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13章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第13章

小说: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少爷嚣张跋扈,有一日看中了一个练武卖艺的女子,强抢归来。岂料到那女子乃是江北巨匪杜开眼的未婚妻,杜开眼一怒之下带人血洗了这个庄子,那大少爷倒是侥幸逃得一命,只是家人全都死在庄子里了。大少爷于是整日喝酒买醉,最后成了一个乞丐,一直在扬州城乞讨。有人说庄子闹鬼,便陆陆续续搬离了庄子,最后庄子荒落下来,无人居住。

    王永安考察了一番之后,猛然大悟,原来此处不是别的地方,乃是后世共和国扬州新政大楼所在地,哪里是什么凶煞之地,乃是大福之地啊,于是欣然买下。

    “我是不是在百年之后买下炸弹,时间设定到2017年,炸死那些孙子……”王永安恶趣地想道。

    回到城里找到那大少爷乞丐,那大少爷已然五十多岁成了老乞丐了,见有人要买,便说道:“不卖不卖,那是我家,我的祖宅,我岂能卖掉?”

    “你家都毁了,都被你毁了,你还要什么家?”金大宝叫道。

    “那我也不卖,你们怎地想强抢不成?”老乞丐怒道。

    金大宝在王永安耳边说:“虽说这人如今是个要饭的,但是他太有名,咱们还一时半会儿不能动粗,免得百姓邻里笑话。四少爷,你等我消息,我这几天劝劝他。唉,以前也有人要买下来,这老头就是死活不卖,没想到您的面子也不给了。”

    王永安微微一笑,说拜托金掌柜了,便带着刘通回了家。

    晚饭过后,又有人拿着曹姐的名帖拜访,这人四十来岁,身材瘦高,一口江浙口音。此人叫罗士潼,是ZJ余杭人,家中一直做绸缎生意,后来生丝价格因为遭受RB商会打压变得低贱,罗家因为提前购买了生丝准备囤货贩卖,结果反倒赔了一大笔钱。罗士潼遭到追债,无奈变卖家产并远赴外地做起了别人家的掌柜。

    此人在扬州落脚,一段时间总要去天悦楼找相好的姑娘,倒是把赚来的银子都折了进去。曹姐知道罗士潼的身世和过去,便让人将他请来说明一切。

第二十七章 心狠手辣之少年() 
罗士潼倒也聪明,他知道这新东家是扬州城防司令的弟弟,与其在一个小作坊里做掌柜,倒不如去给王永安做工,不管人家做什么,身份摆在那里呢,将来不管做什么生意,谁敢不给东家面子?将来自己做什么手段,还有哪家胆敢阻挡,这才叫做背靠大树好乘凉——恰如王永安一开始来到扬州一个心态。

    王永安与罗士潼相谈甚欢,随后谈了待遇问题,王永安给了他一个后世常见的工资,基本工资加奖金制度,一番讲解之后很是让罗士潼惊叹:基本工资是五两银子,奖金分七个档次,一档一千两,二档五百两,三档一百两,四档五十两,五档十两,六档五两,七档一两银子。

    这七个奖金档相差之大,着实让罗士潼震惊不已了,不过仔细想来如果自己能够给厂子多赚一些,自然少不了自己的好处。签了合同之后,罗士潼赶紧回到老东家辞职,随后带着行李跑到王永安家里暂住下来,待工厂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再在工厂里住下。

    接下来罗士潼开始招工,王永安原本希望招一些女工,被罗士潼及时阻止,说现在先招一些男工更好一些,免得一些假道学者闹事。再者说,开始使用男工,将来也免得招惹麻烦。

    忙活了几天之后,牙人金大宝垂头丧气地跑过来对王永安说:“那老头死活不愿意卖掉祖宅,都是一片荒草地了,怎地……怎地……唉,抱歉了四少爷,是我金大宝无能,以后可没脸在见到您了。”

    “以后找工人还得多麻烦你,你若是不见我,我可是要见你的。”王永安笑着安慰道,又打赏了他一些银子,算是辛苦费。

    金大宝刚开始坚辞不受,但架不住对方热情,便只好收下。随后他拱手辞别王家老宅,然而心中很是惭愧,可那老头的确倔强得很,宁可慌着一片荒草地也不愿意卖给任何人,自己也无能为力。倔老头不是那种等着抬价的主儿,只是倔老头心中对家人惭愧,宁可留着给孤魂野鬼住下了,也不会出卖祖宅,只有他百年之后再人人发落。

    金大宝暗暗对自己说:“四少爷对我如此之好,若是不帮着他,以后倒是让人小看了去。”

    牙人走后,王永安苦着脸长叹一口气,只能再做其他打算了。

    晚上睡到半夜,便听到有人低声说:“老爷,四少爷。”他手摸着枪,起身开门,仔细看清楚来人居然是刘通,只听见刘通小声说:“老爷,那老头死了。”

    “怎么死了?”

    “喝酒喝醉了,跌落入柳湖里淹死了。”

    “果真如此?”

    “老爷,果真如此。”刘通眨了眨眼睛说。

    王永安全然明白了,便笑了起来,心中对刘通有了一个更贴切的定义,这小子够胆子也够狠,自己本打算过一些天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亲自动手,没想到这小子心里替自己着急,先动了手。

    “没什么事儿,你这几天就在家,我打算送你去学堂。”

    “恩呢。”刘通操着东北话回答。

    刘通转身离去,王永安叹了口气,心想这小子手段够硬,只是做事冲动鲁莽了一些,若是日后自己稍加调教,未必不会成为自己得力的助手。这小子从小跟父亲行走江湖,见多识广,值得培养,这是若是要让他完全效忠自己,还需多加培养才是。

    办工厂的最大障碍扫清之后,接下来工厂如火如荼兴办了起来,王永安向扬州知府报备。由于南庄最后一个主人也死了,便成了无主之地,扬州知府给王永泰面子,着令知州将无主的南庄卖给王永安当做工厂。

    五百两银子花了出去,其中买下南庄只花了二十两,另外四百八十两全都送给了扬州衙门里上下打点了。

    王永安接下来逐渐抽身事外,只负责从旁监督与批款。新掌柜罗士潼招了三十名有过制衣经验的男工,又请了泥瓦匠修建了工厂,购买了生布,一番投入之后,只等着订单来做。

    王永泰见弟弟的工厂正在风风火火地筹办,便先动用自己手里的权力,以军服磨损为借口,定了一千件军服。这数量不多,一件军服只需七钱银子,但报价二两银子,其余人也知道这笔生意是谁的,便不敢从中截扣,自然全都进了王永安的口袋。

    第一笔生意算是做哥哥的给的,不过王永泰也部可能年年都上报磨损一千套军服,第二十四混成协不过两千人的编制,而且因为刚刚组建不过半年的时间,一直都没有满员,若是年年磨损军费,非得让北洋军政司正使王士珍楷抓到把柄整治一番不可。

    三十个工人加班加点工作,但是因为初次使用,很多人并不熟练,但中国人在劳动上的天赋技能很快边让他们学会了使用这手动缝纫机。三天之后,第一件军服制作出来,王永安决定给制衣厂起名为扬华服装厂,开业典礼那一天,王永泰带着二十来个士兵前来助威。二十个士兵手持步枪朝天开枪,连着射击三轮,顿时让整个扬州城都震惊起来。

    扬州知府连忙派人询问,王永安早有说辞,说这庄子里死过人,开枪吓走孤魂野鬼,若是他们再敢留在这里,我定斩不饶。本来这只是一句说辞,没想到非但知府信了,连扬州城的百姓们都相信了,一个个传说起来。

    “他张婶,跟你说一个秘密,你可别外传啊。你知道吗?王家老宅四少爷,那可不是一般人呢。”

    “他三娘,这事是怎么说呢?”

    “人家是钟馗转世,能降妖镇魔。”

    “哦,还有这种事儿?”

    “你们不知道南庄吗?那里闹鬼啊,几天前四少爷在那办了一个场子,开业的时候做法将恶鬼全都赶走了。”

    “那我们得去拜一拜啊。”

    “对,去拜一拜。”

    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跑到南庄去看热闹,只见到南庄外围,几个雇佣正在用竹子修建篱笆,于是一众迷信的老百姓便跪在外面遥遥拜祭。王永安正在南庄里和罗士潼商议接下来的生意,却听到外面吵杂,便走了出去,看到一群百姓跪在外面祭拜,吓了一跳,便派刘通去打探。

    那刘通归来之后笑着解释一番,倒是惹的王永安哭笑不得。

    几天之后,军服制作日渐成熟,罗士潼请示扩大生产,王永安批准扩招三十名男工,并招聘了十名保安。只是这十名保安却不是随便招聘,他找到王永泰,向他询问是否有退役士兵,可以留在工厂担任保安。

    北洋新军与清末旧式军队最大的不同就是北洋士兵有兵役年限,他们通常是五年退役,只是王永泰现在病源不足,哪里有退役士兵。倒是第五镇有一些退役士兵,王永泰一封电报发过去,便有二十名退役士兵被送来工作。

第二十八章 旗袍的问题() 
这二十名退役士兵不是到了年龄退役,而是因为受了伤不能训练,这才被迫退役,王永安照单全收,一个都没退货,并委任其中一个最年长官衔最高做到排长的邵永勤作为工厂护卫队队长。

    二十名护卫队虽然没有热兵器,不过冷兵器却并不限制,每个人都被王永安配上了腰刀,穿着虽然与北洋军同款,却是红色的军装,走在街上扎眼无比。

    没两天,邵永勤便跑过来,羞赧地说:“东家,咱们的保安服能不能换一个颜色,红色太扎眼了。小的们走在街上都成了西洋镜了,任谁都看我们吹口哨,兄弟们实在气不过走了一两个小流氓。只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王永安哈哈大笑,说:“邵队长,男子汉大丈夫还惧怕这些?你连死都不怕,怎么还怕起穿衣服来?”

    “我是不怕死,可是红军服也太……太那个了。”邵永勤不好意思地说。

    “无妨,无妨,习惯就好。”王永安道,邵永勤见全劝不动,只好怏怏地走了。随后罗士潼请王永安巡视工厂,带着他查看了工人工作区、宿舍区、食堂,甚至还有茅厕和洗澡间,王永安对工厂一切进度都表示满意。最后,罗士潼说:“东家,按照现在的生产速度,两个月便能完成这一千套军服,还需早做打算,招揽更多生意啊。”

    “你有什么想法?罗经理?”

    罗士潼道:“办法有两条,第一便是您动用关系,争取更多的军服订单,二是咱们也不能只是生产军服,还需要生产其他服装,早早民用。东家,这民用成服虽然赚得不多,但胜在长久,军服暴利,却难以保证持久。”

    王永安点头认可,说:“其实我早就想好了,以后我们可以生产女装。”

    “女装?女人的衣服?”罗士潼惊讶道,“什么女装?”

    “旗袍!”王永安嘿嘿一笑。

    旗袍,形成于民国初年,彼时清政府统治结束,西洋文化进入中国,在与中国国情相合之后,催生了一种民国风尚服饰系列,这其中分别有男士的长袍马褂和女士的旗袍披肩。不管是长袍马褂还是旗袍,皆与清朝时期不尽相同。后世有学者提出,民国旗袍虽然从满清旗人女子服饰发展而来,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国女人优美的曲线,

    中国汉族女性自汉代后,服饰逐渐只穿“上衣下裳”式,俗称“两截衣”,穿袍服几乎成为男性的专利。女性穿“两截衣”也被成了礼教对女性压迫的象征。因此在民国建立初期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西方文化与思想的大量涌入,国家饱受列强侵略和军阀战争之苦,思想先进的年轻人积极学习西方,穿袍服以此表示对礼教的抗争。

    旗袍是中国服装传统的西化变异,它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同时又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构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于中国传统袍服,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民国时代象征的新时尚流行和服装审美的特点,可为中西服饰交融的设计典范。

    民国之时“旗袍”的称呼之所以最终会流行开,是因为整个清代,汉族女装依然保留汉族女性传统的“上衣下裳”制。除了贵族命妇礼服外,寻常女子一般并不穿袍服,而旗女不论贵族女性礼服还是寻常女子的日常服饰却都是袍服。因此在长达近300年时间的潜移默化下,普通人已经习惯了“女子穿袍=旗女之袍”的历史记忆,所以在民国旗袍开始出现的时候会给普通人一种这是“旗袍”的联想。

    实际上民国旗袍首倡群体并不承认“旗袍”这个称呼,而是只叫它做长衫、长衣或长袍,与男性服装混为一词,1926年2月27日S海《民国日报》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议改称“中华袍”。又有人提议叫做祺袍的,但兜兜转转的,最后还是叫回旗袍了。”

    尽管现在并不是销售旗袍的最好时机,可是王永安却知道,世界上最好赚的钱,永远是女人身上的钱,男人一套衣服可以穿十年,女人十套衣服只能穿一年。旗袍设计之优美,让中国女人增添了几分欲迎还羞的魅力,并不会被时代抛弃。

    不过想要设计出旗袍来,王永安肯定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他前世学的是动画设计专业,画出来倒是可以,做出来就有难度。现在工厂的里的男工们制作简单粗略的军衣尚可,但是要制作旗袍却是很难,他需要最好的裁缝制作样板。

    扬州城最好的裁缝姓顾,人称顾十针,顾家祖传十代做裁缝的。相传顾十针的祖先是给明朝崇祯皇帝做龙袍的,后来满清入关,内务府制衣局没随崇祯上吊,而是全部投降了大清国,又作又给清朝的皇帝做衣服。

    没有人家是能够永远享福的,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家一样,顾家后来也落寞了,顾十针的太祖父不知犯了什么事,全家被赶出了京城。

    其后顾家定居扬州,开了一个裁缝铺,如今传到了顾十针的手中,如今是扬州最有名的裁缝。

    当王永安将自己的设想对顾十针说了之后,老爷子微微冷笑的说:“这是个什么事儿?还有给女人做衣服,我不给女人做衣服,你走吧,送客。”

    王永安很是失落,他来到天悦楼喝酒散心,曹姐笑着说弟弟你这是怎么了,有谁得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