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史上最强帝主 >

第69章

史上最强帝主-第69章

小说: 史上最强帝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名也不那么害怕了,深吸了几口气,畏畏缩缩的说道:“回,回,少爷,我,我这火药,不是买的!”

    果然!

    刘远山脸色一黑:不知道那个狗日的送他,暗中却盯着老子吧。

    “你继续说!”刘远山已经做好了最沉重的准备,甚至在那一瞬间都想到了揭竿而起和县衙作对,可一名接下来的一句话,差点将他笑喷。

    “我,我是自己剥的!”一名说道。

    “自己剥的,怎么剥?”刘远山问道。

    “我,我实在找不到卖火药的地儿,又不敢问别人,就买了鞭炮,从炮仗里面剥出来火药,就,就……”

    噗……

    一名还没说完,刘远山便松了一口气,同时笑道:“你倒会想法子,算了,没事,你下去吧。”又看向了毛二叔,二人同时点了点头。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便显而易见了,出在火药身上。

    虽然制作炮仗的也是火药,可和真正的军用火药相比,差的太远,由于只是为了引爆听响,鞭炮的火药中参了不少别的填充物,实际上达不到黑火药的威力,而且会差的比较远。

    “好了,我要去山上寻找矿,你们几个下去收拾一下,过几日咱们就要动身!”刘远山将身边的下人遣散,又对一名说道:“除了他们几个,在给我选几个耐力好的年轻人,凑够十个,你也下去吧。”

    “是!”一名恭恭敬敬的退出。

    寺院后面某一处空白的地上,只剩下了毛二叔和刘远山两个人。

    毛二叔眼中精光流闪,微笑着低声道:“三郎,有如此神器在手,若再有一万部队,便是出山争锋群雄,镇压宵小,倒也能创下一番功业!”

    现在高迎祥啸聚陕西,各路反王正和大明王朝斗的风生水起你死我活,刘远山此刻携带利器出山,若能一举镇压群雄,对于整个大明朝来说将是不世功也。

    当然了,这只是毛二叔一个人的yy而已。

    刘远山只是微微一笑,道:“毛二叔说笑了,小子利器在手,只为自保,求一家平安而已,否则赵家那些虎狼恶狗,该如何对付?”

    我特么又不傻,镇压宵小,对我有什么好处?

    即便是镇压了宵小,难道朝廷会放过我?

    可笑!

    “唉……”毛二叔扬天发出一声长叹,摇摇头没有说什么,毕竟他没有任何权利替刘远山做出任何规定。

    “毛二叔,过几天我去山里寻找矿石,家里还麻烦您老人家多照看点!”刘远山朝毛二叔拱手。

    毛二叔点头道:“你去吧,凡事有我,赵家不敢怎么样?”

    中午的时候,家里来了个亲戚!

    二郎,现在刚刚十六岁的刘远火,是二伯刘孝厚的长子,火爆脾气!

    得知二郎上山之后,刘远山便一路小跑从后山跑回前院,倒不是怕刘远火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而是因为来人已经告诉了刘远山,二郎上山是过来投奔他来了。

    难道是老宅那边又出了什么事?

    刘远山心头一紧:老子刚想出个远门,这董氏不是又在作怪吧?

    到了家里见到二郎之后,反反复复的问了几遍才知道,原来自己相差了,二郎之所以跑到山上来投奔他,是因为这货和自己一样,和董氏闹翻了!

    事情是这样滴!

    说到底还是赵家的团练搞的鬼!

    赵家弄到团练的资格之后,要在周边所有的村落内征用团兵,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人去赵家进行集训,刘家老宅自然也在征收的范围。

    可问题来了。

    刘家的男人不算少孩子就有两个,一个是大伯刘孝忠,一个是二伯刘孝厚,到底谁去团练呢?

    听说团练辛苦,而且还是抛头露面做下人差事,大伯虽然现在是个白身,以后也没有了参加科举的机会,但他到底曾经是个读书人,十里八乡也算是有头有脸,所以他肯定是不愿意去的。

    团练的差事只能落在刘孝厚身上。

    刘孝厚是个老实人,在田里干活在团里集训,反正也差不多,去就去呗!

    可刘孝厚一走,家里的问题更加暴露出来了。

    谁种地呀?

    毕竟家里还有三十亩地呢,总不能荒着吧?

    刘孝忠的意思是将家里所有的地都佃出去,给那些没有地的人去租种,以后就靠收租子过日子,可这个提议显然通不过。

    老太太这里就通不过,因为收租子看似轻松,实际上家里的收成要少一半多,根本就养活不了一家老小。

    于是,经过一轮公平的商议之后,二郎“顺理成章”的成了第一顺位继承人,主导家里的地里的事务,至于丁氏、郭氏和大郎,则辅助他完成农耕。

    用董氏的话来说,二郎长大了,成人了,是该接过农活的时候了。

    而且,还不止,二郎还要兼着出去售卖桂花皂的活计!

    二郎当时就撂挑子了,死活不愿意干!

    倒不是因为他懒,相反,他平时挺听话的一个人,做事也比较勤快,但应了中国那句老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均”,大伯现在不读书了还在家闲着,凭什么让我接过家里的挑子?

    二郎闹意见,按理说老太太和刘孝忠应该安慰才是,但刘孝忠不但不安慰,还出来说风凉话,顺带着将丁氏也骂了一通。

    不骂人还好,一骂人,火药桶子便炸开了,二郎可是火爆脾气,当时就忍不住,伸手从地上拿起一块板砖,三下五除二就把大伯敲的满头流血。

    结果,左邻右舍出来,没有一个帮忙的,看热闹的倒是一大堆。

    二郎最终熄了怒火,可也知道家里没法呆了,便带着丁氏一起出来,公开闹****算是和老宅也断了联系。

    分家了,绝户分!

    于是,二郎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投奔刘远山而来。

    丁氏自然也跟着出来了。

    “我二伯现在知道这事不?”刘远山问道。

    “我爹出去卖桂花皂了,这事还不知道!”二郎沉着脸,摇摇头。

    这事便有些麻烦了,二郎毕竟还小,虽说是二伯的儿子,但刘孝厚没说分家,这家就不能算分,即便董氏和刘孝忠同意,可最终还得刘孝厚点头。(。)

第147章 决心() 
刘孝厚虽然同意去赵家团练,可赵家的准备工作显然做的不是很充分,很多东西临时安排不过来,所以现在只是报名,到没有真的让所有人都去开始集训。

    所以,趁着农闲的时间,刘孝厚便从山上拿了一批桂花皂出去售卖。

    刘远山做事认真,所有人一视同仁,刘孝厚在代理大会上没能把握住最好的机会成为一级代理商,可他也弄到了一个人人羡慕的二级代理。

    刘孝厚毕竟是三郎的亲伯父,以前在一起生活,说不出有多少感情,但沾亲带故,自然便是一种优势,刘远山即便在不怎么想要帮他,后面还有老妈徇私情呢。

    在刘远山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下,刘孝厚不但一口气从山上空手拿了两千块香皂,还借了刘家一辆马车,这还不算,刘氏担心自己哥哥老实木讷,还专门给配了一个下人打下手。

    按照刘远山的建议,刘孝厚没有和其余的人一样去周围乡下村子里逐个兜售,也没有到镇子上宣传,而是尽量抢了先机,带着马车一口气跑到房县的县城中售卖。

    刚刚进城的时候,看着一车两千块的桂花皂,刘孝厚满心满脑的都是愁容,这可是两千块啊,怎么卖啊?什么时候能够卖完呢?

    要是卖不出去咋办?岂不是给自己的侄子和妹子丢脸啊。

    可当下人按照刘远山的销售理论在房县县城中表演了一番之后,刘孝厚就彻底的放心了。

    桂花皂从去年开始售卖到今年,也已经有小半年的时间了,虽然说不上风靡襄阳府,可也在整个襄阳地区的大家富户中打响了名声。

    如今一块只卖十文钱,不少人几乎都是疯了一样的抢购。

    十文钱啊,想想也没有多少,襄阳府又不是灾荒之年,购买的人还是很多的,尤其是,还有不少人批量购买,为的就是能够转手卖个好价钱,完全不在乎肥皂后面刻着“售价十文”的字眼。

    一块块的桂花皂出手,一枚枚的铜板收进手里,刘孝厚有种极不真实的感觉。

    第一天的时间,足足卖出去五百多块!

    五百多块桂花皂,算起来应该有五两银子之多,可现场购买的人大多是用铜板支付,这就比较麻烦了,刘孝厚收了鼓囊囊的一大包铜钱,心里倒有些担心了,生怕一不小心自己的钱被人家偷走。

    晚上的时候回到客栈,吃完饭后点着蜡烛,在昏黄的灯光下一枚一枚的数了一遍又一遍,也不知道数多少遍,反正来来回回只听到银钱的叮当声,吵得隔壁的下人都睡不着觉。

    但在刘孝厚的耳朵里,这声音却比世界上任何优美的音乐还要好听。

    “一共是五千六百六十文,嗯,没错,数了那么多遍都没错!”刘孝厚小声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将所有的铜板都装进一个大的包袱中,然后放在枕头下面,撑得上面的枕头高高鼓起。

    夜已经很深了,外面黑暗的天空中传来一声声蛐蛐的叫声,枕头弄得很高,头枕上去睡觉也不舒服,可是刘孝厚却没有半点睡意,既兴奋又害怕,心里还在不住的算着账。

    一块桂花皂三郎要抽六文钱,我落在手里就是四文,这十块就是四十文,一百块就是四百文,一千块就是四千文,这次带来的皂共有两千块,如果全部卖完的话,我岂不是可以得到,嗯,两个四千文,就是八千文。

    我的天呐,这来钱真是快啊。

    刘孝厚一遍遍的算着账,像是后世某个扑街作者半夜睡不着看着自己的收藏和订阅一样,默然于心,念念叨叨。

    第二天清晨起来的时候,他眼圈红红的却仍旧没有困意,甚至早饭也只是草草的吃了两口便拉着下人重新去街上售卖桂花皂。

    第二天售卖的更加火爆,有个从襄阳府过来的杂货铺老板,一口气就买了五百块,他是用银两支付,正好五两银子。

    如果不是身上没有带这么钱,估计还会购买更多。

    至于其余零零碎碎售出去的,总计加起来也有将近一千块,才两天的时间,便已经卖出了四分之三。

    第三天,全部售罄。

    刘孝厚坐在马车上往回走,手扶着装着银钱的袋子打了一路盹,兴奋的睡也睡不好。

    回到村子以后,他没有直接回老宅,而是让下人将马车拉回山上,因为手中攥着的钱大部分都是刘远山的,不把这些本钱还给三郎,他真的不踏实。

    只要交清了账,剩余的都是自己的。

    到了山上,看到从刘家新宅里走出来的二郎和丁氏的时候,他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

    当下交了账,除去给三郎的十二两银子之外,他竟然净赚了八两,惹得二郎和丁氏喜极而泣,这才将他走后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刘孝厚听了以后一直沉默,不知道该如何办是好。

    刘远山在一旁道:“二伯,你倒是想清楚了,这事拖不得,要断就断,不断就赶快回老宅去,我照样让你代理桂花皂,你放心吧。”

    刘孝厚则想的更多,一则是如果回到老宅,他不多时便要去赵家团练,手里挣钱的生意就没了,给儿子干他也不放心。

    若是给老大干,他愿不愿意且不说!

    就老大的德行,如果是他挣钱养活全家的话,整个老宅就再也没有他们二房的立足之处了。

    而且,现在矛盾闹僵了,回去也不好看。

    人家都往外撵了,再腆着脸回去也没有意思不是?

    怎么办?

    “三郎!”刘孝厚思索半晌,终于鼓足了勇气,道:“如果我住在山上,是不是就不用去赵家做团兵?”

    刘远山点头道“二伯你不想去,他也不能拿刀逼着你。”

    “那以后有了山贼土匪,他家的团兵也不会保咱,对不对?”刘孝厚又问道。

    “我有心有力有胳膊有腿,何必要让他保护,二伯你放心,日后住在山上,没人敢欺负咱,谁要敢闹事,我腿给他砸断!”

    “那好,我等会就去给娘和哥说道说道,反正我也不要他们一分地,大哥应该会同意!”刘孝厚像是下了决心,又像是一个做了坏事的孩子,脸上微红,有些害臊,略显不好意思。

    毕竟内心深处,促成他下定决心分家的不是因为老宅的大哥欺负他,而是他这次挣了大钱,私心在作祟。(。)

第148章 入山寻矿() 
刘孝厚去老家说道,本来刚开始的时候董氏死活不同意,但刘孝忠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竟然主动劝说董氏同意。

    于是,在里正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见证下,刘孝厚成为第二个从老宅里被绝户分出来的人,和刘远山当初的踌躇满志相比,他显然低调的多,虽然没能从老宅里拿走半点东西,可他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出去跑了一趟生意就赚了好几两银子,当下糊口不再麻烦别人。

    以后如果生意好,大富大贵不敢说,但至少也比老宅过的好不是?

    事情刚刚一了,老宅那边就做出了一个在刘远山意料之中的决定,一是送大郎去赵家团练当团兵,二是将家里三十亩上好的田全部佃了出去。

    这下连刘孝厚都知道为什么老大当初那么坚决的同意分家了,因为少了他们这一房几口人之后,老宅里的地佃了出去收的粮食足够老大和老太太他们一家子吃了。

    不用干活还能过得很滋润,谁不想?

    刘孝厚分家的事,并没有在刘家村引起多大的波澜,村民的桌头就被另一件谈资给占据了。原来,那些代理刘远山桂花皂的人陆续从外面归来,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比如王宝壮,从山上赊了三百块桂花皂,背着出去就在附近的村子转了一圈,用了几乎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净赚了一千五百块铜板。

    即便是那些二级代理商,三级代理商也都赚的脸上放了红光。虽然乍一看钱不是很多,可这时间短啊,利润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