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本纪 >

第50章

崇祯本纪-第50章

小说: 崇祯本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州,大变将至。

第一O三章:苏州的底气(求票、求收藏)() 
苏州,官衙门前

    因为阉党要抓周顺昌,苏州激愤的人群竟然将东厂缇骑围殴致死。

    事情闹大发了。

    眼见出了人命,围堵衙门的百姓逐渐散去。

    东厂番子死了,还是死在衙门门前,事情闹的太大了。

    苏州官吏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苏州巡抚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和苏松织造李实联名向京城飞章告变。

    奏章北去,大变将至。

    苏州本地豪强再也坐不住了。

    民乱的消息一旦传到京城,朝廷随时可能调动官兵前来围剿。

    官兵一到,那肯定是玉石俱焚。

    苏州豪强可没有任何一人有造反的心思。

    利益争夺是一回事,造反可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好在这种局面,万历年间已有先例。

    经过苏州本地豪强与巡抚毛一鹭友好协商。

    双方迅速达成一致协议。

    民变引子周顺昌,自行向衙门投案。

    豪强们交出所谓的民变头领,杀人凶手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五人。

    先给朝廷一个大大的台阶。

    至于私下的交易,那就不为人知了。

    苏州巡抚毛一鹭雷厉风行,立即将五个乱民头领投入大狱,飞书向京城报捷。

    苏州民变的消息传入京城,魏忠贤虽表面镇静,心中却害怕不已。

    他虽然早有对上地方豪强的心理准备,但这一刻真的来了,他还是感到十分的慌张。

    朱由检得到苏州民变的情报,心中却大感振奋。

    苏州可不是青州那种小地方。

    历年来,浙江上缴的赋税,接近大明赋税总额的3分之一。

    而苏州上缴的赋税,占浙江赋税的2分之一。

    就因为如此,大明才有苏松富甲天下的说法。

    苏州本地的豪强,那绝对属于大明第一流的豪强。他们各方面的实力,更不是赵家那种乡镇豪强所能比的。

    魏忠贤对苏州豪强的任何处理手段,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为朱由检提供极大的参考价值。

    内阁论政会上,对苏州民乱的处理,魏忠贤第一感觉就是调兵。

    不能调兵。

    可这次阉党骨干的意见,再次与魏忠贤相左。

    不同于上回对新政的讨论,本次所有阉党骨干全都投了反对票,他们所持的理由也惊人的一致:

    大兵一动,谁都无法保证苏州的完整。

    没办法,苏州在大明赋税中,所占的分量实在太重了。

    苏州传来的消息,只是暴民打死了东厂番子,又没有打砸官府衙门,更没有杀官造反。充其量也就属于民变范畴。

    民变毕竟还不是真正的叛乱。

    民变,苏州又不是没有先例。

    一旦调兵,苏州豪强被逼的真发动叛乱怎么办?

    苏州豪强要是真的叛乱,就算朝廷能顺利平定,变成废墟一样的苏州,也不是现在的大明所能承受的。

    魏忠贤这次终于尝到投鼠忌器的感觉了。

    难怪当年强势如万历皇帝,对待苏州击杀税官的民乱也只能淡化处理。

    不是他不想,是真的不敢啊。

    阉党的应急对策还没有拿出,苏州的捷报却又传至京城。

    算算时间,捷报与民乱的发生最多只隔了两日。

    这明显是官府与豪强迅速达成了协议,豪强们算是给了朝廷一个面子。

    “这毛一鹭,还真做的好官啊。”魏忠贤阴阳怪气的说道。

    “督公,这样也好。有如此一个台阶,朝廷的面子上也能过得去了。”魏广微轻声的劝道。

    魏广微说的是真心话,他入阁的心愿已经达成。多年的执念已去,他现在只想平平安安做官,真的不想朝中再起什么波澜。

    平平安安的多好,还争斗什么?

    尤其苏州此次对待的又是当地豪强,一旦开了用兵的先例,对他们各自的家族都不是什么好现象。

    能像万历年间的那种处理方式,那才是皆大欢喜的最好结果。

    魏忠贤撇了一眼魏广微,他对魏广微的谨小慎微有些不耐烦了。

    他能感觉得到,入阁后的魏广微已经完全失去了当年的冲劲,越来越跟不上了他的步伐了。

    想起现在冲劲十足的冯铨,魏忠贤心中暗想:也许真是该增加一个新的内阁成员了。

    知道魏公公不喜欢这种有损朝廷威严的处理方式。

    可这真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对各方都好。

    “督公,这样处理也好。苏州可真的不能乱。”

    顾秉谦顾不得魏公公那阴沉的脸色,也坚持这种观念。

    “今年朝廷财政虽然相对宽裕,可三大殿已经开始维修,辽东方面也绝不能少了钱晌。都算起来,朝廷手中那点钱粮,也还是紧巴巴的。”

    “要是苏州的赋税收不上来,那朝廷就缺了好大一块,肯定会影响三大殿的维修。”

    随着顾秉谦的话语,魏忠贤眉头越皱越紧。

    他明白顾秉谦的意思了。

    苏州真的不能动兵。

    一旦动兵,赋税至少今年就没指望了。

    收入少了一大块赋税,支出还要增加一大块军费。

    更不用说,动兵可能还要准备抚恤难民的费用,那支出的就更多了。

    里外里,朝廷是真的承受不起那么大的损失。

    “唉,这各处拉后腿的实在太多了。”怎么算,各处的钱都不能断,魏忠贤只能在心中哀叹一声。

    看出魏公公心中不痛快,顾秉谦问道:“督公,这毛一鹭报上来的乱民首领怎么处置?”

    “斩了吧。”冷冰冰的三个字,从魏忠贤的牙缝中挤了出来。

    “这……”魏广微还想在劝,看魏公公阴沉的脸色,他又把话咽了回去。

    不能再刺激魏公公了,魏公公可没有万历爷那么大的肚量。

    几个乱民倒也死不足惜。

    “督公,快,快安排抓捕高攀龙,迟则有变。”

    魏忠贤刚结束内阁的论政会,就接到崔呈秀的紧急提醒。

    “什么?”魏忠贤顿了一下,随即他反应过来。

    苏州民乱,如此大事会瞬间传遍天下。

    不管周顺昌有没有安排人报讯,周顺昌投案的消息,都肯定会随着苏州民乱的消息迅速传开。

    东林党肯定能从中品出不妙的信息。

    不管周起元抓没抓到,抓捕高攀龙刻不容缓。

第一O四章:高攀龙的反击(求票、求收藏)() 
天启四年10底,抓捕周起元的东厂番子还没赶到漳州,一路抓捕高攀龙的东厂番子又踏上路途。

    魏公公此次还是反应慢了。

    抓捕高攀龙的番子还没到位,高攀龙已在家中从容的“举身赴清池”,高攀龙投水自尽了。

    早在东厂的番子还没出京时,高攀龙就已经得到苏州民变,和周顺昌投案的关系。

    从来人口中,高攀龙还弄清楚了事情的起因:那是因为东厂对周起元的抓捕。他甚至连东厂抓捕周起元的罪名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魏公公的保密工作完全没起作用。

    得到消息后,高攀龙毫不惊慌。

    他从容的拜谒了先贤杨时的祠堂,又安排好自己的后事,还给东厂番子留下一份工整的遗书,这才从容的效仿屈原投水自尽。

    魏公公打好的如意算盘,随着高攀龙的自杀全部破碎了。

    听到高攀龙自杀的消息,魏忠贤愤恨欲狂。

    多好的机会,就因为高攀龙的死失去了。

    魏忠贤还没想到,高攀龙的死可不只是畏罪自杀那么简单。

    高攀龙自杀的死讯,传的很快。

    他的死,迅速引发各地文士对魏忠贤的口诛笔伐。

    一时间各地舆情大噪。

    注意,此次指责魏忠贤的可就不光是东林党人了,而是大明绝大多数的文人。

    魏忠贤这次是真的尝到了千夫所指的滋味。

    就算阉党内部,也有人在暗中埋怨魏公公的不智。

    高攀龙虽然本身官职并不算太高,但他东林文宗的身份,使他在大明文士阶层享有极高的声望。

    大明王朝上百年来文臣的一家独大,使得文士阶层的心气已经拔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种思维观念可不是说着玩的,这是大明全体民众的认知。

    以你魏忠贤,一个太监、阉宦的身份,也想挑战大明的文士阶层?

    自不量力。

    东林党人高攀龙用他的死,把魏忠贤一举推到大明文士的对立面,再也无法挽回。

    朝堂中的中立派系也对魏忠贤发出不平之声。

    就像朝中公认的中立人物,登莱巡抚袁可立,都忍不住为高攀龙上书打抱不平。

    高攀龙可是袁可立多年的好友。

    袁可立的上书,标志着大明中立派系的立场,已经开始向东林偏移。

    “通传天下吧!”魏忠贤颓然的说。

    想进一步打击东林党,看来是没机会了。

    这等舆论的压力下,再不给出个明确的交代,局面将无法控制了。

    天启四年11月初,周起元贪污公努10万,转交高攀龙使用。以及高攀龙用贪污的公努,维持东林书院的一系列罪案,经朝廷邸报,明发天下。

    看到魏忠贤才发出有关东林书院的邸报,朱由检摇了摇头。

    魏公公对舆论战线,实在是太不关注了。

    他抓人采取的手段也太过隐蔽,结果保密没保住,反而显得手段鬼祟。

    魏忠贤明明是堂堂正正的反贪,最终却弄的如此狼狈。这是个极大的教训。

    不掌控舆论是阉党最大的缺陷。

    说起了,高攀龙也真厉害。

    他知道解释不了有关东林书院的财务问题,干脆一死了之。

    他的死,既保住了自己的名誉,又一下把对东林党不利的舆论逆转过来。

    一方是被逼自杀的清廉传名、东林大儒(杨涟等人带来的光环),一方是臭名昭著、手段阴狠的阉宦(太监们的名声实在不太好)。

    还用再说么?

    好名声的高攀龙等人,就算贪污,他们也是把钱用在东林书院上,这还叫贪污吗?

    更何况,国人又素有死者为大的传统,什么污点都是一死百消、为死者讳。

    逼死这样一个文宗,魏忠贤太过分了吧?

    魏忠贤直到此刻才发出这种罪案邸报,太晚了。

    这只会显得阉党是在向死人身上泼脏水。

    吃瓜群众都不会相信。

    事情不出朱由检所料。

    朝廷明发的邸报,不但没有平息倒魏的舆论,反而如火上浇油一般,使倒魏的呼声越来越高。

    各地的东林党人借悼念高攀龙之际,大肆抒发对朝廷的不满,直接辱骂魏忠贤的也不在少数。

    整个大明都动荡起来。

    天下文士群情激荡,似乎大有一举掀翻魏忠贤之势。

    无奈之下,魏忠贤再次放出了胜负手。

    “唉!”天启皇帝朱由校轻轻叹了一口气,他把手里的几本厚厚的卷宗放到桌案之上。

    这是来自东厂、锦衣卫、内阁和地方衙门几方汇总的详细资料。

    东林党人怎么会这样?

    前些年他对东林党人积攒的好感,现在已经荡然无存。

    杨涟几人的罪名可能有些冤枉。

    可周起元、高攀龙就属于证据确凿了。

    他们怎么可以挪用朝廷的公努去建自己的书院?

    情可悯,罪难恕。

    难怪国库的银子都莫名的不知去向。

    这个周顺昌就更可恶了。

    他在苏州的作为,与那个青州赵家有什么区别?

    他眼里真的还有大明、还有朕存在吗?

    好好的苏州,眼看都快成了大明的化外之地了。

    朕应该怎么办?

    压力好大啊!

    朱由校长长的吐出一口闷气。

    好吧,那些刁民赌赢了。

    朕不敢动苏州。

    朕还真的不敢动苏州。

    苏州的赋税关系太大,绝不能轻动。

    真希望小五快点长大。

    以他的本事,定能为朕挣来大把的银子。那时朕就不用再如此憋屈了。

    对了,朕还有珍运船。

    只要那大船建好,就能从外洋带回大量的财富,朕就不需再如此顾忌了。

    想到此处,朱由校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等朕的国库不再缺钱,朕一定好好整顿一下大明各地。

    叫那些土霸见识一下皇家的威严。

    看看桌面上的资料,朱由校脸上又露出为难之色。

    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按资料的内容,这些绝不会是假的。

    朕不是瞎子,更不是傻子,朕还没那么糊涂,连真假都分不清。

    按资料,朕应该继续支持魏忠贤。

    可现在外面的文人闹的实在太厉害了。

    继续支持魏大伴,压力好大!

    还是……

第一O五章:来自天子的致命一击(求票、求收藏)() 
面对大明文人近乎一致的倒魏风潮,天启皇帝朱由校一时拿不定主意。

    撤换魏忠贤?

    不行,天启皇帝无奈的摇摇头。

    他想起东林执政时,辽东的惨败、朝廷财政的窘迫,和东林党人面对朝局的各种无奈。

    想到辽东,朱由校想起远在辽东守边的孙承宗。

    孙师,也算是东林党人吧?

    同是东林党的人,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想到老师60多岁依然在苦寒的辽东为他守边,朱由校踌躇不已。

    老师出京前,讲过的曾参杀人的故事,又涌上心头。

    信任、信任啊!

    朱由校拿定了主意。

    “对不起,老师。”朱由校轻轻的说道。

    天启四年11月11日

    天启皇帝亲手签发谕旨,加孙承宗太子太师衔,亲赐大量财物,并派专人去辽东宣旨劳军。

    在劳军队伍出发后,天启皇帝再次亲下谕旨,将东林书院斥为藏污纳垢之所,严令拆除。

    谕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