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史上最强帝主 >

第11章

史上最强帝主-第11章

小说: 史上最强帝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场闹剧完美收场,一生很高兴,对老主持说道:“师傅,我跟三郎去玩一会!”

    老主持笑呵呵的点头,再次向刘远山行礼:“今日多亏了小施主!”

    刘远山还礼,道:“善恶自有报,其实是佛祖保佑,小子并没有做什么,主持莫要放在心上。”

    装完逼,拉起几个小伙伴麻溜的跑开,和毛二叔一道再次回到了山上去看烧炭的窑洞。

    秋日虽冷,将近中午的时候气温还是略有回升,刘氏和刘嫣然二人正在家门口水塘边洗衣服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名白衣飘飘的男子信步来到自家门前,很客气的敲了敲门,然后高声朝里面喊道:“有人在家吗?”

    里面传来董老太太粗大的嗓门,说道:“没有人,没有人!”

    封建时代男女大防,家里有人没人说的是有没有男人,现在大儿子刘孝忠外出游学,二儿子刘孝厚到田里进行农活收尾,家里一堆半打孩子和妇女,董氏这样对门外的人回答原也没错。

    “娘,那个好像是王秀才!”刘嫣然脸腮微红,小声朝刘氏说道,刘氏粗心竟然没有注意女儿不同寻常的反应。

    “王秀才,他来咱家干什么?”在刘氏的印象中,王秀才几乎是村子里最顶端的存在了,这么一个能和县太爷说上话的人物没事跑到自己家里干什么?

    “婶子啊,是我,我是王勋!”王秀才没有离开的意思,对着里面又说了一句。

    “啊……”董老太太马上转变态度,急急忙忙跑过来将大门打开,看着王秀才笑呵呵的说道:“原来是秀才老爷,您快请进!”

    “不敢不敢!”王勋行礼,说道:“婶子叫我名字即可,喊我王秀才也行,可不能喊老爷!”

    “那可折煞小民了!”别看董老太太平时训起自己家人一套一套的,稍微看到个有功名或者当官的,内心深处就开始害怕了,毕竟人家王秀才功名在身,是可也免除税赋的存在。

    王秀才进入刘家,刘嫣然对刘氏说道:“娘,咱们也进去看看呗!”

    刘氏正好将手头的衣服洗好,便答应了刘嫣然的请求,点点头说道:“走,帮我将这盆衣服抬进院子里去,该晾晒了。”

    二人费力的将大木盆抬进院子,王秀才正站在院子中间,看到刘嫣然和刘氏的时候,满脸笑容,道:“来,我帮你!”

    “哎呦,秀才老爷,那可不敢当!”刘嫣然笑呵呵的说了一句,将王秀才挡了回去。

    董氏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道秀才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虽然知道和这王秀才平时并无仇恨,而且也清楚王秀才平时待人和蔼,但此时此刻面对这么一个人物,董氏内心还是非常害怕的,她最担心的就是,是不是家里人得罪王秀才了?

    王秀才却有些难以开口了。他来这里自然是为了刘远山读书的事情,在他的眼中,刘远山便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虽然现在年龄稍微大了一些,可只要肯用功学习,凭他的聪明日后前途可谓不可限量。

    但问题是刘远山死活不读书!

    要收一个不愿意读书的学生不难,可是让一个老师倒着求学生去拜自己为师的话,就真的有点抹不开面子了。

    于是王秀才决定釜底抽薪,从刘远山的家人身上着手!

    现在听到董氏这么一问,一时间竟然有种无言以对的感觉,好在他是秀才,思维和见识远非一般人能比,瞬间便将一丝芥蒂丢掉,暗道既然来了,就不怕丢人。

    “是这样的!”王秀才笑吟吟的看着董氏,说道:“婶子见谅,我看您的孙子聪明异常,远胜一般孩童,虽然年龄已经有些大了,但现在蒙学还为时不晚,只要勤奋肯学,日后定然能博得一个功名。”

    本来还想说于国于民都有好处这样的官话,可想想作用不大,便从切身利益入手,游说董氏。

    董氏先是一愣,随即喜笑颜开,然后便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您是说我孙子日后也能像您一样考个秀才?”

    “呵呵!”王秀才哈哈大笑,说道:“若是勤学好问,凭他的聪明,区区一个秀才算什么,我看他日后青云直上,有出将入相之才。”这番话半真半假,为的就是让董氏动心。

    董氏真的动心了,想想一家人苦苦支持二十多年供老大读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光宗耀祖,还不是因为读书人一旦得了功名便可以全家富贵?

第22章 冰火两重天() 
“出将入相”四个字,几乎让董氏呼吸窒息内心发狂。

    “好,好,好!”董氏皴老的脸皮上瞬间充血,因为激动而变得通红,摆了摆手朝郭氏说道:“去,还不赶快把大郎喊过来,你在那里愣着等死么?”

    郭氏并不因董氏训斥了她而生气,相反她还很高兴,将手头的伙计丢在地上,一溜烟的跑出了大门,去寻找大郎去了。

    王秀才本来想提醒一下,暗道我找的是你们家三郎,不是大郎,可是看到董氏和郭氏激动的样子,又不好意思当面戳破,只得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嫣然,给秀才老爷搬个凳子吧!”刘氏小声对刘嫣然说道。

    正屋里倒是有地方可以坐,但是家里男人都不在,几个妇女也不好将王秀才直接请到房间里坐,免得被外面的人闲言闲语。

    刘嫣然跑到房间中,伸手搬来一个不小的椅子,放在院子中距离王秀才不远的地方,低着头对他说道:“秀才老爷,您坐这里晒晒太阳吧。”

    刘嫣然的脸有些红,将椅子放在那里便又低着头退了下去,王秀才有些纳闷,暗道这女孩子咋就老低着头呢,但也不好意思问,随即坐在椅子上,不忘对嫣然说了一声:“谢谢!”

    “嫂子!”王秀才对刘氏喊了一句。

    刘氏愣了一愣,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王秀才是在叫她,赶紧嗯嗯两句,说道:“秀才老爷您有什么吩咐?”

    王秀才笑了笑说道:“嫂子您别紧张,当年我年幼读书的时候,刘哥还给我讲过经义,说起来对我有启蒙之恩,唉,没想到这才多少年,他就……”

    觉得当着刘氏的面说一个死去的人不是很好,他便又稍微转换了一下话题,问道:“当年刘哥在的时候,怎么没给三郎读书呢?”

    “他读个什么书?”刘氏还没说话,董氏就接过话唠叨开了:“家里哪有那么多银子供他读书,再说了,他们sd老刘家的祖坟都不知道被谁扒了,还能冒起来青烟?”

    王秀才没有反驳她,只是微笑。

    西厢房中的丁氏趴在窗户口听了好久一段时间,算是听出了个道道,一把将睡在床上的二郎拉了起来,低声说道:“二郎,赶快去你奶那边,王秀才老爷让你们兄弟去读书呢?”

    丁氏想的很简单,如果大郎果真是什么当官的料,她也要趁着这个机会将二郎推出去一块学习,不为别的,哪怕是能恶心一下老大家也是好的。毕竟这么多年辛辛苦苦供老大读书已经花了不少钱,如果大郎再去读书的话,以后的日子还没有头呢。

    “哎呦,娘,你别使那么大劲,我疼,我疼!”二郎揉了揉耳朵,懵懵懂懂的从西厢房中跑了出来,像个棒槌棍子一样的杵在王秀才面前。

    “你来干什么?”

    董氏看到二郎刘远就开始火了,“没事出去玩,中午回来奶给你做好吃的。”

    “奶,我不要好吃的,我要读书!”二郎很倔强,看着董氏一点也不害怕,就杵在那里不肯离去。

    二郎不肯走,董氏也拿他没办法,家里所有的子孙都非常听话,但是唯独这个刚刚十六岁的孙子他不敢得罪,这家伙就是一根筋,当年拿着搬砖撵了大伯刘孝忠好几里地,差点一板砖将她的宝贝儿子拍死。

    人常说穷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二郎无疑就是愣的,当年的那个事情现在想起来,董氏都心有余悸!

    她拿捏不了二郎,但也有别的办法,董氏身子一动,也不怕王秀才笑话,一路小跑跑到西厢房门前,拍着门大骂:“你们一个个的,还嫌丢人不够吗?就二郎那认个人都费劲的脑子也能读书?”

    丁氏也不是好欺负的,“哐啷”一下打开门,对着董氏道:“娘,我们家二郎怎么了?那不都是您的孙子,你的心咋就恁偏呢?大哥读书,大郎也要读书,就我们家的不能读书是不?”

    丁氏嘟噜嘟噜一串说完,看着王秀才问道:“秀才老爷,您看我们家二郎是不是读书的料?”

    王秀才怎么好随意遍地一个孩子,看着二郎眼中仿佛要冒出火来的样子,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圣人说有教无类,读书识字总是好的,于人于己都有便利。”

    “看看吧!”丁氏脸上的笑容像是一朵花,说道:“秀才老爷都说有教无类了。”

    董氏便不再吭声。

    不一会儿,郭氏拉着大郎从门外进了小院,大郎一个劲的往外拧,嘴中还嘟囔道:“娘,你放开我,我不读书,我不要读书!”

    “你个小兔崽子,你再说一句!”郭氏伸手在大郎的耳朵上狠狠地拧了一下。

    “大郎,你过来!”董氏一把将他拉过来送到王秀才身边,道:“赶快喊老师,往后你也能当秀才,也能当大官!”

    王秀才一脸便秘的站起来,有点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感觉,看着大郎二郎两个说道:“好,好,好!都是好孩子!”又朝董氏道:“婶子,拜师就先不急了,回头你让三郎和他们一块去我们家找我,这三个弟子我全收了。”

    “啊?三郎!”不但董氏,就连刘氏和刘嫣然在内的人全都惊了,因为谁也没想到这拜师读书能有三郎什么事!

    “不不不!”董氏摆着手对王秀才说道:“那个,秀才老爷,你收了大郎和二郎就行了,三郎不读书!”

    “嗯?”王秀才一愣,暗道那我不白忙活了么,口中却很有气度的问道:“这是为何?”

    “额,额!”董氏很难为情的看了一眼王秀才,低声说道:“秀才老爷啊,读书也不是说读就能读的,我们小门小户支持两个就已经不容易了,家里实在拿不出三个人的束脩钱。”

    束脩者,古时原意为干肉,代指学费。

    “这样啊?”王秀才深吸一口气,看了一眼刘远风说道:“大郎无意读书,要不就算了吧,让二郎三郎跟我也可以。”

    董氏这下不愿意了,一听王秀才不愿意收大郎,脸上马上变了颜色,说道:“不不不,大郎原意读书。”朝大郎威逼:“大郎你说呢?”

    看着董氏吃人般的眼神,大郎只得唯唯诺诺的说道:“我原意读书!”

    王秀才暗道我收学生原来也不是为了区区束脩,便萧然一笑,道:“这样吧,三郎过来读书,我免他一人束脩,你们给我两个人的学费即可。”

    学费多少王秀才不在乎,但是一文不收的话也太跌相,所以他提出只收两人的钱。

    董氏当然不可能有让三郎读书的心思,坚持不同意,说道:“秀才老爷啊,你看我们家孤儿寡母的,如今都去读书了,谁来耕种呢?我得留着三郎种田呐!”

    刘氏听到这里,眼圈一红,刘嫣然嘟囔一句:“咋不留着大郎种田,让我弟读书?”

    董氏翻了一个白眼,低声骂道:“你个赔钱货,这家你当家还是我当家,当着外人的面也不知道丢人。”有王秀才在,她不敢说的太狠,又道:“秀才老爷,我们家的情况就是这样,如果读书的话,确实只能两人。”

    王秀才思索一下,摸了摸额头渗出的冷汗,咬咬牙:“这样吧,婶子,我看你们家三郎确实是个不世之材,只要愿意拜我门下,我便免了他学费,每日管他一餐。”又看了看大郎和二郎,“你们家大郎、二郎,就留着种地吧,这样不耽误你们种田了吧?”

    “啊……三郎!”刘嫣然惊讶的捂住了嘴,刘氏手中一条湿漉漉的衣服尚未晒到绳子上,便滑落在地。

    “三……”董氏的喉咙咕咚了一下,有点不敢相信王秀才的话,暗地里狠狠的掐了一下手心才确定自己确实不是在做梦。

    可此时此刻,她的心已经由刚刚的热火朝天陷入了万丈冰窟。

    将相之才的那个竟然不是我的孙子?竟然是个外人?

    董氏不甘心,摇摇头求证道:“秀才老爷您可是看错了?”

    王秀才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冷哼一声道:“错不了!”,深吸一口气,转过头看着刘氏,恭恭敬敬的朝她行了一礼,问道:“嫂子,你怎么想的?”

    刘氏是个没注意的人,但是她却能分清那个对自己儿子的前程更好,强忍住内心的恐惧,看着董氏几乎要表明了的表情,她轻声说了一句:“三郎,三郎他,他,他还是读书好!”

    听到这几个字,董氏的眼中几乎要冒出火来了,开始当着王秀才的面她又不能发作,只得暂时忍耐,但是盯着刘氏的眼睛中竟似出现了仇恨一样的东西,没人看到的地方,她的手在微微颤抖。

    那个将来有着不尽前程的人竟然不是她的孙子,竟然只是个外人。这种结果董氏一时之间真的没法接受。

    “那好!”王秀才朝刘氏一礼,朝董氏一揖,站起身来,“那就有劳婶子和嫂子你们二人劝说三郎一下,晓以利害,他必能迷途知返。”

    王秀才说完,抽身离去。

第23章 白炭协议() 
提笔落字,写出的却不是铁画银钩,看着纸板上那丑丑的简体版的中文毛笔字,刘远山苦苦一笑。

    瞬间,脑海中轰然一闪,金光扑面而来,古朴精致的巨大神书从天而降,似是被一只巨擘翻动,第一页缓缓而开,上面的出现的字迹和刘远山在纸板上写出来的一样丑陋。

    白炭!

    然后正如他所料,金色神书上的字迹越来越多,都是对于白炭这种事物的注释,当然了还有诸多工艺程序介绍,以及白炭烧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刘远山大致看了一眼,在其中摘取一段简单的小规模制作方法,随即把这法子移动出来。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落在了现实中的纸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