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八年 >

第187章

崇祯八年-第187章

小说: 崇祯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厅内的十六人。

    “诸位员外喝杯茶稍坐歇息,刘氏商行的刘员外有话要与诸位分说!”

    徐启明看到众人都有了些许的酒意后,起身高声说道。

    主桌客座主位上一人缓缓站起身来,冲着众人拱了拱手,赫然正是刘祚的堂兄…刘兴文。

    今日的宴会的主角正是刘兴文与徐启明两人。

    自从近一个月前与刘祚、李俊山密商后,刘兴文担当起联络几个相邻州府的大户们共同罢市的职责。

    刘兴文首先想到的便是同在扬州城的徐启明。

    徐启明之所以挣下了偌大的身家,背后的依仗就是其二叔、现为南京吏部侍郎的徐文渊。

    但徐启明深知县官不如现管,虽然靠山实力强大,但他平日里对有扬州知府背景的刘兴文还是显示出了足够的尊重,在他的刻意逢迎下,很快边与刘兴文成了莫逆之交。

    刘兴文第二天便找到徐启明,将官船贩私被扣押、回返后与堂弟密商之事一说,正有此意的徐启明立即表示了支持之意。两人一拍即合后,徐启明马上就开始着手约人来扬州赴宴之事。

    徐启明对此事不能不热心,因为他的木材生意根本离不开水运,而走水运就绕不开运河,那商税根本逃避不了。

    对于罢市对抗朝廷、逼迫朝廷撤除税关的计策,徐启明自是十分看好。从他结交的那些大商户们的口中,徐启明听到的是无一例外对朝廷的极度不满和怨恨,他相信只要有人牵头,肯定是应者云集,在北地很可能面临物资长期短缺的情况下,由不得朝廷不低头。

    在经过近月的沟通和联络后,今日的宴会得以顺利的进行。

    “鄙人刘兴文,乃扬州刘氏商行东家,在座诸位有刘某熟悉之人,也有初次相识之人,但不管熟与不熟,我等俱为商户,也算有点体面的人家。今日与诸位相聚于此之目的,想必诸位都已大致清楚,那便是大家携起手来,与朝廷恶政争斗一番,还我商人一个公平所在!只要我等同心协力,更有身怀大义之众多官绅百姓支持,此事十九能成!刘某还请诸位拿出一点血勇之气,为天下之百姓讨还一个公道!若诸位对此事还有何建言尽管讲来,今晚我等便要将此事全部商议妥当才好!”

    就在刘兴文、徐启明大宴宾客、共商大事之时,赏芳园外不远处的黑暗中传来了“啪”的一声轻响。

    “哎呦,可咬死我了!这帮王八蛋在里面享用美味佳肴,却要我等在这被蚊虫叮咬!奶奶的!等此事了解,爷定要将他们的衣衫脱光,赶到野外待一夜、尝尝这等滋味不可!”

    “总旗,这帮家伙大都是外地过来,今晚定会住在徐家,咱们何苦在此受罪?不如明日天亮之后再过来,等他们离去时再分头跟上便可!”

    “也罢,城门早已关闭,他们也出不得城去,咱们回去歇息,明日卯时前再过来盯着!他娘的,痒死了!走!”

第290章 细节() 
江南豪绅集团密谋的罢市抗税一事尚在酝酿当中,梁琦的密报早就送达了京师。

    当骆养性将梁琦有关奏报与谋划送到宫中,朱由检阅罢之后随即对整个计划表达了赞赏之意。

    虽然加征商税之时就已经料到会遇到不小的阻力,但朱由检还是低估了江南士绅们的胆量。

    在事关切身利益受到巨大损害之时,这个集团还是做出了不惜牺牲江南安定局面的选择,以此来换取小集团的私利不受侵害。

    本来想用兵不血刃的温和手段、以渐进的方式来均衡各方利益的朱由检也不得不反思自己是否过于仁慈了。

    后世带来的那种深入到自己骨髓中的法制与平等的观念在现世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朱由检现在已经看得十分清楚,在等级观念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大明,若想达成自己的目的,流血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当然了,流血不代表滥杀,那样会使暴利机关最终成为无法控制的双刃剑。

    必要的强力的手段会让某些人明白什么是朝廷的底线,遵循朝廷的法令法规才能让个人和家族的利益保持的更长远。

    朱由检知道,在这个交通极度落后的年代,各种信息的传递是非常缓慢的,这次江南豪商们组织的罢市行动并不会立即展开。

    依着古人十分低效的组织能力,从预谋罢市,到写信或派人去与各方沟通,接到相关消息的豪商们再与族人或是背后的靠山商议,分析其中的利弊与后果以及朝廷的反应,再到各方同意后见面商谈具体措施,然后再赶回各府去做相关准备,这一切做下来,没有数月时间根本办不到。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更何况这些虽然精明,但却缺乏政治头脑的商人。此事最终的谋划布局,最后还得靠他们背后的那些官员以及幕僚。

    对这些看不清时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江南士绅们,不论他们采取何种手段,朱由检根本不去在乎。

    温柔乡是英雄冢。

    早就在纸醉金迷中迷失了自我的一众江南官员,会想当然的认为,只要他们一如从前那般集体向皇帝施压,在强大的舆论压力面前,现在的皇帝还会如历代一样乖乖地收回承命,之后他们会弹冠相庆,曲照听、酒照喝,以实际行动庆贺一切又回到了从前。

    但江南官员中很少有人能敏感的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在流贼荡平的同时,原先属于文官集团的军队指挥权已经悄然易手,皇帝已经在几年之中不声不响的建立起了直属皇家的强大武装…勇卫营、京营、秦军,这些强力机关足以给任何集团带来灭顶之灾。

    朱由检的密旨几天后便下到了锦衣卫署衙中:以锦衣卫指挥佥事、北镇抚司镇抚使李若链为赴南直隶钦差,率三百名北镇抚司缇骑克日分批秘密南下,全权处置江南商人罢市一事。

    至于将来罢市行为一旦发生肯定会震动朝野,所以朱由检到时也会安排朝中重臣作为钦差南下,无他,去给锦衣卫扫尾。

    具体派谁去朱由检心中早就有数,离京半年多,现在仍在山东处置灾民搬迁安置的李邦华就是最佳人选。

    嫉恶如仇的李宪台虽然也不喜厂卫,但他对于江南那帮蛀虫的厌恶感更甚过锦衣卫,将来若是朱由检提出裁撤南京各部司的计划,相信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就会是老李头,督察院左都御史的职衔也足可以压制江南官场。

    江南之事不足为虑,现在一切的重心都围绕着即将到来的与建奴的大战做准备。

    按照朱由检的要求,四海商行正在动用各府县分行的力量,全力收购各棉花主产区出产的棉花。

    朱由检的要求是不惜一切代价收棉,别人一两银子一石,那四海商行就出价一两二钱,目的就是将大部分棉花都收购过来,以保障即将到来的冬季时巨大的军需。

    自崇祯九年起,从安插在各路军队、尤其是边军中的军纪官们的密奏中朱由检才知道,戍守边境边军士卒极其缺乏军需用品。

    很多士卒世代守边,但鸳鸯战袄却同样是数代相传,里面絮着的棉花都变成了既硬又薄的片状,在冬季严寒来临之际,这样的军服根本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御寒效果,并且大多数士卒穿着的军靴也早已破烂不堪,很多都露着脚指头,这样的军需用品别说与敌作战,单单是冻伤就会大片的减员。

    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虽也有举家潜逃者,但大部分边军士卒仍然世代坚守在苦寒之地,为大明免遭外敌入侵尽着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在痛恨喝兵血的那些官员将校的同时,朱由检也对自己前面几代的皇帝非常不满。

    人家在前面给你拼命,你却连粮饷都一直拖欠,就连正常的秋冬两季常服都好多年不发,活该老朱家最后国破家亡。

    在手头宽裕之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朱由检便自內帑中下拨巨额银两给工部将作监,用作加大军服铠甲的生产进度所用,并在陕西开设将作监,就近为宣大、宁夏、甘肃、固原、延绥、陕西镇等九边重镇的边军提供足够的秋冬军服。

    虽然一部分边军已经领到了新的鸳鸯战袄、棉甲、军靴、手套、耳帽,但由于边军人数太多,所以将作监短期内还无法给所有边军士卒提供足够的军需用品,但随着工坊的扩大和人手的增加,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善之中。

    四海商行从塞外收购来的擀毡也被裁剪成样,用于制作战靴的内衬,这种战靴的保暖度和舒适度比原先的要强出数倍,深受广大边军的好评。

    别小看这些细微的举措,正是这种大臣们不屑一顾的措施,却对军心士气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按照现在两处将作监近两万人的制作进度来看,两年之内,大明北地所有官军每人都会领到秋冬两套军服,之后每两年也会换领下发的两套新军服。

    本着便宜不出外的想法,四海商行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军服铠甲所需原料的供应商,这样做的目的也断绝了兵部或工部官员从中上下其手的恶行。

    现在朱由检对锦衣卫和东厂的使用已经扩展到了四海商行中,并且朱由检还曾正告过厂卫高官,厂卫监督各个部寺只是明着的手段,暗中还有他人对这些厂卫进行观察,一旦有厂卫贪赃枉法、交通内外,那下场可想而知。

    厂卫的高官们为此专门严厉警告过所有将校,现下的厚禄来之不易,若有作奸犯科者,事发之后其亲眷子女全部从厂卫中剔除,任其自生自灭。

    四海商行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其产业几乎涉及到当今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这其中产生的利益是十分巨大的,在利益面前有人动了贪念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小节朱由检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但若是发现了某些贪得无厌之辈,等待他的将是身死家破的下场。

    作为四海商行的总掌柜,巩凡物对皇帝的底线当然是心知肚明,在巩永固的数次嘱咐下,巩凡物也加强了对手下各个大府掌柜们的监察力度。

    他经常会带着随从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在某府,然后将账本全部收走查账对账,只要发现其中有贪渎行径的,巩凡物会根据数额大小、时间长短对其作出相应的惩处,并在事后向朱由检作出详尽的禀报。

    对于这位能力突出、品性可靠的英才,朱由检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可惜的是巩凡物没有功名在身,现在只能领着一个锦衣卫千户的职衔,朱由检内心对此颇为歉疚。

    他现在还没有办法将一个白身拔擢为朝廷官员,只能在大明逐渐改变后才会给其一个出身。

    自从穿越过来后,大明正在按照自己的设想,异常缓慢却坚定的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着,这些变化让人难以察觉到,但却从很多方面实实在在的改变着大明,也改变着很多人的命运。

    郑芝凤就是其中之一。

    海寇出身的他,从没想到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大明官场一颗耀眼的明星,其所作所为将会为大明日后的强盛奠定下异常坚实的基础。

第291章 郑芝凤() 
京师西城一座五进豪华宅邸的后宅中,刚刚下值的郑芝凤在妾室玉莲的服侍下脱下身上的大红官袍,将乌纱帽摘下随手交给一名婢女后笑着开口问道;“欢哥儿呢?莫不是又在花园中玩耍?待老爷我去寻他耍一会儿!”

    “欢哥儿都耍了一下午呢,这会儿累了,妾身给他沐浴之后就叫奶娘带他安睡去了。老爷可得好生管教他一下了,都是老爷惯得他,这才刚刚三岁,可就跟长着一双飞毛腿一般,在圆子里四处乱跑,每回都得好几个下人看着才行,这般调皮模样,将来如何读书做官啊!”

    挺着个身子的玉莲轻声抱怨道。

    自从被王承恩点破之后不久,郑芝凤便大张旗鼓的将在甜水井胡同住着的玉莲迎进了家门,在王承恩的嘱咐下,王世勤以贺喜的名义上们祝贺,当场便收下欢哥儿做了义子。

    “哈哈,欢哥儿随我,老爷我小时也是这般样子,现下不也成了朝廷的高官了?你现在又有了身子,可别去管这些闲事,欢哥儿再大些老爷就给他请个西席先生好好教导他!你就只管好好将养身子,给我老郑家开枝散叶才是正事!”

    郑芝凤边说便宠溺的捏了捏玉莲圆润的脸蛋,眼神中满是欢喜之意。

    “妾身都听老爷的,老爷想怎样都成。妾身只盼着老爷能一辈子宠着妾身,其余任何事妾身都不放在心上!”

    甜美可人的玉莲双手捧住郑芝凤放在她脸上的大手,仰着头细声细语地说道。

    “你且宽心,老爷我并非无情无义之人,只要有我在,你跟欢哥儿都是我的心头肉,定不会叫你们吃一点苦处!”

    郑芝凤虽出身海寇,但从小喜爱读书的他却不是那种冷血之人,对于这名出身平民的妾室平日里也是关爱有加。

    “老爷的好妾身自是晓得,妾身也不知前世烧了多少香,今世才能与老爷遇着,老爷就是妾身的天,妾身只盼着下辈子还能遇着老爷、服侍老爷!”

    在不顾别人的嘲讽,正大光明的将玉莲迎娶进门后,郑芝凤便派人把玉莲的家人从保定府接来,于东城置办了一所两进的宅院安置他们,并在附近盘下了一处门面,之后又拿出三百两银子作为本钱,让玉莲的父兄做起了棉布生意。由于玉莲的家人以前没经过商,开始的半年赔了不少,但后来慢慢摸索出一些门道后生意总算步入正轨。

    一家人算了算,这一年下来也能净赚个二十几两银子,等到明年懂得了更多的生意之道后,一年净赚个四五十两银子毫无问题,比起原先穷苦困顿的样子,现在的日子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家人对郑芝凤感激不尽的同时,也是一再嘱咐玉莲,在府中对自家老爷不可有丝毫违逆之处,等到大妇从福建搬来后,更要尽心尽力的伺候人家,就算被人家打骂也不得有不满之意。

    王世勤内心本不愿与郑芝凤扯上关系,但又不敢违背王承恩的吩咐,所以只能捏着鼻子认下这个义子。可自从听说了郑芝凤对待妾室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