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97章

姜汉风云-第97章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荣军都看出了姜盛这是想先擒王,于是舍命保护徐荣,徐荣的亲兵则护送着徐荣向外突围

    在千余玄甲骑兵的拼杀下,徐荣身边的将士越来越少,但他也冲出了姜盛军的包围圈,姜盛眼见徐荣要逃,纵马疾奔,直奔徐荣而来。

    徐荣的西凉战马脚力不如姜盛的漠北战马,很快就被姜盛追上,姜盛挥动银枪,用枪柄击中了徐荣的后心,徐荣眼前一黑,险些栽下马来,嘴角已经渗出了血丝。

    姜盛反转枪头,用枪柄尾部打中了徐荣的肩头,徐荣摔下马来,姜盛冲到近前勒住了马缰,枪尖抵在徐荣咽喉处,徐荣两眼一闭,引颈就戮,姜盛却收了枪,翻身下马,双手扶起徐荣。

    徐荣不明所以,姜盛道:“徐将军治军有道,如此殒命岂不可惜?”

    徐荣冷哼了一声,道:“败军之将,何敢言勇?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姜盛道:“听闻张济、樊稠、李傕等将与你向来不合,而董卓对你并不信任,你又何必为他陪葬呢?况且董卓无道,激起天下臣民公愤,迟早要遭报应!你也想遗臭万年乎?我姜盛素来敬重贤臣良将,若是徐将军肯屈就,可为我之臂助,以成大事也!”

    徐荣黑着脸,不作声,他想想自己追随董卓这么多年而所受的待遇,又想到雒阳百万百姓背井离乡、雒阳面目全非的情景,有些沉默了,但忠心还是占了上风。

    “哼!丞相重用你,你不仅不思忠义,还恩将仇报,此等不义之人,我徐荣岂能投效?有道是忠臣不事二主!今日落入你手,随你处置!”

    赵云已经带着几名玄甲骑兵赶了过来,喝道:“徐荣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主公青睐,那是你的荣幸。来人,绑了!”

    玄甲骑兵立即下马, 。 把徐荣捆了个结实,缚在马背上,然后与大队会合。

    那些被围在核心的西凉骑兵们见徐荣已被俘,知道大势已去,于是纷纷弃械投降。

    曹操见姜盛回来,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拱手致谢,“若非子诚兄及时赶到,我曹操早已身首异处了!”

    姜盛拱手道:“孟德兄不必言谢,此乃盟约之义。董卓大队已经去得远了,又有那吕布率铁骑断后,追之无益,还是先回雒阳,在从长计议吧。”

    要说姜盛为什么回来此,可要从辰时说起。

    姜盛天亮后去知会曹操,准备出兵,却见曹操营中空无一人,知道曹操早已出发,于是率军急进,很快赶到了函谷关,徐荣率军去搜剿曹操,而吕布得胜之后即随董卓军往西而去了,所以姜盛军一路并未遇到董卓的人马,等了半晌之后,也不见曹军到来,于是就令斥候四处打探,得知徐荣军正在搜剿曹操,于是率军赶来,正好救了曹操及其部将。

    徐荣兵败,姜盛便与曹操结伴而行,问道:“不知孟德兄有何打算?”(。)

第二百二十一章 讨董联盟(九)() 
愛♂去÷小?說→網,。

    曹操叹了一口气,说道:“诸侯私心太重,各怀鬼胎,先回去看看他们有何打算吧。我本意是诸侯各屯于紧要地方,以为后援,而分精锐之兵西去武关,进讨董卓。若是此策能行,讨董之事大有成功希望。如若不行此策,恐难图进取。不知子诚兄以为如何?”

    “此策大善,若有紧要之地为后盾,则可尽出精锐以图大事,我支持你!”

    “如此,代天下臣民谢过子诚兄了。”

    且说两人回到雒阳城外大营,却见孙坚军已经拔营离开,姜盛和曹操都是心下奇怪,这时士兵们发现曹操和姜盛两军回来,问及战况,得知曹操军中伏惨败,于是就把情况报与袁绍。

    姜盛令人把徐荣带回营中严加看守,而自去拜见袁绍。

    袁绍听闻曹操惨败,仅剩五百余将士,连忙令人置备酒宴,开导曹操,而姜盛击败徐荣部且生擒徐荣的战绩也让诸侯刮目相看,但袁绍心中却是不大自在。

    十几路诸侯战绩平平,姜盛却是异军突起,连获战功,连吕布都落荒而逃,这么一来,姜盛无疑是战力最雄厚的诸侯了,这让袁绍这个盟主感到不安,渤海郡与乐安郡相邻,若是姜盛搞点什么事,他袁绍可是不好应对。

    “盟主,长沙孙太守大营空无一人,不知何往?”

    袁绍哼了一声,气愤地说道:“那孙坚前几天在城中灭火,窃得传国玉玺,在众人质问之下,他一怒而走,率军南下回长沙了。”

    “宫中之乱时,传国玉玺下落不明,以致皇权旁落,致今日之局,孙文台匿玉玺而走,只怕难以跟天下英雄交代。”

    “我已派八百里快马,通知荆州牧刘表,予以拦截,玉玺当可追回,子诚不必担忧。”

    曹操自顾自地喝了几碗闷酒,无奈的说道:“我开始的时候兴大义,是想为国除贼。诸公仗义而来,我最初的想法是打算劳烦本初引河内之众,兵临孟津、酸枣;而诸将固守成皋,占据敖仓、太谷等,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二郡,入武关,以震三辅。各路兵马皆深沟高垒,不可与敌交战,只做疑兵而彰显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大事可定也。现在你们都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我以此为耻!”

    姜盛接话道:“现在徐荣部已溃,

    正是我军一鼓作气、成就大事的好机会,诸位不可坐失良机啊!”

    袁绍等都是无言以对,特别是袁绍,绝不想让姜盛再立功勋,所以不管曹操和姜盛怎样说,都没有人表态出兵。

    一场酒宴不欢而散,姜盛心中大为不满,只得悻悻回营去了,入夜时分,姜盛正要去劝降徐荣,士兵来报说曹操求见。

    “孟德兄夜晚来访,不知有何要事?”

    “子诚兄,我是来向你告别的。”

    “孟德可是要回兖州?”

    “昨日我一败涂地,麾下将士不足五百,难以成事,我要去扬州募兵,再图大事。”

    “既然如此,那我就祝孟德兄马到成功了!”

    “不知子诚兄有何打算?”

    “诸侯迟疑不进,孙坚又背盟而走,今孟德兄也要离开,我孤木难支,也只好暂时退回乐安了。”

    “也好,希望将来,我们还能并肩作战!后会有期!”曹操拱手告别了姜盛。

    姜盛看着曹操远去,苦笑道:“孟德啊孟德,今后恐怕不是并肩作战,而是兵戎相见了。”

    送走了曹操,姜盛便去见徐荣,那徐荣一天没有吃喝了,却是毫无服软的意思。

    “徐荣,你如是这般,也是于事无补。何不顺天下意,助我成大事乎?”

    “哼,你成大事,试问何等大事?恐怕与董卓无异吧?”

    “我姜盛自黄巾时就鲜有败绩,后来大治乐安、镇抚冀州、横行草原,若我是贪慕权势之人,岂会有董卓的机会?再者说,先帝于我有恩,我的未婚妻万年公主与皇上自好,我理当保护皇上、匡扶社稷、造福黎民,这就是我的大事!”

    “现在关东群雄停滞不前,恐怕你也难成大事。”

    “我姜盛以与其为伍而耻,如今天下,群雄拥兵自重,割据天下,我岂能依靠他们?”

    “那不知你有何打算?”

    “我麾下有田元皓、审正南、许子远等谋士,又有徐公明、于文则、赵子龙等战将,北至乌桓、南至乐安,都有我的兵马。我打算以乐安为根本,聚力养兵,等时机成熟时,一战而定天下!徐将军何去何从,可要考虑好了!”

    徐荣沉默了一会儿,双膝跪地,拱手道:“主公在上!请受徐荣一拜!”

    姜盛大喜,连忙把徐荣搀扶起来,笑道:“得你相助,如虎添翼啊!走!今夜不醉不休!”

    姜盛令人备齐了酒肉佳肴,令赵云值夜,而其余文武都聚到中军大帐中把酒言欢。

    第二天的时候,公孙瓒已率军离开,刘备、关羽、张飞也随军而去,后来在平原留了下来,养兵备战,积蓄实力;而公孙瓒回幽州之后,就开始穷兵黩武,攻略幽州郡县,与幽州牧刘虞矛盾渐深。

    姜盛既得了徐荣,就拜徐荣为越骑校尉,与骁骑校尉徐晃、屯骑校尉于禁、玄骑校尉赵云、长水校尉张郃并称为姜军五校尉。uu看书

    在雒阳城外休整多日后,诸军粮草已显不足,各部先后拔营东去,兖州牧刘岱几欲断粮,就派人去找东郡太守桥瑁借粮,桥瑁正准备撤回东郡,直接拒绝,刘岱一怒之下,率军杀入桥瑁营中,斩了那桥瑁,趁机收编了桥瑁的部队,然后自回兖州去了。

    袁绍见联盟已经解散,呆在雒阳这个荒无人烟的废都也没什么意思,就率军返回渤海去了。

    刚成立没多长时间的讨董联盟,就这样分崩离析,很快就解散了。

    姜盛只有不到一万骑兵,也很难有什么作为,也只好整顿兵马,径往乐安去了。

    行至半路,姜盛让褚燕带少量兵马自回塞外乌桓部落了,那里需要有人镇守,那是姜盛翻盘的最后资本。

    诸侯联军各自散去,董卓这才放了心,加速行军,在三月底的时候,挟持献帝及朝臣们入了长安,而甄俨的情报队伍也很快渗透进长安,很多事情他要向姜盛报告!(。),。

第二百二十二章 重回乐安() 
姜盛回到乐安郡之后,审配、夏侯兰、杨凤等人出临济城二十里相迎,被姜盛救出来的前司空刘弘赫然在列。【全文字】

    “刘大人如此抛头露面,恐怕于家人不利!”姜盛担心事情暴露,对刘弘的家眷不利。

    “承蒙将军照拂,董贼火烧雒阳之前,审太守已经派人将我的家眷接到乐安来了。”

    “属下擅作主张,还请主公恕罪!”审配连忙过来请罪。

    “哈哈——正南何罪之有啊?此乃好事啊,我都不曾想到。”

    “若是将军不弃,请允许我为将军效犬马之劳。”刘弘感念姜盛对他的大恩,也放下士大夫的清高,主动要求为姜盛效力。

    “乐安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刘大人无异于雪中送炭啊!”

    “主公在上,请受刘弘一拜!”这老头儿竟然下拜,姜盛连忙拦住,“刘公何需多礼?”

    “属下当不得此称,还请主公以表字‘子高’相称。”

    “好,子高兄,乐安的民政之事就拜托你了!要协助正南替我治好乐安,扩军备战!”

    赵云率军在临济城外驻扎,其余文武都簇拥着姜盛入了太守府,姜盛不及歇息,即召开会议。

    “诸位文武,关东群雄联盟如昙花一现,已经瓦解,而董卓势大,未伤及根本,天下乱象已经开始,我们该如何应对,还请各抒己见。”

    “主公,董卓残暴无道,必不长久,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应对群雄,而非董卓。”审配道。

    田丰道:“各州郡长官拥兵自重,视辖地为私产,必定要成诸侯割据之势,目前群雄各自退去,而董卓新入长安,立足未稳,我们尚有短暂的稳定时期,应该厉兵秣马,以应万全!”

    “主公,天下兵藏于民,若想扩充实力,首要的是改善民生,以赢得万民支持,属下不才,愿提民生六策,请主公阅看。”

    原来这刘弘早有准备,他从袖中掏出一个卷轴,交给姜盛。

    姜盛展开来,只见上面写满了隶书文章,正是刘弘的民生六策。

    一策为注重农耕,

    奖励精于农业生产的人才;

    二策为鼓励生养,奖励生育男丁多的人家;

    三策为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

    四策为兴办学堂,吸纳寒门子弟;

    五策为建立官仓,储备粮秣,以备灾荒

    六策为屯兵于民,农闲时各乡要组织青壮劳力开展军事训练。每一策下面都有详细的方案注解。

    刘弘也是士大夫阶层,他能想到吸纳寒门子弟这一点,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子高这民生六策,虽然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但从长远考虑,实乃首选之策。正南啊,你看一看吧。你主政地方多年,要针对这六策的可行性进行修改完善,然后与子高议定推行。”

    “属下明白!主公,邓茂此前传书回来,想在矿区建立仓库,储备给养物资和矿产,属下尚未答复,还请主公示下。”

    “褚燕已经建立了基地,尚不知用的怎样,所以我打算去草原一趟。若是有必要,就把基地扩建为城池,邓茂想建仓库,可以合到一处。”

    众人正说间,卫兵送了一张纸条给姜盛,内容是甄俨要约见姜盛。临济县中建立了一家松鹤楼,这来源于姜盛连锁经营的想法,平时甄俨就是在松鹤楼与姜盛密谈。

    目前,松鹤楼已经在全国十三州的大部分郡治地方和富庶的县城开了分号,雒阳的大本营被毁灭之后,甄俨就把大本营转移到了长安分店,由于前几年他的父亲甄逸去世,甄家事务就交给了甄俨。

    为了保证姜盛情报线的正常运营,甄俨把冀州的产业交给三弟甄尧搭理,甄尧不负所望,维持着家族产业的运营,而商队的事务则完全交给了张南,读者们应该对张南有印象,此人在雒阳皇宫当卫兵的时候被姜盛挖走,还曾斩黑山贼李大目,后来被姜盛安排到甄家商队当镖头。

    甄逸去世前已经明白姜盛当初给甄宓算命时所说的噩运将祸及家人,原来就是甄逸的死,当时甄宓才三岁,他见姜盛说的话应验了,于是临死前就让甄家完全绑在了姜盛的战车上。

    甄尧就把商队的日常运行交给了张南,而专心打理冀州的甄家产业,而甄俨专心经营松鹤楼,并暗中维持着姜盛情报网的运作。

    张南招募护商队伍,已经把商队的业务扩展到了中原九州,成了唯一一支成规模的物流商队,而这支商队又把各地的情报站联系起来,成了姜盛秘密阵线的一张王牌。

    闲话少说,还是看姜盛吧,他在军事方面提出了三项工作:一是招募青壮加入军队,不限于乐安境内;二是储备粮草,并扩大攻城器械和兵甲箭矢;三是建立乐安边界巡逻制度,严密防范外敌入侵。

    散会之后,审配和刘弘去筹备乐安学堂开办事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