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93章

姜汉风云-第93章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际切闹邪堤尽E炭痛躺倍康氖卤话傩沾螅傩斩家源朔砭┦僭保淦叱吣卸蝗缛崛跎倥病

    甄俨派人趁夜取了此女遗体,入殓之后秘密葬在城外,姜盛撤走之后,甄俨仍然以松鹤楼为掩护,继续经营着雒阳的情报队伍。

    宫中的眼线传递出消息,说前夜宫中潜入一名女刺客,后来就不知下落了,侍卫连夜地毯式搜索,却没有现任何线索。甄俨判断这名刺客就是从相府逃走的那人。

    正如甄俨的判断,这名女刺客名唤徐玉娥,本是荆州刺史徐璆的远房侄女,因父亲私通黄巾,被诛三族,她是女眷,被收作官妓,后来入了姜盛府中,她知道董卓必会全城搜捕,干脆潜入了皇宫,吕布虽然地毯式搜索,但没有想到皇宫。

    徐玉娥脱了夜行衣藏在了御花园假山中,然后偷了一套宫女衣服换上,在宫女们梳洗的时候混了进去。

    宫中的宫女很多被董卓玩过之后分赐给部下,所以宫女换得特别频繁,有几名宫女从未见过徐玉娥,但也见怪不怪,她就以宫女的身份混在宫中。

    甄俨安插在宫中的眼线对宫中出入人员都有印象,早已现徐玉娥有问题,就报告了甄俨,甄俨一想,有这么一人混在宫女之中,也是好事,就让眼线暗中传递消息给徐玉娥,徐玉娥没想到宫中也有姜盛的人,心中大安,就仔细观察宫女的日常举止,避免露出破绽。

    这几天董卓被刺客所扰,不敢出府,皇宫中反倒安定了许多。献帝已经十岁,虽然出入总是有董卓的人“保护”,但轻松了许多。

    到得御花园之后,那些监视献帝的侍卫们就在各出入口把守。献帝好久没有放开玩了,就与宫女们在御花园中追逐打闹,徐玉娥的夜行服就藏在假山中,虽然藏匿地隐秘,但她心中还是有些惴惴,就在假山附近转悠,殊不知,她的夜行服早已被甄俨的眼线销毁了。

    献帝玩得疯,一不留神,脚下踩空,就要跌落在假山下面,徐玉娥本能的反应,抢先一步抄住了献帝的腰身,救了献帝。

    献帝惊魂未定,看着这名宫女,很是陌生。宫女虽然经常换,但一有新来的宫女,都要先见过献帝,而此人却从未见过。

    徐玉娥见献帝盯着自己看,u看书( ukanm )连忙转向别处,侍卫们远远看到有一名宫女抱住献帝,还以为献帝玩的什么花样,也都没有理会。

    献帝见这名宫女身手不错,眼神中异常镇定,还以为这名宫女是董卓安插进来的,心中恼火,对着徐玉娥吼道:“你好大的胆子,谁让你留在此处的?”

    徐玉娥大惊,献帝肯定是看出问题了,连忙拜倒:“皇上息怒,奴婢知罪了!”

    献帝道:“知罪?说!谁让你来的?”

    徐玉娥低声道:“黄家姐夫把我送进来的。”说完就使了个眼色。

    “黄家姐夫?”献帝心中一颤,见那宫女又是使眼色,顿时明白了。因为黄家谐音皇家,姐夫嘛,那天献帝送刘芊搬出皇宫的时候,曾低声叫了姜盛一声姐夫,这一来,黄家姐夫就是皇家姐夫、献帝的姐夫——姜盛。

    既然知道是姜盛派来的,献帝就明白了,玩了一阵之后,他就说喜欢这个宫女姐姐,要让这名宫女姐姐侍奉。(。)

第二百一十二章 姜盛反董(七)() 
献帝身边的那些宫女都不知道其中关节,还道是这宫女有个姓黄的姐夫。

    献帝虽然才刚刚十岁,但已经心机颇深,经常学着董卓的做派,看中了哪名宫女就让宫女侍奉,所谓侍奉,也只是陪献帝玩,伺候他衣食起居,过一段时间后就换人了。

    之前都是宫中起居官安排的宫女,献帝并不喜欢,所以董卓敢公然强x,但董卓也知道小孩子都是喜欢独占,献帝自己选来侍奉的宫女,董卓都不去碰,有几个不遂献帝的意,用了一段时间后就换人了,现在常在献帝身边的宫女只有四个,现在加上徐玉娥,已经五人了,这都是献帝自己留下的人。

    话表两头,姜盛回到乐安之后,即召集审配、徐晃等文武议事,商讨讨伐董卓之事。

    田丰道:“主公,关东群雄都已经起兵,我们也应该打出旗号反董,之前主公假意奉董卓,各地诸侯多有误解,若是不明确旗号,恐怕会被群雄视为敌手。”

    审配道:“言之有理,前些时日,渤海太守袁绍、陈留曹操都送信来,共约起兵之事,我尚未回复,此番可回信,表明我与主公的关系,和主公的立场。”

    “嗯,此事宜速办。”姜盛表示同意。

    “主公,属下还有一言,董卓军虽然遭我军重创,但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吕布诈狡猾的李儒相助,实力还是不弱,群雄各有三两万兵力,若是各自为战,难保不会被董卓各个击破。所以我建议号召诸侯会盟,推举德高之人为盟主,以统一号令,一致对敌。”

    徐晃道:“正是,虽说董卓受到重创,但我们也是损失惨重啊,要想诛除董卓,单凭我们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主公,我们现有兵力一万人,还要保护乐安的治安,只能依靠诸侯的力量。”杨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主公请放心,我在草原上还有两万精骑,现在由田豫率领,随时可以南下助战。”褚燕道。

    田丰道:“主公,诸侯各怀鬼胎,不可依靠任何人,我们哪怕只有三千兵力,也要独立成军。”

    “不错,求人不如求己,这样吧,令田豫派五千骑助战,乐安抽调六千,整军备战。正南啊,物资保障这方面,就交给你和杨凤了。”

    “谨遵主公号令!”审配和杨凤当即表态。

    且说曹操假诏串联各地诸侯,

    得到了广泛的响应,而审配给曹操和袁绍回信后,他们才知道审配是姜盛的人,姜盛穷其精兵与董卓军死磕,重创了董卓的实力,受到了群雄的尊敬,所以姜盛的信传出之后,各地诸侯都表示愿意接受姜盛的会盟提议。

    姜盛和曹操不约而同地推举袁绍为盟主,群雄也都接受了,各地诸侯开始采取行动。

    南方,孙坚首先向北发起了攻击,先后击败董卓任命的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北上鲁阳与袁术会师,后袁术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又率军攻略南阳,募集粮草物资,而孙坚则驻军于鲁阳,防御董卓军来犯。

    北方,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举兵五万,屯于河内;冀州牧韩馥屯于邺城;豫州牧孔伷屯兵颍川;右将军姜盛屯兵乐安,后移师至河内,与袁绍合兵一处。

    曹操在卫兹的帮助下招募了三万大军,并得到了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等人的投效,实力不俗。

    兖州牧刘岱、东郡太守桥瑁、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各自起兵与曹操会师,屯于酸枣。

    十三路诸侯举起了义旗,传檄天下,讨伐董卓。

    董卓本想调兵遣将,与诸侯各部交战,侍御史郑泰劝董卓保存实力,而假诏令各地州郡长官讨伐关东盟军,拜北军中侯刘表为荆州刺史,从南方牵制盟军,又拜公孙度为辽东太守,牵制北方。

    北平太守公孙瓒与公孙度向来不和,还没等公孙度到任,公孙瓒就在北平起兵反董,后来徐州牧陶谦、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上党太守张扬、西凉太守马腾也俱起兵。

    四面八方起兵者不计其数,牛辅、皇甫嵩、盖勋等在长安抵挡白波黄巾郭太部和西凉马腾部,为董卓解除了后顾之忧。

    董卓派胡轸率军剿孙坚和袁术,徐荣率军抵御曹操,张济、樊稠率部进河内郡以抗袁绍、姜盛等。

    豫州牧孔伷仅有一万兵马,从豫州各郡县招募的兵勇尚未到达,而董卓部将李傕已率军两万突然袭击,孔伷一介书生,不懂军阵,麾下又无领军之将,面对李傕的突然袭击,手无足措,麾下各部也都各自为战,被李傕军围攻多日后,全都溃散,孔伷逃脱不及,被李傕所害。

    孔伷死后,袁术瞅准了机会,立即上表推举孙坚为豫州牧,这时候就上表也就是例行公事,并没有实际意义,孙坚自领了豫州牧,打算北上,董卓部将胡轸率军主动出击,兵锋直指鲁阳。

    河内太守王匡不等姜盛军赶到,就派部将韩浩率军出击,(。ukansuc )张济以少量兵马在河水孟津段南岸虚张声势,韩浩误以为张济是想强渡河水,就集结重兵把守孟津、河阳津,而樊稠率精锐主力从小平津渡过河水,在韩浩军后方突然发起攻击。

    韩浩军腹背受敌,猝不胜防,樊稠趁乱催动部队猛攻,韩浩军难以抵挡,很快就溃败,王匡只得回乡重新招募兵马,河间武将方悦率部投到王匡麾下,而此时姜盛军已到河内。

    姜盛以徐晃为司马、田丰为军师,又令赵云、于禁、张郃、夏侯兰率一万骑兵进驻河内。

    袁绍麾下也有颜良文丑,但人才凋零,而姜盛却是人才济济,又是精锐骑兵,袁绍有些自卑,自己除了四世三公的显赫背景外,没有一处比姜盛强。

    三军会合后就等韩馥军,韩馥军却迟迟未到,袁绍派人去打探,韩馥却称缺兵少将,难以组织队伍参战,但承诺为诸侯盟军提供粮草物资,袁绍同意了,于是令王匡、姜盛移师南下。

    正逢樊稠率军渡河东进,进驻汲县,姜盛主动请战,愿为盟军打头阵,袁绍当即答允,就让王匡部策应姜盛军的行动。(。)

第二百一十三章 讨董联盟(一)() 
姜盛令徐晃率五千骑迎战樊稠军主力,又令张郃、赵云各率千骑左右包抄,樊稠一战而退王匡,不免有些骄傲,但看到来战之敌后才暗暗心慌,姜盛不是已经被击溃了吗?从哪里又弄来这么多骑兵?

    徐晃高举大斧,大喊着“杀!”,五千铁骑黑压压地冲杀过来,樊稠连忙击鼓进军,迎战徐晃军。

    金铁交鸣,喊声震天,两军近两万人杀到了一起,徐晃挥动大斧,左右劈杀,挡在他面前的敌军丢盔弃甲,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在徐晃的带领下,全军士气高涨,杀得樊稠部节节败退。

    正在这时,赵云率军斜拉里杀了过来,樊稠大惊,连忙率军后撤,却见张郃部截杀过来,樊稠令全军组成防御阵型,徐徐后退,但姜盛军攻势太强,这一退,就成了溃退,混乱不成章法。

    王匡见形势大好,就令韩浩、方悦各率一部,支援姜盛军的战斗。姜盛暗骂王匡,却也不便点破。

    徐晃正杀得兴起,见方悦率军来攻,立即击鼓聚拢部队,赵云和张郃连忙脱离战局,与徐晃合兵一处,然后徐晃一路急进,一直把樊稠军打回汲县城中。

    董卓部将胡轸率部杀到了鲁阳,却见城头旌旗猎猎、军容严正,又素闻孙坚能征善战,不敢与之交战,自行退去了,孙坚见胡轸已撤,就令斥候打探军情,确定胡轸真的撤了,这才与袁术挥军北上,赴酸枣与曹操等部会合。

    曹操见各路诸侯兵马都已到齐,唯独不见袁绍、王匡、姜盛三军,于是派人去寻,情况反馈回来,说三军正在攻打汲县樊稠部。

    三天后,姜盛军用携带的零件组装起十余台投石车,猛攻汲县。樊稠未见过此等阵仗,守军被石弹砸死千余人,王匡趁势组织攻城,樊稠不敢固守,率军从西门撤出了汲县,然后南下与张济会合。

    正月二十五日,袁绍、王匡、姜盛三军进入酸枣,韩馥军也运送了大批粮草物资来到了酸枣,姜盛与孙坚、曹操、鲍信等有旧,寒暄了一番。

    曹操见各路诸侯均已到达,就与群雄举行会盟仪式。

    诸侯各军都在城外排列着扎起了军帐,军帐环绕之中,筑台三层,遍插了各方旗帜,上面放着白旄黄钺和兵符将印。

    主将请袁绍登坛,袁绍整了整衣服和佩剑,大步登上祭坛,焚香再拜。

    袁绍转身看着台下,

    然后宣读盟约:“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昧心欺主,祸乱朝政,我等心忧社稷沦丧,遂召集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协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盟约宣读完毕后,诸侯歃血为盟,歃血完毕后,诸侯下坛。然后都进了中军大帐。

    袁绍坐了主位,诸侯分成两列,依照职位、爵位、年龄分列坐定。

    后将军袁术为左列首位右将军姜盛为右列首位,曹操、孙坚、刘岱、陶谦、桥瑁、韩馥等依次排列。

    早有军士奉上了酒肉佳肴,诸侯既已歃血为盟,会盟酒自然是要喝的。

    酒过数巡,曹操道:“今日既立盟主,各位就要听从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而斤斤计较。”

    袁绍道:“我虽不才,但既然承蒙诸位推为盟主,则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国法,军有军纪。各位应当遵守,不要违犯。”

    诸侯都表示惟命是听,各司其责。

    袁绍又道:“韩冀州居于后方筹备粮草,令我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不可断缺。还需要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其余各部据险要位置,以便接应。”

    孙坚道:“我愿为前锋!”

    袁绍喜道:“文台兄勇武无双,可当此任。”

    孙坚自去准备不提,且说鲍信回到本阵之后心里琢磨着,孙坚为前锋,可不能让孙坚抢了头功,于是密令其弟鲍忠率军三千,抄小道奔向汜水关,抢在了孙坚前面。

    鲍忠阵圆之后,即叫关搦战。华雄见状,二话不说,率五百精骑就出关来战。

    华雄所率都是西凉骑兵,战力彪悍,也不管鲍忠什么阵势,率军就来冲杀,鲍忠挥舞大刀,身先士卒,迎着华雄就杀了过去。

    鲍忠刚到华雄阵前,华雄长刀斜劈了过去,可怜鲍忠尚未出招即被华雄斩了,尸身滚落马下,鲍忠部将大吃一惊,率军疾退,阵型顿时乱作一团,华雄率军围了过去,生擒鲍忠部偏将、校尉十余人,余者皆四散溃去。

    华雄首战立功,连忙派人带着鲍忠的首级报到相府,董卓大喜,拜华雄为前军都督。

    孙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