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史上最强帝主 >

第56章

史上最强帝主-第56章

小说: 史上最强帝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来说,回火温度与回火色可以大致对应如下:极淡的黄--200;微黄--220,棕黄--280,兰--300度。

    因此回火有回兰火,回黄火之说。要硬度高回黄火,但脆;要韧性好回兰火,但硬度低。韩老铁这次回火回出的正是黄火,时间和温度把握的都刚刚好,不得不说是个老铁匠。

    “那就好!”刘远山很高兴,又让一生和洪宗伟帮忙,将剩下的那些钢轴全部淬火回火,硬度能不能满足要求不知道,但至少现在这已经是能弄到的最硬的东西了。

    这种回火后的硬质钢,除了耐磨之外,还有一样很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做刻刀。可以在钢铁表面划出花纹或者切割螺纹的刻刀。

    刻刀对于刘远山来说非常有用,因为这关系到接下来螺丝螺纹的制造,也是日后能不能做出来复线的关键。

    刻刀利用的是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这些没有问题,这批钢材制作成刻刀之后经过淬火回火后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脆!

    对,脆!

    事物总是矛盾的,越是硬的钢材,就越是脆。用钢材制作成刻刀没有问题,但是回头刻花纹或者钢线的时候,刻刀本身却容易崩碎。

    这只能用几何的方法来解决,通俗的做法事增加构件厚度,但刀靠的是刃,一般情况下厚度都很薄。二般的情况下却不是这样,比如将刻刀做成钝角刀,刃的部位说白了就变成了一个交汇的楞,只是稍微尖锐了一点,这样只要加大铭刻时的力度,便不会发生破坏了。

    一项工作已经完成,刘远山暗自舒了一口气,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正轨了。

    现在还剩了不少的钢材,刘远山想利用剩下的钢材制作出一件穿越者黑科技中的黑科技,可以解放古代大量生产力的先进武器:机器。

    明白的说,是蒸汽机。

    蒸汽机虽然在古代来说是黑科技中的大杀器,可它的原理并不复杂,总的说来,只是一件稍微麻烦一点的机关器具而已。(。)

第117章 王府来人(爆更8)() 
蒸汽机的原理很简单,甚至于说连个大型的机关都不算。

    对于这一点,刘远山可是深有体会的,上一辈子活着的时候他曾经自己就diy过蒸汽机,原理简单的用两个易拉罐便可以完成制作,而且跑起来飞快。

    若是想要制作动力更大的蒸汽机,对于锅炉的要求有点高,但这点刘远山也不担心,既然有钢铁,那么锅炉便不是问题,至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他可以将制作成本提高到两倍以上,大不了将锅炉的炉壁弄厚实一点就是了。

    原理虽然很简单,可是制作起来却有几样关键的技术需要攻关,一是气缸的密闭性和制作工艺效果,这一点有点难,但好在原始款的蒸汽机对于密闭性没有太过严格的要求。

    第二是活塞,这个也没问题,若是制作不够好的好,多更换便是了。

    最难得是导气管。

    后世很多蒸汽导气管路用的是橡胶管或者是聚乙烯管,刘远山这个时代不可能弄得到,只能用钢管代替了,可目前对于他来说,生产钢管有些费事。

    并不是说不能生产,而是费事!

    真的很费事。

    这需要先将钢敲打成薄薄的薄片,然后依之前做好的钢轴为模子,将钢片套在钢轴的外面,在外面敲打闭合成型,最后把钢轴抽出来,便能得到钢管。

    一小段钢管,就能把人累死。

    可工业之痛就是这样,想要方便先要用心用力,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刘远山拿出一本关于蒸汽机原理的书,上面有具体的构建尺寸与制作安装方法。韩老铁不识字,他便一点点的给韩老铁讲解,讲了半天才将最重要的几个零件尺寸和做法以及形状讲清楚。

    要制作的东西不是很多,一个气缸、一个活塞,然后便是钢管若干,连杆几个,还有就是一个简易的锅炉了。

    东西不多,可要求相对来说较为精密,比如活塞和气缸的贴合精密度,虽然不要求太好的密闭性,但也不能太差露着大缝隙不是!

    鉴于这个原因,刘远山也给三人留下来充分的时间,目标定为一个月。韩老铁自己算了好一阵子,确认一个月做出这些东西来确实没有问题后,便极力点头答应。

    想着一个月后便可以使用蒸汽机了,刘远山心情大好,暗道:有了蒸汽机,不但能解决鼓风的问题改进炼钢的质量,还可以弄个机械磨生产水泥,可以搅拌生产肥皂,可以安装在船上驱动轮船等等。

    刘远山相信,这个机械一旦出现,便如同划开黑夜的利剑,会驱动着整个人类社会飞速往前发展,工业社会便不再遥远了。

    有了机械,下一步便是研究电,可是发电需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不但磁铁不好寻找,而且线圈、绝缘、导线、电压电流控制等都无法配套。

    交流电短期肯定搞不出来,只能和后世社会一样,先从直流电开始了。

    直流电最早以干电池的形式出现,这个不难,明朝已经有了锌这种东西,石墨+锌很容易做出干电池。但这也并非一时一刻便能够实现的。

    就在刘远山规划将来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小队慢慢的走入了靠山镇,朝刘家村的方向走来。

    靠山镇的码头边,窄窄的河流中逆流而上飘来一叶扁舟,不多时便靠了岸,从船上走下来一名身着红衣的十五六岁少女,少女一身虽然不是锦衣绣裘,可也绫罗绸缎,一看便不是小门小户中人。

    “姑娘,到了!”一名四十多岁胖乎乎的中年人微笑着躬身问好。

    那女子摇摇头,脸色有些蜡黄,用手捂着肚子朝岸边的枯草上好一阵干呕,旁边人递水递丝巾,伺候不停。

    “到了,该死的,终于不用坐船了,我都快把肠子吐出来了,你说我传个话容易么我。该死的小骗子,看本姑娘见了怎么收拾你!”

    来人便是襄阳府襄王家中的一名丫头,名字叫做春烟,和刘远山交情匪浅,有数面之缘。而在她一旁憨厚伺候的却是襄王府中的管家,也是刘远山的老熟人:朱七!

    按道理来说,春烟是下人,朱七是管家,什么事以朱七为首。可春烟是小郡主的贴身丫鬟,二人从小一起情同姐妹,她身份自是不一般,连朱七都不敢怠慢。

    “姑娘,这天都晌午了,要不咱们在镇上吃些饭再走吧!”朱七小心的建议道。

    哪知春烟摇摇头,两个辫子甩来甩去像拨浪鼓,口中道:“不了,你是想让我吃了再吐出来么?事情要紧,咱们还是先去刘家村吧。”

    “是!”

    朱七哪里敢有半点不从,心里固然不喜,脸上也装出一副笑吟吟的样子,偷偷对下面人摆了摆手,不远处一顶小轿子抬了过来,轿子虽然小,可却很精致,比襄阳府一般大户家小姐的轿子都要豪奢。

    “姑娘,您坐轿子吧。”

    “算了,算了,算了!”春烟摆了摆手,说道:“你们都饿了,就去镇上随便找点东西吃吧,本姑娘在这里等你们一刻钟的时间。”

    “姑娘不去,我也不去了。”朱七呵呵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串钱递给身边的下属,说道:“王爷和郡主的大事要紧,你去镇山买点饼子,给兄弟们垫垫,等事情办妥以后,我请兄弟们吃大餐!”

    “好!”那人接过钱,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吃完饭,继续上路。

    春烟则是简单的喝了一点水,滴米未进!去刘家村一路上,她怕颠簸所以拒绝朱七安排的轿子,自己豪爽的驾驭一匹栗红色的小马,跟在众人后头慢慢行走。

    化雪后的驿道上满是泥泞,道路两旁的树木没有一片叶子,干秃秃的树枝直插蓝天,苍老的死寂里埋藏着一股盎然的春意,只是尚未喷薄而出。

    两排树木之外,枯草和烂泥混合一处,偶尔有小鸟钻入其中寻找食物。西风过,吹面骤冷,即将到来的复苏中送来一股料峭的春寒。

    春烟身子一抖,将外面的长衣紧紧地裹了裹,伸手在小马的背上拍了一把,口中轻喝一声“驾!”,前方一处小山村已然在望。(。)

第118章 单刀直入(爆更9)() 
王秀才上山来了。

    看到这货火急火燎的从下面跑上来,刘远山就知道出事了。

    现在老王正在家里温习准备考试,如果是一般的小事他肯定会命王五跑到山上来通传自己,可现在他竟然亲自上山,貌似有什么问题。

    “都怪我不好!”王秀才苦着脸,看着刘远山解释道:“三郎啊,坏了事了!”

    “怎么?”听他说的一惊一乍的,刘远山心里有些发毛。

    “唉,都怪我!”王秀才道:“上次童试报名的事,你不参加童试,他们四人也没法联名结保,我只好让他们再寻一人过来,后来就,就……”

    王秀才欲言又止,可总算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明白。

    原来当日凑不齐五人,刘孝忠几人便有些着急,问王秀才三郎为啥不参加科举,王秀才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便如实说出。

    为了维护自己的弟子而不让别人生出诋毁的念头,他还故意将刘远山描述成一个不爱朝廷淡泊名利的读书人,说的都差点成为世外高人了。

    于是乎,刘远山立志不考科举的事情便传了出去。

    一来二去,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话便在某些有心人的故意编排之下传到了襄王府中,而且还亲自送到了襄王的耳朵里。

    襄王为什么看中刘远山?爱其才华?

    那是扯淡的,他看着的是刘远山的前程和官途,所以当时才一时意气暗示将自家女儿许给他,后来仔细寻思竟微微有些悔意,但顾念刘远山确实是一表人才,便一笑了之认为就算女儿嫁给他也无碍。

    可当他听说刘远山无意科举的时候,想法顿时就变了。

    襄王什么人,那是在上层社会混了几十年,争权夺利什么都干过的老油条,面对一个毫无仕途前程可言的刘远山,他会得罪那些攀附他的别的读书人么?

    不可能!

    但他心中也有一丝不甘,为了挽回颜面和给女儿一个面子,他没有直接派人过来和刘远山当面断交,而是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希望他回头是岸。

    毕竟,和女儿一般大小又有如此才华,关键是女儿也中意的少年郎,也只有这么一个了。

    所以,朱七来了。

    于是,春烟也火急火燎的赶来了。

    他们一行没有直接进入刘家村,而是去了和朱七颇有交情的赵家,并吩咐人去王秀才家传信,要问刘远山话。

    王秀才也只是知道朱七这次来意的大概,并不熟悉细枝末节,所以显得有些慌张。如果他早知道襄王还给刘远山留了一次机会,定然会竭尽心力的劝他这个徒弟。

    二人走进赵王庄赵家的时候,夕阳已垂垂欲落。初春的傍晚,天空碧青如洗,只在西边极远之处涂抹了一片殷红,看上去鲜艳欲滴,煞是美丽。

    朱七坐在赵家后花园的院子里,正在和赵员外赵世恒一起品茗,看到刘远山到来后慢慢起身,朝他躬身拱了拱手,嘴角慢慢拉起,笑着道:“刘家三郎,别来无恙。”

    这是一个不容易暴露自己的人,但从朱七脸上的笑容来看,并看不出一点鄙视或者蔑视,当然了,淡淡冷漠也看不出任何的热情,可他礼节足够,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这种人,才是最难对付的!

    刘远山暗中深吸了一口气,同样还礼,脸上露出笑呵呵的憨厚笑容,摈弃内心中那一丝的不爽和惧怕,说道:“朱七爷,好久不见。”

    刘远山也是淡淡的,无悲不喜,让人看不出他此刻的情绪。

    “请坐!”赵家家主赵世恒亲自站起来邀请几人入座,数人围着一个大圈子坐在一张颇为精巧的石桌周围,不多时,一杯杯香茗奉上来,茶香满园。

    在座的除了刘远山、朱七和赵世恒之外,还有王秀才、赵亨以及上次威胁过刘远山的赵元。

    “好茶!”王秀才喝了一口茶打破冷场,可他话语一出却没有人回应,整个场子显得更加冷了一些,弄得王勋尴尬不已。

    “刘三郎!”朱七微微眯着眼,喝口茶后把洁白的瓷杯放在面前的石桌上,道:“王爷让我过来,有几句话想问你,希望你如实回答。”

    他这么一说,顿时桌子上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里。

    刘远山淡然点头,喝了一口茶。

    “好,王爷让我问你,今春童试开科,你为什么没有报名?”说完后,朱七觉得这种咄咄逼人的强势并非是王府的一贯作风,便又补充了一句:“你知道,王爷非常关心你,他只想知道原因,没有别的意思!”

    没有别的意思么?

    刘远山在心里冷笑一下,然后淡然的说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当时不想报名,所以便没报了。”

    他一句话出口,差点把桌子上包括王秀才在内的所有人说的喷茶。

    当时不想报名,所以就没报,科考难道还可以这么随意?

    “当时不想报名?”朱七深吸一口气,换了一种问法,说道:“外面传言刘三郎你此生无意科举,不知道这话是不是真的?刘三郎是否真无心科举?”

    “这个嘛?”刘远山抬眼一看正准备回答,突然看到旁边的赵亨特别关注的看着自己,就像关心他自家的前程一样关心着刘远山。

    刘远山觉得很有意思,难道这货真的关心我?

    那是不可能的,肯定是期待我说出这辈子不考的话。

    目光转到朱七脸上,他并没有什么表示。

    “谁知道呢?”刘远山说道:“日后万一……”

    他每说出一个字,就看到赵亨的表情动一下,赵亨脸上从期待变成兴奋,听到刘远山说“万一”两个字的时候,却又变得有些灰白,仿佛很怕他去考试一样。

    “刘三郎犯不着绕圈子,王爷需要你一个明确的答复!”朱七有些不耐烦了。

    刘远山也不耐烦,停止了继续调戏赵亨,而是马上换上一脸严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