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史上最强帝主 >

第62章

史上最强帝主-第62章

小说: 史上最强帝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噗……”刘远山再次笑喷,对着墙角傻乎乎的傻笑,还莫名其妙的自言自语说道:“我说呢,这大明朝的火药制造技术一般由东西两厂掌管,即便是京营或者某些辽东的士兵参与过提取烧制,但也不会摸清整个制作火药的过程,赵家自然不可能得到火药的完美配方,所以,他们收集屎尿制造火硝的可能性极小,制造桂花皂倒是有可能。”

    可是制造桂花皂你特么用屎尿,汝如此大才,令尊令堂知否?

    知道赵家收购屎尿不是为了制作火硝,刘远山便放心多了。

    赵家不弄火硝,而他的火硝却已经有了眉目。

    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气逐渐转暖,满山春暖花开,身上厚重的衣服都被脱了下来,同样,刘远山那个臭气熏天的硝池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生产。

    很多人认为从屎尿中提取火硝是一件不可思议或者神奇的事情,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奇。

    其实,不管是动物的屎尿还是人的屎尿中都含有大量的未被完全吸收的蛋白质和一些有机物,这些东西在空气中曝露,会被净水细菌净化再次分解,其中的蛋白质氨基会被分解成氨离子。

    氨当然不是火硝,被分解后的氨会被空气中另一种细菌继续作用,然后硝化细菌在硝池中把氨氧化成硝酸根离子。

    无论是屎尿还是草木灰中,甚至是泥土中都含有大量的钾离子。

    钾离子和硝酸根反应成为硝酸钾,经过自然的干燥和沉淀之后,会附着在硝池底部的粗砂上面,这硝酸钾其实便是火硝。

    想要提取硝酸钾,就要从这些粗砂入手。

    刘远山根据神书的提示建好了几个硝池,按照操作方法把屎尿都倾倒在了粗砂上,然后用干燥的植物秸秆把屎尿的上面覆盖住,因为无论是净水细菌还是硝化细菌都是好氧细菌,而且还是喜欢阴凉环境的。

    只要满足通风不被暴晒,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火硝。

    硝池建好后,便有下人整天忙碌着往其中端送屎尿,一个多月下来,尿液被蒸发了又泼上,泼上了又蒸发,来来回回好几次,粗砂上面终于出现了一层薄薄的白色霜渍。

    刘远山知道,这一层薄薄的霜渍,其中大部分都是硝酸钾,可还有至少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杂质,要想提纯,还需要费一番足够的功夫。

    虽然费工夫,可也没有什么高科技的技术,倒也不难,只是麻烦而已。

    冒着恶臭,刘远山也不得不亲临现场,指挥下人们开始第一次提取火硝的工作。

    首先,带着十来个下人来到山坳里硝池所在的地方,同时带来的还有两个超级大的大铁锅,一堆陶器,两口袋胡萝卜。

    到了硝池之后,刘远山分两个人去附近的山溪中打水,五人下到硝池中将沙子上面的一层屎铲除,然后将带着难闻骚味的沙子铲起来打成堆,足足有几千斤。

    至于另外的三个人,在稍微平坦一点的地上支起了两口超级大铁锅。

    “洗沙子,开始!”刘远山一挥手,将事先准备好的口罩每人分发一个戴起来遮住口鼻,然后对着众人说道:“把砂子放进水桶中,开始洗沙!”

    洗沙,倒不如说是将砂子上面的一层白霜洗掉!

    刘远山让人将每个木桶中只装了半桶的水,然后塞进去半桶的砂子,用铁棒在桶里搅拌一会之后,控出其中的馊水,舀进大铁锅里。

    砂子很多,容器很小,搅拌起来又非常的慢,所以整个提取火硝的工作也显得很缓慢,等过滤出一大铁锅馊水之后,已经过了半个时辰。

    刘远山顾不得劳累,看着满满的一大铁锅水,眼中流露出笑容。

    第一步,总算是完成了。

    第二步,就是熬硝。

    虽然还没开始,刘远山却已经知道,这第二步肯定是非常难熬的一步,且不说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就熬制过程中散发出来的味道,嘿嘿!

    不过,还是要干的,不管味道了。

    “烧火!”刘远山一声令下,宋丘拿出火石点燃火柴,熊熊烈火瞬间燃烧起来,难受的征程却才刚刚开始。

    果然,熬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大锅里发出了“滋滋滋”的声响,一缕纯白色的烟雾从中升腾起来,飘散到空气中,那种想象中的味道终于扑面而来。(。)

第131章 火硝提取二(爆更22)() 
“好骚!”下人们忍不住了,有人说了一句。

    然后,就有人开始接茬!

    “好臭,真臭!”

    “不,这是又骚又臭……”一生拿起两个口罩护住口鼻依然没有什么鸟用,恨不得有十只手同时遮住脸。

    “三郎,你这弄得啥东西,这到底是个啥味?”一生实在是忍不住了。

    刘远山一脸苦笑,将准备的所有口罩都戴在了脸上,还显得有些不够用。

    几个下人没有闻过这种味道他可以理解,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这玩意他闻过,这就是化肥厂中经常散发出来的味道好不好?而且,似乎还有点不同。

    化肥厂中散发出来的是刺鼻的味道,可这锅里煮出来的,除了刺鼻的味道之外,还有骚味和臭味,非常难闻,即便你堵住鼻子堵住嘴都没用。

    因为这东西,他特么辣眼睛好么?

    “忍住忍住,一会就好!”刘远山拍了拍一生的肩膀安慰一下,然后朝众人说道:“男子汉大丈夫,流血掉肉都不怕,还怕这点小小的臭味,都给我站着,把口罩全给我摘下来。”

    味道虽然大了一点,可刘远山知道这味道没有毒,弄不死人。

    下人们无奈,一个个怀着生无可望的心态把口罩摘了下来,顿时,下面“咳咳”声一片。

    “萝卜,给我切萝卜!”刘远山指着胡萝卜说道。

    胡萝卜这东西也是舶来品,到底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搞不清楚,反正就在宋元两个朝代差不多,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所以胡萝卜不管在什么时候传入,但明朝时已经大规模种植是真的。

    胡萝卜切成块,然后投入熬制火硝的大锅中,可以吸附一部分比较难以去除的杂质,具体什么原理刘远山搞不懂,但只要按照神书说的做就是了,没必要什么事都纠结根底。猜想一下无非是和活性炭的作用类似而已。

    众人含着泪将葫芦卜切成小块,然后流着泪把块状的胡萝卜放进那臭烘烘的大锅里,都希望这玩意能够除臭。

    胡萝卜放入锅里后确实起到了一部分的除臭作用,但,微乎其微。

    众人一个个都嫌现场太臭,下面烧火的宋丘气呼呼的站起来,说道:“臭臭臭,你们谁要是再嫌臭,给我换换,你们烧火试试。”

    于是,所有人都没有声音了。

    烧火啊,就在大铁锅的旁边啊,那里的味道。

    额,想想都是一阵酸爽。

    但最臭的还不是宋丘,而是站在锅旁边不断的留着眼泪观察锅里情况的边铿,这个一米八多的小伙子两眼含泪,再宋丘说完之后幽幽的来了一句:“宋哥,咳咳,来,咳咳,来吧,我们,我们,两个换换!”

    “这,这还是算了吧,你个子大能够看到锅里,我个子太矮,看不清!”宋丘赶紧附在地上,捡起柴火便开始继续烧火。

    此刻的他,顿时觉得烧火也是一件不错的工作。

    煮硝的原理也很简单,它利用的是硝酸钾一个很好的物理特性。

    此时在锅里的硝水中,有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等等一系列的杂质,要想提纯却很困难,可硝酸钾有个和这几种物质都不太一样的物理特性,那就是溶解度。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旦温度降低,便会在水里析出,而其余几种杂质却不会。

    刘远山便是利用硝酸钾的这种特性,将溶液充分加热。

    锅里的水在大火的熬制下越来越少,渐渐的,开始析出一些白色的晶体。

    站在上面观看的边铿伸手拿起白旗摇了摇,代表着此时的硝酸钾溶液已经饱和。

    刘远山马上组织人将大锅里的硝水舀出来,倒进一个个不大的陶器中,放在旁边开始冷却,等水温逐渐下降,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降低,越来越多的硝酸钾晶体便析出来了。

    这里面虽然仍旧有少量的杂质,但是用它来做火药也足够了。

    等几个坛子彻底冷却,刘远山命人将坛子里面的水放进容器专门储存起来,留着肥田用,这些废液中含有硝酸根离子,还有很多钾离子,便是有氮、有钾,农业用化肥的三种最主要元素氮磷钾就缺少了一样磷肥。

    用这东西肥田,不知道要比那些有机大粪好多少倍!

    至于磷肥这东西,基本上盐碱地用的比较多,一般的田里不需要多少。

    将废液统一收集之后,坛子里剩余的那些白色的晶体便是硝酸钾了,刘远山将所有坛子里的硝酸钾合在一起,放在早就准备好的白色布匹上,带到有太阳光的地方暴晒一下,等水分去除之后,便可以分装储存备用了。

    火药三大主材之一的硝酸钾,总算是有着落了。

    刘远山松了一口气,三大主材,只剩下一个:硫!

    接下来,继续熬硝!

    重复刚刚的工艺,这次已经不用刘远山亲自指挥,众人自发的各干各的活,开始铲砂子,洗沙子,然后将洗下来的水弄进大铁锅中熬制。

    一生第一个跑到硝池中干活,张大了嘴巴深深的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虽然其中弥漫着屎尿的味道,他却如闻芬芳,还在最终嘟囔了一句,道:“这空气,真好闻。”差点将刘远山笑弯了腰。

    整整一天的时间,几个硝池中的砂子被全部熬制完毕,所有被水洗过的砂子再重新铺回到硝池中重复利用,粗砂上面再次被弄上一层厚厚的屎尿,屎尿上面覆盖干草,新一轮的火硝生产再次开始。

    经过整整一天的劳动,刘远山将所有的火硝收集晒干后放进干燥的坛子中,带回家用秤杆称了一下,差不多有一百斤的样子。

    所有硝池中的粗砂差不多是两千多斤,熬制完毕之后才出了一百斤的火硝,这出硝量基本上接近5%,不多,当然,目前来说,够用了。

    回到屋子里,刘远山取出一把提纯过后的硝酸钾,来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在地上点燃了一根树枝,等到树枝火苗熄灭只剩下死火的时候,将硝酸钾往死火上面撒了一把。

    “嗤……”刚刚熄灭的火焰瞬间又窜出了火头。

    刘远山满意的点点头,火硝终于算是制作成功了,下一步,硫。

    (作者只是剧情需要,写了个火硝土法,熬硝危险且伴随巨大气味,有毒,读者千万不要去尝试哦……)(。)

第132章 好心人(爆更23)() 
古代火药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定比例碾成沫的硫、木炭和火硝混合物。

    最难的是制作火硝,现在刘远山已经提取出了火硝,木炭有现成的,最后剩下的便是硫了。

    硫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方式很多,有以硫化铁形式存在的,也有以其他硫化物的形式存在的,制取起来相当复杂。

    但好在,硫在自然界中还有以单质情况存在的现象,刘远山的技术条件无法提取硫,只能在自然界中寻找单质硫。

    一般来说,火山口附近多少都会有硫,至于矿脉的大小就看运气了。中国古代的时候,官方制火药基本上全部靠寻找单质硫矿进行。

    这种东西不可能大肆购买,即便购买也没有人出售,刘远山唯一的可能就是带人到神农大山中去自己探索寻找。反正神农架群山连绵,就是不缺山,这么多的山,随便找也能找到个把个以前喷发过的火山,只要有死火山,总会找到硫矿,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过了没几天,刘远山派去监视赵王庄的探子到山上跟他汇报,说是赵家这段时间不但从外面购买了很多菜籽油,还买了不少陶罐子。

    这些淘罐子可不是发给村民收尿用的,这是赵世恒用来盛放搅拌肥皂液用的。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刘远山更加确认赵家就是在自以为是的造肥皂。

    想造就造吧,反正回头出了事也赖不到我的头上来。

    抱着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对赵王庄的研究采取了漠视的态度,把更多有效的时间花费在了燧发枪的研究之上。

    几天之后,韩老铁终于将整个燧发枪的扳机组件制造完毕,拿过来给刘远山观看。

    刘远山以前没玩过枪,自然也看不出个一二三来,只是单纯的和图纸对比一下,将韩老铁制造出来的扳机组件拆开,一件件和图纸比对,发现出入极小,基本上可以说是按照图纸量身定做的。

    刘远山还是不放心,又让韩老铁将扳机组件组装起来,来回拨弄了几下,朝他问道:“你觉得这东西能不能用?”

    “能用,比神机营的东西好用!”韩老铁眼睛发亮,回答的非常有自信,不管怎么说他以前也是军中的匠户,这些东西接触的多,自然能一眼看出好坏。

    “不过,少爷,小老儿有一点看不明白!”韩老铁拿过扳机组件翻转了一下,指着其中一处说道:“按道理说火铳应该留个火绳,你这里怎么多处一个铁夹子来,这样没法点燃药箱子里面的火药,怎么打人啊?”

    刘远山微微笑了笑,别的他不懂,但是这一点还是略懂的,这就是燧发枪与火铳的区别了。

    燧发枪上面点火的工具是一块火石,在高速弹动的情况下与钢铁撞击产生火花,依靠火花引燃火药从而发射,不需要专门用火石点燃火绳,再用火绳点燃火药,那样太慢了。

    不然,还要扳机干什么,直接做个药池不就行了么。

    “那行,既然扳机组件已经做好了,就开始做枪管吧!”刘远山将枪管的制作方法告诉了韩老铁,然后又设计了一张图纸给宋丘,让他比着用硬的枣木做一个实木的枪托。

    计划在一步步实现,带有膛线的燧发枪还差几个关键的东西便可以使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