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狙击手 >

第71章

民国狙击手-第71章

小说: 民国狙击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上述3个排,加连部12人,1个重机枪排18人3挺重机枪,1个小型迫击炮排18人4门60迫,总人数201人,这是一个超级连队了,比蛇国的中队也不差,因为在一个连级部队下,将会有6挺重机枪6具掷弹筒4门60迫。即便以后有轻机枪,只要将排级3挺重机改为6挺轻机枪就行,再有了半自动步枪,将班长副班长的枪换成半自动甚至自动步枪也行。可以说,这个编制比较适合未来的变化。连,作为最基本的战斗单位,有如此装备也确属奢华了。至少在20年内不会落后于东亚任何一个国家。

    营,上述3个连,营部16人,骑侦排26人,80迫击炮排6门39人,合计684人。这个编制也是比较灵活的,80迫属于中型迫击炮,射程可达2公里左右,完全可以压制对方的重机枪,甚至出奇不意可以打掉敌人的山炮或速射炮阵地。现在编制为一个排,此后也是可以扩编为连或一个小连什么的。目前,一个营级部队,有6门80迫,12门60迫,在火炮上足以傲视群雄。

    因为不设旅了,所以团一级编制份额便加重了,有时他要承担旅一级的作战任务,毕竟,一个师的作战能力也不能太单薄。所以,团级编制显得颇有些复杂而且庞大:

    团部16人(与营一样大),警卫连135人,骑兵连86人,山炮连135人4门75毫米山炮,中型迫击炮连135人18门80迫击炮。战斗营3个,如此编制,其人数为2559人。

    这个编制火力上不会弱于国内的旅,但人数却显得有些单薄。甚至人数还不如蛇军的一个联队,当然,蛇军也是大编制,其一个师团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军,而它的一个联队等于是东**队的一个旅,在东国抗战史上,从没有把蛇军一个联队看成是一个团的打法,如果真的那样打,东**可能被打得渣渣都不胜一个。

    这个编制能再大一点么?张孝准认为,就如此已经非常厉害了!原因在于,岳山部队的辎重、工兵、工程兵等并没有计算在内。以蛇军为例,其一个师团虽然多在25000人以上,但其野战联队也只有4个,野战联队下面的一线战兵,也没有他表现的数字那么多。当然,蛇军的辎重联队也有相当强的战斗力,这是题外话。

    譬如岳山编制这个团,把工兵连、辎重连、卫生连等加上去,立即就是3000人以上规模。

    那么,是否把这些部队编制进去呢?岳山在这儿有些犯难。

    “岳山,我觉得,你的想法有些绝对。营连一级不设工兵、辎重、卫生等部队,我表示理解,一来营连级部队都是在一线作战,讲行动如风,工兵辎重确实作用不大;但是,团一级作战部队,你总不能让团长上前冲锋吧?不能冲锋就得有个相应的阵地、据点什么的,因此,团一级部队应该设辎重、工兵、卫生部队了。”张孝准及时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岳山没有表态。

    “你这样设想吧,譬如某个营连在前线作战,这时团部的辎重部队和工兵部队距离他们并不太远,可以快速支持,而处于炮火之中,民工就未必能够将给养弹药送上去。”张孝准进一步解释道。

    “那如何编制?”岳山似乎被说通了。

    “你的思路也给了我启发,我以为,可以将这支部队全部编为1个营,名称就叫‘后勤营’,内含辎重、工兵、卫生等;他们平时,可与团部的山炮连、中型迫击炮连一起行动,大家都拉着重物,速度应该差不多,或者稍靠后也不要紧。遇到需要架设桥梁开山劈路之时,将其中的工兵、工程兵连往前拉就行了,调动起来,亦可以很灵活。”

    “好,这个建议好,可是,如何编制?”岳山脑子灵光一闪。

    “这个规模,我以为可以按你此前的那个营级规模进行编制,以473人为准。”张孝准说道。

第145章 沪海风云(1)5更到() 
至此,岳山脑洞大开。

    一个编制的小问题,让岳山左右为难。盖因这家伙在后世就没管过后勤,在他看来,后勤部队完全是可有可无的。他以自己的经验,可以把一支战斗部队训练成顶级战力雄狮,但极有可能这支部队打着打着就没弹药了。当然,过去他在特种部队,没弹药也不要紧,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弹药,特种部队就不会缺弹药缺给养。问题是,岳山现在所要组建的部队,终究离那个神奇的部队还有很长的距离。

    按张孝准参谋长的编制标准,一个团就有了3032人。

    这个数字,让岳山隐隐有可以消灭蛇军一个大队,而与蛇军一个联队相抵抗一段时间的勇气了。

    团一级编制解决了,师级编制也就顺理成章:

    师部36人,骑兵营298人,警卫营473人,山炮营570人(4个山炮连+营部参谋)16门75毫米福博斯山炮,后勤团1617人,主战团3个,合计12090人。

    看到这个数字,岳山大笑。因为这差不多就是清末新军一个镇的人数啊。但是,自己这个镇么,绝对盖过北洋新军一个镇。马达,自己一个师多少门炮?仅福博斯山炮就是28门,其他炮呢?计算一下吧:

    每个团拥有一个中型迫击炮连(3个排),计18门80迫,一个师就是54门;

    每个营计有中型迫炮排6门80迫,一个师是3个团9个营,这又是54门;

    每个连拥有一个小型迫击炮排辖4门60迫,全师共有3团9营27连,合计是108门60迫;

    每个排拥有2门掷弹筒(50迫),全师共有3团9营27连81排,合计是162具掷弹筒。所以,火炮装备也是绝对大大超过北洋一个镇的。北洋一个镇,只有一个炮标54门各型火炮。

    至于岳山部队的重机枪,就不计数罢了。

    最后,是司令部编制,当时,司令部想要怎么编,比下面的作战部队更灵活了。

    司令部:1个警卫团,人数以1617人为准;一个教导团,人数以1617为准;1个山炮团3个营48门75毫米福博斯山炮,人数亦以1617人为准;这样,仅司令部直属部队就在5000人左右。加上三个师,皖省的总兵力可以达到41300人。

    “岳山,你在柔湖的那个民团模式可以继续使用,全省可分甲乙丙三类县,丙类养200人民团,乙类养300人民团,甲类养400人民团,这样,关键时刻你很快就可调集2万兵马。”

    “很好。另外,我准备办一所军校,名字就叫安庆军校。”岳山想起常申凯那所著名的军校,连常申凯都能办军校,自己堂堂兵王怕是也没问题吧。

    岳山与张孝准两人商量得差不多了,但找来朱家宝和余大鸿商量。要编制成师级部队,此前的旅长和副旅长直接升师长和副师长,明显有引动不合适。

    最后采纳了朱家宝的建议,岳山担任皖省革命军司令兼第一师师长,郑永康任副师长,何开安任参谋长,下面各团团长不变;余大鸿担任皖省革命军副司令兼第二师师长,石治宝为副师长,贾行光为参谋长;张孝准担任皖省革命军参谋长兼第三师师长,柏文蔚为任副师长,余胜安任参谋长。

    至于警卫团、教导团、山炮团等,由此前相关人员晋升就行。(写到编制不慢,以后不再写这内容,估计大家也不爱看)

    皖省能否承载这么多部队呢?真要说起来,这点数量的部队完全是不起眼,后世东国两派在战,各有400万以上部队,总数达800万,再加上土匪、地方民团,边远山区地方军阀等,总军人不低于1000万,那时,东国亦只有4亿左右的人口。平均达到了40人养一名军人,而且还要包括军人弹药给养。

    而有资料表明,在1907年左右,东国的人口在3亿零500万左右,皖省的人口在2000万左右(本来更多,太平天国几十年后,所造成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按前面的那个比例,皖省养50万军队没任何问题。

    但是,战争的潜力并不是这样计算的。二战期间,德意志8000万人口,就武装了至少800万战力不俗的正规军人。多少人参加军队承担军人之责而走上战场,主要看财政的供养能力以及军火供应能力。

    皖省与其他省基本一样,皖省的政府,其实也叫军政府。朱家宝作为都督,也可叫皖军都督府,或皖省都督府,实际上属于军事首脑或军政合一的首脑。但是,皖省的体制与别人又有所不同,这就在于皖军我实际最高领导人为皖军司令部。

    虽然司令部是一个陌生词,但熟悉列强军事编制的人,都明白,司令才是一支军队的最高负责人。也因为如此,在皖省,人们在尊重朱家宝时,并不敢忽视岳山,当然人们在看到岳山实力时,更不敢轻易得罪朱家宝,甚至连余大鸿都没有谁敢于得罪,因为他们三人就是一家人。

    而不管外人怎么看,在皖省内部,三人都认岳山为这个班子的核心。因为从武昌起义之后,岳山实实在在地表现出了他远超普通人的智慧。

    现在,岳山决定以自己的智慧介入沪海之事。

    真要说起来,沪海此时的政局完全是一团糟。陈其美,沪军都督,手有实权,地位崇高,与各省大员完全平起平坐,又因为其与黄兴皆为孙氏的左右二臂,所以比普通的都督地位更高,即便湖鄂首义之地,湖鄂军政府都督黎元洪,都不敢对陈其美说什么。

    前面说到,孙氏曾加入会党。孙氏现在的同盟会,其实是个会党组织。这个不是别人乱说,就在辛亥革命后,孙氏就在考虑改组同盟会。

    同盟会的前身是湖湘华兴会(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和南粤兴中会(孙氏、胡汉民、汪精卫等)。继兴中会之后,全国各地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相继出现,主要还有苏省钱塘的光复会(陶成章、章炳麟、蔡元培、秋瑾等)、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

    从上面的名字就可看出,同盟会并不是铁板一块。而光复会的陶成章在苏省钱塘一带的影响力,似乎远超华兴会和兴中会,毕竟,这两个地方,是光复会的老窝子。

    所以,问题就出来了:钱塘苏省包括沪海,到底是听同盟会陈其美的,还是听光复会陶成章的?本来,在沪海光复中,光复会的李燮和其功绩比陈其美更大,因为陈其美陷于敌手时还是李燮和带兵救出来的,但陈其美以其背后沪海青帮的力量,硬生生地把李燮和给赶下了台。

    李燮和高风亮节,不找陈其美的麻烦,一时在沪海传为美谈,甚至孙氏都致电肯定。当然,对此光复会也没什么意见。

    只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在苏省钱塘沪海,谁是真正的老大?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王

第146章 沪海风云(2)6更() 
沪海,远比安庆复杂。

    沪海,是列强势力最集中之地。列强在京师,主要是政治联络需要,而在沪海则是其商业利益之大本营。

    列强的这种态势,与当时东国之资本发展相关联。清末明初,传统商业如徽商等逐渐式微,而新兴的资本集团'江浙财团'开始占据沪海码头,成了东国民族资本之最先进部分以及最为活跃之力量。

    此外,无论东外资本,都明白沪海的经济辐射作用,远比东国其他任何城市的效果都要好。譬如京师或天津卫,其辐射作用只能是渤海湾或蒙古草原,华北其他沿海城市,也只能辐射很短的距离,譬如青岛,其作用甚至不出齐鲁;南粤的羊城,虽然开埠极早,但其辐射主要在华南之地。

    惟有沪海,沿长江西进,苏省、皖省、赣江、湖鄂、湖湘、巴蜀、西黔、南滇,甚至包括中原、晋省、黄土等省,都会受到长江经济带的滋养。

    说起来人类的经济文化发展真心奇怪。农耕文明,逐水草而居,大河之地往往是文明荟萃之地;而进入商业社会,似乎同样与河流有关,他们从河流的沿海口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张、征服。譬如密西西国的开发历史,从东到西,直到德克萨斯和落基山脉的深处。

    沪海,亦是东国近代江湖文化、帮派文化的荟萃之地,青帮、洪帮、宁波帮、湖州帮、齐鲁帮、徽帮等以理念或地域为凝聚的各类帮派充斥其间。

    同样,东国近代的政党,最多时达数百个有名有姓的政党,大多都集中在沪海,连后世那个威镇全球的大党,也曾在沪海潜水十年。

    至于受过洋奴教育的“阿拉沪海人”,不管在这个时代还是在后世,都是看不起看不惯其他地方来的人,一律将之视为“乡下人”。这个,也有一定道理,无论此时还是后来,沪海人的见识以及文化水平,当之无愧是东国最高的。

    这个,不是沪海有多了不起,而是沪海所居之地确实是块宝地。譬如巴蜀父老辛辛苦苦培养了一名大学生,读了十六年书,可以将他家的文化水平大大拉高,但这名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去了沪海,他的巴蜀家乡,依然是中小学生充斥,而沪海,哪怕不办大学也是大学生云集之地。

    也因为沪海的这种宝地风水,所以近代东国的诸多大事,都发端于沪海,一众风云人物亦喜欢在沪海搅动风云。

    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就是这样的人。

    其实,如果陶成章真的非常聪明,他就用不着在沪海与同盟会扳手劲,更不适合与陈其美扳手劲。同盟会内的诸多人等,谁都没有陈其美聪明。陈其美五岁能识字二千余个,试问东国能有几人?虽然陈其美自称书生,却以“四捷”著称: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

    譬如沪军都督,就属于手段捷、行动捷的丰硕成果。李燮和这种谦谦君子,虽然能落得个好名声,但却于事业无补。而陶成章滞留沪海期间,陈其美除了他的沪军都督外,还在谋划钱塘都督。

    陈其美对陶成章异常反感,甚至想要奋而杀之,并不是此时才有的情绪。几年前在蛇国东京与孙氏等见面时,陈陶二人就发生了矛盾,而且这矛盾完全不可调和。

    陈其美作为会党及帮派大佬,虽然投身同盟会,但自身“私德”有亏,如果用后世的理念来衡量,陈其美就是标准的黑/社/会大佬,五毒俱全,他要嫖要赌还要吸大烟,作为青帮大人物,亦是要贩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