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史上最强帝主 >

第133章

史上最强帝主-第133章

小说: 史上最强帝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二石就是六两银子,我们刘家米店给一赊二,如今支付你二两银子,剩余的四两等开春后定会归还,这是信物!”

    刘大的手一抖,四个圆圆的如一元硬币大小的钢饼出现在了手中:“这乃是信物,等到开春,拿这四枚信物,便可以换到四两银子!”

    “唉……”老者叹了一口气,可是也没有办法,只得从刘大手中接过钢饼。虽然刘家的价格和其余几家的没区别,可再怎么说,也给了钢饼,也有个盼头不是。

    “壹,壹……”

    “是壹圆!”

    刘远山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外面进来,看着费力读钢饼的老者,微笑着说道:“壹圆,四个便是四元,等开春之后带来,便可以在我刘家换四两银子!”

第70章 代收秋赋() 
这些钢币都是刘远山之前没事的时候铸造的。

    因为有了后世的理念,他如果要建造自己的帝国的话,肯定不能允许别人整天拿着银子和金子到街上购买东西,所以便弄出了一个替代的硬币,希望能够达到效果。

    至于纸币,因为印刷技术的原因,早就被他淘汰掉了。

    之前没事的时候,让韩老铁造了模板,浇筑出来不少,不但有一元的,还有一毛、二毛、五毛和一分、二分、五分的面额。刚开始的时候他是打算让来他家进货的商人使用,进而推广扩大影响力,可无奈家里产品太过单一,这东西还真的就推广不出去。

    再说了,不但是产品的原因,还有政治上的影响力。

    现在手里面没有那么多银子来收购大米,死马当成活马医,只能将这东西当做信用抛出去了。至于老百姓信不信,到了春天之后能引起多大的重视,便听天由命吧。

    很多时候,很多事,不是机械的想当然。

    刘远山虽然之前在老百姓中积累了一点威望,可毕竟根基很短,很多人还是刚刚接触,所以老百姓不是很相信他,自然也不是很相信他的这个信用。有的甚至将他和陈家、叶家归为一类。

    还有人,在背地里甚至说他阴险狡诈。

    对于这些刘远山只是一笑而过,心里却暗自发誓:等着吧,春天来了,你们就知道我刘三郎绝无虚言。

    不但老百姓不信,叶家自然也不相信。

    所以叶家才以为他们能够收购米粮和刘远山的价格浮动有关系,却全然没有想到这些粮食全部都是刘远山暗中倒给他们的。

    再说了,就算知道又如何,反正价格低,一两银子六石米,占老百姓的便宜和占刘远山的便宜,哪个不是占,有区别么?

    就这样,渐渐地,刘远山手中的粮食出去了一部分,又补充了一部分,老百姓售粮的队伍逐渐减少,秋粮的旺季也渐渐地淡了起来。

    刘远山家里仓库里大概堆积了二十多万石粮食,可是手中不但没有多少银钱,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单单是放出去的就有八万圆之多。

    这可是八万两银子啊!

    至于其余的叶家和陈家,更是赚了个盆满钵盈,不但多了很多银子,仓库也逐渐的丰盈了起来,他们才是最大的赢家。

    刘家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刘欣这个县丞,都在为刘远山可惜和捏一把汗,但刘远山自己却一点都不担心,有时候还好像做了一件非常合理的买卖一样。

    ……

    某一日,刘欣又来到工地,苦着脸对刘远山道:“三郎,各家秋粮收购已经结束了,老百姓手中都有钱,县里的秋赋收缴已经开始。老夫虽然不直接参与,但依往年来看,这个时候县里事务最为繁忙,黄大人又升迁在即,我恐怕不能来工地了!”

    “没关系,现在已经走上了正轨,工期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之外,你看,再过两三个月的话,这关口便可以完成了!”

    刘远山从房间中出来,指着前面的大河,和河上那一家颇具规模的巨大的青灰色的城墙,有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感觉。

    “嗯!”刘欣松了一口气,道:“是啊,等这关口完工,老夫心里的石头便算放下来了。”突然又颇含深意的看了刘远山一眼,“天下乱象已现,三郎好自为之!”

    刘远山一笑,憨憨厚厚的未做任何回应,倒是颇有兴致的说道:“今年的秋赋又开始了么?黄大人到底有何打算?”

    “还能有什么打算?”刘欣眯着眼睛,看着脚下的水和已经颇具雏形的雄关,道:“恐怕上层的关节都已经打点好了,这次只要秋赋能及时足额上缴便是大功一件,到时候升官发财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吧。”

    “秋赋?”

    刘远山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激灵,然后回过头,微笑着帮刘欣整理了一下衣服,道:“秋赋也不是甚难事,只要陈承禄等人用心尽力,自然能办得好了!”

    “唉……”刘欣摇摇头,道:“你说的倒是不错!”

    “每年的秋赋都要收到腊月还有些甚至过完年才能完成,恐怕黄大人会心急!”刘远山深吸一口气,脸上的笑容灿烂了起来,“我有办法,能让黄大人的秋赋提前完成!”

    “提前?”刘欣心头一动,“能提前几日?”

    “那要看房县每年要上缴几多税赋!”刘远山呵呵而笑。

    “不多!”刘欣点点头,又伸出一只手:“区区数钱而已!”

    明朝税赋极低,即便是后来加了辽饷和练饷,和后世满清相比还是低的很多。而且,因为投献制度的缘故,各地隐瞒少报的地竟然比明面上的还要多出一倍甚至两倍,所以,地方政府每年上缴的税额其实并不多。

    刘远山以前就知道没多少,可是如今听刘欣说完,又叹了一口气,“没想到这么少!”

    真少!

    “好吧!”刘远山转过头,朝刘欣道:“刘大人请转告黄大人,我刘远山原意拿出今年的税赋银两,提前缴纳。但是,后续对于整个县里税赋的征缴,要让我来完成!”

    刘远山微微而笑,笑里藏着深意。

    若是能真的把这事给办成了,那好处可是无穷无尽的。

    刘欣的眼睛眯了又眯,终于是点了点头,道:“也好,三郎既然有此心,那我就给你跑一趟,此事,当是不难!”

    若是在平常的年头,自然是很难的,毕竟是朝廷的大事,又岂能允许一般的商人参与。可是如今却不同。

    如今陕西、山西、四川年年大灾,朝廷应对不暇,地方上也乱的一塌糊涂,加上黄雄心思早就不在地方政务上,此时成功的几率应该说是极大。

    最为关键的是,若是刘远山代缴税赋的话,不管对朝廷如何,对他黄大人可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所以,在刘欣将刘远山的法子转告他之后,黄雄同意了!而且,还相当的配合。不但同意刘远山代缴税赋,还为他大开绿灯,在整个县范围内布告。

第71章 陈承禄的自信() 
黄雄同意了,事情自然也就好办多了!

    整个房县的地盘虽然大,可是税收真的不多,所有加在一起还不到一万两,正如刘欣计算的那般,可是还是让刘远山一惊。更新最快

    怪不得!

    怪不得大明朝到了后期之后的税收会沦落到每年四百万两的境界,都是这该死的投献制度惹的祸啊。

    整个房县,即便按照大明朝最低的税收标准来算,也至少能收个两三万两银子,可是如今,少得可怜。

    刘远山前段时间收购新粮虽然用掉了不少银子,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区区几千两银子自然不在话下。他不但帮黄雄出了整个县的税赋,还直接用大船押送税银送到了襄阳府。

    事情办得顺利,房县是今年第一个将税银交足的县,黄大人倍感有面子,顿时心花怒放,对于刘远山的一些“小小”的要求,自然欣然允诺。

    刘远山的要求也不多,只是以县里官府的名义出一道告示而已。

    告示很简单,第一,说明了缘由,向整个县里的老板姓告知今年所有的税赋由刘家代收这个事实;第二,今年所有家中田地在百亩以下的老百姓可以免交税赋,所有的税赋由刘家代为缴纳。

    可是到底谁家里的土地在一百亩以上,谁家里的土地在一百亩以下,这不好判断。

    为了能够明辨这些数据,告示上还公布了第三点,那就是,每家有多少地,官府不去一一调查,应有每家每户的老百姓自己上报亩数。

    此告示一出,顿时在整个县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应。

    首先,是那些老百姓。

    家中土地在一百亩以下的老百姓占了整个县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口,听说到今年竟然可以减免税赋,无不高兴的一跳三丈,街头巷尾的每个人都在讨论这个事情,同时,所有的人也都对刘远山感恩戴德。

    “真是大善人啊,刘家的三郎,大善人啊!”

    “是啊!刘家日后,必然会有厚报!”

    “先是高价收购了咱们老百姓的粮食,又减免了咱们老百姓的税赋,这份恩情,真是比天都大,如果不是刘家,今年那些天杀的地痞恶霸还不知道要把房县的地皮刮几层呢?”

    “好啊……”

    “是啊,原本我还想着刘家给的这些硬币应该算是打了水漂了,如今看起来,明年开春的时候,肯定能够换到银子!”

    “对,对对,肯定能换到银子!”

    ……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老百姓高兴了,肯定就有人不高兴!

    其中最不高兴的,应该就是陈承禄了。

    “竖子,胡闹!”

    陈承禄看到那个有县衙下发的那个告示之后,重重的一掌拍在桌子上,说道:“嘿,乱了,乱了,全乱了。”

    他没说什么乱了,可是下面的人都明白,却不知道他说谁在胡闹,是县尊黄大人?是刘家的那个刘三郎?

    “师傅!”

    陈承禄的大徒弟同时也是他的一位本族子侄,从门外进来,恭恭敬敬的对他行了个礼,问道:“师傅怎么生那么大的气?”

    “嘿!”陈承禄冷笑一句,道:“有人瞎搞,想要从我陈承禄手中抢食!”

    他脸色虽然冷,可是心里却有些没底,刘远山从他手里抢食吃,他真的是没有办法应对。

    自古以来,税收都是户房的事情,如果真给刘远山这个体制之外的人将这件事情包揽起来了,那日后可真的没有他陈承禄的肉汤喝了。

    陈家家财万贯,全都是来自于这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户房书吏的职位,如今有被人抢了饭碗的危险,自然紧张的要命。

    但看到徒弟到来到书房那一刻,他的心又轻松了一些!

    收税?

    嘿嘿,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每年税收的时候,他们户房中的大小吏员都几乎要累断腿,还要从外面寻找许多的地痞无赖加入到征收税粮的队伍来。

    单单他陈承禄收的弟子就有数十个,这些弟子明面上是徒弟,其实是帮助他进行税收的人。

    你刘远山是牛逼,我陈承禄也奈何不了你,斗不过你!

    可那些家里动辄数百亩上千亩甚至是上万亩土地的大地主们,就是好相与的么?

    陈承禄在整个房县来说算是最有头有脸的那一批人,整个房县之中,除了叶家的家主叶翔比他高出一筹之外,他的名望绝对可以排进前五。他陈家的资产和势力,除了叶家之外无人能及。

    可是,即便是这样,每年在他主持征收地租的时候,仍旧遇到很多抗缴户,碰到各种各样数不清的人,还有那些宁舍命不舍财的老财主们。

    有的时候,就他陈承禄都头大!

    如今的刘远山要越过他户房直接征收赋税,那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么?

    陈承禄的脸色,由之前的紧张,慢慢的变得平静起来,想到征税之中的种种难处,嘴角又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微笑。

    就是退一万步来说,刘远山家的势力足够强大,老百姓和那些富户也愿意买他的账,可你怎么收税,你凭什么?你有什么依据?

    别忘了,从大明张居正张阁老那会起,整个房县的鱼鳞册可都掌握在他陈家的手中呢!

    没有鱼鳞册,你还想收税,疯了吧?

    “哈哈哈哈哈……”

    想到最后一层,陈承禄忍不住大笑起来。

    刘远山想要收税,嘿嘿,先吃点苦头吧!还减免老百姓的税赋,专收那些富人,这岂不是自欺欺人,谁会傻到冒烟将自家的土地如数的全部报上去?

    “师傅,为何又发笑?”陈冲看着陈承禄,有些疑惑。

    “嘿嘿!”陈承禄没有点明,却笑着说道:“碰到了一件好笑的事情,呵呵呵。哦,对了!”

    他一拍脑门子,忽然想到了什么似得,对陈冲说道:“你也看到告示了吧,今年的税赋由刘家的那小子代收,咱们就不用忙活了,你告知其余的兄弟们,今年,闲了!”

    “闲了?”陈冲一愣。

    “对,闲了!”陈承禄眯着眼睛笑,又一挥手:“刘三郎不是要自报土地亩数吗?咱们也不能太不给面子,回头你去趟他那里,给我报一下,嗯……”稍一沉思,“就报三百亩吧!”(。。)

第72章 黄雄升迁() 
刘远山并没有急着征收秋赋。更新最快

    毕竟他不差钱,即便将整个县里所有的秋赋都征收完毕,也就那几个钱而已,耗时耗力,他原本就没想着花费大的力气去征收。

    当然了,有一项工作却比征收赋税要重要的多,那就是统计县里所有的土地。

    不是下到基层挨家挨个的去统计,而是让老百姓自己上报。

    不但是家中土地超过一百亩的要上报,就是家里只有几亩薄田的,也要登记造册上报。

    刘远山专门在县城设置了一个临时办事处,从家里后生中挑选了几个算术学的比较好的过去,又有科技大师宋应星亲自带领,开始了繁忙烦乱的登记工作。

    首先,来人通报自己的姓名,所在地,家里几口人都叫什么名字,有多少田地,在什么位置,很详细,也很明确。

    然后,登记的工作人员拿出一张非常醒目的奇怪的上面印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