吗?(未完待续。)

第0218章 再添一虎将(第一更)() 
心中惊惧的太史慈黑着脸看着李翊,沉声道:“你到底是谁?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

    “这位就是我兄长,大汉朝的前将军、幽州牧李翊。”赵云笑着介绍道,“是不是太年轻啊?”

    太史慈一惊,急忙爬起来躬身施礼,“下官东莱郡奏曹史太史慈见过君侯。”

    李翊急走两步,一把抓住他的双手,笑道:“子义不要客气,你也很年轻嘛。”

    太史慈涨红了脸,十分不好意思地说道:“下官刚才失礼,失礼了。”

    李翊无所谓地挥挥手,问道:“你今年多大了?这么小就供职郡府了?”

    太史慈脸更红了,他小声说道:“下官今年刚满二十岁。东莱郡太守和我家是世交,这次经他推荐,担任郡里的奏曹史。下官到郡府供职还没有几天,就遇到了那个事情,不得已逃到辽东来避难来了。刚才失礼之处,望君侯多多包涵。”

    李翊看了看太史慈,笑着问道:“我听说子义你的武艺很不错?”

    太史慈笑笑,显得非常自信。

    “子义,你怎么知道我回来的?谁告诉你的?你可要说清楚。”李翊亲昵地拍拍他,笑道,“要是说不清,恐怕你要杀出我这大营才能保住性命啊。”

    太史慈知道李翊是跟他开玩笑的,不过依然被李翊说地笑了起来,他问道:“君侯,你刚才提到的那位温方,他是谁啊?”

    李翊笑道:“温方啊,他是辽东属国公孙家的公孙玉。”

    太史慈恍然,笑道:“原来是他啊。他哪里有资格请管先生出马,这都是公孙叔文先生安排的。”

    李翊稍一迟疑,问道:“公孙玉那小子竟敢出卖我?”

    “公孙玉不知道这事。”太史慈笑道,“君侯不要误解了他。你们所住的那个坞堡家主姓柳,是公孙叔文先生的朋友。公孙叔文先生听说君侯的手下秘密赶到房县,估计君侯要走,所以特意请出了管先生和他的弟子专门护送君侯,以确保君侯的安全。”

    “让叔文先生费心了。”李翊感激地说道,“怪不得那天公孙玉那小子把管先生介绍给我时,神色有点不对。”

    他看了一眼太史慈,笑道:“你是管先生的弟子?”

    太史慈讪讪的笑了笑,说道:“我哪里算得上管先生的弟子啊,不过是在他的门下念过几天书罢了。”

    李翊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不知子义前来李某军中,所为何事啊?”

    太史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管先生让在下给君侯带来了一封书信。”

    李翊有些奇怪,管宁让太史慈给自己带来一封信,这小子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事实上,上次李翊得知竟然是管宁亲自带着人送他回襄平大营的时候,心里面还是有些小激动的。虽然他对汉末三国的历史不太了解,大部分还是从《三国演义》以及其它一些游戏里面了解的,但也听说过管宁这么一号人物,据说这位管仲的九世孙的品行非常好,而且能力也不错,不过他却一直没有接受统治者的招揽,无论是汉朝还是后来的曹魏的招揽,都被他给拒绝了。

    在公孙度割据辽东的时候,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

    当时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辽东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辽东郡的北部,表示没有迁徙的意思,后来的人渐渐都来跟从他,一月之间就形成了村落,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